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文林(1994)。三十五元咖啡店再掀一波平價革命。商業周刊,336,60-63。
中華民國連鎖店協會編著(1999),98連鎖店年鑑,742-743。
中華徵信所(2014)。香味四溢的咖啡商機。徵信新聞報專題剖析。線 上檢索日期:2014年1月5日。網址:http://www.credit.com.tw/creditonline/cfcontent/Market/weekly/index.cfm?sn=122
王永銘(2004)。國小學童金錢態度、消費行為與廣告態度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王如鈺、李政達、蔡仁豪(2011)。運用多屬性態度模式探討商店印象與顧 客忠誠度之關係—以平價連鎖現煮咖啡為例。中原企管評論,9(2), 1-28。王秀瑩(2000)。咖啡連鎖店市場區隔及其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日本特許加盟連鎖協會(JFA, Japan Franchise Association)(2000)。線
上檢索日期:2013 年8月6日。網址:
http://www.franchisedirect.com/information/franchiseassociations/japanfranchiseassociation/32/267/
日本流通經濟研究所,日本文摘編譯中心(1999)。流通事典。台北:故鄉。
方祖熙(2008)。品牌形象、創新服務、促銷活動與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 以
邰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
南市。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1996)。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1997)。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行政院主計處(2008)。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12 月 7 日。網址:http://win.dgbas.gov.tw/fies/a13.asp?year=96
朱家賢(2000)。促銷性廣告、產品品牌聯想形象、消費者屬性對廣告效
果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江盈泰(2005)。利用顧客區隔以制定個人化促銷計畫來創造顧客價值-以
汽車代理商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李超群(1998)。蛻變中的咖啡專賣店。商業現代化,30,30~33。
李孟熹 (1999)。連鎖店發展加盟必備實戰手冊。台北:群泰。
何亞蘋(2001)。連鎖經營體系管理控制與協調機制之研究-以咖啡連鎖店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台北市。
呂易韋(2006)。7-ELEVEN 商店促銷活動對消費者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
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縣。
呂勝瑛、楊沛穎(2009)。國小學童同儕關係對消費行為的影響之研究。稻
江學報。4(1)。141-164。
吳怡靜(1998)。大也可以有特色—Howard Schultz 專訪。天下雜誌,211。
吳武忠、鄭秀香(2002)。台北市咖啡連鎖店顧客滿意度之研究。觀光研究 學報,8(2),71-86。
吳明隆(2011)。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知城數位。
吳亞穎、吳奕慧、張昭菀譯(2008)。Kotler, P., &; Keller, K. L.著。行銷管理概論(三版)(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Namagement,3/E)。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周碩雄(1997)。中式冷凍調理菜餚於咖啡館之應用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市。
林正昌、莊憶志、楊山明、林士斌(2007)。咖啡連鎖店之學生消費者行為。 觀光餐旅評論,1(1)。17~27。
林志築(2008)。民宿選擇動機對顧客價值及忠誠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
博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台中市。
林宜靜、陳禎祥、曾倫崇(2006)。產品類型與實虛通路型態對顧客價值、
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顧客滿意學刊,2(2),121-159。
林欣榮(2002)。消費者行為。台北市:揚智。
林建煌(2010)。消費者行為。台北市:華泰。
林英花(2009)。在學青少年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轉變相關性之研究分析-
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南宏、何幸庭(2009)。顧客價值與顧客關係管理績效之研究—來自台灣
銀行業的顧客觀點。顧客滿意學刊,5(2),1-36。
林隆儀、陳彥芳(2005)。 價格促銷、認知價值與商店形象對購買意願影響
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3C 連鎖家電為例。管理與資訊學報,10,51-85。
邱雅萍、林孟蓁(2013)。顧客特性、購物網站特性對網路購物顧客價值影
響之研究。中原企管評論,11(1),1-26。
洪懿妍(1997)。史塔巴克斯[Starbucks]效應--咖啡連鎖店大戰開打。天 下雜誌,198,190~193。
洪千閔(2012)。 休閒逛街者之生活形態與消費行為研究-以逢甲夜市商圈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紐撫民(1995)。從我國連鎖經營看服務業環境變遷趨勢。第一屆服務業管 理研討會論文集,2-14。
徐心怡(2000)。消費者促銷知覺價值與促銷偏好程度之研究-產品類別
干擾效果之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
徐茂練(2004)。顧客關係管理。臺北:全華。
徐淑敏、林麗華(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教育實
踐與研究,20(2)。1-28。
莊佳欣(2002)。台北市咖啡連鎖店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許智強(2007)。促銷活動、顧客價值及規範性評估對咖啡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許雅惠(2009)。非價格促銷與服務品質對顧客價值 忠誠度 滿意度與再購
意願之關連性探討-以高雄市百貨公司化妝品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許維哲、張至忠、張耿睿(2009)。整店的行銷活動與顧客知覺價值對購買
意願之實證研究-以台灣家樂福量販店為例。經營管理論叢,5(2),
1-25。
陳俊儒(2007)。服務品質與認知價值對再消費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 咖啡連鎖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台南市。郭景文(2010)。台北都會區咖啡消費行為、產品屬性對飲用頻率關聯性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國際連鎖加盟協會(IFA,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Association)(2000)。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8月6日。網址:
http://www.franchise.org/
張天賜(2010)。企業形象、互動品質、促銷活動對再售意願的影響-以某
人壽之銀行通路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高雄市。
張逸民譯(2005)。Philip, K., &; Gary, A.。行銷學(Marketing:An Introduction)。台北:華泰。
張筱君(2010)。農業體驗遊程之遊客滿意度及消費行為:以新埔鎮金漢柿
餅教育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游淑君(2011)。連鎖平價咖啡店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曾彥賓(2003)。台灣連鎖產業連鎖體系成長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
黃先鋒(2008)。顧客價值與企業價值共創價值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台南市。
黃宥達(2007)。休閒農場消費者行為之調查-以走馬瀨和嘉義農場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麗霞(2002)。贈品促銷型式對消費者的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的影響(未
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程文郁(2002)。以質性研究方法探討消費者選擇行動電話服務業者之行為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必立(1967)。行銷學。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公企管理教育中心。
楊淑慧(1999)。商戰風雲-百億咖啡戰響起鋒號。財訊,6(2),260-264。
楊雅民(1999)。台灣咖啡連鎖店龍頭爭霸戰。商業週刊,611,112~113。
楊勝吉(2008)。 價格與非價格式促銷對顧客滿意、忠誠與價值的關連性
探討-以南部百貨公司為例(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
大學,高雄市。
詹雅婷(2005)。台中市咖啡連鎖店消費者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詹惠君、徐村和及朱國民(2004)。兩岸三地百貨零售業消費者行為、生活
型態、促銷方式、廣告媒體與商店印象相關之研究。管理學報,21(1),
103-130。
經濟部統計處(2013) 。餐館產業情報。 產業經濟統計簡訊。線上檢索日
期: 2014年1月6日。網址:http://www.moea.gov.tw/Mns/dos/content/wHandMenuFile.ashx?menu_id=9653
經濟部商業司編印(1996)。連鎖店經營管理實務。17-18
經濟部商業司(2003)。92年度台灣地區服務業經營活動報告。台北:經濟
部。
葉結實、段兆麟(2002)。體驗經濟觀點的休閒農場遊憩管理構思。農業
經營管理年刊,(8)。197-222。
葉美慧(2011)。花蓮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裴文、陳淑中、吳怡德(2003)。咖啡連鎖業在不同地區消費者行為的差異 研究—以星巴克咖啡為例。遠東學報,20(3)。599~627。
熊祥林(1990)。消費者的知覺。臺北:理明叢書。
榮泰生(2007)。消費者行為。臺北:五南。
廖志雄(2008)。促銷活動、銷售服務、品牌評價對購買意願的影響研究
-以台灣資訊代理商為例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
北市。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天下雜誌,91。
劉大偉(1994)。連鎖商店之商圈評估與店址選擇策略—台灣速食餐飲產業 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蔡界勝(1996)。餐飲管理與經營。台北:五南。
錢建宏(2003)。咖啡連鎖店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咖啡連鎖店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謝文雀譯(2001)。消費者行為。台北:華泰。
簡相堂、王素梅(2014)。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研究所。食品市場資訊,103(3)
。 19~20。
蕭富峰(2008)。消費者行為。臺北:智勝。
顏月慧(2013)。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之購買意願─以
促銷活動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的博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嚴盛豪(1984)。連鎖經營控制之研究—系統分析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饒岩剛 (2011)。男性臉部護膚保養品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二、外文部分
Berman, B. &; Evans, J. R.(1989). Retail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pproach,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Blattberg &; Neslin, S. A. (1990). Sales Promotion:Concept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Chandon, P., Wansink B., &; Gilles L.(2000). A Benefit Congruency Framework of Sales Promotion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64(4), 65-81.
Demby, E. (1973). Psychographics and form where it comes. Life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William D. Wells Edition, Chicago: AMA, 22.
Della Bitta, Albert J. &; Kent B. Monroe (1980).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 of Value from Retail Price Advertisements, i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rch, Vol. 8th ed Kent B. Monroe, Ann Arbor, MI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61-165.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0). Consumer Behavior. (6th ed). N. J. : Dryden Press.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3).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N. J. : Dryden Press.
Engel,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 (1968). Consumer behavior. N. J.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Engle,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 (1984). Consumer behavior. (4th ed.). Hinsdale, IL: Dryden Press.
Holbrook, M. B. (1994). “The Nature of Customer Value: An Axiology of Services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in Roland T. Rust&Richard L.
&Richard L. Oliver, (Eds.), Service Quality: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ory and Practice, 21-71.
Howard, J.,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 Y :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Huff, L. C. &; Alden, D. L.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response to sales promotions in developing markets: a three-country analysi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8(3), 47-56.
Keeney, R. L. (1999). The Value of Internet Commerce to the Customer. Manage ment Science, 45(4), 533-542.
Kolter, P. (1986).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Kotler, P.(200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2th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Kolter, P. &; Armstrong, G. (2001). Principle of marketing. (9th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Koen Pauwels, Dominique M. Hanssens and S. Siddarth (2002).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Price Promotions on Category Incidence, Brand Choice,
and Purchase Quant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39, No. 4, 421-439.
Levitt, Theodore, (1960). “Marketing Myopia,”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8. July-August: 24-47.
Mason, J. B., &; Mayer, M. L. (1991). Modern retail-ing-theorynand practice.
Richardson, TX : Business Publication.
Marion, F. M. (1987). A Delphi Analysis of a Definition of Sales Promo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Memphis, Memphis.
McCarthy, Edmund Jerome (1990). Basic Marketing : A Managerial Approach.
Irwin:Homewod.
Mill, R. &; Morrison, A. (1985). The tourism system. Englewood Cliffs, NJ, itd:
Prentice Hall.
Naumann, E .(1995). Creating Customer Value: The Valu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Thomson Executive Press.
Nicosia,F.M.(1966).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Inc.,1966,156.
Schewe, C. D., &; Smith, R. M. (1983). Market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1991).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1999).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N. J. :
Prentice Hall.
Sheth, J. N., Newman, B. I., &; Gross, B. L. (1991). “Why We Buy: 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2, pp. 159-170.
Stern, L. W. &; El-Ansary, Brown, J. R. (1988). Management in marketing channel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Hall.514.
Walters, C. &; Gordon, P. (1970). Consumer Behaviors: an Intergraded Framework, Richard D. Irwin Inc, 7.
Williams, T. G. (1982). Consumer behavior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es, St. Paul Minn: West Pubishing Co.
Woodruff, R. (1994). Customer Value: The Next Source 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5,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