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3 23: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姿雅
論文名稱:情境教學運用在國中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陳宏銘陳宏銘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3
中文關鍵詞:情境教學作文教學行動研究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9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本研究是採取行動研究法,針對國中作文教學進行情境教學法,旨在比較傳統命題作文與情境作文教學的差異。在學生寫作態度的改變方面,採用問卷調查進行前、後測;在寫作成效的改變方面,則以實施情境作文教學活動前的課堂練習及段考寫作測驗級分,與實施情境作文教學活動後的級分做比較。設計五個教學活動:觀察寫作──摹寫法教學(放學時光)、看影片寫作文──敘述法改寫(一碗白飯)、文化創意──旅遊行程宣傳單(打狗之旅)、經典小說──古今轉換(空城計改寫)、名人經驗分享──記敘文兼論說文教學(當壓力來敲門),在實施時進行學生訪談並且進行觀察記錄,針對學生的作品做質性的分析,並且進行教師自評。研究發現情境教學融入國中作文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並且激發學生創作的動力,在作品的質與量也能夠有所進步。並且透過本研究,除了提升了研究者本身的教學知能之外,也設計出可供國中教師進行寫作教學的方法。

情境教學運用在國中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一、引起學生寫作學習動機………………………….…….………………..……2
二、誘發學生觀察體驗並獨立思考………………………………………..…….3
三、建立學生對寫作的自信……………………………………………..…….3
四、提升學生文章質與量的進步……………………………………………..…….3
五、引導學生體會創作的樂趣………………………………………………..…….3
六、設計可供國中教師使用的寫作課程…………………………………………….4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四節 文獻探討……………………………………………………...…………….4
一、 專書……………………………………………………………..…………...5
二、 學位論文………………………………….………………………..…………6
第二章 情境教學之內涵……………………………………………………...…..10
第一節 情境教學之源起………………………………………………..….............12
一、 中國傳統情境觀……………………………………………………..............12
二、 國外情境教學論……………………………………………………..……14
三、 現代情境教學的應用……………………………………………………...…15
第二節 情境教學之原理……………………………………………….…………..17
一、直觀教學原理……………………………………………………..…………17
二、情知對稱原理………………………………………………………..……….17
三、寓教於樂原理……………………………………………………..…………18
四、個性和諧發展原理………………………………………………….….........19
第三節 情境教學的作用………………………………………………….….…….20
一、引起學生主動學習動機…………………………………………………….....20
二、提高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21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21
四、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22
五、提供學生寫作材料來源…………………………………………………….....23
第四節 情境作文教學的操作原則………………………………..............................23
一、貼近學生生活…………………………….....................................................24
二、讓學生參與活動情境…………………………………...................................25
三、同時訓練語言和思維…………………………………...................................26
四、創設情境要有範圍……………………………...............................................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8
第一節 教學行動研究步驟及架構……………………..............................................28
一、 教學行動研究的意義………………………...................................................28
二、 教學行動研究的步驟………………………...................................................33
三、 教學行動研究的架構……………………………...........................................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37
一、 研究對象……………………………….…..................................................37
二、 學生背景資料…………………………..…..................................................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41
一、 研究期程使用之表格……………………......................................................41
二、 問卷調查…………………………………...................................................43
三、 訪談紀錄…………………………………...................................................45
四、 觀察札記……………………………………..........................................46
五、 評鑑工具…………………………………...................................................48
六、 省思札記……………………………………................................................54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檢核…………………………….......................................56
一、 資料蒐集方法……………………………....................................................56
二、 資料分析檢核方法………………………………..........................................57
第四章 情境作文教學之實施內容………………………….................................59
第一節 學生的起點行為………………..………………….....................................59
一、 課堂練習作文………………….....................................................................59
二、 定期評量作文………………….....................................................................64
第二節 教學的實施原則……………………...........................................................69
一、 引起學生動機………………..………...........................................................69
二、 聯結生活經驗………………..………...........................................................70
三、 創設美好情境………………..………...........................................................70
四、 啟發學生思維………………..………...........................................................71
五、 激盪學生情感………………..………...........................................................71
第三節 教學活動及內容………………..……….....................................................72
一、 教學活動一:觀察寫作──摹寫法教學(放學時光) ...........................................72
二、 教學活動二:看影片寫作文──敘述法改寫(一碗白飯) ....................................74
三、 教學活動三:文化創意──旅遊行程宣傳單(打狗之旅) ………………………74
四、 教學活動四:經典小說──古今轉換(空城記改寫) ...........................................75
五、 教學活動五:名人經驗分享──記敘兼論說文教學(當壓力來敲門) ...................76

第四節 學生表現綜合分析……………..………......................................................79
一、學生寫作態度改變狀況………..………..........................................................79
二、學生寫作成果分析………..……….................................................................83
三、綜合討論………..……….............................................................................117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119
第一節 國中作文情境教學研究發現…...................................................................119
一、實施成效…................................................................................................119
二、教師的改變…...............................................................................................122
第二節 啟示與省思…............................................................................................123
一、教師必須不斷自我充實,提升專業..................................................................123
二、視教學時間調整課程內容................................................................................124
三、校園軟、硬體設備需加以配合........................................................................124
參考文獻….............................................................................................................126
附錄一:訪談紀錄舉隅.........................................................................................129
附錄二:觀察札記舉隅..........................................................................................132
附錄三:省思札記舉隅..........................................................................................133
附錄四:教師自評表.............................................................................................136
附錄五:情境作文教學學習單...............................................................................142
附錄六:學生作品舉隅...........................................................................................149


圖次
圖3.1.1 教學行動研究歷程………………………………………………………33
圖4.4.1 旅S24(1)…………………………………………………………………...94
圖4.4.2 旅S24(2)…………………………………………………………………..95
圖4.4.3 同儕修改S24………………………………………………………………96
圖4.4.4 旅S33(1)…………………………………………………………………97
圖4.4.5 旅S33(2)…………………………………………………………………..98
圖4.4.6 同儕修改S33………………………………………………………………99
圖4.4.7 旅S28(1)……….……………………………………………………….100
圖4.4.8 旅S28(2)………………………………………………………………….101
圖4.4.9 同儕修改S28…………………………………………………………….102

表次
表3.1.1 國外學者對行動研究定義整理表……………………………..…………29
表3.1.2 國內學者對行動研究定義整理表…………………………….………….30
表3.2.1 學生背景分析表…………………………………………………………..38
表3.3.1 行動計畫規劃表…………………………………………………………..41
表3.3.2 研究方法計畫表…………………………………………………………..42
表3.3.3 課程計畫進行前寫作興趣調查表………………………………………...43
表3.3.4 課程計畫進行後寫作興趣調查表………………………………………..44
表3.3.5 訪1010412…………………………………………………………………46
表3.3.6 觀1010322…………………………………………………………………48
表3.3.7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49
表3.3.8 作文評分簡表…………………………………………………………..…51
表3.3.9 同儕回饋修改意見表……………………………………………………52
表3.3.10 教師自評表………………………………………………………………53
表3.3.11 省思札記1010110………………………………………………………..56
表4.1.1 「我心目中的英雄」分析表……………………………………………..59
表4.1.2 「我心目中的英雄」級分表……………………………………………64
表4.1.3 「夏夜」分析表…………………………………………………………65
表4.1.4 「夏夜」級分表…………………………………………………………68
表4.4.1 課程計畫進行前寫作興趣調查表統計結果…………………………….80
表4.2.2 課程計畫進行後寫作興趣調查表統計結果……………………………81
表4.4.2「放學時光」級分表………………………………………………………85
表4.4.4 「一碗白飯」級分表…………………………………………………….88
表4.4.5 百分制與級分制換算表………………………………………………….93
表4.4.6 「空城計改寫」級分表………………………………………………..103
表4.4.7 「當壓力來敲門」級分表………………………………………………112
表5.1.1 研究前後四級分以上人數比較表………………………………………121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王天一《外國教育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市:世界書局,1972 年。
王柏勛《語文教學情趣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王開府、陳麗桂《國文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2006年。
王萬清《創造性閱讀與寫作教學》,高雄市:復文出版社,1998年。
王夢鷗《禮記選注》,台北市:正中書局,1986年。
任建溪《情境作文教與學》,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任建溪《情境作文教與學》,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伊旭塔‧雷曼著、賓靜蓀譯《學習動機》,台北市:天下雜誌,2008年7月。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台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寫作力》,台北市:天下雜誌,2007。
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與青年教師的對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年。
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吉林《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杜威原著,王承緒、趙祥麟譯,《杜威教育論著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
周進芳《中學作文教學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法盧梭原著、李平漚譯,《愛彌兒》,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1 年。
段建軍、李偉《新編寫作思維學教程》,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
韋志成《作文教學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韋志成《語文教學情境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孫希旦注《禮記集解》,台北市:蘭臺書局印行,1971年5月。
孫詒讓《墨子閒詁》,高雄市:復文出版社,1985年。
馬樟根編《李吉林與情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國語文課程發展研究委員編《康軒國中國文第二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出版,2012年。
張鼎盛《啟發式作文批改法》,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4年。
張德銳等編著《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市:高等教育,2007年。
許慎撰,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高雄市:復文出版社,2009年。
葉玉珠《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市:心理,2006年。
劉向《列女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滕春興《西洋上古教育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8 年。
潘世尊《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5年。
潘麗珠編《情境式創意作文》,台北市:五南,2009年。
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2008年。
鄭博真《作文教學革新》,台南市:漢風,2003。
鄭增財《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2006年。
賴慶雄、楊慧文編著《作文新題型》,新北市:螢火蟲出版社,1997年。
嚴忠政《情境式作文》,台北市:幼福,2006年。

二、 學位論文

何淑貞《從具象到抽象──國小一年級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李蕙慈《國小三年級實施情境式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周培芳《現代散文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林英琴《情境引導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2004年。
施並宏《情境教學論在國小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省思-以竹北市光明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高碧智《寫作情境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影響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文碩士班,2006年。
許珮琪《古典詩情境教學研究──以國中教材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13年。
陳純怜《國中國文情境教學研究──以翰林版第四冊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13年。
曾淑如《情境教學在國中國文之運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馮怡君《高中古典散文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9年。
黃郁雯《國中國文作文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葉宣妘《國中文言文選文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13年。
趙淑貞《國中古典詩的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12年。
趙毓玲《新詩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蔡宜芸《中等學校小說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7年。
鄭瓊華《國民中學情境作文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羅雅玲,《國中國文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三、 期刊

胡貴勇〈情境教學理論的心理學基礎及啟示〉《教育科學》,2001年,第23期,頁5~6。
郭亨杰〈試論情境教學的心理內涵──對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初探〉《中國教育學刊》,1988年,第5期,頁51~55。
楊家興〈情境教學理論與超媒體學習情境〉《教學科技與媒體》,1995年8月,第22期,頁40~48。
楊家興〈情境教學理論與超媒體學習情境〉《教學科技與媒體》,1995年8月,第22期,頁43。
蔣星華〈創設教學情境的類型及原則〉,福建論壇社科教育出版,2007年,第9期,頁52~53。

四、 網路資料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kcg.gov.tw/
高雄旅遊網http://khh.travel/tw/media/eDMList.aspx
高雄旅遊天堂http://khh.travel/tw/media/eDMList.aspx
影片:高雄人笑了http://www.youtube.com/watch?v=N9XMF9jtoVE
影片:2012高雄之美http://www.youtube.com/watch?v=kSvU86WE79s
影片:宇宙人〈要去高雄〉http://www.youtube.com/watch?v=SqAjAR0KGKQ
影片:天下雜誌群影音頻道—【35歲以前的夢想】鈕承澤給年輕人的真心話http://video.cw.com.tw/pages/public/movie/player/tv_player.jspx?id=40288ac3360538da01361a8b600c4d0c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