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王玉程(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2,118-132。王鳳雄(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的探討-批判俗民誌的觀點。研習資訊,6,29-36江志正(1997)。美國補償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優先區的啟示。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141-163。朱芳儀(2011)。國小教師參與專業社群的態度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朱家儀、黃秀霜、陳惠萍(2010)。閱讀方案對參與攜手計畫學童認字及理解之成效分析。發表於2010提升弱勢兒童學習之課程與教學研討會,台南:國立台南大學。
林素珍(2008)。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一凡(2010)。桃園縣參與攜手計畫教師對教學困境認知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吳宗立(2012)。屏東縣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執行成效之研究。發表於2012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廣州,廣州大學。
吳政憲(2001)。台中縣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專業發展之態度現況與成效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五刷)。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六刷)。台北市:五南。
吳苓瑜(2008)。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現況與成效之研究─以苗栗縣天恩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清山(2010)。關照弱勢族群教育,實現教育公平正義。研習資訊,6,1-2。
吳惠珠(2012)。「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呂晶晶(2008)。從M型社會談台灣教育之社會正義。學校行政雙月刊,57,90-109。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1,115-144。李怜慧(2012)。新北市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杞昭安(1995)。師範學院學生對視覺障礙兒童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高天財(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認知與執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孫綿娸(2011)。我手攜你手,攜手向前走~「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經驗分享。臺灣教育,668,44-46。
許西玲(2013)。美國補充性教育服務對我國攜手計畫方案的啟示。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1,71-78。國立教育資料館(2007)。各國教育優先區政策概況。2013年2月6日,取自
http://3w.naer.edu.tw/Files/priority/priority_index.pdf。
殷堂欽(1995)。英國初等教育教育優先區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張仁瑜(2010)。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學習成效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志弘(2011)。「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師參與動機和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張明輝(1998)。英國「教育行動區」計畫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中等教育雙月刊,49,41-50。
張明輝(2000)。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23-134。張煌熙(1995)。為平等而設計:美國補償教育方案之經驗與啟示。初等教育學刊,4,111-122。
張鈿富、王世英、葉兆祺(2008)。美、日、德、法、英國家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6,121-152。
教育部(2010)。「攜手向前、讓愛蔓延」高雄市99年度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暨國民小學課後照顧輔導訪視成果彙編。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2013年2
月7日,取自
http://priori.moe.gov.tw/uploads/100_sop.pdf。
教育部(2012a)。「攜手有愛、微笑關懷」高雄市100年度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訪視成果報告。台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b)。教育部101年度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標準作業流程手冊。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about/index/content/sop。
教育部(2013a)。高雄市101年度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訪視成果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b)。102年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2013
年2月20日,取自
http://priori.moe.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22。
教育部(2013c)。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2013年6月12日,取
自http://edu.law.moe.gov.tw/NewsContent.aspx?id=1443。
教育部(2013d)。102-105年度中程施政計畫。2013年2月5日,取自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陳奎熹(2006)。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1-32。
陳慧蓮(2011)。屏東縣國小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與教學快樂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麗珠(1997)。台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教育學刊,13,17-148。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22。郭生玉(1991)。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市:東華。
黃久倖(2010)。攜手計畫之教師滿意度研究-以彰化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黃玉幸(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樣貌。正修通識教育學報,8,259-279。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25,247-266。
黃俊傑(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成效之評析與建議。學校行政雙月刊,61,196-211。黃夙伶(2010)。台南市國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曾志朗(2007)。面對M型社會,學者籲以教育縮短貧富差距。2013年2月5日,取自
http://kc.kshs.kh.edu.tw/12edu/9605/0520_1.htm。
曾昱螢(2009)。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研究─以中南部某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曾淑勤(2010)。屏東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彭瑋謙(2010)。台北市國民中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楊巧玲(2007)。美國教育政策的發展及其啟示:沒有任何孩子落後。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資料變革與發展,36,153-170。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市:師苑。
楊瑩(1995)。英國的教育優先區方案之實施予檢討。「教育優先區的理念與規劃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三版)。台北市:師苑。
廖于萱(2008)。教育優先區─英國與美國的比較。2013年2月8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9/index.htm。
廖曾興(2008)。台北市國中教師參與教育行動研究之認知、態度及遭遇困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熊正蕙(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趙信光(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劉世閔(2008)。弱勢者教育與政策因應。教育研究月刊,172,29-52。劉珍琳(2011)。台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問題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劉慶仁(2005)。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台北市:心理出版。
鄭文淵(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蔡鎮宇(2011)。國中參與攜手計畫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研究-以新北市與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盧威志(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政策過程與執行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6,140-154。賴永和(200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實踐-以一所偏遠小型學校弱勢族群教育的現況與期待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62,57-79。譚以敬、吳清山(2009)。台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77-94。顏國樑、宋美瑤(2013)。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成效之分析與建議。學校行政雙月刊,83,177-197。
顏國樑、黃建順、范明鳳(2011)。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執行現況之研究。臺灣教育發展論壇,4,1-24。
羅時桓(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羅淑馨(2013)。補救教學方案實施計畫在偏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99-101。
蘇明宏(2011)。宜蘭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二、英文部分
Anastasi, A. (1996).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ew York: J. Wiley &
Sons Ltd.
Anderson, C. A.(1967). The social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Paris: UNESCO.
Cohn, C. A. (2005). NCLB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The local superintendent’s view.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0(2), 156-169.
Coleman, J. 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ERIC
ED232600).
Eagly, A. H.,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Ford Worth, TX: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Evetts, J.(1973).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ideas. London, UK: RKP.
Follesdal, A.(2008). E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Challeng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27(5), 335-354.
Griffiths, M.(1993).Self-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chieving equality in education.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3) ,301-307.
Mahoney, J. L; Parente, Maria, E.; & Lord, H.(2007). After-School program
engagement: Links to child competence and program quality and content.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7(4) ,385-404.
Nevo, D.(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Tel Aviv, Israel: Masada.
Rawls, J. (198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Sharan, S., & Shaulov, A.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motivation to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haran, S (Eds.)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N.Y. : Praeger Publishers.
Sanders, J. R.(2001). A vision for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2(3),363-366.
Salmond, S. W.(1994). Orthopaedic nursing research priorities: A Delphi study.
Orthpaedic Nursing, 13(2), 31-45.
Scriven, M. F.(1994). Evaluation as a disciplin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 , 147-166.
Sternberg, R.J., & Spear-Swerling, L. (1996). Teaching for think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Vernez, G., & Naftel, S. (2009). State and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 ( ERIC No. 5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