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丘昌泰,2000。 《公共政策:基礎篇》 。臺北:巨流。
吳定,2003。 《公共政策》 。臺北:空大。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9。 《行政學(一)》 。臺北:空大。
李惠宗,2009。 《憲法要義》 。臺北:元照。
李華民,1993。 《人事行政論》 。臺北:台灣中華。
林水波,1989。 《考績制度─理論研析與經驗驗證》 。臺北:五南。
徐有守,2007。 《考銓制度》 。臺北市:台灣商務。
張潤書,2009。 《行政學》 。臺北市:三民。
傅肅良,1995。 《人事行政學》 。臺北市:三民。
楊戊龍,2004。 《正當法律程序與文官工作權保障》 。臺北:翰蘆圖書。
趙其文,1996。 《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 。臺北市:華泰。
蔡秀涓,2005。 《績效不佳員工之處理:政府管理者觀點》 。臺北:雙葉。
蔡良文,2010。 《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 。臺北市:五南。
(二)、專書譯著
大衛‧羅聖朋與羅伯特‧克拉夫丘克(Rosenbloom, David H. &; Robert S. Kravchuk)著,呂育誠、陳恆鈞、許立一合譯,2002。《行政學:管理、政治、法律的觀點》(Public Administration :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臺北市:學富文化。
唐諾德‧克林納與約翰‧納爾班迪(Donald E. Klingner &; John Nalbandian)著,江大樹、呂育誠、陳志瑋合譯,2004。《公共人力資源管理》(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contexts and strategies) 。臺北:韋伯。
蓋恩‧彼得斯(Peters, Guy)著,許道然、劉坤億、熊忠勇、黃建銘合譯,2000。《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臺北:智勝。
(三)、專書論文
楊戊龍,2012。 〈績效考評的倫理議題:兼論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爭議〉,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主編, 《職場權責與專業倫理》 。高雄:巨流。頁137-158。
(四)、期刊論文
余致力、蔡宗珍、陳志瑋,2001/12。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的問題與對策〉 , 《人事行政》 ,第138期,頁11-24。李天申,2013/1。 〈我國推動公務人員考績丙等比例的政策衝突分析〉 , 《文官制度季刊》 ,第5卷第1期,頁21-45。李建良,2000/12。 〈論人民服公職之權利與公務員懲處制度-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1號解釋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 , 《政大法學評論》 ,第64期,頁33-62。林三欽,2000/1。 〈考績懲處「免職」合憲性之探討-大法官釋字第491 號解釋之評釋〉 , 《全國律師月刊》 ,頁41-51。林文燦,2011/6。 〈行政機關團體績效評比機制之研究〉 , 《研考雙月刊》 ,第35卷第3期,頁40-55。林明鏘,2010/9。 〈公務人員2010 年考績法修正草案與制度基本問題〉 , 《月旦法學雜誌》 ,第184 期,頁114-123。邱師儀,2013/12。 〈立法院委員會運作與資訊立法模式:以「下水道建設」之立法議題為例〉 , 《東吳政治學報》 ,第31卷第4期,頁71-157。施能傑,2009。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政府部門績效關聯性薪資制度概況〉 , 《公務人員月刊》 ,第156 期,頁11-20。張瓊玲,2005/7。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功能發揮與檢討展望〉 , 《考銓季刊》 ,第43期,頁122-134。許峻嘉、呂育誠,2012/4。 〈建國百年文官制度的回顧與前瞻─考績制度意涵的演變與發展〉 , 《文官制度季刊》 ,第4卷第2期,頁1-35。陳金貴,2013/1。 〈政府人事改革的省思:人力資源管理的觀點〉 , 《人事行政》 ,第182期,頁69-76。陳敦源,2004/3。 〈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 , 《國家政策季刊》 ,第3卷第1期,頁99-133。黃臺生,2011/8。 〈當前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的問題與對策〉 , 《國會月刊》 ,第39卷第8期,頁7-27。黃錦堂,2010/4。 〈考績法修正草案的爭議與展望〉 , 《台灣法學》 ,第150期,頁33-35。
楊婉瑩、陳采葳,2004。 〈國會改革風潮下黨團協商制度之轉變與評估〉 , 《東吳政治學報》 ,第19期,頁111-150。管碧玲、陳鳳瑜,2006/12。 〈當前「行政─立法」權力分立的困境〉 , 《研考雙月刊》 ,第30卷第6期,頁55-63。蔡敏廣、陳珮婷,2013/4。 〈公務人員法制之改革與發展〉 , 《人事行政》 ,第182期,頁33-45。羅傳賢,2002。 〈法案審查程序與立法技術〉 , 《月旦法學》 ,第85期,頁61-74。關中,2013/1。 〈民主課責的關鍵:績效管理〉 , 《人事行政》 ,第182期,頁19-24。蘇偉業,2009/3。 〈公共部門事前定向績效管理:反思與回應〉 , 《公共行政學報》 ,第30期,頁105-130。
蘇偉業,2011/4。 〈績效行政:績效管理中的干擾系統〉 , 《人事行政》 ,第175期,,頁43-51。蘇偉業,2013/7。 〈論公務人員考績問題:強制分配等級與權責相稱〉 , 《人事行政》 ,第184期,頁12-20。蘇彩足,2013/3。 〈我國公共治理之挑戰語因應〉 , 《公共治理季刊》 ,第1卷第1期,頁52-60。(五)、期刊論文譯著
Andrew Likierman著,蘇偉信譯,2009/10。 〈績效評量五陷阱〉(The Five Trap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哈佛商業評論》,頁1-6。
(六)、學位論文
林建宏,2009。 《我國考績丙等制度之研究-人事行政學與行政法學觀點》 。臺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世榮,2006。 《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理論、法治及實務》 。臺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陳柏瑋,2011。 《公務人員丙等考績新制之探討》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劉英美,2012。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立法變革》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賴文政,2010。 《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獎優汰劣影響因素之研究》 。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韓昕亞,2011。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強制考列丙等法律問題之研究》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七)、研討會論文
朱武獻,2003/10/4。 〈公務人力績效管理制度〉 ,「政府改造與文官體制國際」研討會。臺北:考試院國家文官培訓所。
施英宗,2004/12/30。 〈行政機關施政績效評估制度推動現況〉 ,「政府績效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臺北:臺大政治學系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
彭錦鵬,2005/6/24。 〈美國聯邦政府機關績效評量制度的發展〉 ,「行政機關績效管理暨績效獎金制度學術研討及觀摩會」。臺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關中,2009/8/17。 〈績效管理─以考績法的改革為例〉 ,「98年初任各官等主管職務人員管理才能發展班」。臺北:國家文官培訓所。
關中,2010/11/19。 〈文官改革的策略〉 ,「中國行政學會會員大會」。臺北:中國行政學會會員大會。
關中,2010/5/21。 〈從政策過程說明公務人員考績法改革〉 ,「公共事務治理個案研究與個案教學」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頁10-12。
(八)、官方文件
考試院,2009/6/18。 〈文官制度興革規劃方案〉 ,《考試院》 。
(九)、研究計畫
余致力,2003。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進制度之研究》 。臺北: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0。 《公務部門人力考評、激勵、陞遷制度評析及改善建議》 。臺北:考試院。
(十)、報紙雜誌
中央通訊社,2010/11/3。 〈考績1%打丙停辦?張哲琛否認〉 , 《中央通訊社》 。
中國時報,2010/3/23。 〈社論─贊成提升效率 反對粗糙的三趴改革〉 , 《中國時報》 ,版A15。
甘芝萁,2012/12/16。 〈明審考績法 立院打拖延戰〉 , 《聯合報》 ,版A2。
李光儀,2013/4/11。 〈綠委質疑:考績法肥大官瘦小吏〉 , 《聯合報》 ,版A2。
李光儀、楊湘鈞,2010/4/7。 〈立委:考績改革從高官試辦〉 , 《聯合報》 ,版A4。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2010/3/4。 〈公務員考績制度改革民調87%支持〉 , 《中國時報》 ,版A7。
林興寧,2010/3/19。 〈新版考績法 缺乏同理心〉 , 《聯合報》 ,版A23。
邱思,2010/3/26。 〈問題在人 只改制度沒用〉 , 《中國時報》 ,版A24。
邱皓政,2011/1。 〈以信任之名實施績效評估〉 , 《能力雜誌》 ,第659期,頁26-31。
張添松,2010/3/21。 〈請考試院先試辦三年〉 , 《聯合報─民意論壇》 ,版A17。
曹以會,2013/11/18。 〈立法院躺11年 考績法修正 卡在丙等比率〉 , 《聯合報》 ,版A14。
黃麗秋,2011/1。 〈讓績效評估成為員工成長的禮物〉 , 《能力雜誌》 ,第659期,頁18-23。
黃驛淵、邱瓊玉,2010/3/26。 〈逾7成甲等 議員批官大考績好〉 , 《聯合報》 ,版B1。
楊久瑩、項誠鎮, 〈考績法修法 丙等改至1至3%〉 , 《自由時報》 ,2009年5月2日,版A12。
董俞佳,2014/1/23。 〈簡任官吃丙「只有一人太少了」〉 , 《聯合報》 ,版A8。
對愁眠,2010/3/5。 〈官場厚黑學下的考績改革〉 , 《文官通訊雙周刊》 ,第4期。
劉明岩,2010/2/7。 〈試辦考績新制 里幹事吃大丙〉 , 《聯合報》 ,版A8。
蔡佩芳,2010/3/18。 〈總統府、立法院網站湧進眾多抗議和陳情投書 堅持丙等3% 公務員放砲:藍選票會剩3%〉 , 《聯合晚報》 ,版A2。
蔡佩芳,2010/3/25。 〈考績法決戰立院 推銷3趴丙 關中夜宴藍委〉 , 《聯合晚報》 ,版A2。
盧科南,2010/4/5。 〈考績法修正硬性規定3%考丙,南投縣府人事處長:不合理〉 , 《民眾日報》 ,版12。
(十一)、網際網路
考試院銓敘部,2010/4/6。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總說明(送立法院審議版本), <http://msa.tres.tpc.edu.tw/~people/ draft/CCC.pdf?2862>。
王業立,2001/7/4。〈立法院政黨協商淪為密室分贓〉, 《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0/ IA-C-090-080.htm 2001c>。
立法院,2013/1/17。〈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 《立法院公報》 ,第102卷第3期,<http://lis.ly.gov.tw/ttscgi/ttsweb?@@51A3892272D7D25806 59>。
林奇伯,2010/12。〈關中︰人民真的認為 公務員表現好嗎?〉, 《遠見雜誌》 ,第294期, <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7095.html>。
林明宏,2010/4/3。〈考績法說明會 基層公務員戴口罩抗議〉, 《自由時報電子報》 , <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384689>。
政治中心,2009。〈不當失志!馬總統元旦祝詞全文〉, 《NowNews》 ,<http:// www.nownews.com/2009/01/01/301-2389176.htm>。
盧世寧,2013/5/30。〈公務員的斷頭台〉, 《自由時報》 , < http://news.ltn.com.tw/ news/opinion/paper/683821>。
關中,2009/1/1。〈建構現代化文官體制的三大工程〉, 《繼往開來,贏得信賴 ─考試院與文官制度的興革》 ,第56號,頁1-13,<http://www.exam.gov. tw /public/Data/011317413771.pdf>。
英文部分:
(一)、專書
Berelson, B. R.,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 1954. Democratic Theory and Democratic Practi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man, Evan M., 200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ublic Service: Paradoxes, Processes, and Problem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Buchanan, J. and G. Tullock., 1962. The Calculus of Consent.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ann, Steven J., 1995. Administrative Law.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Fox, William F., 1997. Understanding Administration Law. New York: Matthew Bender.
Frohlich, N. and J. A. Oppenheimer., 1999. Values, Policies, and Citizen Competence: An Experimental Perspective. Eds. 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Ides, Allan, and Christopher N. May., 2001a. Constitutional Law: Individual Rights. Gaithersburg, New York: Aspen Law &; Business.
Mueller, D.C., 2003. Public Choice III.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ECD., 1995.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in OECD Countries. Paris: OECD.
Osborne, David and Gaebler, Ted.,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 Penguin Book. Pine Forge Press.
Ritzer, G., 2000.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new century e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二)、專書論文
Peters, B. G., 1996. “Models of Governance for the 1990s,” In D. F. Kettl, &; H. B. Milward, eds., The State of Public Management.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pp. 15-44.
(三)、期刊論文
Axline, Larry L., 1996. “Viewpoints: The Ethic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s,”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Winter, pp. 44-45.
Bouckaert Geert, B. and Guy Peters., 2002.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The Achilles’ Heel in Administrative Modernisation,”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Vol. 25, No. 4, pp. 359-362.
Bowman, James S., 1999. “Performance Appraisal: Verisimilitude Trumps Veracity,”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Vol. 28, No. 4, pp. 557-575.
Likierman, Andrew., 2009/10. “The Five Trap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 1-7.
McGuinness, J. Michael., 1999. “Procedural Due Process Rights of Public Employees: Basic Rules and a Rationale for a Return to Rule-Oriented Process,” New England Law Review, Vol. 33, pp. 931-965.
Wilson, Woodrow., 1887.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2, No. 2, pp.19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