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1 16: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瑋綸
研究生(外文):Hsieh, Wei- Lun
論文名稱: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指導教授:陳惠萍陳惠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Hui-Ping
口試委員:林進材吳俊憲
口試日期:2014-01-0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外文關鍵詞: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6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知覺及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現況,分析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之影響,進而跟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樣本以高雄市公立國民中學362位教師為對象,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0.44%;研究工具為「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調查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18統計軟體程式,經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所示:

一、教師認為自己所服務的學校大多具有四種學校組織文化類型的特質
二、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高
三、男性教師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較高
四、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職務教師在工作投入及團隊合作的參與度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學歷教師在工作投入的參與度上有顯著差異
七、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上有顯著差異
八、不同學校組織文化類型之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無明顯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和後續研究參考。

This study aims at survey of current situa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teachers’ particip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362 teachers were sampled from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study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s:
1. Teachers recognize tha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heir schools.
2. In Kaohsiung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 development is above average.
3. Highe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participation of male teachers.
4.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years of servic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attitude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5. Teacher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attitude of participation on job engagement and teamwork.
6.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attitude of participation on job engagement.
7. Teachers in different school scal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participation
8. Teachers in different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attitude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校組織文化的意涵------------------------------------7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涵-------------------------------21
第三節 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相關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樣本---------------------------------------------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實施程序---------------------------------------------5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1
第一節 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現況分析-------------6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差異之分析-----------------68
第三節 不同學校組織文化之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度參議之
分析-------------------------------------------------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結論-------------------------------------------------87
第二節 建議-------------------------------------------------93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97
貳、 外文部分-------------------------------------------------103

附  錄----------------------------------------------------------105
附錄一 問卷使用同意書----------------------------------------105
附錄二 預試問卷----------------------------------------------107
附錄三 正式問卷----------------------------------------------110


一、中文部份
丁一顧(2009)。區分化教師評鑑及對我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啟示。中等教育,60(2),8-19。
于沛霖(2011)。教師領導理論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應用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文聖(2011)。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工作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王家偉(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朱芳梅(2012)。新北市立國小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江文吉(2012)。校長靈性領導、教師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吳永靖(2011)。學校行政對話之探究: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昌期(2002)。談學校組織文化之變革。北縣教育,44,84–92。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台北: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台北:學富。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李大偉、周淑卿、林育瑋、…周怡君(2005)。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表現之標準訂定計畫。台北: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慧君(2011)。屏東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廷亮(2011)。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佩娟(2011)。我國國小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李奉儒(2006)。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機制規劃之芻議:英國的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93–226。
李宜樺(201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怡樺(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俊湖(1997)。教師專業成長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湖(2007)。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139-148。
李炳賢(2010)。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之相關性研究-以彰化縣高級職業學校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沈志勳(2011)。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沈裕清(2010)。國中校長策略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周麗華(2012)。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教室另一雙善意的眼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宏融(2012)。國民小學初任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志成(1999)。組織文化的功能暨其在學校經營上之應用。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4,54–77。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5。
林冠文(201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團體動力與教師工作投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惠苗(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中的教師賦權增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瑾宜(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培訓及後續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河野豐弘(1992)。改造企業文化(彭德中,譯)。台北:遠流。
邱怡和(2010)。競值途徑應用在國民中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邱馨儀(2004)。啟動教師專業發展建置教師教學檔案。政大實習,2004秋季號,10-16。
施翔云(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洪玉庭(2011)。中部地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進階評鑑人員對受訓課程應用及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洪宗瑜(2011)。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認知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紀秀娥(2010)。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孫秀燕(2011)。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孫瑞霙(2002)。競值架構下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高強華(1989)。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3。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0)。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行要點。高雄教育簡訊,21,8。
康自立、許世卿(1999)。從組織文化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之學校改革,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173-194。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張仁家(2003)。推展讀書會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能力。師說,176,8–12。
張文祺(201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伯瑲(2012)。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雅萍(2011)。國中教師之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情緒耗竭及幸福感之關聯:以韌性、主動性人格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張新仁(2008)。從有效教學談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文發表於2008年「改寫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文化故事系列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辦。
張新基(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2006)。形成性教師評鑑系統的研發、推廣、研究與實施展望。初等教育學刊,23,1-26。
張懿林(201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學觀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102.08.02 取自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http://tpde.nhcue.edu.tw/index.jsp)
教育部(2013)。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102.08.02 取自http://tepd.moe.gov.tw/chinese/05_download/01_list.php?fy=1&id=88
許籐繼(2000)。我國中小學組織權力重建之探究。台灣教育,594,24–32。
郭郁芳(2011)。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陳世穎(2008)。國民小學組織倫理氣氛、教師專業倫理知覺與教師專業倫理踐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立平(2011)。基隆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認知與教師專業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陳沛絲(201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續辦學校教師教學效能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陳谷厚(201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俊宏(2011)。國小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成效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倫(2011)。新北市國民中小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陳淑嫻(2012)。花蓮縣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私立高中職學校教師專業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陳清廉(2006)。組織文化,領導型態對工作態度之關係研究─以兩岸T電子公司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陳莉倩(2010)。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文化知覺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認同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惠碧(201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對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慧蓮(2011)。屏東縣國小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與教學快樂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麗琴(2011)。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人格特質對教學效能之影響-以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曾秋婷(2011)。雲林縣國中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曾憲政(2006)。教師的鏡子在哪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2013年10月20日,取自:http://tepd.moe.gov.tw/chinese/06_about/00_overview.php?tids=3
黃文堯(2011)。彰化縣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對工作壓力與教師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塗淑珍(2011)。國中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及評鑑指標反應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楊宜涓(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教學效能與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楊政家(2012)。屏東縣國中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投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楊博涵(2011)。高職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對其專業成長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溫月美(2010)。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董原利(2011)。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詹建華(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現況及推動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詹棟樑(2005)。教師的專業倫理與專業精神。教育研究月刊,132(4),11–19。
廖志峰(2011)。桃園縣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趙廣林(2011)。國民小學分享領導、教師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人豪(2012)。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政策推動與執行現況-以台中市協和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劉倩懿(2011)。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蔡承遠(2012)。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政道(2010)。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惠娟(2011)。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鄭燕祥(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台北:心理。
賴主生(2011)。宜蘭縣南澳鄉原住民小學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謝玉玲(2010)。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創意教學動機之因果關係研究---以中部六縣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技術學院,台中市。
簡紅珠(2006)。以學習成就為主的教師效能研究與教師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73,75-90。
顏筱婷(2010)。高職校長服務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魏韶勤(2004)。教學輔導教師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蘇杏娥(2011)。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知覺與參與評鑑之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二、英文部份
Becker, B. E., & Huselid, M. A. (1998).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6, 53–102.
Beerens, D. R. (2000).Evaluating teacher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Thousand
Oaks,CA:Corwin.
Cameron, K. S. (1986). Effectiveness as paradox: Consensus and conflict in con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Management science, 32(5), 539–553.
Coleman, J.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 J. Sociology, 94
, 95-152.
Duke, D. L. (1990). Setting Go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71–75.
Fenwick, Tara J. (2004). Teacher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Plans:Implementation
of a Provincial Policy.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19(3), 259-282
Fullan, M. G., & Hargreaves, A.(1992).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Cassell.
Goldstein, J., & Noguera, P. A. (2006). A thoughtful approach to Teacher Evalu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63(6):31-37.
Guskey, T. R., & Huberman, M. (199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 ERIC.
Hiller, J. (2001). Teacher evaluation: Issue, practices, and a semiotic model. Education, 107
(2), 144-148.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Random House Trade.
Jones, G. R., George, J. M., Rock, M., Haddad, J., & Langton, N. (2010). 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McGraw-Hill Ryerson.
Kaplan, L. S., & Owings, W. A. (2001). Enhancing teacher and teacher quality:
Recommendations for principals. NASSP Bulletin, 85(628), 64-73.
Kuligowski, B. A. T. (1991). A study of teacher evaluation criteria , process,and outcome in North Carolina and Tennessee.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ED. D. 1991. AAC9870659.
Lee, Raymond M.(1993).Doing Research on Sensitive Topics. Newbury park: Sage.
Nix, T. & Barnette, J. (1998). The data analysis dilemma: Ban or abortion. A review of 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 Research in the Schools, 5(2), 3-14.
Odden, A . (2004). Lessons learned about standards-based teacher to evaluation system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79(4),126-137.
Schein, E. H. (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ronge, J. H. (2010). Assessing teacher effectiveness: Eight research-based standards for
assessing teacher excellence.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Tindill, A. S., & Coplin, L. (1989). Evaluating Staff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ducation Canada, 29(1), 16–23.
Whitehurst, G. J. (March, 2002). Scientifically based research on teacher quality: Research on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昌期(2002)。談學校組織文化之變革。北縣教育,44,84–92。
2. 吳昌期(2002)。談學校組織文化之變革。北縣教育,44,84–92。
3. 李奉儒(2006)。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機制規劃之芻議:英國的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93–226。
4. 李奉儒(2006)。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機制規劃之芻議:英國的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93–226。
5.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5。
6.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5。
7. 張仁家(2003)。推展讀書會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能力。師說,176,8–12。
8. 張仁家(2003)。推展讀書會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能力。師說,176,8–12。
9. 詹棟樑(2005)。教師的專業倫理與專業精神。教育研究月刊,132(4),11–19。
10. 詹棟樑(2005)。教師的專業倫理與專業精神。教育研究月刊,132(4),11–19。
11.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12.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13. 簡紅珠(2006)。以學習成就為主的教師效能研究與教師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73,75-90。
14. 簡紅珠(2006)。以學習成就為主的教師效能研究與教師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73,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