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尹可名(1991)。未經深掘的人力寶礦—殘障人力資源的發展探討。特殊教育季
刊。38,16-22。
王文科(1991):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臺北:五南。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臺北市視覺障礙者家長協會(2009)。盲胞電銷 電訪量比一般員工好。取自http://pro.udnjob.com/mag2/hr/storypage.jsp?f_ART_ID=61566
江淑琳譯(2001)。汙名與性傾向。臺北韋伯。
朱俊達(2006)。國小視覺障礙學生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取自http://www.evta.gov.tw/files/61/提要分析2.pdf
何華國(1987)。國中視覺障礙學生職業成熟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07-108。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一美(1998)。女性生涯前程發展團體對高職女學生生涯動機、職業自我觀念、職業性別角色態度與生涯決定自我效能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永昌(2001)。視覺障礙者工作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復健學報,
9,51-69。
李永昌(2003)。視覺障礙者工作職類研究。特殊教育復健學報,11,55-73。
李欣蓉(2012)。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
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樹人(1991)。角色扮演。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216-218。臺北市:師大書苑。
杞昭安(2000)。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就業期望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3-30。杞昭安(2001)。視障教育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阮芬芳(1997)。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及未來展望調查研究。臺北:天主教光鹽愛
盲服務中心。
林千惠等(1996)。臺灣地區身心障礙者就業能力與意願之調查研究。臺灣省政府
勞工處。
林慶仁、陳文雄(民97)。臺南市97年視覺功能障礙者就業祝況與就業需求調查
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勞工處委託研究報告。
洪志欣(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生涯教育內涵分析及國小學童職業聲望、職業
興趣、職業拒斥、職業刻板印象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秀妹(2002)。雇主對視覺障礙者非專業技能的職業能力需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鳳珠(2002)。高屏地區國小學童職業自我概念與職業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高紹成(1996)。高雄縣國中學生職業成熟度及其相關因素分析。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2000):視覺障礙學生手冊。臺南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許素愛(1990)。性別角色輔導課程對國二女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天威、徐享良(1994)。殘障者職業訓練工作職類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職業訓練局。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勝成、杞昭安、柯瓊宜、蔡淑芬、曾俊卿(1995)。臺北市視覺障礙者職業現況
及其職種開發之可行性研究。臺北:臺北市愛盲文教基金會。
張勝成、蔡淑芬、曾俊卿(1996)。視覺障礙者職種開發之調查研究。臺北:愛盲
文教基金會。
張瑾瑜(1996)。國小學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哲凡(2004)。聽覺障礙青年職場溝通技能需求與表現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英三(1983)。視覺障礙兒童心理學。臺灣省視覺障礙兒童混和教育計劃師資
訓練班。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彭淑青(2010)。重度視覺障礙者的就業挑戰與現況。李秀鳳編。2010年開創視
覺障礙者多元就業之探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94-102。臺北:臺灣數位有聲
書推展學會。取http://www.tfb.org.tw/new/service_06_201104_1.html
黃安邦譯(1989)。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黃淑桃(1997)。生涯發展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涯成熟、職業自我概念與職業
刻板印象之輔導效果。國立嘉義師範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文宣(2005)。特教教師、就業服務員及雇主對適應行為在智能障礙成人就業
重要性的評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憲(2003)。重度視覺障礙者在一般職場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一正(1886)。國小學童職業意向的分析。測驗與輔導,76,1424-1426。
楊語芸譯(1997)。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萬明美、柏廣法(1999)。大學視覺障礙學生畢業後生活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
究學刊,17,107-137。
萬明美(2001)。視障教育。臺北:五南。
趙居連譯(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桂冠。
鄭靜宜(2007)。普通班教師如何協助視覺障礙學生。啟明苑通訊,57,59-63。
謝雯鈴(1999)。女性生涯團體諮商對技職校院學生生涯相關態度之輔導效果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秀雯(1997)。生涯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六年級兒童之生涯成熟態度與職業自我
概念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部分
Aronson, J .(2004). The threat of stereotyp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62(3), 14-19.
Dayl, L.S. (1992). Occupational stereotyping of professional groups toward individuals with hearing loss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Texas , Austin.
Fennema, E .(1990). Teachers’ belief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In E. Fennema & G .C .Leder(Eds.) , Mathematics and gender(pp.169-187).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Gottfredson, L .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 A development theory of occupation aspir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 65(6) , 697-714.
Gregg, C. H. , & Dobson , K. (1980). Occupational sex role stereotyping and occupational interesting children.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Counseling , 15(1) , 66-75.
Hageman, M.B., & Gladding , S.T.(1983). The art of career exploration:Occupational sex-role stereotyping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he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17, 280-283.
Kirchner, C., & Peterson , R.(1983).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placements of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clients :U.S.1980(Statiscal brief#21).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s&Blindness , 76 , 391-387.
Lipton, J.P., & O’Conner , M. (1991). Neutral job titles and occupational stereotypes:
When legal and psychological realities conflic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125(2)129-152.
Lowenfeld, B. (1981). On blindness and blind people.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Looft, W.R. (1971).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vocational aspirations by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Develpoment Psychology , 5, 366.
Marie Attmore. (1990). Career Perspectives:interviews with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Professionals .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Miller, K.M (1960).The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interests by a stereotype ranking
method.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44(3) , 169-171.
Nelson, T. E. , Acker , M., &Manis , M. (1996). Impressible stereotyp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2(1) ,13-14.
Oppler, S.H. (1993). Career interests of academically talented seventh grad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verice No.ED 347 033)
Solomon, R.P. (1997). Race,role and modeling,and represent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 22(4)395-410.
Wolffe,K.E. , & Spungin , S.J. (2002). A glance at worldwide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 96, 2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