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Paul R.Niven著,于泳泓譯(2002),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按部就班,成功導入,臺北:商周出版。
丁致成(1997),都市多贏策略─都市計畫與公共利益,創興出版社。
于明誠(1999),都市計畫概要,詹氏書局。
中國土地經濟學會(2008),非都市土地開發影響費之檢討與改進委託計畫案,內政部營建署委託。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2011),99年度「研定都市開發回饋標準及後續管理機制」案,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台北。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台北:智勝出版社。
行政院內政部(1999),建立土地開發義務制度方案(核定本),
林建元、簡文彥(2013),「土地開發義務與回饋案計畫書(未出版)」,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林美緒(2010),都市更新容積獎勵評估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林英彥、劉小蘭、邊泰明、賴宗裕(2001),都市化與行政,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范祥偉、王崇斌(2000),政府績效管理:分析架構與實務策略,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1期,頁155~183。郭昱瑩(2001),「政府機關績效評估探討」,《研考雙月刊》,第25卷,第4期,頁30-38。都市發展局(2007),都市開發回饋公益(共)設施案例分析與檢討,都市發展局簡報,未出版。
陳玫秀(2004),都市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對居民居住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彭錦鵬(2005),美國聯邦政府績效評量制度發展,行政機關績效管理暨績效獎金制度學術研討及觀摩會論文集。
馮正民、林楨家(2000),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智瑤(2005),台北市都市更新設置公益設施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戶外公共空間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政府(2006),「變更臺北市內湖區西湖段1小段256、272、276等3筆地號工業區土地為住宅區主要計畫案」計畫書,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2011),臺北市政府辦理市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配分回之房地及實施都市更新容積獎勵,由民間回饋捐贈之公益設施,間有利用率偏低情事,經審計機關促請檢討改進,業獲研提改善措施,臺北市政府。
劉小蘭、高平洲(2000),容積獎勵對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2000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論文研討會,頁175-190。
潘建明(1995),土地使用變更利得回饋理念之澄清與計算模式建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梅姬(2003),新容積獎勵公益設施認定基準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宗裕(2011),規劃實務(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士班上課教材,頁15。
賴榮平(2003),公共建設計畫投資效益之評估─文化設施規劃與營運計畫,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簡俊卿(2003),民間自辦都市更新設置公益設施使用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更新設置活動中心案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邊泰明(1994),土地使用變更利益回饋對土地開發公平與效率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詹氏書局。
二、新聞與網站
中華民國審計部網站http://www.audit.gov.tw/files/15-1000-1159,c114-1.php,查詢日期2014.5.10
內政部營建署網站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698&;Itemid=57,查詢日期:2013.11.30
周志豪(2013年9月7日),浪費8億容積獎勵 公益場館淪養蚊子,聯合報,2013年11月30日,取自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50723240916.html
新舞臺的價值,搶救新舞臺 原址不熄燈,2013年11月30日,取自http://savingnovelhall.yam.com/
臺北市主計處網站http://w2.dbas.taipei.gov.tw/budget/sbbudget/102/budget2/CN111.pdf,查詢日期:2013.11.30
臺北市停車資訊管理系統網站http://163.29.170.148/ParkInfo/faces/GoogleMap.jsp,查詢日期:2013.11.30
蔡佩蓉(2013年11月13日),新舞台拆不拆?還沒解答 店家先關門。好房News。2013年11月30日,取自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020947394.html
魏喬怡(2013年7月2日),解決新舞臺問題 中信金盼雙贏局面,工商時報,2013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702000127-260205。
三、英文部分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acilities Officers(2002),Development of the Facili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exandria, Va.:APPA.
Cooper, Crowther, Davies, Davis(2001),Shareholder Or Stakeholder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the Control and Measurement of Performance,Elsevier, England:London
Kandi Brown, William L.Hall, Marjorie Snook, and Kathleen Garvin(2010),Sustainable Land Development and Restoration:Decision Consequence Analysis, Butterworth-Heinemann.
Mieg, Topfer(2013),Institutional and Social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Routledge, England: Earthsca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8), Core Competencies for Federal Facilities Asset Management through 2020,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Washington, D.C.
Robert H. Haveman(1972),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ublic investments: an ex post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vestment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England:London.
Rydin, Yvonne (2010), Governing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 Routledge, England: Earthscan.
Van Thiel, S. and Frans L. Leeuw(2002), The performance paradox in the public sector, Publ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view, 25(3):267-281.
Will kaydos(1999),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Increasing Total Productivity, Taylor &; Francis, England: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