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9: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涵榆
研究生(外文):Han-Yu Chang
論文名稱:公務人員考試類科、應試科目與職能適配性之研究─以【一般行政職系】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Fitness among Categories, Subjects and Competency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A Case Study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Series
指導教授:彭錦鵬彭錦鵬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陳金貴黃煥榮
口試日期:2014-07-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0
中文關鍵詞:公務人員考試甄補任用職能職系考試類科應試科目
外文關鍵詞:Civil Servive ExaminationRecruitmentAppointmentCompetencySeriesCategoryExamination Subje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5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公務人力素質的好壞取決於是否能夠有效地考選甄補正確的人才至正確的職位上。我國現行公務人員考試是依據《職系說明書》和《職組暨職系名稱一覽表》的規定,按照「一職系一類科」的原則設計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然而,我國每年投注相當大的心力在舉辦公務人員考試工作上,卻常招致考選未能有效滿足用人需求的批評。因此本研究蒐集有關職能及現行公務人員考試與任用制度相關文獻,並以深度訪談法瞭解現職公務人員的實務經驗,藉以綜整分析考試與工作所需專業職能間的適配情形。
本研究發現專業性較低的職系,其應試科目與工作所需專業職能間的適配程度較低;而專業性較高者的適配程度則較高。考選必須立基於任用之上,方能有效並正確甄補適格人才。本研究因而提出有關職系認定、考試類科、應試科目、考試方法等相關改革建議,希望能夠改善考選與任用制度間的適配情形。

The quality of civil servant depends on effectively recruiting right person with right competencies on the right position. In keeping with the Series Instruction Manual and the Table of Civil Service Group and Series Title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categories and subjects are establishe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one series for one category ". However, though Ministry of Examination puts a great deal of effort into executing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policy and affairs, the results of examinations could not effectively meet the staffing need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collected relevant literatures covering rubrics of competency,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a thorough interview was carried out to discuss the fitness between recruitment and appointment.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examination subjects of series with less profession could not well-fit the needs of positions. Comparatively, the examination subjects of series with higher profession could fit the requirements of positions better. Go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ppointment, the results of recruiting would be much effective and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serv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nsideration of series appointment, examination categories, examination subject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should be reviewed and reformed to enhance the fitness between recruitment and appointment.


目 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架構 13
第二章 職能理論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職能的緣起、定義與功能 21
第二節 職能的建構與模型 25
第三節 職能的類型 29
第四節 公務人員的職能 30
第三章 我國現行公務人員考試制度文獻探討 39
第一節 職系制度與考試類科 39
第二節 考試應試科目與工作內容之相關性 49
第三節 考試信度、效度與方法 60
第四章 深度訪談資料分析 7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71
第二節 工作經驗與考試經驗的適配情形 75
第三節 現行考試制度的評價 10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3
第五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30
第三節 政策建議 131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7
附錄 145
附錄一 職系與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等考試暨普通考試類科對照表 145
附錄二 公務人員職系調任情形 148
附錄三 訪談說明及題綱 151
附錄四 訪談紀錄(共11份) 155

表 圖 目 次
圖1-1 公務人員考試甄補流程圖 5
圖1-2 考試階段與任用階段用人制度邏輯示意圖 11
圖1-3 研究架構圖 19
圖2-1 職能內涵與改變的難易度示意圖 23
圖2-2 工作職能評鑑過程 26
圖2-3 職能的組成 29
圖2-4 職能的類型 30
圖2-5 公務人員各官等核心能力架構圖 33
圖2-6 中高階主管核心能力架構圖 34
圖3-1 我國文官制度任用職等與職系示意圖 41
圖3-2 【一般行政職系】工作所需職能與高考三級一般行政類科應試科目適配情形示意圖 57
圖4-1 受訪者認為一般行政類科應試科目與實務工作內容適配情形示意圖 117
圖4-2 公務人員進用階段實務狀況與所需共通職能適配情形示意圖 121

表1-1 【一般行政職系】職務群組 18
表2-1 部分OECD國家政府部門適用職能模型 32
表2-2 各官等公務人員核心職能 37
表3-1 【一般民政職系】職務公務人員人數及其考試類科 47
表3-2 近年高普考試應試科目內容比較表 51
表3-3 高考三級一般行政類科專業應試科目與命題大綱對應表 53
表3-4 考試方法的比較表 65
表4-1 訪談對象擇定人數情形表 72
表4-2 訪談對象背景一覽表 74
表4-3 受訪者對一般行政類科應試科目的看法一覽表 93
表4-4 未曾任職與考試類科相同職系工作經驗受訪者一覽表 95
表4-5 曾任與考試類科相同職系且有調任【一般行政職系】受訪者一覽表 96
表4-6 受訪者認為公務人員應具備的共同專業知識職能一覽表 106



壹、中文部分
中央通訊社,2013,〈準公務員培訓 擬淘汰2成〉,中央通訊社網頁: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7110451-1.aspx,2013/7/11。
中國時報,2013,〈國考閱卷題目照抄也給分〉,2/18,A5。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2012,《高階文官培訓飛躍方案》,台北: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王虎存,2010,〈建構以職能及人力資本為基礎的策略性人力資源規劃〉,《T&;D飛訊》,102:1-18。
王俊英,1996,《中國政府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朱錦鳳,2012,〈國家考選的策略與可行作法〉,《國家菁英季刊》,8(1):19-37。
江明修,2002,《公務人員各官等核心能力與訓練體系建立之研究》,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考試院,2005,〈公務人員高普考試從95年度起取消分試恢復為一試〉,考試院網頁:http://www.exam.gov.tw/cp.asp?xItem=5134&;ctNode=410&;mp=1。
考試院,2012,《考試院文官制度興革規劃方案(修正版)》,台北:考試院。
考選部,1992,《考選部考選制度研究小組總結報告》,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2013a,《考選統計中華民國101年》,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2013b,《中華民國考選部部史》,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2013c,《中華民國考選行政概況101年度》,台北:考選部。
自由時報,2013,〈國考閱卷傳亂象?網友建議改兩試〉,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766067,2013/2/18。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4,《行政院所屬機關核心價值及中高階主管職務管理核心能力選定分析》,參考網頁:http://www.wra02.gov.tw/site02/www.wra02.gov.tw/%BF%EF%A9w%A4%C0%AAR.PDF。
何寄澎,2014,〈科目「普通」,意義不「普通」〉,《考選通訊》,39:1。
吳偉文、李右婷,2006,《人力資源管理:解讀職能密碼》,台北:普林斯頓國際。
呂育誠,2013,〈公務人員考試科目變革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9(1):27-45。
李大偉、田振榮,2010,《建立國家考試職能評估流程之研究研究報告》,考選部委託研究報告。
李右婷、吳偉文,2003,《Competency導向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普林斯頓國際。
李芳齡譯,2002,《績效躍進—才能評鑑法的極致運用》,台北:商周出版。譯自 David D. Dubois. Competency-Base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 Strategy for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 HRD Press. 1993.
李選,2013,〈公職專計人員考試:強化公務人員專業效能〉,《考選通訊》,35:1。
林文瑛,2009,〈國家選才還能有什麼錦囊妙計嗎?〉,《國家菁英季刊》,5(3): 19-25。
林韶姿,2013,〈職能分析在國家考試之運用〉,《考選論壇季刊》,3(3):34-38。
邱華君,2011,《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一品。
金井利之(詹慕如譯),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制度改革與日本官僚制度〉,「2013考選制度國際暨兩岸學術研討會」(10月11-12日),台北:考選部。
金太軍等,2002,《政府職能梳理與重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施能傑,2000,〈考選效度優先的變革〉,《考銓季刊》,21:258-277。
施能傑,2003,〈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評估〉,《台灣政治學刊》,7(1):157-207。
施能傑,2010,〈職能理論對國家考試制度設計的啟示〉,《國家菁英季刊》,6(3):17-35。
施能傑,2013,〈初任公務人力的遴選標準:適任性優於專業知識〉,《國家菁英季刊》,9(1):13-26。
徐有守,2007,《考銓制度》,台北:台灣商務。
徐明珠,2009,〈人才培育之整合觀點:由職能標準切入教、考、訓、用合一〉,《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www.npf.org.tw/post/2/6877。
高永光,2013,〈公務人員考試與核心職能測驗分析〉,《國家菁英季刊》,9(2):1-22。
高永光,2014,〈加考行政倫理之必須性探討〉,《考選通訊》,37:1。
張祈良,2001,《公務人員進用制度中考選機關與用人機關的運作落差》,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張博堯,2002,〈建構績效導向的職能發展體系:知識經濟時代公職人才的培育藍圖〉,「二十一世紀文官體制發展國際會議」(11月21日),台北:考試院。
許立一等,2014,《人事行政》,新北市:空大。
許南雄,2012a,《現行考銓制度:人事行政學:各國人事制度研究途徑》,台北:商鼎數位。
許南雄,2012b,《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第七版,台北:商鼎數位。
許濱松,2005a,〈職系職組修正之意涵及其問題(下)〉,《公務人員月刊》,114:25-30。
許濱松,2005b,〈職系職組修正之意涵及其問題(上)〉,《公務人員月刊》, 113:9-14。
陳玉貞,2013,〈職能分析導入國家考試口試制度之探討〉,《考選論壇季刊》, 3(4):16-28。
陳志瑋,2013,〈我國考試行政類科現況分析與改革方向芻議─以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為例〉,《國家菁英季刊》,9(1):47-58。
陳明毅,2004,《中共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以政府職能轉變分析》,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5,〈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在公共務門的探討(中)〉,《人事月刊》,21(6):46-55。
陳金貴,1996a,〈從典範變遷觀點析論我國公務人員考試方式 (上)〉,《人事月刊》,22(1):53-58。
陳金貴,1996b,〈從典範變遷觀點析論我國公務人員考試方式 (下)〉,《人事月刊》,22(2):42-51。
陳金貴,1999,〈人力資源發展的新趨向—公務人員職能的提昇〉,《公務人員月刊》,40:6-14。
陳金貴,2006,〈我國人事人員管理制度變革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125:5-15。
陳金貴,2008,《國家考試普通科目設置改進之研究》,考試院委託研究報告。
陳金貴,2013,〈政府人事改革的省思:人力資源管理的觀點〉,《人事行政》,182:69-76。
彭錦鵬,2005a,〈從英美等國文官制度發展探討我國考試制度改進方向〉,《國家菁英季刊》,1(3):35-62。
彭錦鵬,2005b,〈公務人員考試方法技術檢討與改進之研究〉,「94年度考選制度研討會—公務人員考試法制與人才選拔研討會」(12月26日),台北:考選部。
彭錦鵬,2009,〈考選制度的觀念革新-以簡併考試類科及考試及格人員地方歷練為例〉,《國家菁英季刊》,5(1):49-67。
彭錦鵬、劉坤億,2009,《我國公務人力資源改革方向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彭錦鵬,2010,〈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變革與未來展望〉,《國家菁英季刊》,6(1):17-40。
彭鴻章,2013,〈公務人員考試類科設置之演變〉,《考選論壇季刊》,3(3):39-47。
楊戊龍,2010,〈從職能評估角度談考試方式及應試科目設計—以高考三級及三等地方特考一般民政類科為例〉,《國家菁英季刊》,6(3):37-55。
董保城,2013,〈精進公務人員考試制度與方式,提昇公務人員素質〉,《考選論壇季刊》,3(1):3-9。
熊忠勇,2010,〈從職能評估角度談考試方式及應試科目設計—以高考三級及三等特考一般行政類科為例〉,《國家菁英季刊》,6(3):75-90。
趙其文,1996,《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華泰書局。
銓敘部法規司,2013,〈職組職系研修方向芻議〉,《銓敘部人事制度改進專案小組研究專題報告》,銓敘部網頁:http://www.mocs.gov.tw/FileUpload/687-3252%5CDocuments/%E8%81%B7%E7%B5%84%E8%81%B7%E7%B3%BB%E7%A0%94%E4%BF%AE%E6%96%B9%E5%90%91%E8%8A%BB%E8%AD%B0.pdf。
劉坤億,2009,〈從多元角度檢討分階段考試之利弊得失〉,《國家菁英季刊》,5(1):35-47。
墨心轉載,2014,〈有關高普考兩階段考試-考選部說明〉,參考網頁:http://www.ting-wen.com/discusscom/detail.aspx?key=18727
歐育誠,2011,〈兩制合一25年的回顧與評析─談官等職等、職組職系與俸級結構〉,《人事月刊》,52(6):30-44。
歐育誠,2013,〈日本公務員考試制度的變革(上)、(下)〉,《考選通訊》,33:1、4。
歐育誠,2014,〈談考用配合〉,《考選通訊》,41:1。
蔡式淵,2014,〈考試真的靠運氣?〉,《考選通訊》,38:1。
蔡秀涓,2005,〈考選制度之新思考架構:職能基礎的觀點〉,《國家菁英季刊》,1(1):59-78。
蔡秀涓,2010,〈從職能評估角度談考試方式及應試科目設計—以高考三級及三等特考人事行政類科為例〉,《國家菁英季刊》,6(3):57-74。
蔡良文,2010,《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第五版,台北:五南圖書。
蔡良文,2014,〈論公務人員專業證照化之發展〉,《考選通訊》,43:1。
鄭瀛川,2006,《人才甄選與面談技巧》,台北:汎果文化。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
龍文彬,2013,〈103年-105年公務人力推估研究〉,《國家菁英季刊》,9(4):57-79。
藍美貞、姜佩秀譯,2001,《職能招募與選才》,台北:商周。譯自 Robert Wood &; Tim Payne. Competency-based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8.
魏梅金譯,2002,《才能評鑑法:建立卓越績效的模式》,台北:商周。譯自L. M. Spencer &; S. M. Spencer.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關中,2009,《繼往開來,贏得信賴:考試院與文官制度的興革》,台北:考試院。
關中,2012,《文官治理:理念與制度革新》,台北:考試院。
Berry, Frances S.(謝俊義譯),2009,〈美國高級文官培訓制度之研究:政府目前實務〉,「98年度高級文官培訓制度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16-17日),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貳、西文部分
Anastasi, A. &; Urbina S. 1997. Psychological testing. 7thed. New York: Macmillan.
Boyatzis, R. E. 1982.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riscoe, Jon P. &; Douglas T. Hall. 1999. “Grooming and picking leaders using competency frameworks: Do they work?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and new guidelines for practic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8: 37-52.
Dubois, David D., W.illiam J. Rothwell, Deborah J. K. Stern, &; Linda K. Kemp. 2004. Competency- Bas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alifornia: Davies-Black Publishing.
Klingner, D. E. &; John Nalbandian. 2003.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Contexts and Strategies. 5th ed.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Hellriegel, Don, Susan E. Jackson, &; John W. Slocum. 2002. Management: a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Hondeghem, A. &; Vandermeulen, F. 2000. “Competency management in the Flemish and Dutch civil serv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t 13(4): 342-353.
Lucia, A. D. &; R. Lepsinger.1999.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s: Pinpoint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Jossey-Bass Pfeiffer.
McClelland, Davi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14.
McClelland, David C. 1998. “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event interviews” Psychological Science 9(5): 331-339.
Nordhaug, O. 1993. Human capital in organizations: competence, training, and learning. Oslo: 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OECD. 1996. Integrating people management into public service reform. Paris: OECD.
OECD. 2004. Trend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OECD survey o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aris: OECD.
OECD. 2010. Managing Competencies in Government: State of the Art Practices and Issues at Stake for the Future. Paris: OECD.
Schoonover, S. C. 1998. Human resource competencies for the year 2000: The wake-up Call. Alexandria, VA: Societ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choonover, S. C. 2003. Human resource competencies for the new century. In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69.8862&;rep=rep1&;type=pdf. Latest update 15 April 2014.
Schoonover, S. C. 2011. Competency-Based Talent Management. In http://www.schoonover.com/userfiles/Competency-Based%20Talent%20Management.pdf. Latest update 15 April 2014.
Virtanen, T. 2000. ” Changing competences of public managers: tensions in commi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13(4): 333-34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錦鳳,2012,〈國家考選的策略與可行作法〉,《國家菁英季刊》,8(1):19-37。
2. 朱錦鳳,2012,〈國家考選的策略與可行作法〉,《國家菁英季刊》,8(1):19-37。
3. 呂育誠,2013,〈公務人員考試科目變革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9(1):27-45。
4. 呂育誠,2013,〈公務人員考試科目變革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9(1):27-45。
5. 林文瑛,2009,〈國家選才還能有什麼錦囊妙計嗎?〉,《國家菁英季刊》,5(3): 19-25。
6. 林文瑛,2009,〈國家選才還能有什麼錦囊妙計嗎?〉,《國家菁英季刊》,5(3): 19-25。
7. 林韶姿,2013,〈職能分析在國家考試之運用〉,《考選論壇季刊》,3(3):34-38。
8. 林韶姿,2013,〈職能分析在國家考試之運用〉,《考選論壇季刊》,3(3):34-38。
9. 施能傑,2000,〈考選效度優先的變革〉,《考銓季刊》,21:258-277。
10. 施能傑,2000,〈考選效度優先的變革〉,《考銓季刊》,21:258-277。
11. 施能傑,2010,〈職能理論對國家考試制度設計的啟示〉,《國家菁英季刊》,6(3):17-35。
12. 施能傑,2010,〈職能理論對國家考試制度設計的啟示〉,《國家菁英季刊》,6(3):17-35。
13. 施能傑,2013,〈初任公務人力的遴選標準:適任性優於專業知識〉,《國家菁英季刊》,9(1):13-26。
14. 施能傑,2013,〈初任公務人力的遴選標準:適任性優於專業知識〉,《國家菁英季刊》,9(1):13-26。
15. 高永光,2013,〈公務人員考試與核心職能測驗分析〉,《國家菁英季刊》,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