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崇文社文集》,台北,龍文,2009 年。
《台灣民報》,台北,東方,1973。
潘朝陽,《明清台灣儒學論》,台北,學生,2001。
潘朝陽,《台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2。
陳昭瑛,《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2001。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台北,台
大出版中心,2005。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台北,麥田,2006。
林安梧《儒學革命: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北京,商務,2011。
林慶彰編,《日據時期台灣儒學參考文獻》,台北,學生,2000。
林豪,《澎湖廳志》,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3。
林茂生,《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台北,新自然主義,2000。
李世偉,《台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台北,博揚,2008。
子安宣邦,《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
翁佳音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稻鄉。
翁聖&;#23791;,《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2007。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
施懿琳選編,《國民文選‧傳統漢文卷》,台北,玉山社,2004。
殷善培編,《文學視域》,台北,學生,2009。
張崑將,《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台大出版中心,2007。
張崑將,《陽明學在東亞:詮釋、交流與行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台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台北,稻鄉,2006。
劉岳兵,《日本近代儒學研究》,北京,商務,2003。
劉岳兵編,《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王曉波編,《臺胞抗日文獻選編》,台北,帕米爾,1987。
王詩琅所著,《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1977。
王泰升,《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2010。
黃美娥,《古典台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台北,國編館,2007。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2004。
熊十力,《十力語要》,台北,廣文,1974。
沈茂蔭,《苗栗縣志》,台北,台銀,1962。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台灣商務,1992。
高明士編,《台灣史》,台北,五南,2011。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台北,台銀,1958。
廖振富,《台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台北,國編館,2007。
許正雄譯註,《日本儒學史概論》,台北,文津,1993。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人間,2008。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台銀,1964 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專刊,1994 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五南,2008。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1995。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
班納提克‧安德森,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2010,203 頁。
薩伊德,《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麥田,2000。
新渡戶稻造,蘇癸珍譯,《武士道》,台北,協志工業,1991。
《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台南,文化中心,1997。
《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台北,台銀1959。
期刊論文
翁聖峰,〈一九三零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台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 卷第1 期,2006.3。
翁聖峰,〈日據時期(1920-1032)台灣的儒學與儒教─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台灣文
獻,五十一卷四期,2000。
翁聖&;#23791;,〈「鳴鼓集」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台灣文學學報
第九期》,台北,台大台文所,2006。
謝貴文,〈論王敏川對書房教育的興革主張〉,慈湖月刊第三三八卷第八期。
李世偉,〈日治時代文社的研究─以「崇文社」為例〉,《台灣風物》第47 卷第3 期,1997.9。
黃美娥,〈日、台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台灣古典詩歌之士論的重構與衍異〉,《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二號》,台北,台大台文所,2006.11。
游勝冠,〈舊瓶裝舊酒─日治時期舊文人「新文化視域」的封建性〉,《台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8。
學位論文
張瑜庭,〈日本與臺灣的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蕭柏暐,〈台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台灣民報社員人際網絡為中心〉,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黃薇妮,〈1920 年代台灣小說的女性論述與現代性議題-以《台灣民報》為中心〉,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0。
溫惠玉,〈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漢文的應世與革新:以崇文社與臺灣文社為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吳宗曄〈《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碩士論文,2009。薛雲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參考網站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93&;Keyword=%E4%B9%99%E6%9C%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