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25.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4 18: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祉瑩
研究生(外文):Chou, Chih-Ying
論文名稱:雙關命題: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2010年展覽《藝術家在現場》
論文名稱(外文):A Double Statement :Marina Abramović’s “The Artist Is Present” in 2010.
指導教授:陳貺怡陳貺怡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宏璋黃元慶
口試日期:2014-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4
中文關鍵詞: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身體藝術行為藝術重演禮物現象學
外文關鍵詞:Marina Abramovićbody artPerformance artreenactmentthe Phenomenology of Gif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4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1950年代以來藝術家們開始倡導藝術回到生活當中,試圖改變文藝復興以來的創作型態,觀者觀看作品的方式不再僅止於作者預設好的角度,作品甚至是建立在觀眾與作者之間,此後陸續出現的偶發藝術(Happenings)、激流派(Fluxus)、身體藝術(Body art)、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等運動都顯示出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的過程性,觀者亦無法脫離藝術家創作的當下狀態。而這樣的創作型態,女性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1946年11月30日–),在其2010年回顧展中呈現了她過去的四十年來的五十多件作品,除了重演其經典的五件作品〈無量之計〉(Imponderabilia)、〈時間中的關係〉(Relation in Time)、〈接點〉(Point of Contact)、〈發光體〉(Luminosity)、〈裸體與骷髏〉(Nude with Skeleton)之外,還發表新的表演作品〈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強調藝術家親臨現場,企圖將觀者再次拉回到行為藝術歷史中的身體問題。本論文首先以完形心理學與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1906–1995)的「他者之臉」理論分析〈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在場性,再延伸至代理孕母的重演議題,最後以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的禮物現象學之辯證論述探討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此回顧展當中雙關語意中產生的「禮物」問題。
From the 1950s, artists have been advocating that art should return to everyday life. They have tried to change the form of art creation shaped in the Renaissance. The ways of seeing of the audience is not limited to the preset perspective by the artist anymore. The work of art is even set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artist. In art movements such as Happenings, Fluxus, Body art, Performance Art etc., process of the artists’ art creation is indicated. The audience is unable to detach from the moment of the art creation. Female Performance art artist Marina Abramović, (1946/11/30--), in her 2010 retrospective, presenting more than 50 pieces of her works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in addition to re-enact five of her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Imponderabilia, Relation in Time, Point of Contact, Luminosity, Nude with Skeleton, her new performance art, The Artist Is Present, emphasizing the presence of the artist, attempts to draw audience back to the question of the body in the history of Performance art.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first of all analyze the presence of The Artist Is Present with Emmanuel Lévinas’ Le visage and Gestalt psychology, and further discuss the issue of reenactment of surrogate mothers. Last, the problem of “gift” that derives from the pun on Marina Abramović’s retrospective is discussed by employing Jean-Luc Marion’s the Phenomenology of Gift.
目次
摘要……………………………………………………………………………I
圖版目次 ……………………………………………………………………V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 研究內容與範圍……………………………………………………3
三、 研究方法與架構……………………………………………………6
四、文獻分析……………………………………………………………8

第一章、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創作發展背景與脈絡……………………12
第一節、行為藝術發展脈絡………………………………………12
第二節、1946-1975南斯拉夫時期 ……………………………18
第三節、1976-1988與烏雷共同合作時期 ……………………23
第四節、1988-個人舞台…………………………………………29

第二章、《藝術家在現場》(The Artist Is Present)回顧展中的兩個現場…33
第一節、第一個現場〈藝術家在現場〉…………………………34
(一)藝術家在場…………………………………………34
(二)對面的椅子…………………………………………38
(三)藝術家在場的過渡空間……………………………42
第二節、第二個現場:重演的課題………………………………45
(一)重演的詮釋權………………………………………45
(二)代理孕母與復甦運動………………………………52


第三章、《藝術家在現場》(The Artist Is Present/ gift.):藝術家作為禮物…56
第一節、禮物現象學………………………………………………56
(一)禮物的定義………………………………………56
(二)禮物的存在與否…………………………………58
第二節、禮物的神學轉向…………………………………………61
結論……………………………………………………………………………64
參考資料………………………………………………………………………67
圖版出處………………………………………………………………………73

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石朝穎,《藝術哲學與美學的詮釋問題》,台北縣: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杜小偵,《勒維納斯》,台北市:遠流出版,1994。
何政廣。《世界美術全集–印象主義繪畫》,台北市:藝術家出版,2001。
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畢卡索》,台北市:藝術家出版,2003。
吳光庭。《台北雙年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0。
邱志杰。《重要的是現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高楠。《藝術心理學》。台南:復漢出版社,1993。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台北:遠流出版,2000。
陳志誠主編。《當代藝術中的繪畫課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台灣藝術大學,2005。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光復書局,1998。
張旭。《禮物-當代法國思想史的一段譜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黃寶萍。《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身體與行為藝術》。台北:文建會,2003。
曾曬淑。《Joseph Beuys 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台北:南天出版,1999。
曾曬淑。《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台北:南天出版,2004。
廖炳惠。《關鍵字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市:麥田出版,2008。
蔡坤霖主編。《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市: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
霍少霞。《中國行為藝術-身體與場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0。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I》。台北:城邦出版社,2006。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II》。台北:城邦出版社,2006。


二、中文翻譯書籍
劉藍玉、吳霈恩、張淑君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出版,2004。
今道友信。黃鄂譯。《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台北:志龍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89。
暮澤剛巳。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台北:麥田出版,2012。
Conrad Phillip Kottak.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
Dermot Moran.《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Donald Kuspit.《藝術的終結》(The End of Ar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9。
Emmanuel Lévinas. 顧建光、張樂天譯。《生存及生存者》。台北:遠流出版,1990。
E.H.Gombrich.《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出版,2005。
Frederic Gros.《傅科考》。台北:麥田,2006。
Grant H. Kester.《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
Hans Belting.《藝術史的終結?》。北京:中國民大學出版,2004。
Harvie Ferguson.《現象學的社會學意味》。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
Hans Richter.《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吳瑪俐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8。
Heiner Stachelhaus. 《波伊斯傳》。台北:藝術家出版,1991。
James Westcott.《瑪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傳》。北京市:金城出版社,2013。
Jugen Schilling.吳瑪悧譯。《行動藝術》。台北:遠流,1993。
Marita Sturken, Lisa Cartwright.《觀看的實踐》。台北:臉譜出版,2009。
Maurice Merleau-Pontry.《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出版,2009。
Martin Heidegger. 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圖書出版,1990。
Robert Atkins.黃麗娟譯。《藝術開講(當代意念、運動與詞彙導引)》。台北:藝術家,1996。
Stephen Foster.《達達的世界》,蕭台興譯。台北:北美館出版,1988。
Sigmund Freud.林克明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
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機械複製時代的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1999。
Kaprow Allan .《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台北:遠流出版,1996。
John Berger.《影像的閱讀》,(台北市:遠流,1998),66。
John Medina.洪蘭譯,《大腦當家》,台北:遠流,2011。
Winnicott.《遊戲與現實》,朱恩伶譯(台北市:心靈工作坊出版,2011)。
Petruska Clarkson.卓紋君譯,《完形治療的實踐》,(台北市:心靈出版,2002),79。
Jo Anna Isaak.陳淑珍譯,《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台北市:遠流出版,2000)。

三、外文書籍
Adelina von Furstenberg. Marina Abramovic: Balkan epoc .Milano:Skira,2006
Amelia Jones and Andrew Stephenson ed. Performing the body/performing the test .London:Routledge,1999
Biesenbach, Klaus/ Christian, Mary (EDT). Marina Abramovic.:The Artist Is Present.Distributed Art Pub Inc,2010
Berghaus, Gunter ed. Avant-Garde Performance Live Events And ElectronicEtechnologies. Palgrave Macmillan, 2005,8
Lea Vergine ed. Body art and performance: body as language. London: Thames & Hudson,2001
Meyer-Hermann, Eva and Perchuk, Andrew. Allan Kaprow: Art as Life. Thames& Hudsonltd,2008.
Paula Orrell (EDT).Marina Abramovic and the Future of Performance Art . Prestel ,2010
RosLee Goldberg ed. Performance Art : Form Futurism to the Present .Koln Los Angeles: Taschen, 2005, 16-21.
Stiles, Kristine (EDT). Marina Abramovic. Phaidon Inc Ltd,2008
Uta Grosenick and Ilka Becker ed. Women artist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y. trans. Paul Aston. Koln Los Angeles: Taschen, 2005, 16-21.
Thomas E. (Eds) (2007). The Nature of Art. USA: Cengage Learning.107
Warr, Tracey ed. The Artist’s Body. Phaidon Inc Ltd,2003

四、期刊、論文
尚杰,〈馬里翁與現象學〉,《哲学研究》359期(2007.6):頁42–48
汲喆,〈禮物交換作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會學研究》3期(2009):頁1–25
徐晟:《現象的被給予性與主體的轉化》。民國97年,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學位論文。
徐升潔,〈挑戰身體所能承受痛苦的極限-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回顧展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藝術家》421期2010年6月:頁273
張心龍,〈只為身臨其境的觀眾創造表演藝術的根源與發展〉,《典藏今藝術》104期(2001):頁74-77
廖楊,〈民族•族群•社群•社區•社會共同體的關聯分析〉,《廣西民族研究》,(2008)。
陳永賢,〈身體與行為於錄像藝術創作之探討〉,《藝術欣賞》第一卷第七期(2005):頁35-43
黃孫權,〈怪醫豪斯瑪莉娜〉,《典藏-今藝術》2月刊(2013)
簡麗庭:《文件在卡布羅(Allan Kaprow, 1927-2006)作品中的位置》。民國97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庸華,〈禮物交換:“崇高主題”還是“支配策略”?〉,《社會學研究》1期(2010):頁157–245
龔卓軍,〈幽微情動的臉與淚-凝視瑪莉娜〉,《典藏-今藝術》2月刊(2013)
作者不詳,《典藏投資》,(2010.04):頁140-145。〈網路連結:http://hispa09hermosa.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30.html〉

五、線上資源
呂雲,《行為藝術老祖母一生癲狂為自由》,文化中國-中國網 檢索日期:2014年6月15日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renwu/2010-07/10/content_20465439.htm
宋國誠,藝術史上的薩滿師──約瑟夫.波依斯的「人智學藝術」(下),破報,2006復刊421期 。〈http://pots.tw/node/907 〉,檢索日期:2014年1月16日
吳瑪悧,以藝術粘合生活的縫隙
〈http://www.nhcue.edu.tw/~dface/art_design/crossworkshop/papers_more/01cross_cross03.htm〉,檢索日期:2008年1月2日
高宣揚,《法国现象学运动的新转折》,豆辦小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67017/〉
黃海鳴,一種不冷不熱的能量分配-關於Co6前衛文件展的一些問題的閱讀〈 http://news.deoa.org.tw/Index_Show.asp?Post_ID=255&Forum_Id=6〉,檢索日期:2008年1月1日
黃亞紀,《由當代藝術家的劇場藝術談起》,台北藝術論壇電子報,〈http://www.atfm.asia/tw/article.php?id=74〉,檢索日期:2014年1月15日。
唐曉蘭,《杜象與觀念藝術》〈http://www.lib.hcu.edu.tw/journal/files/CIC/CIC0204.pdf〉,檢索日期:2014年1月16日
夏可君,《礼物的思想:给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北京文藝網,〈http://www.artsbj.com/Html/observe/zhpl/bjfx/wh/73015.html〉檢索日期:2014年5月9日
Relay Zine,Reinterpreting Re-performance
http://www.relay.eca.ed.ac.uk/zine/2011/05/21/reinterpreting-re-performance/#_edn23檢索日期:2014年5月9日

六、其他網路資料
MOMA官方網站
http://www.moma.org/visit/calendar/exhibitions/965
藝術與社會(當態度變為形式(When Attitude Becomes Form)─關於展覽) http://praxis.tw/archive/when-attitude-becomes-form----.php 檢索日期:2014年6月14日
古根漢美術館
http://pastexhibitions.guggenheim.org/abramovi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