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石朝穎,《藝術哲學與美學的詮釋問題》,台北縣: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杜小偵,《勒維納斯》,台北市:遠流出版,1994。
何政廣。《世界美術全集–印象主義繪畫》,台北市:藝術家出版,2001。
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畢卡索》,台北市:藝術家出版,2003。
吳光庭。《台北雙年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0。
邱志杰。《重要的是現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高楠。《藝術心理學》。台南:復漢出版社,1993。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台北:遠流出版,2000。
陳志誠主編。《當代藝術中的繪畫課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台灣藝術大學,2005。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光復書局,1998。
張旭。《禮物-當代法國思想史的一段譜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黃寶萍。《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身體與行為藝術》。台北:文建會,2003。
曾曬淑。《Joseph Beuys 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台北:南天出版,1999。
曾曬淑。《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台北:南天出版,2004。
廖炳惠。《關鍵字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市:麥田出版,2008。
蔡坤霖主編。《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市: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
霍少霞。《中國行為藝術-身體與場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0。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I》。台北:城邦出版社,2006。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II》。台北:城邦出版社,2006。
二、中文翻譯書籍
劉藍玉、吳霈恩、張淑君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出版,2004。
今道友信。黃鄂譯。《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台北:志龍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89。
暮澤剛巳。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台北:麥田出版,2012。
Conrad Phillip Kottak.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
Dermot Moran.《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Donald Kuspit.《藝術的終結》(The End of Ar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9。
Emmanuel Lévinas. 顧建光、張樂天譯。《生存及生存者》。台北:遠流出版,1990。
E.H.Gombrich.《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出版,2005。
Frederic Gros.《傅科考》。台北:麥田,2006。
Grant H. Kester.《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
Hans Belting.《藝術史的終結?》。北京:中國民大學出版,2004。
Harvie Ferguson.《現象學的社會學意味》。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
Hans Richter.《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吳瑪俐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8。
Heiner Stachelhaus. 《波伊斯傳》。台北:藝術家出版,1991。
James Westcott.《瑪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傳》。北京市:金城出版社,2013。
Jugen Schilling.吳瑪悧譯。《行動藝術》。台北:遠流,1993。
Marita Sturken, Lisa Cartwright.《觀看的實踐》。台北:臉譜出版,2009。
Maurice Merleau-Pontry.《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出版,2009。
Martin Heidegger. 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圖書出版,1990。
Robert Atkins.黃麗娟譯。《藝術開講(當代意念、運動與詞彙導引)》。台北:藝術家,1996。
Stephen Foster.《達達的世界》,蕭台興譯。台北:北美館出版,1988。
Sigmund Freud.林克明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
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機械複製時代的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1999。
Kaprow Allan .《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台北:遠流出版,1996。
John Berger.《影像的閱讀》,(台北市:遠流,1998),66。
John Medina.洪蘭譯,《大腦當家》,台北:遠流,2011。
Winnicott.《遊戲與現實》,朱恩伶譯(台北市:心靈工作坊出版,2011)。
Petruska Clarkson.卓紋君譯,《完形治療的實踐》,(台北市:心靈出版,2002),79。
Jo Anna Isaak.陳淑珍譯,《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台北市:遠流出版,2000)。
三、外文書籍
Adelina von Furstenberg. Marina Abramovic: Balkan epoc .Milano:Skira,2006
Amelia Jones and Andrew Stephenson ed. Performing the body/performing the test .London:Routledge,1999
Biesenbach, Klaus/ Christian, Mary (EDT). Marina Abramovic.:The Artist Is Present.Distributed Art Pub Inc,2010
Berghaus, Gunter ed. Avant-Garde Performance Live Events And ElectronicEtechnologies. Palgrave Macmillan, 2005,8
Lea Vergine ed. Body art and performance: body as language. London: Thames & Hudson,2001
Meyer-Hermann, Eva and Perchuk, Andrew. Allan Kaprow: Art as Life. Thames& Hudsonltd,2008.
Paula Orrell (EDT).Marina Abramovic and the Future of Performance Art . Prestel ,2010
RosLee Goldberg ed. Performance Art : Form Futurism to the Present .Koln Los Angeles: Taschen, 2005, 16-21.
Stiles, Kristine (EDT). Marina Abramovic. Phaidon Inc Ltd,2008
Uta Grosenick and Ilka Becker ed. Women artist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y. trans. Paul Aston. Koln Los Angeles: Taschen, 2005, 16-21.
Thomas E. (Eds) (2007). The Nature of Art. USA: Cengage Learning.107
Warr, Tracey ed. The Artist’s Body. Phaidon Inc Ltd,2003
四、期刊、論文
尚杰,〈馬里翁與現象學〉,《哲学研究》359期(2007.6):頁42–48
汲喆,〈禮物交換作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會學研究》3期(2009):頁1–25
徐晟:《現象的被給予性與主體的轉化》。民國97年,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學位論文。
徐升潔,〈挑戰身體所能承受痛苦的極限-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回顧展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藝術家》421期2010年6月:頁273
張心龍,〈只為身臨其境的觀眾創造表演藝術的根源與發展〉,《典藏今藝術》104期(2001):頁74-77廖楊,〈民族•族群•社群•社區•社會共同體的關聯分析〉,《廣西民族研究》,(2008)。
陳永賢,〈身體與行為於錄像藝術創作之探討〉,《藝術欣賞》第一卷第七期(2005):頁35-43黃孫權,〈怪醫豪斯瑪莉娜〉,《典藏-今藝術》2月刊(2013)
簡麗庭:《文件在卡布羅(Allan Kaprow, 1927-2006)作品中的位置》。民國97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庸華,〈禮物交換:“崇高主題”還是“支配策略”?〉,《社會學研究》1期(2010):頁157–245
龔卓軍,〈幽微情動的臉與淚-凝視瑪莉娜〉,《典藏-今藝術》2月刊(2013)
作者不詳,《典藏投資》,(2010.04):頁140-145。〈網路連結:http://hispa09hermosa.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30.html〉
五、線上資源
呂雲,《行為藝術老祖母一生癲狂為自由》,文化中國-中國網 檢索日期:2014年6月15日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renwu/2010-07/10/content_20465439.htm
宋國誠,藝術史上的薩滿師──約瑟夫.波依斯的「人智學藝術」(下),破報,2006復刊421期 。〈http://pots.tw/node/907 〉,檢索日期:2014年1月16日
吳瑪悧,以藝術粘合生活的縫隙
〈http://www.nhcue.edu.tw/~dface/art_design/crossworkshop/papers_more/01cross_cross03.htm〉,檢索日期:2008年1月2日
高宣揚,《法国现象学运动的新转折》,豆辦小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67017/〉
黃海鳴,一種不冷不熱的能量分配-關於Co6前衛文件展的一些問題的閱讀〈 http://news.deoa.org.tw/Index_Show.asp?Post_ID=255&Forum_Id=6〉,檢索日期:2008年1月1日
黃亞紀,《由當代藝術家的劇場藝術談起》,台北藝術論壇電子報,〈http://www.atfm.asia/tw/article.php?id=74〉,檢索日期:2014年1月15日。
唐曉蘭,《杜象與觀念藝術》〈http://www.lib.hcu.edu.tw/journal/files/CIC/CIC0204.pdf〉,檢索日期:2014年1月16日
夏可君,《礼物的思想:给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北京文藝網,〈http://www.artsbj.com/Html/observe/zhpl/bjfx/wh/73015.html〉檢索日期:2014年5月9日
Relay Zine,Reinterpreting Re-performance
http://www.relay.eca.ed.ac.uk/zine/2011/05/21/reinterpreting-re-performance/#_edn23檢索日期:2014年5月9日
六、其他網路資料
MOMA官方網站
http://www.moma.org/visit/calendar/exhibitions/965
藝術與社會(當態度變為形式(When Attitude Becomes Form)─關於展覽) http://praxis.tw/archive/when-attitude-becomes-form----.php 檢索日期:2014年6月14日
古根漢美術館
http://pastexhibitions.guggenheim.org/abramo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