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2 16: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鴻祺
研究生(外文):Hung-Chi Wu
論文名稱: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與工作滿意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高雄市左營、楠梓區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Job Satisfaction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 An Empirical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s of Zuoying and Nanzih Area in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戴忠淵戴忠淵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滿意組織公民行為國小教師中介效果
外文關鍵詞: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b satisfaction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mediation link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與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工作滿意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及組織公民行為的中介效果。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言,以提供教育行政單位、學校行政單位以及國小教師參考之用。
以高雄市左營、楠梓區二十一所公立國小教師,採用調查研究法,以配額抽樣方式選取三百五十九位教師為施測對象,獲得有效問卷三百零九份。資料處理方法以平均數差異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複迴歸進行中介效果分析。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對其組織公民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
二、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對其工作滿意有顯著正向影響。
三、教師工作滿意對其組織公民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
四、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會透過工作滿意的中介,間接影響了組織公民行為的展現。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HRM practices and OCB . Then further to examine the mediation linkage of job satisfaction on the perception of HRM practices and OCB.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Zuoying and Nanzih Area in Kaohsiung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HRM practices, job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OCB ,by using quota random sampling、mean difference t test、ANOVA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 total of 359 questionnaires were released, 314 questionnaires from 21 different schools were received and 309 within them were valid.
The empirical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HRM practice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OCB.
2.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HRM practice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3.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OCB.
4. Job satisfaction partially mediated the linkage of teachers’ perception of HRM practices on OCB.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above,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elementary school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studies in the futur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對象 2
1.4 研究流程 3
1.5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人力資源管理 5
2.2 工作滿意度 10
2.3 組織公民行為 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3
3.1 研究架構 23
3.2 研究假設 24
3.3 操作型定義 25
3.3.1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 25
3.3.2 工作滿意度 25
3.3.3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26
3.4 研究工具 27
3.4.1 量表部份 27
3.5 研究對象 29
3.5.1 研究母群體 29
3.5.2 抽樣方法 30
3.6 資料處理與分析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32
4.1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32
4.1.1 性別 32
4.1.2 年齡 32
4.1.3 服務年資 33
4.1.4 學歷 33
4.1.5 職務 33
4.1.6 學校規模 33
4.2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現況分析 35
4.2.1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現況分析 35
4.2.2 工作滿意現況分析 36
4.2.3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現況分析 36
4.3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差異分析 37
4.3.1 不同「性別」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37
4.3.2 不同「年齡」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38
4.3.3 不同「服務年資」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40
4.3.4 不同「學歷」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41
4.3.5 不同「職務」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43
4.3.6 不同「學校規模」在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45
4.4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 47
4.5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 49
4.6 工作滿意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 51
4.7 工作滿意之中介效果分析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6
5.1 結論 56
5.1.1 高雄市左營、楠梓地區國小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的知覺、工作滿意、組織公民行為展現情形高 56
5.1.2 部份背景變項會造成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表現上的顯著差異 57
5.1.3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對其組織公民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 57
5.1.4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對其工作滿意有顯著正向影響 57
5.1.5 工作滿意對組織公民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 58
5.1.6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會透過工作滿意的中介,間接影響了組織公民行為的展現 58
5.2 建議 59
5.2.1 對學校行政單位之建議 59
5.2.2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60


一、中文部分:
范熾文、蔡家媛(2007)。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5,51-76。
廖永靜(1996)。當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課題。人事月刊,23,40-48。
李政翰(2005)。組織公民行為對於學校行政運作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40,124-134。
李正綱、黃金印(民90)。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台北:前程。
林欽榮(民91)。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吳秉恩(1999)。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翰蘆。
黃英忠、吳復新、趙必孝編著(2001)。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空中大學。
黃廷合、呂日新(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全華。
盧中原(2006a)。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中原(2006b)。從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談學校效能的提升。學校行政,43,82-95。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英忠(2003)。人力資源管理(二版)。台北:三民。
張緯良,2004。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李英蘭(2005)。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價值觀、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永福、楊國安(1995)。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市:三民。
張火燦(1999)。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揚智。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用。台北:華泰。
簡建忠(民84)。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簡建忠(2006)。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台北縣:前程文化。
陳芬蘭(2006)。國小校長策略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朱子君、朱如君(2000)。現代學校行政與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吳清山、林天祐(2002)。教育名詞: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7,134。
謝宜倩(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及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任賢(2003)。國民小學教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慧蓉 (2004) 。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熾文(2004)。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內涵之建構。學校行政,30,1-14。
馬任賢(2003)。國民小學教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玉瑩(2004)。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發展模式之設計—行動研究方案之應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黎珈伶(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之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薇安(2006)。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耀庭(2006)。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人力資源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市。
蘇榮欽(2007)。高高屏地區消防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必孝(民89)。國際化管理—人力資源觀點。台北:華泰。
余景達(2002)。國小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榮欽(2007)。高高屏地區消防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欽輝(2009)。警察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李銓(1993) 。管理學。台北:正光書局。
黃貴祥(2001)。技術學院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其工作滿足和教學表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隆(1982)。領導方式, 工作特性, 成就動機, 內外控, 專斷性與教師工作滿意感的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綉玲(2010)。程序公平、分配公平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縣市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玟伶(2012)。取消教師免稅規定對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某市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新民(2003)。高屏地區幼兒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其影響因素之初探。教育學刊,21,149-171。
李新民、陳密桃(2007)。組織公民行為的因素結構與影響因素:巢狀因素結構與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高雄師大學報,2,69-91。
鄭筱錡 (2009)。教師知覺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情感性承諾為中介效果。雲林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燿男(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模式。師大學報:教育類,49,41-62。
黃柏勳(2004) 。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氣候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麗蓉、單小琳(2005)。國民小學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康寧學報,7,1-44。
吳政達、湯家偉、羅清水(2007)。心理契約、組織公平、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結構關係之驗證:以台北地區國民中學學校組織例。教育政策論壇,10(1),133-157。
陳啟東(2005)。高級職業學校校長領導型態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游韻靜(2005)。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煥烘、方啟陽(2007)。國民小學校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1-29。
黃淑櫻(2012)。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教師知覺與工作滿意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以高雄市鳳山地區國小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Robbins, S. P. (1978).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ex-Hill.

Dessler, G. (1997).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 J. : Prentice-Hall.

Castetter, W. B. , & Young, I. P. (2000). The human resources function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Upper Saddle River, N. J. : Prentice-Hall.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Vroom, V.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Weiss, D.J., Davis, R.V., England, G.W., & Lofgurist, L.H. (1967). Manual for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er.

Smith, P. C., Kendall, L. M., & Hulin, C. L. (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Campbell, J.P., Dunnette, J.D., Lawler, E.E., & Welck, K.E.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Davis, H. (1977),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Robbins, S. P. (1998).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ex-Hill.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Frederick Herzberg (1959). Bernard Mausner, & Barbara Bloch Snyderman,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 Wiley.

Alderfer, C.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New York: Free Press.

Adams, J.L. (1963). Conceptual Blockbusting: A Guide to Better to Ideas. Norton & San Francisco.

Porter, L.W., Steers, R.M., Mowday, R.T., & Boulian, P.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Locke, E. A. (1973). Satisfiers and dissatisfiers among white-collar and blue-collar employe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8(1), 67-76.

Barnard, C. I. (1983).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gan, D. W. (1988).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good solider syndrome. Lexington, MA: Lexing Books.

Barnard, C. I. (1983).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atz, D.(1964). The motivational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ehavioral Science, 9, 131-133.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ress.

Katz, D., & Kahn, R. L.(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 Wiley.

Farh, J.L., Zhong, C.B., & Organ, D.W.(2004).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ganization Science, 15(2), 241-253.

DiPaola, M., & Tschannen-Moran, M.(2001).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climate.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11, 424-447.

Garg, P., & Rastgi, R.(2006). Climate profile and OCBs of teachers in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of In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mith, C.A., Organ, D.W., & Near, J.P.(1983).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nature and anteced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Somech, A., & Drach-Zahavy, A.(2004). Explori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from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7, 281-298.

Bateman, T. S., & Organ, D. W. (1983).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 good soldi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and employee citize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6(4), 587-595.

Williams, L. J., & Anderson, S. E. (1991).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s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nd in-role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3), 601-617.

Konovsky, M.A., & Pugh, S.D.(1994).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social ex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3), 656-669.

Organ, D.W., & Ryan, K. (1995).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ttitudinal and dispositional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Personnel Psychology, 48(4), 775-802. Podsakoff,

Moorman, R.H., & Niehoff, B.P.(1998). Do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3), 765-80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