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3 22: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翁彩娥
研究生(外文):Tsai-O Weng
論文名稱:地方文化再生之活動的應用設計-以兒童劇「戲說萬年」創作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 Application on the Activities of Local Cultural Regeneration─ Action Research through Child Drama of Wannian Story
指導教授:曾英敏曾英敏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中文關鍵詞:全球在地化;地方文化再生;高雄左營萬年季
外文關鍵詞:Glocalization;Local Cultural Regeneration; Kaohsiung Zuoying Wannian Folklore Festiv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在全球化、資訊化、高科技化的潮流趨勢衝擊下,世界各地區為免於日趨同質化的現象,積極地推動「在地化」以重新強調區域的獨特性,呈現地方價值,以維護在地的認同感和區域特色,促進地方文化再生。近年來為因應地方傳統文化流逝的焦慮以及均衡城鄉文化發展,政府積極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以促進地方經濟再生與文化保存延續,在地居民則應是推展地方文化特色的最佳詮釋者。
「高雄左營萬年季」即是定位以歷史人文與宗教慶典為活動主軸,藉以推展文化觀光的地方節慶。研究者任教於左營在地小學,有感於左營舊城雖為其主要活動場域,但活動內容卻無法凸顯地方文化特色,亦缺乏文化傳承之意涵。故
本研究主要探討透過在地歷史文化的再認識,以此為基礎編寫劇本,形塑文化古都的風貌,期能藉由兒童劇的創作參與地方節慶活動,喚醒在地學生與居民的社區意識,重建居民榮譽感,將地方文化予以活化再生,並向外推廣。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輔以訪談、文獻分析與問卷回饋,進一步探討與分析,試提出具體並可有效執行的方式。研究者實際設計規劃並參與「高雄左營萬年季」的表演活動,在研究中的發現包括:找出並善用當地的特殊文化資源,建立確保當地政府重視支持的機制,凝聚地方意識,在地主導活動塑造節慶活動特質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活動設計結合主軸精神俾利口碑行銷。


Due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tech tidal, from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for the increasing homogenization phenomenon, "localization" is to re-emphasize the uniqueness of the region, presents local values, to safeguard the identity and regional specialties in the ground, promote local cultural regener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response of neglecting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of urban and rural culture,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local cultural industries, in order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regener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continuity, in the best interpreter of the residents should be promoting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 Kaohsiung Zuoying Wannian Folklore Festival " is focused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religious celebrations of the spindle, in order to promote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local festivals. The researcher teaches at a primary school which is located in Zuoying. Noticing although the OLD CITY has been the main place of activities, but the activities could not highlight the local culture nor the cultural heritage, not to mention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continuity.Therefore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land of history and culture, writing the script which is based the on understanding the local culture through history, representing Medina in the old time. With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y at local festivals, it is an awakening to students and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bringing honor back to the local residents, hoping to deliver the message out to the other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various field trips and researches ,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s, document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feedback, further discussions and analysis, test and propose ways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he researcher was involved in the actual design and planning" Kaohsiung Zuoying Wannian Folklore Festival "performances found in the study include: Discovering the speci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 utilize, establishing a system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support, to encourage local residents awareness in preserving local culture, and to participate in local cultural activity as a civil responsibility, realizing it is a sustainable activiti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combine the cultural spirit and with marketing benefi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誌謝v
目錄 vi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i
一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1-4 研究方法 7
1-5 研究架構 9
二 既往研究與文獻探討 11
2-1 地方文化再生的意義 11
2-2 地方文化於地方節慶的應用 15
2-3 從萬年季活動的現況探討未來發展的方向 21
三 研究方法與萬年季調查分析 29
3-1 研究調查與設計 29
3-2 實施調查過程與分析 32
3-3 調查結果 39
四 創作設計 43
4-1 設計構想與目的 45
4-2 研究調查結果於劇本創作之應用 49
4-3 以兒童劇為實踐文化再生之構想 51
4-4 「戲說萬年」劇本創作 55
4-5 參與萬年季演出 81
4-6 創作評估與修正 87
五 結論 100
5-1 研究成果與分析 100
5-2 檢討與建議 102
5-3 社會回饋 106
附錄 108
參考文獻 141

一、中文專書
1.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2.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市:遠足文化。
3.李君如、游瑛妙(譯)(2009)。Allen,O’Toole,Harris&McDonnell著。
「節慶與活動管理4/e」。台北縣:前程文化。
4.周德禎等著(2012)。「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5.林玫君(譯)(1994)。Barbara T.Salisbury著。
「創造性兒童戲劇入門-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台北:心理出版社。
6.陳晞如(譯)(2009)。David Wood & Janet Grant著。
「兒童戲劇-寫作、改編、導演及表演手冊」。台北市:華騰文化。
7.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 (2009) 。台北市:師大書苑。
8.王御風撰文;許育榮繪圖。(2012)。「高雄雙城記:左營連鳳山」。
高雄市:高雄文化局;台北市:玉山社。
9.陳希林、閻蕙群譯,Johnny Allen,Willian O''Toole,Ian McDonnell,Second Edition原著。(2004)。
「節慶與活動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10.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當代大師系列)。
台北市:生智。

二、學術論文
1.施志宜、黃千容(2001)。「民眾參與節慶活動之選擇因素與動機分析」。
千禧古蹟管理與觀光遊憩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縣:真理大學。
2.林宜蓉(2003)。「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
高雄市: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許鳳蘭(2007)。「在地居民參與左營萬年季活動動機、效益認知與滿意度
之研究」。高雄市: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
4.陳思琦(2008)。「地方文化產業與社區營造之研究──以關西玉山地區為個
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社
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5.張巧采(2008)。「節慶活動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探究-以大甲媽
祖文化節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曾美華(2012)。「表演藝術在節慶活動中之定位探討—以2012臺中媽祖國際觀
光文化節政府舉辦表演活動為例。」
7.陳麗如(2013)。「藝文活動對地方文化推廣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嘉義市管樂節
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陳彥豪(2009)。城市節慶品牌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左營萬年季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報告
1.姚蕙玲(1996)。「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訪問報告」。
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0年4月23日取自 http://rarebook.ncl.edu.tw/cgi/nclrpt_img?16,c6,c8501246
2.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滿意度分析—以第十
一屆民藝華會為例」。台北市: 台灣省交通處旅遊局。
3.(2006年03月06日)。全台飆節慶專題-1破題篇文化大拜拜節慶失真飆亂象。
「中國時報」A2。
4. 陳嘉宏、范姜泰基(2006年03月06日)。全台飆節慶專題-2困境與反省篇-
地方拚場走極端熱鬧有餘節慶文化死胡同。「中國時報」A3。
5. 林俊辰(2007)。「2007高雄左營萬年季活動遊客滿意度及遊憩效益調查分
析」。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6.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
社區發展季刊 107 期。
7. 蔣玉嬋(2006)。「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15期
8. 龐麗琴(2009)。「2008高雄左營萬年季活動遊客滿意度及遊憩效益調查分
析」。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9. 曾信傑(2005)。「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
博物館學季刊19(4)
來源:
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200510_33.pdf
10.張駿逸(2010)。「由下而上的文化再生-以湖南省通道縣芋頭侗寨迴龍橋的重
建為例」。來源:http://www.doc88.com/p-784440892798.html
11.黃婕(2011)。「古都文化再生-以日本京都為例」
來源:http://sinologicalresearch.web.fc2.com/paper/no2/papers/36.pdf
12.Zhang Chun & Lu Bin, (2008)。
Cultural Approach / Inner City Regeneration
張純&呂斌, (2008)。文化途径的内城再生规划 ——北京南锣鼓巷的案例
來源:http://www.isocarp.net/Data/case_studies/1245.pdf


四、網站資料
1.2013高雄左營萬年季官方網站。
2013年取自http://www.cabu2013.com.tw/events.asp?KIND=1
2.台灣觀光局,台灣觀光年曆。
2013年取自http://timefortaiwan.tw/cal/cal_3563
3.日本八王子市官方網站。
2013年取自http://www.city.hachioji.tokyo.jp/chinese/index.html
4.張駿逸(2010) 。由下而上的文化再生-以湖南省通道縣芋頭侗寨迴龍橋的重建
為例。
2013年取自http://www.doc88.com/p-784440892798.html

五、圖片來源
1.圖2-3-1,2013年取自
http://report.kcg.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803685
2.圖2-3-2, 2014年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0/21/n3407730.htm
3.圖2-3-3,2013年取自http://report.kcg.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803685
4.圖2-3-4,2014年取自
http://christmas9987.blogspot.tw/2013/11/blog-post.html
5.圖2-3-5,2013年取自http://report.kcg.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803685
6.圖2-3-6,2014年取自
http://chiu8325.pixnet.net/blog/post/243451469-%E5%B7%A6%E7%87%9F%E8%90%AC%E5%B9%B4%E5%AD%A3(%E5%9B%9B)%E6%AC%A3%E8%B3%9E%E4%BD%99%E9%87%91%E5%B0%89%E4%B8%AD%E6%9D%B1%E8%82%9A%E7%9A%AE%E8%88%9E%E8%A1%A8%E6%BC%94
7.圖4-3-3,2014年取自
http://khm.gov.tw/home02.aspx?ID=$3005&IDK=2&AP=$3005_SK-70%5E$3005_SK2--1%5E$3005_PN-8%5E$3005_FN-%5E$3005_HISTORY-0
8.圖4-3-4,2014年取自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EA09602000098&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9.圖4-3-5,2014年取自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B7%A6%E7%87%9F%E8%88%8A%E5%9F%8E&hl=zh-TW&rlz=1T4NOOH_enTW525TW526&source=lnms&tbm=isch&sa=X&ei=L0qkU4fgNYbYkQXG14GYBA&ved=0CAoQ_AUoAw&biw=1195&bih=370#facrc=_&imgdii=_&imgrc=qcj8whr0tOL6HM%253A%3BU68Qh-qIpRENsM%3Bhttp%253A%252F%252F4.bp.blogspot.com%252F_T8RIM8eh9vY%252FTT_qNDxGGmI%252FAAAAAAAAUKE%252FoM7pV-J7DNY%252Fs1600%252FIMG_7287.JPG%3Bhttp%253A%252F%2
52Fzaphkielyang.blogspot.com%252F2011%252F01%252Fblog-post_29.html%3B1600%3B1067
10.圖4-3-7,2014年取自
http://khm.gov.tw/home02.aspx?ID=$3005&IDK=2&AP=$3005_SK--1%5E$3005_SK2--1%5E$3005_PN-3%5E$3005_FN-%5E$3005_HISTORY-0
11.圖4-3-8,2014年取自
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restore/BanPingLake/talks/hope63/63-4.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