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201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十五版)。臺北市:五南。
互動百科(2013年9月23日)。組織。取自http://www.baike.com/wiki/%E7%BB%84%E7%BB%87?prd=so_1_doc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2005)。InnoSchool 2005全國創新經營獎活動辦法。取自中華創意發展協會網站:http://www.ccda.org.tw/
方聰安(2005)。國民小學教師組織變革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仲秀蓮(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明曄(2006)。中等以下學校校長創造性領導、學校創造性組織氣氛與教師創意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江英君(2010)。基隆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余秀文(2011)。教育大學學生組織變革知覺與學校認同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何霖譯(譯)(2007)。企業達爾文:如何能永遠創新?思科等百家企業印證的14種成功創新類型(原作者:Geoffrey A. Moore)。臺北市:臉譜出版。
吳明根(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知覺角色衝突、組織變革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應用。高雄市:麗文。
吳俊憲、吳錦惠(2007)。校長創新領導。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訊,5,4-8。
吳清山、林天佑(1997)。教育選擇權。教育資料與研究,6,82。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2004)。學校組織創新經營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清山(2005)。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中等教育,56(3),4-26。
吳清山、賴協志(2006)。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成效、阻力與因應途徑之研究。教育研究,141,58-74。吳清山、林天祐(2010)。分布式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49-150。
李元墩,陳璧清(譯)(2006)。領導者該做什麼?(原作者:Warren Bennis)。臺北市:大是文化。
李明來(2007)。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權力運用與教師組織變革支持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李明來(2010)。國小校長領導行為和組織變革教師支持度關係之探討。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1),61-91。李明堂(2006)。學校組織變革歷程及管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李金泉(2009)。易學易用SPSS PASW 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全華圖書。
李金蓮(2011)。創新領導對國小校長的關聯性與應用之探討。銘傳教育電子期刊,3,118–133。
李金蓮(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創新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李羿岑(2011)。桃竹苗四縣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知識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城忠(2008),應用統計學:SPSS完全攻略(初版),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68-144。
李宥賢(2008)。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李健慧(2009)。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李清榮(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新鄉(2008)。組織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
杜岐旺(2001)。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高雄市。周秀娟(2010)。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林仁煥(2007)。由全球化觀點談校長創新卓越領導。學校行政雙月刊,54,12-32。林志成(2004)。校長卓越領導之行動智慧。學校行政雙月刊,33,10-20。林明地(2005)。創意的學校經營。現代教育論壇,12,285-296。
林純宇(2013)。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一所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獲獎學校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林新發(2008)。變革、品格與競爭力。國民教育月刊,49(1),1-5。邱世方(2012)。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邱勝濱(2008)。高中職校長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范熾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的策略與做法:知識經濟觀點。論文發表於台中師院主辦現代教育論壇,台中市。
范熾文、林姿妙(2013)。自我領導:概念發展、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89,1-22。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徐明和(2009)。雲林縣國小組織變革、策略管理與優質教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徐國樹(2008)。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變革與校長變革領導對學校經營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倪靜貴(2006)。高級中學校長創新領導表現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圖書。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高美璨(2011)。澎湖縣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高義展(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縣:群英出版社。
高瑞新(2006)。領導行為、組織氣氛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硏究-以高雄港務警察局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3),95-117。郭原榮(2011)。在組織變革下的經營績效與研究成果之相關影響因素研究-以師院轉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郭梨玉(2012)。桃園縣公立國小學校創新經營、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陳芝筠(2009)。試論學校組織變革對學校評鑑之啟示。學校行政,60,63-77。陳孝聖(2012)。校長創新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陳春蓮(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政翊、王世璋、秦夢群(2013)。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幸福感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6(3),1-27。陳盈吟(2011)。組織變革、學校領導風格與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陳清泉(2000)。學校組織衝突、抗拒、環境和個人特質對校長角色壓力之探討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陳瑞成(2007)。國小校長創新領導實踐與反思之自傳研究─以兩個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方案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陳瑜忻(2006)。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知能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豐書(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知覺組織變革、心理契約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焦熙昌(2013)。新校長創新作為的行動實例。學校行政,88,120-140。
許士軍(2002)。管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
張仁家、林虹妙(2005)。高職學校創新經營的內涵與策略比較。2005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張明輝(2009)。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進成(2012)。百大特色學校創新經營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張德銳(1999)。新世紀我國中小學學校經營的方向。學校行政,5,12-22。張慶勳(2004)a。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圖書。
張慶勳(2004)b。組織文化與領導(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leadership)(原作者:Schein,E.H.)。臺北市:五南圖書。
教育部(2007)。教育部創意白皮書。取自:http://hss.edu.tw/doc_detail.php?doc_id=1222&class_plan=170
莊淇銘(2011)。章魚工作成功術。臺中市:晨星出版。
莊婷琍、陳殷哲(2013)。學前教育組織推動組織變革型態與教職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5,118-136。
曾千薰(2006)。臺北縣立中小學人事人員集中辦公實施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曾兆興(2012)。國小校長創新領導、教師創意教學與學校績效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曾偉誠(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資料導向決定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黃宗顯、鄭明宗(2008)。「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中小學得獎校長之創新性領導作為及其啟示。當代教育研究,16(4),109-153。黃昆輝、張德銳(2000)。社會系統理論。教育大辭書(四)(頁783-784)。台北市,文景出版。
黃金和(2008)。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黃華起(2010)。國民小學校長競值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葉修誌(2005)。組織變革策略、人力資源策略與人力資源單位涉入程度對組織變革成效影響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高科技廠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楊家豪(2010)。國民小學組織衝突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楊振昇(2006)。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詹恬恬(2009)。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組織變革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廖文川(2012)。中部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廖芳儀(2011)。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七卷二期,131-166。
廖淑儀(2004)。組織變革策略對台北市某地區醫院營運的衝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
廖傳結(2008)。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與教師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劉建宏(2010)。高雄縣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劉秋枝(譯)(2004)。創新領導的十大修煉-超越人性的領導新思維(原作者:D.L. Dotlich)。臺北市:梅霖文化。
蔡純姿(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鄭玉菁(2010)。高雄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對組織變革接受度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鄭仲達(2010)。完全中學教師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鄭彩鳳(2008)。學校行政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文化。
黎文龍與黎子豪(2010)。由論語教育思維中探究創意之產生模式。北縣教育,70,19-22。
盧延根(2004)。國民教育階段學校創新經營的限制因素與解決策略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2),76-87。戴至中(譯)(2005)。創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原作者:Stephen M. Shapiro)。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景文出版。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台北:五南圖書。
謝文豪(2004)。學校變革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19,66-79。鍾邦友(2003)。學校組織慣性、組織自主調適與組織變革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謝月香(2012)。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韓繼成(2011)。高職變革因素、變革抗拒與變革策略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73,024-027。
謝惠卿(2001)。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顏士程(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顏秀如(2006)。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與競爭優勢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月圓(2011)。臺北市私立高級職業學校教師知覺少子化衝擊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嘉儒(2009)。創新領導與學校行政績效之相關研究-以嘉義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MBA智库百科(2013年10月26日)。葛倫的LMX理論。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9%A2%86%E5%AF%BC-%E6%88%90%E5%91%98%E4%BA%A4%E6%8D%A2%E7%90%86%E8%AE%BA
貳、英文部分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anual for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Carlson, C. R., & Wilmot, W. W. (2006). Innovation: 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creating what customers Want. New York, NY:Random House LLC.
Claxton, G. (2006). Thinking at the edge: developing soft creativity.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6(3), 351-362.
Gottfredson, M., & Aspinall, K. (2005). Innovation versus complexity: What is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3(11), 62-71.
George, J. M., & Jones, G. R., (2010).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6th. ed).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Greenlinger, K. (2008).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a large, complex,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from the provider's perspectiv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pperdine University, Malibu, CA.
Hanson, P. J., Huston, M. A., & Todd, D. E. (2003). Walker branch throughfall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In North American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Responses to Changing Precipitation Regimes (pp. 8-31). New York, NY: Springer.
Metcalf & Palmer (2012). Innovative leadership fieldbook.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novativeleadershipfieldbook.com/about-the-authors/
Osborne, S. P., & Brown, K. (2005). Managing change and innovation in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s . London:Routledge.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NY: Prentice-Hall.
Yukl, G. A. (2011)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NY: Prentice-Hall.
Zhou, J., & George, J. M. (2001). When job dissatisfaction leads to creativity: Encouraging the expression of vo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4), 68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