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百科全書電子典藏版(1983)檢索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usesc.asp?id=7442。
內政部統計處(2012)。檢索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14版)。台北:五南。
王正廷(2005)。台北市交通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的正面效應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王美華(譯)(2002)。寫自己的壓力處方(K.B., Matheny & C. J., McCatthy 著)。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作出版於2000年)
王琪珍(2013)。印尼居家看護自覺所需照顧支持之問卷發展與驗證。台灣衛誌,32(2),170-191。
王嵩音(2001)。台灣外籍勞工適應問題與傳播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計畫編號:NSC 89-2412-H-032-010)。淡江大學圖書館,新北。
王潔媛(2012)。臺灣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監護工華語教學種子教師之經驗分析。長期照護雜誌,16 (2),159-176。林容瑋(2012年10月)。臺灣清真飲食的全球在地化研究。發表於「區域研究@臺灣人類學」。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林振春(1996)。外籍勞工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33,2-8。林菊枝、劉千琪、郭憲文、黃美娜、張麗華、洪麗珍(1999)。主照顧者接受照護指導對居家長期臥床病患照護之影響。護理研究,7(4),363-37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3)。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第十款。檢索自
http:/ /laws.cla.gov.tw/Chi/FLAW/PrintFLaw01.asp?lsid=FL015128&ldate=&beginPos=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我國長期照護需求推估及服務供給現況」報告。臺灣經濟論衡,7(10),54-71。
成露茜(2003)。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8,16-43。
沈玉卿、蔡麗燕、蔡惠華、嚴毋過(2003)。臺北市立醫院「住院病患對病患服務員需求評估」調查,康寧學報,5,19-37。
何青蓉(1999)。成人識字教材教法之研究。高雄:復文。
何青蓉(2007)。成人識字教育的可能性。高雄:復文。
李伯黍(譯)(2002)。心理學辭典(S. R., Arthur著)。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85年)
余明助、蔡明田 (1997)。台灣地區外籍勞工跨文適應問題分析。勞資關係月刊,1,156-157
吳麗瑜(2002)。安養護機構外籍看護工充能式在職教育之成效評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吳英旬、曾月霞(2009)。呼吸器居家病人家屬照顧者之生活經驗。長期照護雜誌,13(2),169-189。吳欣蓓、陸洛、蔡貴丞(2009)。工作壓力與休閒活動對工作後果之雙重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4(2),151-165。
邱永祥(2001)。影響高職特教班畢業生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邱啟潤、許淑敏、吳淑如(2003).居家照護病患之主要照顧者綜合性需求調查。醫護科技學刊,5(1),12-25。徐菊容、何宜蓁(2010)。提升外籍看護工執行居家個案照顧技能正確率之方案。長期照護雜誌,14(1),75-87。馬財專、王慧鈺(2010)。外籍家庭看護工違法使用狀況之探討。就業安全,9(1),122-129。康月綾、李麗日(2010)。印尼籍家庭看護工在台灣之工作適應與人際適應。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31-64。張麗春(2009)。台灣地區學校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對工作滿意度影響研究,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5(2),100-108。張雅琴(2004)。外籍配偶識字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春興、林清山(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德聰(1992)。教師工作生涯壓力的調適。教師天地,57,40-48。
陳伯璋(1988)。敎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
陳宜伶(2012)。新手諮商心理師之工作適應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陳宗韓(1999)。台灣外籍勞工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陳妮婉、宋琇鈺、張淑萍、葉明珍、張彩秀(2009)。住院病人接受外籍監護工照護之滿意度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5(2),22-30。陳美芳、劉曉玫、蔡宗廷、洪敏南、林立人、陳美珠…何啓功(2011)。充能教育訓練對都治關懷員之成效探-以高雄市為例。疫情報導,27(7),81-90。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裡研究, 23,33-48。
許麗雪、陳麗敏、張麗美(2006).老人安養護機構外籍監護工管理-以外籍監護工角度探討。台灣老人保健學刊,2 (2),33-50。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頁。台北:巨流。
賀萍蘭(2006)。護理之家外籍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其身心健康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護理學院,台北。
黃梓松(2004)。社會福利機構外籍監護工工作適應外在滿意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376-382。黃宗儀、李紀舍(2011)。近似家人,實非親故:移工情感勞動與影像親密性的文化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5-30。
楊雅琪(2009)。新住民女性生育健康充權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楊國賜 (1992)。當前我國社會教育政策與發展取向。社教雙月刊,44,2-27。趙守博(1991)。勞工政策與勞工問題。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趙俊明 (2004)。老虎鉗下的我國外籍家事工作者勞動人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劉梅君 (2000)。「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59-90。
曹毓珊(2002)。老人家庭照顧者僱用外籍監護工對照顧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潘淑滿(2003)。質性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鄧運林(1990)。成人教育課程發展模式初探。台北:台灣書店。
鄧運林(1997)。成人教育課程發展理論。高雄:復文。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魏千金(2001)。授權賦能與工作態度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謝玉玲(2011)。看得見的照護政策、看不見的勞動差異:照顧工作者與勞動場域的檢視。「建國百年、政府再造、經社整合—台灣社會服歷程救、挑戰與未竟事業」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台中。
簡乃卉、徐亞瑛(2000)。住院失能老人之家庭照顧者出院需求的探討。護理研究,8(4),410-421。羅清旭(1999)。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台北:昭明。
藍佩嘉(2002)。外籍婦女勞工權益報告書。檢索自http://Pclan.social.ntu.edu.tw/html/word/FDWright2.pdf。
藍佩嘉(2004)。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雇用家務移工的三角關係。台灣社會學,8,43-97。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4,107-150。
藍佩嘉(2009)。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二、西文部份:
Adler, N. J. (1983).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research: The ostrich and the tren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2), 226-232.
Cruikshank B. (1999).The will to empower: democratic citizens and other subjects. NY: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Dawis, R. V. & Lofquist, L. H. (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Freire, P. (1987).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Rio de Janeiro: Paz e Terra.
Freire, P. (2001).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Rio de Janeiro: Paz e Terra.
Kane R. A. (2003). Human resources for long-term care: Less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Key policy issues in long-term care(chapter 6). GVA: WHO.
Kirkpatrick, D. L. (1994).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CA: Berrett-Koehler.
Knowles, M.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Rev. ed.). CHI: Follett.
Lather, P. (1991). 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 NY: Rout ledge.
Mills, G. H. (1993). Levels of abstractions in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change. In D. J. Flinders & G. E. Mills (Eds.), Theory and concept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s from the field.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ixon-Ponder, S.(1995). Using problem-posing dialogue in adult literacy education. Adult Learning, 7(2), 10-12.
Oberg, K. (1960).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ist, 7(4), 177-182.
Piatt, G. A., Orchard, T. J., Emerson, S., Simmons, D., Songer, T. J., Brooks, M. M., et al. (2006). Translating the chronic care model into the community: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multifaceted diabetes care intervention. Diabetes Care, 29(4), 811-817.
Priti, S. G. & Gaurav, V. (2012).An Adjustment Process of Expatriate: “U-Curve Theory” (Culture Shock, Acculturation, Adjustment). Meditech’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1), 1-9
Rivas, L. M. (2003). Invisible labors: Caring for the independent person. In Global Woman: nannies, maids, and sex workers in the new economy., Barbara Ehrenreich and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eds), 70-84. NY: Metropolitan Books.
Rodwell C. M. (1996).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mpowermen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3(2), 305-13.
Sauvy A. (1966)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
Sutherland, V. J. & Cooper, C. L. (2000). Strategic stress management: An organizational approach. LON: Macmillan Press Ltd.
Wallerstein, N. & Bernstein, E. (1988). Empowerment education: Freire's ideas adapted to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 15 (4), 3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