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第一手史料
(一)明朝史料
明.夏原吉等《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明.顧秉謙等《明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明.卜大同。《備倭紀》。四庫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明.王守仁批。《武經七書》。桃園:國防大學。1989年。
明.佚名。《萬曆邸鈔》。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清.道光七年扶荔山房本。
明.宋應昌。《經略復國要編》。明.萬曆年間刊本。
明.陳子龍等輯。《皇明經世文編》。明.崇禎平露堂刊本。
明.茅瑞徵。《萬曆三大征考》。燕京大學圖書館傳抄本。
明.徐學聚。《嘉靖東南平倭通錄》。明.萬曆年間抄本。
明.鄭若曾著。李致忠點校。《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1958年。
諸葛元聲。《兩朝平壤錄》。明.萬曆三十四(1606)年刊本。
明.錢世禎。《征東實紀》。清.光緒觀自得齋徐氏校刊本。
明.瞿九思。《萬曆武功錄》。明.萬曆刊本。
明.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清.谷應泰。《明倭寇始末》。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六安晁氏排印本。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龍文彬。《明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二)日本
大關定佑等。《朝鮮征伐記》。東京:國史研究會。2001年。
川口長孺。《征韓偉略》。日本天保二年(1831)年刊本。
日下寬。《豐公遺文》,東京:博文館。1914年。
北川鐵三校注。《島津史料集》。東京:人物往來社。1966年。
東京大學出版社。《大日本古文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71年。
賴山陽。《邦文日本外史》。東京:京文社。1931年。
《豐太閣真蹟集》上。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1年。
(三)朝鮮(及他國)
《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
《朝鮮王朝實錄,中宗實錄》。
《朝鮮王朝實錄,宣祖實錄》。
《朝鮮王朝實錄,宣祖修正實錄》。
申欽。《象村稿》。1629年刊本。
申欽。《象村集》。筆書體字木板夲影印本。慶熙出版社刊。1966年。
申炅。《再造藩邦志》。
佚名。《燃藜室記述》。朝鮮古書刊行會本。
李舜臣。《李忠武公全書》。1795年刻本。
柳成龍。《西崖先生文集》。
柳成龍。《懲庇錄》。日本元祿八年(1695年)刻本。
《琉球歷代寶案》
貳、近代著作
一、專書
(一)中文
三軍大學。《中外重要戰史彙編》。台北:國防部。1993年。
李光濤。《朝鮮「壬辰倭禍」研究》。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
吳晗。《明史四講》。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79年。
林呈蓉。《日本史》。台北:華立圖書公司。2008年。
徐玉虎。《明代與琉球王國關係之研究》。台北:勝昱打字排版有限公司。1986年。
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4,明史、清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1994年。
鈕先鍾。《中國歷史中的決定性會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鄭學稼。《日本史(二)》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
鄭樑生。《明代中日關係研究-以明史日本傳所見幾個問題為中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賴建誠。《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魏汝霖、劉仲平著。《中國軍事思想史》。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二)日文
小和田哲男。《戰國武將》。東京:中公新書。1981年。
小和田哲男。《軍師.參謀》。東京:中公新書。1990年。
小和田哲男。《文祿.慶長之役》。東京:中公新書。1981年。
山口喜代松。《日本海軍陸戦隊史》。東京:大新社。1943年。
北島萬次。《秀吉の朝鮮侵略》。東京:山川出版社。2002年。
北島萬次。《豐臣政權の對外認識と朝鮮侵略》。東京:校倉書房。1990。
中野等。《豐臣政權の對外侵略と太閣檢地》。東京:校倉書房。1996年。
吉野誠。《明治維新と征韓論》。東京:明石書店。2002年。
吉田ゆり子。《兵農分離と地域社會》。東京:校倉書房。2000年。
池內宏。《文禄慶長の役.正編第1》。東京: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1914年。
池內宏。《文禄慶長の役.別編第1》。東京:東洋文庫。1936年。
西村真次。《国民の日本史.第8編,安土桃山時代》。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22年。
早稻田大學編輯部。《通俗日本全史.第9巻》。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11-1913年。
李啟煌。《文祿慶長之の役と東アジア》。東京:臨川書店。平成九年。
金光哲。《中近世における朝鮮観の創出》。東京:校倉書房。1999年。
松田毅一、川崎桃太。《秀吉と文祿の役》。東京:中公新書。1974。
松田甲。《續日鮮史話.第三編》。首爾:朝鮮總督府。1931年。
參謀本部。《日本戦史.朝鮮役(本編.附記)》。東京:偕行社。1924年。
參謀本部。《日本戦史.朝鮮役(经過表.附表附図)》。東京:偕行社。1924年。
德富豬一郎。《近世日本國民史》,《朝鮮役》上卷。東京:民友社。1921年。
旗田巍。《日本人の朝鮮觀》。東京:勁草書房。1969年。
稻垣史生。《戰國武家事典》。東京:青蛙房。昭和37年。
(三)譯著
李基白著。林秋山譯,《韓國史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年。
黃仁宇著。阿風、許文繼、倪玉平、徐衛東譯。《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台北:聯經出版。2001年。
蔡石山著,黃中憲譯。《明代宦官》(The Eunuches in Ming Dynasty)。台北:聯經出版。2011年。
橘洸次著,姜基洪監修,蕭雲菁譯。《朝鮮王朝五○○年》。台北:台灣東販。2012年。
Clausewitz,Karl Von。楊南芳等譯,《戰爭論》(Von Kriege)。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6年。
Harriet Swain。主編,黃中憲譯。《歷史大哉問》(Big Questions in History)。台北:三言社。2006年。
de Mendoza, Juan Gonzalez著。孫家堃譯。《中華大帝國史》(Historia del Gran Reino de la China)。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纐纈厚 (日)著、申荷莉 譯。《何謂中日戰爭?》。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二、學位論文
(二)日文
六反田豐、田代和生、吉田光男、伊藤幸司、橋本雄、米谷均、北島萬次著。〈文祿.慶長の役〉。《日韓歷史共同研究報告書,第2分科(中近世)》。東京:日韓文化交流基金會。2005年。
朴哲晄 著。〈壬辰倭乱(文禄・慶長の役)研究の現況と課題〉。《日韓歷史共同研究報告書。第2分科(中近世)》。東京:日韓文化交流基金會。2005年。
四、學位論文
李賢淑。《明代中韓封貢貿易》。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周承毅。《萬曆朝鮮戰爭:明軍的戰爭指導》。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2012年。
胡碟芬。《十六世紀末日本侵略朝鮮與明朝的參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0年。金寬中。《萬曆朝鮮之役與其影響》。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69年。
陳宏文。《明萬曆三大征軍費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2012年。
郭湞詠。《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11年。葉菜萍。《壬辰倭亂時期的明鮮關係(1592-1598)》。台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賴育鴻。《14~16世紀中、韓之靖倭措施》。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四、期刊文章
(1)中文
王永一。〈朝鮮中期韓籍日裔將軍金忠善研究〉。《韓國學報》第21期。2009年。頁159-173。毛翰。〈扶持自有宗珧力,會見松都業更昌-朝鮮歷代漢詩概觀(4)〉。《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2009,頁44-51。
方詩銘。〈十六世紀李如松在朝鮮進行的抗日援朝鬥爭〉。《歷史教學》。第12期。1951年。頁23-26。
朱法武。〈壬辰戰爭中朝鮮對中日議和立場探析〉。《社會科學輯刊》。第187期。2010年。頁149-154。
李克玉。〈抗倭名將陳璘軍事活動述略〉。《廣東教育》。第27卷。2008年。頁90-95。
李光濤。〈明人援韓與楊鎬蔚山之役〉。《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41本4分 。1969年。頁545 -566。李德霞。〈日本德川幕府與明朝的貿易關係論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8年。頁58-60。
吳大昕。〈倭寇形象與嘉靖大倭寇:談「倭寇圖卷」、「明人抗倭圖」與「太平抗倭圖」〉。《明史研究》第16期。2011年。頁141-161。
吳緝華。〈十六世紀東北亞大戰前中日朝三國的情勢及衝突—「朝鮮壬辰之亂」的時代背景及戰爭的醞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期。1984年。頁91-121。金洪培、黃文日。〈萬曆朝鮮戰役及其對東亞政治格局的影響〉。《東疆學刊》第24卷第4期。2007年。頁35-39。
柳樹人。〈“壬辰倭亂”和中朝人民的抗戰〉。《歷史教學》第18期。1952年,頁11-13。
柳樹人。〈“壬辰倭亂”和中朝人民的抗戰(續)〉。《歷史教學》。第十九期。1952年。頁12-14。
陳尚勝。〈字小與國家利益:對於明朝究朝鮮仁辰倭亂所做反應的透視〉。《社會科學輯刊》第一期。2008年。頁116-123。
羅麗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期間日軍在朝鮮半島之築城〉。《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2012年。頁93-132。
羅麗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5期。2011年。頁33-74。(2)日文
戸谷穂高。〈秀吉の朝鮮出兵 文禄・慶長の役(壬辰倭乱・丁酉再乱) (戦国大名) -- (天下一統への道)〉。《別冊太陽 (171)》。2010年。頁161-167。
井上泰至。〈日清戦争期の文禄・慶長の役関係歴史小説〉。《学苑(845)》,2011 年。頁44-52。
宮武正登。〈中世城郭の終焉--豊臣秀吉による名護屋築城の意味 (特集 九州の城郭と城下町(中世編))〉。《海路 (5)》。2007年。頁 80-104。
鄭潔西。〈万暦二十年の「暹羅参戦案」: 豊臣秀吉の朝鮮侵略戦争を背景に〉。《日本思想文化研究》 4(2)。 2011年。頁69-86。
鄭潔西。〈万暦時期に日本の朝鮮侵略軍に編入された明朝人〉。《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第2号。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