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安利(2008)。全球暖化知識對環境行為意向影響之探討-以都會型及鄉村型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毛榆涵(2010)花蓮地區國小學童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王正松、陳明德(1998)。地球的變遷。台北市:台灣書店。
王乾愿(2011)。國小教科書中節能減碳教材之內容分析及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研究所,台北市。王碧玲(2007)。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的影響。科技發展政策報導。4,75-79。王懋雯(1991)。師範學院學生對環境教育之知識、態度及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佘翠芬(2009)。南部地區國小教師氣候變遷認知、態度與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研究所,台南市。吳明進、吳珊珊(2000)。概說氣候變遷。科學月刊。31(5),382-388。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縣:加樺國際。
宋曜廷、黃信樽、陳學志(2012)。能源與氣候變遷概念之內容分析-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教科書研究。5(2),1-30。李培芬(2008)。氣候變遷對生態的衝擊。科學發展,424,34-43。
汪中和(2007)。氣候變化對台灣地下水文環境的衝擊:回顧與前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8,239-255。
呂文雄(2006)。澎湖地區國小學生對環境問題認知與態度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市。周佳(2007)。IPCC 第一工作分組之第四次評估報告:科學基礎重點說明。全球通訊雜誌,55,24-26。
林坤稜(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氣候變遷相關概念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學研究所。台北市。林美如(2009)。台南市國小學童全球暖化知識、態度與抗全球暖化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台南市。林韋如(2009)。我國國小學童關於全球暖化現象之相關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林維捷(2010)。澎湖群島國中教師之氣候變遷識覺與教育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示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林憶姍(2003)。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師資生溫室效應概念之認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邱淑慧(譯)(2007)。Collins,William Colman, Robert Haywood, James Manning, Martin R. Mote, Philip著。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證據--IPCC報告科普版。科學人。67。38-47。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範例解析(二版)。台北:五南。
柳中明(2010)。台灣環境變遷解密:改變未來的12堂課。台北市:日月文化(山岳文化)出版。
柳中明、劉彥蘭(2000)。尼諾與尼娜。台北市:新新聞文化。
張春興(1989)。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二版)。台北:東華。
張凱惠(2005)。台北市國小教師全球暖化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張淑惠(2008)。國小學生對全球暖化議題與能源管理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清雲科技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桃園縣。張淑雅(2010)。環境議題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生物資訊研究所。台中市。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
市:教育部。
莊淑臻(2008)。國小教師對全球暖化議題之知識.教學態度.教學現況與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市。許晃雄(1999)。人為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tmospheric Action Network East Asia, Taiepi,26-27。
許晃雄(2011)。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
許晃雄、魏國彥(1999)。全球環境變遷導論。台北市:教育部。
許琇玲(2006)。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遷之相關認知、態度與行為意向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精華書局,台北市。
郭家玲(2010)。大台北地區國中學生對於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知識、態度、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台北市。陳秋蘭(2012)。設計國小高年級氣候變遷議題教學網站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論文。台北市。陳國彥(2000)。艾尼紐與拉尼娜現象。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6),28-36。
湯宜佩(2007)。台北市國小職前教師氣候變遷概念與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台北市。湯曉虞(2010)。氣候變遷的衝擊與因應。科學發展。456(2),6-13。
童慶斌(2010)。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系統之衝擊。環保資訊,144,5-15。
童慶斌、林嘉佑(2008)。氣候變遷的挑戰與因應。科學發展,424,28-33。
童慶斌、楊奕岑(2006)。氣候變遷對櫻花鉤吻鮭適當棲地之衝擊。中國農業工程學報。52(1),1-12。黃小萍(譯)(2006)。G.E.Cristianson著。發燒地球200年。台北縣: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黃鍔(2012)。我們該如何因應全球暖化。自然科學簡訊。24(1),4-7。楊純明、張致盛、陳駿季(2011)。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與緩解策略。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8,254-264。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78)。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圖書。
楊渝琪(2008)。國小教師全球暖化認知、能源態度與節能減碳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研究所。台南市。葉欣誠(2006)。地球暖化怎麼辦?請看『京都議定書』的退燒妙方。葉欣誠主編,高雄市:高雄市環保局與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版,51-55。
葉欣誠(2011)。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教育。行動與改變-2011國際環境教育論壇。39-46。
趙居蓮譯(1995)。Weber, A. L. 原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劉昆松、張智峯(2007)。環境地球科學概論。臺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社。
劉金源、楊士峰(2007)。「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浩劫」,《海洋傳誌-海洋文化記實》,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劉紹臣(2007)。都市化讓氣候更異常!科學人,67,52-53。
劉雅章(2007)。全球暖化問題的科學認識。二十一世紀。2007年8月,15-24。蔡幸娟(2011)。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全球暖化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屏東縣。鄧瑞祥(2006)。國小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市。鄭鈺燕(2009)。我國大學生對於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戴昌鳳 (2008) 氣候變遷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林業研究專訊。15(2),16-19。蘇彥章(2008)。屏東縣國小職前與在職教師氣候變遷相關概念認知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蘇慧貞、林乾坤、陳培詩(2008)。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科學發展。421(3),12-17。
顧洋(2009)。後全球暖化時代,因應地球暖化調適策略之發展。能源報導,5-8。二、網路部分
UNFCCC(1992)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簡體中文版。2012年07月13日,取自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convkp/convchin.pdf/16/content_4057926.htm
台灣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2010)。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
2010年10月19日。取自http://www.tri.org.tw/unfccc/Unfccc/UNFCCC01.htm
台灣酸雨資訊網(2010)。2010年07月21日,取自 http://www.acidrain.org.tw/
行政院節能減碳愛台灣主題網(2009)。2009年3月21日。取自http://ecolife.epa.gov.tw/cooler/default.aspx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2010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7124
李柏昱(2012)。氣候變遷造成火山更活躍?2012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4/1/10/6/109.htm
徐旭誠(2012)。台灣氣候變遷調適策略。2012年7月5日,取自www.cie.org.tw/cms/upload/files/徐旭誠.pdf
許晃雄(1998)。人為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epu.org.tw/Sunjects/Energy/energymeeting/HHsu.htm
許惠悰(2005)。探討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衝擊與影響。2005年3月10日。取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www.tepu.org.tw/?P=7065。
郭翡玉(2010)。台灣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2010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tgpf.org.tw/Event/file/20100705
新北市教育局(2012)。新北市學校班級統計數。2012年08月21日,取自 https://esa.tpc.edu.tw/jsp/schdata/schdata_p.jsp
三、英文部分
Boyes,E. &; Stanisstreet,M.(1993).The “greenhouse effect”:children’s perception of causes,consequences and c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nece Education,15,531-552.
Dove,J.(1996).Student tea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ozone layer Depletion and acids rai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89-100.
Daniel P. Shepardson, Dev Niyogi, Soyoung Choi &; Umarporn Charusombat (2009). Seventh grade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5(5),549-570.
Francis,C.,Boyes,E.,Qualter,A., &; Stanisstree,M.(1993).Idea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about reducing the“greenhouse effect”.Scinece Education,77(4),375-392.
Groves,F.H., &; Pugh,A.F.(1999).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8(1),75-81.
Gene Likens (2010). Acid rain. Encyclopedia of Earth. Retrieved from http://www.eoearth.org/article/Acid_rain.
Houghton, J.T., Y.Ding &; D.J. Griggs et al. (2001). Climate Change 2001: Working Group I: The Scientific Basi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Climate cha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 makers),IPCC.
Lester,B.T.,Ma,L.,Lee,O., &; Lambert,J.(2006).Social Activism in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 A science , tehnology , and society approach to teach global warm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8(4),315-339.
McInnes,L. (2007). Temp-sunspot-co2.svg, Retrieved from 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Temp-sunspot-co2.svg
NASA(2011).Effect.Retrieved from http://www.nasa.gov/climate.nasa.gov/effects.
Papadimitriou,V.(2004).Prospective primary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Greenhouse Effect, and Ozone Layer Depletion.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13(2),220-307.
Pickering,K.T., &; Owen,L.A.(1994).An introducetion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London:Routledge.
Ross, D.A.(1995).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NewYork, NY : Harper Collins, 236-242.
Scheraga, J.D., Grambsch,A.E. (1998) .Risks, opportunities,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Clim. Res.10: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