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久恒啓一(2004)。圖形思考:事半功倍的工作竅門。臺北:商周。
尹斌庸(1984)。漢語語素的定量研究。中國語文(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8)。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北京:商
務印書館。
王鐘華 主編(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課程規範。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
學出版社。
白劍波、劉艷妮(2006)。試論非漢字文化圈學生的字感培養與獲得。現代語文:
語言教學研究,104-105。
石傳良、羅音(2007)。理據識字法是對外漢字教學的重要方法。雲南師範大學學
報5(2),45-49。
左雙菊(2009)。第二語言習得初級階段的漢字教學。現代語文(2),115-116。
羊彪、許世彤(1989)。母語不同者在漢字及英文辨識中大腦兩半球的功能特點。
心理學報(2),180-184。
江新(1998)。詞彙習得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語言教學與研究(3),65-73。
江新(2005)。針對西方學習者的漢字教學:認寫分流、多認少寫。對外漢語教學
的全方位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新(2006)。漢字頻率和構詞數對非漢字圈學生漢字學習的影響。心理學報(4),
489-496。
江新、趙果(2001)。初級階段外國留學生漢字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語言教學與
研究(4),10-17。
余又蘭(1999)。談第二語言的漢字教學。世界漢語教學(1),88-98。
吳小雪(2009)。關於對外漢字教學的幾點思考。考試周刊(10),48-49。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世界漢語教學(3)。83-192。
呂叔湘(1946)。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漢字改革一夕談。呂叔湘語文論集,
77-111。
束定芳、裝智象(1996)。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
社。
李泉 主編(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佳穎(2009)。中文識字的認知與神經基礎。香港中文大學基礎教育學報,18(2),63-85。
李珠(1998)。關於初級階段綜合課的詞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3)。72-75。
佟樂泉(1999)。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周小兵 等著(2008)。漢語閱讀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生杰(2009)。內隱認知語漢字學教學。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8(2),96-
118。
周碧香(2009)。圖解識字教學原理探討。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1),55-68。
林季苗(2011)。漢字教學四大原則與法國經驗。華語文教學研究,8(2),65-79。
林俊宏 等譯(2007)。道格拉斯布朗 著。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台北:東華
書局。
范海予(2008)。幼兒識字教學法對第二語言漢字教學的幾點借鑒。安徽文學(4),
224-225。
柯傳仁、沈禾玲(2003)。回顧與展望:美國漢語學理論研究評述。語言教學與研
究(3),87-91。
柳燕梅(2002) 。從識記因素談漢字教材的編寫原則。漢語學習(5),63-65。
郝美玲、劉友誼(2007)。留學生教材漢字復現率的實驗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
126-133。
高春燕、孔翔(2013)。淺議圖式理論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應用。課程教育研(1),
119-120。
原新梅(2003)。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偏誤鏡像錯位分析。河南社會科學,
11(6),134-136。
郭可敬、楊奇志(1995)。漢字認知的複腦效應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
78-83。
張朋朋(1998)。集中識字。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張金蘭(2009)。「識寫分流」教學策略對外籍生漢字識寫能力之影響--以
非漢字圈零起點學生為主所做的調查。中原華語文學報(3),55-74。
曹慧(2002)。從留學生作文談篇章層面的詞彙教學。語言文字應用(2)。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2002)。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教學
大綱。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陳瑩漣(2005)。有理據漢字教學法的瓶頸與策略。二十一世紀華語文中心營運
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3-198。
尉春艷(2009)。試論圖式理論及其在非漢字圈留學生漢字習得中的作用。承德民
族師專學報,29(2),58-59。
曾志朗、洪蘭(1984)。從神經語言學觀點探討中文閱讀之視覺歷程。第一屆世
界華文教學研討會。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彭萬勇(2009)。關於對外漢字教學研究的思考和探索—兼論「字源理論」在對外
漢字教學中的應用。現代教育論叢2009年(2),55-59。
黃沛榮(2009)。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書局。
葉德明 主編(2001)。遠東生活華語I。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葉德明(2001)。外籍學生閱讀與書寫漢字之策略。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武
漢:湖北大學。
楊琇惠(2012)。華語文閱讀測驗—初級篇。台北:文字復興。
裘錫圭(1994)。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果(2003)。初級階段歐美留學生識字量與字的構詞數。語言文字應用(3),
106-112。
趙金銘 主編(2008)。漢語可以這樣教—語言技能篇。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賢州(1988)。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
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寧、馮舸(2009)。漢字及對外漢字教學。語文學刊,149-150。
潘先軍(2005)。論對外漢字教學的層次性。漢字文化(2),55-58。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智偉、任敏(2006)。近五年來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研究綜述。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2), 64-68。
二、學位論文
張金蘭(2013)。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漢字習得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3-235。
楊惠雯(2011)。華語教學中漢字書寫與字感建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216-221。
三、網路資源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統計(2005)。平衡語料庫。
取自http://elearning.ling.sinica.edu.tw/CWordfreq.html
越南文字母(2014年2月2日)。維基百科。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越南文字母
華語文能力測驗等級對照(2007)。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委員會。
取自http://www.sc-top.org.tw/chinese/LS/test4.php
漢字(2014年2月27日)。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
漢字
漢字文化圈(2014年3月1日)。維基百科。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漢字文化圈
廖雲章(2008年6月6日)。圖像結合閱讀 謝錫金推動高效識字法。台灣立報電
子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
22119
靜真(2007年1月10日)。中文識字教學方法。大紀元生活網。
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7/9/30/ n1851675p.htm
四、 英文(按作者姓名第一個字母排序)
Anderson, R., & Ausubel, D. (Eds.) (1965). Reading in the
psychology of cognition.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DeKeyser, R. (2000). The robustness of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2, 499-533.
Ke , C. (1998). Effects of strategies o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mong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 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
33 (2) , 93 -112.
Li Hai Tan, et al. (2005, June 6). Reading depends on
writing, in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SA, vol.102 no.24. Retrieved March 7,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nas.org/content/102/24/8781.full
McGinnis , S. (1995). Student 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in
the learning of writte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 Long Beach , CA.
Obler, I. (1981). Right hemisphere particip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In K. Diller (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universals in language learning aptitude.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Oxford , R. 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 NY: Newbury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