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2: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戴淑端
研究生(外文):Dai Shu-Duan
論文名稱:Layer Map Player軟體應用在國小數學加法學習成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Using Layer Map Player on Math Addition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指導教授:謝文英謝文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Wen-ying
口試委員:黃寶園莊貴枝謝文英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Boa-yuanZhuang Gui-zhiHsieh Wen-ying
口試日期:2014-05-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Layer Map Player軟體數學加法學習成效
外文關鍵詞:Layer Map Player softwaremath additionlearn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數學為科學之母,數學領域的教與學一直是全球所重視的議題,在E 時代思
考如何應用E 產品來輔助或取代傳統教學提升學童學習成效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覺
思。本研究旨在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體教學於國小數學科教學活動中。以國小
數學「加法」單元為例,進行實證研究,探討學童經Layer Map Player 軟體教學後
對數學加法的學習成效。
研究方法採「準實驗研究法」,以某國小一年級兩班共32 位學童為研究對象,
將學童分成兩組,實驗組接受自編符合數學情境教材後,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
體符合雙碼理論模式,結合精熟學習策略進行教學;控制組接受傳統教材教學。
兩組學童皆進行12 節課程,每週2 節,每節40 分鐘一共6 週的實驗教學課程。
以「加法成就測驗試卷」及「數學學習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蒐集接受Layer Map
Player 軟體實驗教學後,分別接受填寫學習成就測驗前、後測與學習保留測驗及態
度量表得分資料,以取得研究所需之研究數據,研究結果以描述統計、共變數分
析及相依樣本t 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體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就
及學習保留效果。
二、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體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一年級低能力水準與男學
童數學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效果。
三、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體融入教學能有效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數學學習
態度。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Layer Map Player 軟體教學,研提建議如下:
一、適時運用數位教材軟體創新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童學習成效。
二、成立教師資訊教材設計社群以提高學童學習效率。
三、運用多元評量瞭解學童學習情形,以進行適性教學。
四、增進學生自我能力的知覺,營造遊戲活動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童數學學
習動機。
五、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體為補救教學的替代軟體,提升弱勢學童學習
成效。
六、應用Layer Map Player 軟體於其他領域教學,增強學童口語表達及創造思
考能力。
Math is the mother of all scienc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issue.
The study aimed to apply software “LayerMap Player” to elementary school math
teaching unit. Surveys were undertaken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stuents’ math addi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s with LayerMap
Player.
The research tools adopted in the study were”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re two classes of fist-grade-student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Yunlin county. They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accepted the teaching tool with
“LayerMap Player” and the other one is controlled group which acceptd traditional
teaching. Two groups were accepted two different instructions during twelve periods,
eighty minutes each period.
In this study, adaptation of "Addi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 " test and “Math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as a research tool; through expert examination to obtain the
appropriat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n the conduct of its conduct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 The research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COVA.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pplying LayerMap Player in 1st-grade-student math teaching can make
prominent progress in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retention effects.
2. Applying LayerMap Player in 1st-grade-student math teaching can make
prominent progress in low- achieving and mal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retention effects.
3. Applying LayerMap Player in math teaching can make prominent progress in
1st-grade-student math learning attitud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 ii
序言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5
第三節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 6
第四節名詞釋義................................................................................................. 7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數位學習教材有關理論 ................................................................................. 11
第二節電子書軟體探析............................................................................................. 38
第三節數學加法教材教法有關研究 ......................................................................... 57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 65
第一節研究架構 ................................................................................................. 65
第二節研究對象 ................................................................................................ 69
第三節研究工具 ................................................................................................ 70
第四節研究設計.................................................................................................. 76
第五節教學活動設計 ............................................................................................. 79
第六節資料處理 ................................................................................................. 91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 93
第一節數學學習成效的影響 ...................................................................................... 93
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國小一年級學童對LAYER MAP PLAYER 軟體教學在加法學
習數學加法學習成效的差異分析 ............................................................................. 99
第三節不同教學設計對學童數學學習態度的影響分析 ..................................... 109
第四節綜合討論 ................................................................................................ 11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119
第一節主要發現 ................................................................................................ 119
第二節結論.................................................................................................... 121
第三節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8
附錄 ....................................................................................................... 140
附錄一國小數學加法學習成就測驗【專家內容效度審查】 .......................... 140
附錄二數學加法學習成就前測卷 ......................................................................... 146
附錄三數學加法學習成就後測卷 ......................................................................... 152
附錄四數學加法學習成就延後測卷 ..................................................................... 158
附錄五數學學習態度量表 ...................................................................................... 164
壹、中文部分
尤碧玲(2005)。國中國文「六書」多媒體網路教學之設計及成效研究。佛光大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方吉正、張新仁(2000)。認知學徒制在國小數學解題教學成效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3 (4),49~72。
方靖淼(2012)。課本習題精熟學習法對高中生物理科自我學習效能與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毛鳳敏(2010)。影響教師採用電子書作為輔助教材之因素。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志忠、黃天佑(2009)。行動英語學習系統建置與教學研究。建國科大學報:管理類,28(4),43-64。
王沛清(2011)。以精熟學習理論和雙碼理論發展數位化教學策略之研究以國民中學數學科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京(2011)。試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1(2),94-95。
王國亨、簡清華(2008)。屏東縣國小一年級新生的數與計算能力,教育實踐與研究,21(2),1-31。
王淑惠(2008)。淺談數學學障學生的教學。雲嘉特教,7,36-41。
王雅雪(2011)。心像策略對學習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藍亭、盧伊君、李坤洲(2011)。國小學童對海洋電子書螢幕介面之魚類圖像視覺偏好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1 (2011 / 03 / 01),485 – 499。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主編(2009)。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理論篇、研究方法篇】。台北:學富文化。
朱彩馨、郭峰淵(2006)。線上學習成效:思維框架觀點之詮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3(2),243-277。
汝明麗(2011)。建構論教學觀之下的情境學習理論於大學中譯英口譯課程的實踐。翻譯學研究集刊,14,215-245。
江怡萱(2006)。雙碼理論應用於多媒體輔助英語生字與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江庭宇(2010)。「文學網路化」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吳怡儒、蔡文榮、李林滄(2012)。彰化縣偏遠地區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1),25-57。
吳旻純(2011)。自主性線上影音觀看模式對語言學習之影響。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4(4),22-32。
吳政宏(2010)。大富翁遊戲配合網路於精熟學習成效研究-以國小高年級數學科圓面積為例。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家碧(2010)。教師口語回饋對高低能力學生籃球精熟學習的影響。育達科大學報。25,105-116。
吳家碧(2011)。合作學習及精熟學習對大學生之籃球技能學習成效。育達科大學報。28,17-28。
吳培筠(2006)。自我教導策略教學對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數學加法學習之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慶麟(2010)。實現具網路瀏覽功能之安全性電子書閱讀軟體。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呂佳樺(2012)。國中詩圖文寫作創意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欽武、王燕雀(2012)。小組遊戲競賽法對國小新生的數學學習效益。嶺東學報。31,175-192。
李介至(2005)。護專學生防禦性悲觀對內外科學習焦慮及精熟投入之作用效果評估。中華輔導學報,6,121~152。
李弘呈(2013)。不同媒體格式對國小學童智慧財產權認知學習成效之影響。靜宜大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青憲、王稔志、邱中人、張森嘉 (2006)。多模探索式學習系統。電腦與通訊,116,86-91。
李昱昀(2012)。圖像表徵式動畫教材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數學焦慮、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昱慶(2010)。英語電子書教學的個案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李梅(2011)。整數加法運算病例解析。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版),9,12-13。
李榮杰(2011)。錨式影片融合多媒體簡報教學成效~以國小六年級環境教育議題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慶源、楊朝富、楊梅伶(2013)。行動化生態觀察電子書之製作與應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9(3),173-188。
利亞蒨(2002)。網路輔助教學在國小數學學習領域學習成效、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怡君(2006)。電子童書之互動程度在兒童閱聽成效及態度上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怡君、伊彬(2008)。電子童書之互動程度對三年級與五年級兒童閱聽成效之影響。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5 (3),371-401。
岳修平、林維真、李孟潔、黃瀞瑩、葉思岑(2011)。電子書漫畫之閱讀歷程與行為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應用與發展,95,69-78。
林弘昌(2008)。錨式情境教學法的靜像式情境教材設計。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8(5)。
林弘昌、陳祺祐(2011)。精熟學習策略融入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科學概念改變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97,45~63。
林百也、黃清雲(2011)。精熟學習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壁球選修課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20-34。
林函諭(2011)。電子繪本設計及其在教學運用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孟穎、蔡子瑋(2010)。「性別平等教育」之線上情境影音教材開發與學習成效分析。設計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2010,75-84。
林宜蓉(2009)。多媒體電子書對英語學習者閱讀態度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珊慧(2007)。微生物科學家繪本電子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科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家妤(2011)。探討兒童英語電子書於行動學習之使用意願與效果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桂英(2009)。自然情境教學對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自發性溝通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愛惠(2009)。合作式與獨立式閱讀英文電子書對國小學生英文閱讀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惠愛(2012)。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國小學童閱讀能力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承德(2003)。台東縣國小四年級學童數學態度、數學焦慮與數學成就之研究。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林碧珍(2003)。生活情境中的數學。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3,1-20。
林曉萱、徐明景、陳又菁(2013)。應用建構理論提升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建置傳統音樂之電子書為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433-450
林麗華(2006)。國小數學不同成就學生對數學文字題的閱讀理解能力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惠芬(2003)。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
侯君儒(2006)。基於階層化隱藏式馬可夫模型演算法之語音辨識系統之設計。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凃春愛(2010)。建構電子書教材品質評估指標。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姚如芬(2011)。低年級學童對於「加法交換律」與「等號」的認識。科學教育學刊,
19(3),211-235。
施文玲(2007)。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數位化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2),32-41。
施正元(2010)。電子書市商業模式之初探。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施並宏(2009)。情境教學論在國小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省思-以竹北市光明國小三年級為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施竣彥(2010)。理性與感性附加語意對數位影音學習之影響。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00)。數學教育學習領域:數學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08年7月10日,取自:http://cd .emb.hkedcity.net/cd/maths/tc/doc/curr_syll/Math_Syllabuses_chi_pdf/Math_ Curr_Guide_P -P _ 000_c.pdf
柯倩玉(2008)。全球暖化數位教材之設計與評估-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玉華(2011)。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領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唯竣(2002)新一代的電子書規格-OEBPS。生活科技教育,35(5),28-34。
洪國峰(2011)。就著作權法論科技保護措施對於讀者合理使用電子書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紀育廷、歐陽誾(2013)。應用情境學習於國小五年級網路隱私安全教育之成效研究。教育學誌,29,21-69。
美國全國數學教師委員會(2000)。《學校數學的原則和標準》(PSSM)。
胡信鋒(2007)。情境教學—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探討。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3,194-196。
胡淑美(2006)。互動式繪本電子書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探究-以形形色色的動物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玉軒(2012)。探究低成就學童的數學加法遊戲之圖像思考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徐韶君(2007)。電子童書與幼兒閱讀理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靜儀(2006)。童話電子書創作教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1,205-248。
馬順媛(2011)。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實驗結題報告。凱監學院學報,29(2),202-204。
高佩蓉(2006)。直接教學模式與建構式教學法於數學困難學生二位數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教學成效之比較。臺南大學特殊敎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英傑、張素宜(2008)。小寶貝,我把數學變簡單了!--從情境學習理論談數學課程設計。科學教育月刊,313,9-17。
張淑玲(2006)。科學家故事繪本電子書教學對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富鈞(2008)。合作學習策略與精熟學習對不同能力學習者射箭技能學習成效與互動行為之研究。中正教育研究,6(2),77-93。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
梁宗賀(2013)。運用電子書科技支援個人化學習:專為國小學童設計之互動電子書學習系統之研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莊智軍(2005)。網路化精熟學習系統對於技藝性科目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電腦軟體應用丙級技術士學科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立人(2002)。以WWW為基礎的發動機互動式學習教材之研究與製作。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許雅芬(2013)。電子故事書結合做筆記策略對國小學生閱讀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許楨哲(2003)。實際建置線上網路競賽系統:以數學競賽網站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4(4),42-45。
許靜雯( 2008)。數學低成就兒童加減法計算能力診斷與補救教學方案實施成效分析。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乃瑋(2006)。兒童閱讀英文電子童書之情境暨需求研究--以TumbleBook電子童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陳月雲(2006)。互動式繪本電子書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佑任(2013)。以電子書呈現情境式多媒體教材之學習成效-以國小三年級數學除法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宜萍(2013)。遊戲式數位練習對數學多步驟解題之影響研究:以國小數與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怡均(2013)。電子書應用於國小校外教學之初探。教育高階論壇學術研討會:數位時代之教育議題與發展4‐2‐1~4-2-9。
陳美芳(2012)。體育課自我決定理論之運用—教師自主支持與精熟動機氣候之社會因素對學生自我決定動機的影響。臺灣體育論壇,4,39-50。
陳素菁(2008)。直接教學結合自我教導策略對國小六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整數四則運算之學習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美、紀懿軒、魏千翎、許惠雯、廖怡婷(2012)。兒童電子書繪製與教學應用- -以花卉為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25,40-70。
陳惠華(2010)。情境學習理論在傳統武術教學上之應用—以合作學習模式為中心。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總刊,49,95-114。
謝顒丞、陳渝勳、林姮君、吳心瑜(2011)。應用於電子書數位內容之數位版權管理機制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1,103-114。
陳瑜芬、姚秀筠(2009)。探究精熟學習導向之e化形成性評量之成效--以「統計學」為例。Business Education Quarterly November,115,23-30。
陳瑞嫻(2011)。國小師生對自然課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榮章、王琦正、譚醒鴻(2010)。影像回饋介入精熟學習對不同能力學生在棒球揮擊學習成效之研究。台南科大學報,29,179-190。
陳榮章(2011)。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策略對大專不同能力學生桌球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開期刊,10(3),151~157。
陳漢瑛(1991)。精熟學習策略配合微電腦化s-p表分析診斷與回饋對護專學生藥理學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技術學刊,(6)2,99-107。
陳慧卿(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對電子童書與紙本童書之閱讀能力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靜宜(2009)。「英語村」情境教學課程設計發展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曾碧玉(2010)。自然情境教學法在融合情境中對特殊需求幼兒溝通能力之學習成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宏能(2008)。在有限資源下以服務導向架構整合異質數位學習平台之研究。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武元、潘淑靜、劉奕帆、劉馨韓(2012)電子書在學習上的研究與應用趨勢之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100,49-58。
黃芳進、黃清雲(2010)。精熟融入合作學習策略對不同能力學生桌球學習成就與動機之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5(2),15-28。
黃迎春、荒井智子(2012)。跨領域戲劇情境應用於日語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接受一年半戲劇方式日語情境教學大學生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0,47-69。
黃淑婷(2007)。故事情境教學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解決面積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勝發(2002)。找出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因素。師說,167,16-19。
黃惠禪(2003)。國小一年級學童數學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鈴錚、李佳穎(2007)。台北地區大學生對於網路電子書之喜好。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07,59-72。
黃鋑德(2011)。多媒體電子書系統評估及任務分析。國立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心怡、劉遠楨(2012)。創新學習:資訊科技的應用與實踐。教學科技與媒體,100,36-41。
楊心怡、吳佳蓉(2012)。合作學習輔以電子書包在國小四年級國語文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102,61-78。
楊貞月(2007)。「數學回憶單」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數學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家浤(2013)。大富翁遊戲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金錢概念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淑雯(2001)。一個國小低年級數學低成就兒童補救教學之臨床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德清、吳宛儒(2007)。數常識情境教學活動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6),647-669。
溫明正(2000)。教室電腦教學環境的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77,8-14。
溫嘉榮、莊明廣、盧秀敏、陳嘉斌(2010)。電子書在國民小學防災科技教育應用之探討。工業科技教育學刊,3,87-94。
詹士宜(2012)。以認知負荷取向分析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在多媒體數學解題歷程之教學。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2,117-156。
廖千慧(2003)。學習路徑控制機制對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以國小數學課程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廖敏淑(2013)。合作精熟學習策略對舞蹈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開期刊,12(2),140 -148。
劉姍姍(2010)。數位說故事應用於成語反思學習。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承翰(2009)。情境式遊戲教學策略輔助國小作文課程效益之探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芷妘(2006)。宿題評量在國小數學科之應用—以二年級學童二位數加減法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彥君、藍玉玲、高聖博(2011)。情境學習導向的臨床心理學教育:標準化病人訓練之應用與挑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2),247-278。
滕春麗(2010)。精熟學習策略配合數位化診斷系統對高工學生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數學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孝中(2010)。電子書使用者採用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文榮、蔡佩君(2012)。互動式電子白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教育科學期刊,11(2),69-91。
蔡妤珩(2009)。高三學生「元素的性質與分子的結構概念」之精熟學習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居澤(2012)。情境教學法在綜合活動領域教學的運用。體驗教育學報,6,173-178。
蔡錦沄(2008)。自我教導策略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數學加減運算學習成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宇君(2013)。從數位學習到新素養:電子書閱讀器對高中生社群的可能影響。新聞學研究,114,127-163。
鄭芝芳(2011)。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英文文學圈中閱讀電子書之效益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英語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金昌(2003)。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及學習反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金昌、王宗吉(2004)。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之研究。體育學報中華民國體育學會,37,265-274。
盧秀琴、石佩真、蔡春微(2006)。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繪本電子書之製作與應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 (2),1-30。
翰林文教事業(2013)。國民小學一上數學備課用書,4月再版。
蕭顯勝、吳姈蓉、洪宛諦(2009)。無所不在學習環境下的數學步道教學系統之建置,國立臺南大學「理工研究學報」,43 (1),1-20。
戴谷州2010視覺化工具融入程式語言教學對初學者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孟宗、謝彥如、林素淳(2012)。電子書易讀接受模式。中華印刷科技年報,599-607。
謝如山、潘鳳琴(2012)。情境教學於學生因數與倍數概念發展之行動研究。藝術學報,90,347-371。
謝坤晉(2012)。精熟結合合作學習策略對木球學習成就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開期刊,11(2),148-156。
謝彬彬、曾淑賢、陳錦茗、歐麗玲(2009)。運用情境教學技術於遊戲團體對提升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適應能力之研究。精神衛生護理雜誌,(4)2,26-36。
謝闓如、楊晉民、林原宏(2011 )。數學學習科技與教師專業能力之探討。2011年教師教育發展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
簡晨卉(2013)。數位遊戲式學習在城鄉國小數學加減法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蘇世傑(2006)。個人化數位學習系統之設計與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蘇亮豪(2010)。結合行動與感應科技之護理技能訓練系統-以身體評估課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顧芳槐(2009)。以自然情境教學策略教導多重障礙學生在學校適應上之經驗分享--一以聽覺障礙合併自閉症為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特教通訊,41,43-47。
龔心怡(2008)。影響數學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探究:數學自我概念與數學自我效能。研究與創新,9,6-7。
貳、英文部分
Antifaiff, G.(2005). Ebooks for young readers. ,School Libraries in Canada, 25(1),69-70.
Ohene-Djan, J., & Fernandes, A.(2003). Personalising electronic books.Journal of Digital Information, 3(4),1-1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勝發(2002)。找出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因素。師說,167,16-19。
2. 黃迎春、荒井智子(2012)。跨領域戲劇情境應用於日語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接受一年半戲劇方式日語情境教學大學生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0,47-69。
3. 黃芳進、黃清雲(2010)。精熟融入合作學習策略對不同能力學生桌球學習成就與動機之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5(2),15-28。
4. 黃武元、潘淑靜、劉奕帆、劉馨韓(2012)電子書在學習上的研究與應用趨勢之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100,49-58。
5. 陳漢瑛(1991)。精熟學習策略配合微電腦化s-p表分析診斷與回饋對護專學生藥理學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技術學刊,(6)2,99-107。
6. 謝顒丞、陳渝勳、林姮君、吳心瑜(2011)。應用於電子書數位內容之數位版權管理機制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1,103-114。
7. 陳惠華(2010)。情境學習理論在傳統武術教學上之應用—以合作學習模式為中心。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總刊,49,95-114。
8. 陳惠美、紀懿軒、魏千翎、許惠雯、廖怡婷(2012)。兒童電子書繪製與教學應用- -以花卉為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25,40-70。
9. 陳美芳(2012)。體育課自我決定理論之運用—教師自主支持與精熟動機氣候之社會因素對學生自我決定動機的影響。臺灣體育論壇,4,39-50。
10. 張富鈞(2008)。合作學習策略與精熟學習對不同能力學習者射箭技能學習成效與互動行為之研究。中正教育研究,6(2),77-93。
11. 張英傑、張素宜(2008)。小寶貝,我把數學變簡單了!--從情境學習理論談數學課程設計。科學教育月刊,313,9-17。
12. 紀育廷、歐陽誾(2013)。應用情境學習於國小五年級網路隱私安全教育之成效研究。教育學誌,29,21-69。
13. 洪唯竣(2002)新一代的電子書規格-OEBPS。生活科技教育,35(5),28-34。
14. 姚如芬(2011)。低年級學童對於「加法交換律」與「等號」的認識。科學教育學刊,
15.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