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5.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5 02: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靜裕
研究生(外文):Ho Ching-Yu
論文名稱:單身中年女教師生活適應與老年準備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Life Adaptation and Aging Preparationof the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指導教授:蔡秀美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Dr. Hsiu-Mei Tsai
口試委員:張菀珍張筱雯
口試委員(外文):Wan-Jen ChangHsiao-wen Chang
口試日期:2015-01-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單身中年女教師生活適應老年準備
外文關鍵詞:singlemid-aged female teacherlife adaptationaging prepa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8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究單身中年女教師生活適應與老年準備,以七位單身中年女教師為對象,說明單身中年女教師的生理適應、心理適應、社會適應,以及對未來的老年生活所做的各項準備。研究者以質性研究的半結構訪談法,訪談七位單身中年女教師,歸納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單身中年女教師關注外觀和身體的狀況的改變和更年期的適應問題。
二、單身中年女教師對單身生活抱持正面的態度;重新定義「女兒」的角色;和姊妹的感情良好,往來密切。
三、單身中年女教師肯定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並擁有志同道合的「老」朋友。
四、單身中年女教師目前選擇與家人同住;年老後規畫請外勞來照顧自己和到養護機構去住並注重身體健康的準備。
五、單身中年女教師採用多元理財規劃準備。
六、社區大學的才藝課程被單身中年女教師喜愛和接受。
七、單身中年女教師樂於擔任志工,離婚族群離婚族群會從宗教尋求心靈的寄託。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一、針對政府主管機關的建議為重視單身中年女教師的適應問題、加強老年準備觀念宣導、加強對老人照護機構的管理。
二、對成人與高齡教育機構的建議為利用寒暑假開設有關生活適應課程,讓單身中年女教師有喘息和充電的機會、針對不同族群開設不同的老年準備課程。
三、對單身中年女教師的建議為積極參與活動擴展人際關係、利用現在的空暇時間培養第二專長。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life adaptation and aging preparation.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seven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and described their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their aging preparation for the future.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seven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with semi-structured outlin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analysis, the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care about the change of appearance and body , as well as the adjustment of menopausal .
2.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live their single lives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They re-define their roles as a “daughter”. They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isters and visit each other frenquently.
3.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recognize their own work performance, and have old friends who are in the same camp as themselves.
4.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choose to live with their family at present. They plan to employ the foreign family caretaker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or to move to nursing institutes when they are getting old. They also pay attention to physical health preparation.
5.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have multiple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
6.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like to go to the handcraft classes in community colleges.
7.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are pleased to be voluteers; and the divorced ones would like to find peace of mind from relig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Government authorities should emphasize the life adaptation of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strengthen on the campaign of aging prepa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lderly care facilities.
2. The adult and eld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should offer life adaptation courses for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in summer and winter vacations, in order that they can take a break and refresh themselves; b.should offer variuos aging preparation courses for different groups.
3. Single mid-aged female teachers should positively anticipate activities to exp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rain themselves to have second Second expertise by using leisure tim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女性生涯發展理論與老化 15
第二節 教師生涯發展理論與生活適應 26
第三節 老年準備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 5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8
第五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資料分析 60
第六節 信效度檢驗與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單身中年女教師的生活適應 67
第二節 單身中年女教師的老年準備 11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5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148
參考文獻 151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58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59
附錄三 訪談對象檢核函 161

壹、中文參考文獻
王鐘和、李勤川、陽琪編譯(1986)。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出版社。
王沂釗(1995)。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學生輔導月刊,36,頁108-118。
王以人、林淑玲、駱方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內政部統計處(2013年12月31日)。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內政部統計處。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98%E5%B9%B4%E5%9C%8B%E6%B0%91.doc
內政部統計處(2013年12月31日)。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統計處。取自http:http://www.moi.gov.tw/stat/gender.aspx
石泱(2009)。不同居住型態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影響因素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期,P27-54。
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Bernice Lott著。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登後、陳秀娟(譯)(2000)。傅瑞丹著。美好的銀髮歲月。台北:新自然主義。
李宗派(2007)。老化概念(I):生物科學之老化理論。台灣老人保健學刊。
李彥瑾(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政賢(譯)( 2010)。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吳芝儀(譯)( 2008)。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著。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
吳芝儀( 2011)。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濤石。
呂寶靜(1997)。臺灣民眾從事老年準備之初探。社會工作學刊,4,,p27-53。
沈志勳(2004)。中年男同志老化態度與老年準備初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少萍(2009)。不同單身類型未婚女性單身壓力、自我觀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玲佳(2004)。國小未婚女性教師感情態度與感情抉擇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沈秀瓊(2005)。單身中年女性控制信念、懊悔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市:五南。
林宛蓁(2009)。嘉義縣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知覺、情緒智慧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輔導學報,12,265-197。
洪秀珍(2000)。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胡海國編譯(1987)。成人心理學。台北:桂冠。
紐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孫玉珍譯(2011)。大前研一著。一個人的經濟。台北市:天下遠見。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高雄:麗文。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性別統計專區。教育部統計處。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973&Page=20272&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c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陳仁揚(2013)。不同世代中老年人-老年準備之研究。亞洲大學。未出版,台中市。
許嫚真(2013)。中高齡單身女性老化態度與老年準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陸冠全( 2013)。我國嬰兒潮世代老年準備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明珠、戴嘉南(2009)。不婚女性教師不婚抉擇及其生活適應之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報,20期,P23-70。
陳峰瑛(2003)。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探究-以高雄都會區的獨居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靜晃、黃明發(2013)。發展心理學。新北市:揚智。
張慧芝譯(2002)。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桂冠。
陳曉彥(2012)。獨身時代來臨:成年後其自願穩定單身女性存在樣貌。國立師範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育吟(2004)。探討長姑娘單身生涯經驗之認同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富順(1992)。成人心理。台北縣:空大。
黃富順(2012)。高齡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院。
黃文三、沈碩彬(2010)。國小教師宗教心理、正向心理、工作壓力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探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第21期。
黃郁婷、黃美鴻( 2012)。臺北市大陸配偶子女的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與家庭學刊,2012,3,P22-39。
黃慧真譯(1995)。成人發展。台北:桂冠。
賀正貞(2003)。女性單親家庭之家庭資源管理與生活適應研究-以台中縣中低收入女性單親家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怡菁(2011)。傾聽他們的聲音¬-三位國小教師在超額問題下的處境與調適。國立台中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董秋吟( 2012)。中年女性的老年準備學習之研究:老化觀點的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琇雅(2008)。空巢期國小教師社會參與、婚姻品質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明綺(譯) (2009)。上野千鶴子著。一個人的老後。台北:時報。
溫雅媜(2007)。影響中老年人養老準備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芝菁(2013)。影響臺灣地區中高齡人口選擇未來養老居住方式之因子探討。國立台北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首頁(2013年11月27日)。公證專區。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公證專區http://ild.judicial.gov.tw/?struID=45&cid=83&selectID=337
維基百科(2013年12月15日)。老人學。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81%E4%BA%BA%E5%AD%B8
維基百科(2014年4月1日)。更年期。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B%B4%E5%B9%B4%E6%9C%9F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4卷,2期,P221-246。
趙蕾、吳文安(譯)(2010)。瑪格麗特•W•馬特林著。女性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廖美惠(2011)。南投縣社區女性領導人生命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若蘭、藍茜如(2010)。心理衛生概要。台北:華都文化。
蔡詩萍( 2011)。健康活到老,健康的老去。載於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合著。有一天你也會變老。台北:大樹林。
盧羿廷(2004)。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保禎、簡仁育(1988)。心理衛生。台北:五南。
聯合新聞網(2013)。中小學教師平均53歲退休。取自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36605
魏惠娟(2010)。45歲~高齡教育最佳時機。師友,518,9~15。99年8月。
魏惠娟(2012)。臺灣樂齡學習。台北市:五南。
顏寧(譯)( 2011)。Sharan B.Merri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實施指南。 台北:五南。
簡瓊珠(2003)。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蕭德蘭(譯) (1997)。蓋爾•希伊著。新中年主張。台北:天下。
羅欣怡(2007)。三位未婚單身資深女性教師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銘傳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麗瓊(2012)。獨居未婚女性老人生命歷程與老年準備之探索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貳、英文參考文獻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Achen,Paris.(2011,July 26). Prepare now for the challenges of aging.[Online forum].Retirieved from
http://www.kansas.com/2011/07/26/1948268/prepare-now-for-the-challenges.html
Bee,H.L.(1987).The journal of adulthood. New York:Macmillan.
Ferguson, Susan J.(2000),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Marriage Never Married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Woman. Gender & Society, 14(1),136-159.
Fessler,R.(1985).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Burke,P.J.&Heideman,R.G.(ed.).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Illionis:Charles C. Thomas.
Hooyman, Nancy R. & Kiyak , H. Asuman (2011) .Social Geront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9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Hori,s.,&Cusack,S. (2006) .Third-age Education in Canda and Japan: attitudes toward ag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32,463-481.
Huberman,M.(1989).The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Teachers.Teachers College Record,91,31-57.
Huberman,M.(1995).Working with life-history narrative.In H McEwan&K.Egan(Eds. ),Narrative in teaching,and research(pp.127-165).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McDoland,P.A.,P.& Haney,M.(1988).Counseling the older adult: A training manual in clinical gerontology.Lexington,MA: Lexington Books.
Maslow,A.(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K:Harper.
Piaget,J.(1980).Six psychological studies.New York:Vintage Book.
Sales, E. (1978) .Women’s adult development. In I. H. Frieze,R .Katz, D. Ruble and E.Sales(Eds.).Women and sex role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Norton.
Stein,P.J.(1981).Understanding Single Adulthood.In Stein,P.J.(ED.),Single Life:Unmarried Adults in Social Context.(pp.9-20)New York,NY:St. Martin’s Press.
Sternberg, R. J. (2006). Cogn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Calif.: Thomson/Wadsworth.
Tan, JooEan(2010).Soc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odern Age: Never-married women in Bangkok, Jakarta and Manil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41(5),749-76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