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1.臺灣文獻專書(採用周憲文編,臺灣文獻叢刊,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1972)
丁日健、藍鼎元、魏源、謝金鑾、鄧傳安、姚瑩、劉韻珂、熊一本、仝卜年、史密、徐宗幹,《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
不著撰人,《福建省例》(臺灣文獻叢刊第19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
不著撰人,《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
不著撰人,《臺灣私法債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7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不著撰人,《褔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
六十七、黃叔璥,《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
王凱泰、馬清樞、何徵、劉家謀,《臺陽雜詠》(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 。
林真,《臺灣私法人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
連橫,《雅言》(臺灣文獻叢刊第16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陳培桂、林豪,《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 。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陳朝龍、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陳肇興,《陶村詩稿》(臺灣文獻叢刊第14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
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
劉枝萬,《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15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0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
蔡振豐,《苑裹志》(臺灣文獻叢刊第4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蔣師轍、薛紹元,《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
鄧傳安、沈太僕,《蠡測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
穆彰阿、李佐賢、泮錫恩、廖鴻荃、龔自珍,《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
穆彰阿、李佐賢、泮錫恩、廖鴻荃、龔自珍,《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
戴炎輝編,《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971)。
2.其他專書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99)。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屏東縣 臺東縣篇》(臺北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新竹縣市篇》(臺北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8)。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臺中縣市篇》(臺北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發行,1997)。
何培夫,《臺灣碑碣的故事》(南投縣:臺灣省政府,2001)。
林文龍,《社寮三百年開發史》(南投縣:社寮文教基金會,1998)。
林美容,《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91)。
邱秀堂,《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市:國家圖書館,2003)。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陳紹馨、傅瑞德,《臺灣人口姓氏分佈》(美國亞州學會中文硏究資料中心,1968)。
曾國棟,《臺灣的碑碣》(臺北縣: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黃文賢策畫,《社寮地區三百年‧文化導覽老地名釋析》(南投縣:竹山鎮公所,2001)。
黃宗輝編,《南投史話》(南投縣:南投縣政府,1994)。
蘇清景,《紫南宮文化精神》(南投縣竹山鎮: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2003)。
二、專書論文
林文龍,〈人物志〉,收於草屯鎮公所編,《草屯鎮志》(南投縣:草屯鎮公所,1986),頁889-959。
林文龍,〈人物志〉,收於竹山鎮公所編,《竹山鎮志》(南投縣:竹山鎮公所,2001),頁1424-1495。
林志重,〈聖蹟篇〉,收於名間鄉公所編,《名間鄉志》(名間鄉公所,2004),頁881-931。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結社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三民所,1988),頁95-125。
林萬億,〈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福利觀〉《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臺北市:五南圖書),頁3-35。
周國屏,〈社會篇〉,收於名間鄉公所編,《名間鄉志》(南投縣:名間鄉公所,2004),頁507-618。
連慧珠,〈開拓篇〉,收於名間鄉公所編,《名間鄉志》(南投縣:名間鄉公所,2004),頁127-164。
莊翰華,〈經濟篇〉,收於名間鄉公所編,《名間鄉志》(南投縣:名間鄉公所,2004),頁275-382。
陳美羿,〈義渡百年,善德流芳〉,《臺灣慈善400年》(臺北市:經典雜誌,2006),頁12-21。
張瑞成,〈住民志〉,收於竹山鎮公所編,《竹山鎮志》(南投縣:竹山鎮公所,2001),頁224-338。
張永楨,〈教育志〉,收於竹山鎮公所編,《竹山鎮志》(南投縣:竹山鎮公所,2001),頁846-1011。
楊貴三,〈土地篇〉,收於名間鄉公所編,《名間鄉志》(南投縣:名間鄉公所,2004),頁31-38。
楊秉煌,〈地理志〉,收於竹山鎮公所編,《竹山鎮志》(南投縣:竹山鎮公所,2001),頁210-239。
盧胡彬,〈人物篇〉,收於名間鄉公所編,《名間鄉志》(南投縣:名間鄉公所 2004),頁933-1036。
戴文鋒,〈當代慈善特色 原始類型的社會救濟〉《臺灣慈善400年》(臺北市:經典雜誌,2006),頁74-79。
三、期刊論文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期,(2000.06),頁127-166。耿慧玲,〈臺灣碑誌與行政管理的自治規約〉,《策略評論:2012大學商管教學策略與個案系列4─歷史與管理》18期(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企業研究院學術教育基金會2012.12),頁15-42。許雪姬,〈竹筏在臺灣交通史上的貢獻〉,《臺灣風物》33卷3期(1983.9)頁1-9。賴兩陽,〈台灣清領至日治時期的社會福利發展:1683-1945〉,《空大學訊》394期(2008.04.01),頁80-86。
四、學位論文
江宜樺,〈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何承晏,〈台灣民眾福利態度的階級差異〉(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吳淑慈,〈清代臺灣的義渡──以永濟義渡為例〉(臺北市: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林育丞,〈媽祖文化價值認知及文化資產保存效益探討〉(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姚文琦,〈台灣媽祖信仰的進香態度及其變遷-從信眾的觀點進行觀察〉(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胡婷婷,〈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新北市,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張淑貞,〈竹山紫南宮準銀髮族參與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南投縣: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碩士論文,2012)。張湘翎,〈社區自主環境管理機制之探討--以竹山鎮社寮社區總體營造為例〉(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張雅字,〈南投道教寺廟研究─以竹山等四鄉鎮為範圍〉(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莊育麟,〈從Sally Helgesen 的「包容網」理論探討宗教型非營利組織領導之研究-以「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第4屆至第8屆)」為例〉(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陳玉佩,〈廟宇對鄉鎮觀光發展的影響─以竹山鎮紫南宮為例〉(新北市: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楊秀梅,〈草根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之研究-以社寮文教基金會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五、研討會論文
范銚燻,〈台灣的河川流域與水文特性〉,《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永續發展通識課程》(2005),頁9-10。
六、報紙文章
人間福報,〈紫南宮善款 照顧社區老少〉,《人間福報》,2012.08.28,第9版。
張家樂,〈紫南宮遠距醫療 陸客青睞〉,《聯合報》,2010.11.29,第B1版。
張家樂,〈開工日 紫南宮借金潮擠爆馬路〉,《聯合報》,2015.02.26,第B2版。
黃宏璣,〈香油錢 做公益〉,《聯合報》,2015.03.01,第B1版。
張家樂,〈紫南宮照顧竹山 包辦國中小學費〉,《聯合報》,2015.05.13,第A9版。
黃宏璣,〈名間VS.集集 鳳梨荔枝節較勁〉,《聯合報》,2015.07.05,第B3版。
七、電子媒體
〈亮點集集〉,集集鎮公所網站,http://travel.chi-chi.gov.tw/photo.aspx?id=171,103.12.9參閱。
〈關於發財金〉,紫南宮官方網站,http://www.紫南宮.tw/about/about05.htm,2014.12.11參閱。
〈服務項目〉,紫南宮官方網站, http://www.xn--6kry7q182a.tw/service/service01.htmhttp://www.xn--6kry7q182a.tw/service/service01.htm,2015.01.28參閱。
〈吃丁酒的由來〉,紫南宮官方網站,http://www.紫南宮.tw/about/about06.htm,2015.01.28參閱。
〈最新活動〉,紫南宮官方網站,http://www.紫南宮.tw/news/news01.htm,2015.03.29參閱。
〈關於紫南宮〉,紫南宮官方網站,http://www.xn--6kry7q182a.tw/about/about02.htm,104.04.22參閱。
〈名間鄉各村落地圖〉,名間鄉公所網站, http://www.mnjn.gov.tw/,2014.06.13參閱。
〈隘寮里與濁水村位置圖〉,谷歌地圖網站,https://ditu.google.com/maps?output=classic&dg=brw,2014.12.12參閱。
〈社寮文教基金會〉,台灣社區通網站,http://sixstar.moc.gov.tw/blog/kgb0315/blogAlbumAction.do?method=doListAlbum,2015.03.30參閱。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ultureAssetsTotalSearchAction.do?maxRecord=10&menuId=310&citys=12%23%E5%8D%97%E6%8A%95%E7%B8%A3&searchType=1.1%23%E5%8F%A4%E8%B9%9F&recordCount=15&align=center&iscancel=true¤tPage=2&method=doSearchTotal&assetsName=,103.12.10及104.06.10參閱。
何培夫,〈史料〉,《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網站,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_ink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7%a2%91%e7%a2%a3%e6%8b%93%e7%89%87&subject_url=document_ink_category.hpg&project_id=twrb&dtd_id=12&xml_id=0000000108,2014.1.19日參閱。
〈石話石說─房里溪官義渡、大甲溪官義渡、蛤仔市公置義渡碑、八通關古道之碑〉八通關古道之碑〉,台灣碑碣的故事網站,http://memory.ncl.edu.tw/tm_new/subject/stela/stories.htm,103.11.21參閱。
〈戀戀永和山 漫步彩虹之橋〉,頭份之戀網站,http://www1.mlc.gov.tw/read/html/a/6/%E8%8B%97%E6%A0%97%E4%BB%8B%E7%B4%B9%E7%B6%B2%E7%AB%99/top.htm,103.11.21參閱。
〈八掌溪義渡碑〉,嘉義市觀光旅遊網,http://travel.chiayi.gov.tw/TC/spotsContent.aspx?ID=51&chk=2d2eff75-3de4-480e-93e9-58ebf,2014.12.25參閱。
何培夫,〈臺灣碑碣的故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室網站http://memory.ncl.edu.tw/tm_new/subject/stela/int.htm,2014.12.25參閱。
〈濁水村及濁水社區發展協會簡介〉,濁水社區發展協會網站,http://sixstar.moc.gov.tw/blog/M8866/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4921,2014.7.23及2015.07.10參閱。
〈社寮里及社寮社區發展協會簡介〉,竹山鎮社寮社區發展協會,
gov.tw/blog/Sheliao0312/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2014.7.23參閱。
林文龍,〈簡化成及其史蹟〉,台灣文獻館電子報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113&AID=1584,2013.11.13參閱。
〈發現林圮埔〉,竹山鎮公所官方網站http://www.chushang.gov.tw/editor_item/u_editor_v2.asp?id={7E03D7F2-7B30-4CB7-9E45-59B27FA67556}&editor_id=104&PageNo=2,2015.03.17參閱。
〈景點介紹〉,頭份鎮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toufen.gov.tw/toufen/8-1.php?forewordTypeID=3998,2015.02.15參閱。
〈宗教信仰〉,交通局網站,http://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09,2014.12.02參閱
李錫卿、洪昭敏,〈紫南宮向上提升 竹山卻停滯?〉,李氏新聞網,http://leenews.com.tw/km-master/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0130306-6,2015.03.16參閱。
戴寶村,〈移民臺灣:臺灣移民歷史的考察〉,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96年8月,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content9608.htm,2015.04.13參閱。
〈人物志〉,新竹市文化局網站,http://www.hcccb.gov.tw/chinese/05tour/tour_f02.asp?titleId=100,104.04.18參閱。
〈臺灣百科大全書〉,文化部網站,http://nrch.cca.gov.tw/twpedia.php?id=3570,2015.04.19參閱。
〈三級古蹟〉,南投縣南投高中書香世家隊,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8/tmgirl/index2.htm,2015.5.2參閱。
江寶釵,〈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xdcm.nmtl.gov.tw/twp/b/b02.htm,2015.5.4參閱。
蕭博陽,〈紫南宮吃丁酒 十萬麻油雞飄香〉,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2015.03.06參閱。
〈社寮里人口統計〉,竹山戶政事務所官方網站,http://jshr.nantou.gov.tw/default.asp,2014.9.19參閱。
〈濁水村人口統計〉,名間政事務所官方網站。http://mingchr.nantou.gov.tw/CustomerSet/032_population/u_population_v.asp?id={BEC4A340-86F8-40B6-BDA0-A292931FD3C3}&yy=099&mm=01,2014.9.19參閱。
〈全國出生數〉,行政院主計總處官方網站,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9&CtNode=4595&mp=1,2015.3.24參閱。
社寮武德宮網站,http://home.tinp.net.tw/mypage/00071672/wodor1738/cfd-5.htm,2014.9.19參閱。
〈楊寧:儒商鼻祖子貢〉,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3/26/n3209696.htm,2015.05.26參閱。
〈公共工程電子報第34期100.04.09〉,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http://www.pcc.gov.tw/epaper/10005/bridge.htm,104.07.10參閱。.
〈濁水溪流域的「水鬼隊」-名間水上救生分隊〉,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隊名間分隊,http://enews.nfa.gov.tw/issue/931202s/,2015.07.10參閱。
〈救災落水 義消張瑞賢殉職〉,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27441/print,2015.07.10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