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依筆劃排列)
【1】 王念慈、蔡智勇(2009)。工作壓力對於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高工作壓力群為例。健康與管理學術研討會:新竹。
【2】 王景賓(2009)。消防人員風險知覺對安全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安全領導為調節變項。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3】 江昱仁、沈易儒(2008)。激流泛舟遊客刺激尋求與幸福感之研究 –以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為例。2008國際綠色與運動休閒管理學術研討會,頁129-144,朝陽科技大學。
【4】 李奇勳(2007)。知覺風險對消費者知覺價值之形成所扮演角色的探討。國立聯合大學管理學報。【5】 李美蘭(2006)。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6】 林大鈞(2012)。人格特質, 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以嘉義地區消防人員為例。南 華 大 學 企 業 管 理 系 管 理 科 學 碩 士 論 文。
【7】 林幸台(1986)。國中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205-238。
【8】 周佳佑(2005)。工作壓力的認識與改善。T&D飛訊第37期。
【9】 林韋君(2012),台灣地區員工工作壓力來源之探討-以聯合心理諮商所服務對象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邱漢松(2006)。台灣資訊工作人員的樂觀程度研究-以某大型金控公司資訊部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 施建彬(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2】 許士軍(1977)。工作滿意、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一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三十五期,頁13-56。
【13】 陳弘毅(2003)。消防學。台北:鼎茂。
【14】 康李玲、沈勤(2009)。護士工作壓力、A型行為類型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第23卷第4期,255-258頁。
【15】 陳永禎(2013)。新竹縣市特色學校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16】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頁115-137。
【17】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8】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 張德聰(1992)。教師工作生涯壓力的調適。教師天地,57,40-48。
【20】 曾舟君(2007)。消防人員工作特性、風險知覺、工作壓力與休閒需求之研究-以台中縣消防人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 士 論 文。
【21】 曾咸超(2007)。工作滿意與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刑事警察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22】 臺中市政府消防局(2014)。2014年1月15日上網查詢之網站資料。 (http://www.tccfd.gov.tw/home.asp)
【23】 廖哲勇(2013),「臺中市政府基層地政人員休閒生活型態、工作壓力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4】 蔡昆憲(2007)。以正向觀點探討資訊人員職場幸福感之研究:擴展-建立理論觀點。國立高雄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 賴政忠(2000),調查局外勤調查員工作績效制度與工作壓力之研 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6】 賴貞嬌(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27】 謝百亮(1995)。國民小學行政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8】 藍采風(199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
二、英文部份:(依字母排列)
【1】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2】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Methuen.
【3】 Bauer, Raymond A. (1960),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In Cox,Donald F,(Ed.), Risk 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 Harvard Business Process, Boston, MA, pp. 23-33.
【4】 Cox, Donald F. and Stuart U. Rich (1964), “Perceived Risk and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The Case of Telephone Shopp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 No. 4, pp. 32-39.
【5】 Ghiselli, R. F., Lopa, J. L. M. & Billy, B. (2001). Job satisfaction, life satisfaction, andturnover intent: Among food-service managers.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2(2), 28-37.
【6】 Hoppock(1935). Job satisfaction N.Y.:Happy and Brothers Publisher.
【7】 Jacoby, J.and Kaplan, L.,(1972) The components of perceived risk. In M.Venkatesan(Ed.), Proceedings, 3rd Annual Conference. Chicago: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Chicago, pp. 382-393.
【8】 Kalleberg, A.L.(1977). 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s: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124-143.
【9】 Porter, L. W. & Lawler, E. E.(1971). Managerial Attitudes & Performance,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Inc.
【10】 Steer, R. M. (1994). 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NewYork: Addison-Wesley.
【11】 Vroom, V. H. (1962).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