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王珍玲(2012)。從土地非法利用之現況檢討我國土地分區使用管制法制之合理
性─以清境地區民宿為例。台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1(2)。
宋光宇。清境與吉祥─從緬甸區來台義民聚落的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
李建中、藍正明、李正倫(2001)。台灣山坡地開發與防災政策之建議。永續(研)
090-034。
李孝安、林怡苾、鄭維皓(2012)。建構民宿業者行銷通路評選模式已清境地區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第三期,143-166。
李依亭(2007)。日本綠色民宿的發展現況與市場行銷。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355-378。余志偉、莊茹淯、趙亮謝、謝文章(2004),環境影響評估、環境敏感地與高自然
災害潛勢地區之介紹。
李承嘉、方怡茹、廖本全、王玉真、藍逸之。台灣農地功能之研究:一般民眾與農民態度及空間差異地比較。台灣土地研究民國100年五月。第十四卷第一期第29頁至第67頁。Journal of Taiwan Land Research Vol.14‧No.1 pp.29-67。
何春蓀(1971)。台灣之第三世紀盆地。省地質調查所彙刊23號。
林偉誠、何世華、林昭遠(2012)。清境高山地區環境敏感區的土地適宜性。水
土保持學報44(2),161-176。
林瑩昭、沈芳宜、陳靜伶(2004)。清境農場居民對觀光發展影響認知之研究。
餐旅暨家政學刊1(2),203-218。
林朝棨等(1950)。台灣之地下資源。台灣銀行台灣研究叢刊第三種。
林建元、林將財、毛正羽(1991)。都市計畫。第十八卷第一期山坡地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之擬議。59-81。
吳彩珠、丁秀吟、林森田(2009)。農田重劃制度調整方案之評選。台灣土地研究。第十二卷 第二期 109頁-133頁。Journal of Taiwan Land Research Ud.13 No.2 P109-133。
洪如江(2009)。坡地災害防治。水利用土木科技資訊季刊。46期。
紀雲曜、李上妤、薩支平(2001)。台灣土石流災害防救特性初步探討。地工技術 第87期,第49-58頁。施君翰、林致遠、陳羿文、林暐軒、朱達仁(2013)。台灣民宿發展與觀光資源之關聯。觀光休閒管理期刊。第一卷第1期 第124-136頁。
陳文福、莊柏椿(2009)。高山地區民宿發展永續經營策略之探討-以南投清境
地區為例。坡地防災學報,8(2),1-18。
陳怡睿、林洧全、謝舜傑(2011)。坡地利用影響山崩潛勢之評估模式建置─以寶來地區歷經莫拉克颱風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2(3),251-262。黃書禮(1986)。環境敏感地之土地規劃與管理─兼論台灣地區整合資源保育於土 地開發之途徑。都市與計畫。第13卷141-171。
葉信富、陳進發、李振誥(2005)。降雨入滲對坡地不穩定影響之研究。中華水
土保持學報,36(2),145-158。
楊芝澐、郭雅惠、謝雨良、陳昱逵(2013)。民宿產業群聚之形成與民宿經營績效影響研究─以清境地區民宿業者為例。Journal of Commercial Modernization,181-200。
蔡定昌、黃成志(2011)。觀光休閒農場現況發展探討-以南投縣清境農場為例。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863-868。
劉健哲、黃炳文(2004)農地管理政策與農地興建農舍問題之研究。經社法制論
叢第34期,305-336。
劉建哲、林碧釧(2007)。台灣民宿發展之問題與對策-以清境地區為例。鄉林
旅遊研究第一卷第二期39-60。
羅健霖(2006)。土石災害集水區之環境敏感區位分析-以雲林古坑華山地區為
例。水保技術,3(2),95-104。
賴明煌、蔡明居、李德河、吳建宏、紀雲曜、李壁玲(2012)。颱風降雨誘發邊坡崩塌之阿里山公路通行管理基準研擬。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24卷 第4期。
農墾清境五十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82)。53。
坡地利用影響山崩潛勢之評估模式建置—以寶來地區歷經莫拉克颱風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2(3)251-262。
學位論文:
江大樹(2003)。觀光民宿管理之政府職能與角色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討會論文,台北市。
沈軒睿(2004)。政府因應清淨地區民宿業與觀光發展策略規劃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宋懷德(2007)。南投清境地區民宿業與觀光發展策略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市。
林德芳(2007)。清境地區民宿業者對於國土復育政策內容態度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台中市。
林偉誠(2007)。清境高山地區土地適宜性分析。水土保持學系所。
林縈(2006)。清境地區民宿產業發展於居民與民宿業者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台中市。
陳坤鈺(2009)。運用空間技術與景觀指標分析清境地區景觀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黃振原(2005),坡地農村環境敏感區位分析-以華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台中市。
劉佳芳(2003)。阿里山山葵園環境敏感區位分析及收回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台中市。
薛夷珺(2006)。生態旅遊的美麗與哀愁-以溪頭、梅峰、清境與草嶺為例。國
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深度採訪報導。台北市。
書籍:
李培芬。台灣的生態系。遠足文化。新北市。
林澔貞、郭育任、翁儷芯(2007)。台灣的國家步道。遠足文化。新北市。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徐鐵良(2000)。地質與工程。科技圖書。
陳培源(1998)。台灣地形分區圖。科教出版社。
陳培源(2008)。台灣地質。台灣省應用地質技師公會。
黃美傳(2011)。一看就懂台灣地理。遠足文化。新北市。
蔡衡、楊建夫。台灣的斷層與地震。遠足文化。新北市。
鄭明安(2010)。土地利用。文笙書局。台北市。
國科會/研討會:
李至倫(2005)。國土復育條例下清境農場的哀愁與美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 基金會國政評論。
李瑞陽(2007)。利用空間技術與景觀生態指數於清境地區土地適宜性分析。國科會研究計畫。
袁世芬、曾仁隆、顏愛靜、戴秀雄、(與會者)(2012)。非都市土地違規使用的
衝突與機制-以南投清境為例。(座談會會議記錄)Taiwan environmental and
land law journal.Vol.1 No.2。
陳樹群(2003)。永續生態社區營造與民眾參與意願傾向。國際水利生態工法研討會。
法規/政策/策略方案:
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
莫拉克中部災區潛在大規模崩塌地區分析。
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劃。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
區域計畫法。
水土保持法。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農業發展條例。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管理辦法(2013)。
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民宿管理辦法。
「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政策評估書。
全國區域計畫(內政部,2013)。
國家綜合開發計畫。
國土復育條例。
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
廬山風景特定區計畫。
農墾清境五十年(198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
南投縣景觀綱要計畫(2008)。南投縣政府。
非都市土地容許使用執行要點。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圖及編訂各種使用地須知編定原則表。
都市計畫法。
新訂風景特定區計畫(2013)。南投縣政府。
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1992)。觀光局。
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1980)。行政院。
中部區域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2005)。營建署。
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之觀光客倍增計畫(2002)。行政院。
南投縣觀光整體發展綱要計畫(1997)。南投縣政府。
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2001)。南投縣政府。
脊樑山脈旅遊線整體規劃(2003)。交通部觀光局參山風景管理處。
仁愛鄉清境周邊地區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申請、研擬、規劃等作業委託技術服務案。研討會專案簡報(2012)。南投縣政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經濟部101.3.6發布,102.11.4修正。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案。南投縣政府,澔宇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網站:
清境旅遊資訊網,http://www.cingjing.com.tw〈撰文/葉瑞其〉。
清境農場官方網站,http://www.cingjing.gov.tw/。
社區自治組織:
清境社區史概述,葉瑞其。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清境風景特定區推動委員會(2012)。清境真相簡報。
清境觀光發展促進協會、松崗社區發展協會,人間清境社區報。
清境地區永續發展願景。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2003)。
清境地區整體規劃建議書。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2003)。
新訂清境特定區政策評估說明書
南投縣綜合發展計劃-總體發展計劃。內政部營運署(2001)。
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投縣、彰化縣。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1984)。
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總體發展計畫。內政部營建署(2001)。
自由時報(電子報)。中部新聞2010-8-6。
自由時報,2011/05/25。
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9)。
清境地區整體規劃建議書。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92.03.19
清境地區永續發展願景。清境觀光發展促進會92.08.27
台灣民宿發展之問題與對策
A study on B&&B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Strategieds in Taiwan(劉建哲、林碧釧)Journal of Rural Tourism Research
Vol.1 No.2 p.p.39-61.
Chen, C.Y.,Hung, W.L.(2013),” Land use change and landslid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for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mitigation”, Envioron Monit Assess,185:4125-4139.
F. Karsli, M. Atasoy, A. Yalcin, S. Reis, O. Demir, C. Gokceoglu.,(2009)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s on landslides in a landslide-prone area
(Ardesen, Rize, NE Turke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56:241-255
Hong,N.M.,et.al, Chu,H. (2010),” Effects of land cover changes induced by large
physical disturbances on hydrological responses in Central Taiwan”,
Envioron Monit Assess,166:503-520.
Philip R Berke,David R Godschalk,Edward J.Kaiser,Danniel A.Rodriguez,
都市土地使用規劃 薩支平譯(2009)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