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6: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彥仰
論文名稱:多空波段定期投資基金多參數之實證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Bull and Bear Multi-Parameter-Fund of the Monthly Investment Plan
指導教授:葉忠葉忠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洪介偉莊文傑
口試日期:2015-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4
中文關鍵詞: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多頭市場空頭市場盤整市場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金融市場不停的變動,國內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方法要能有效的獲取利潤、降低風險,基金投資必須增設更多的多參數條件。本研究以小額投資者的角色檢測基金投資方法,採定期不定額及多項指標策略,希望基金的投資更有智慧及有系統的管理基金投資,本研究以X公司的五檔股票型基金及一檔平衡型基金為實證分析,研究實證期間自2007年起至2013年底止,期間出現多頭市場(上漲波段)、空頭市場(下跌波段)、盤整市場(盤整波段),在多參數條件下實證結果如下:1.在多頭市場時,每月26日扣款、逢低加碼扣款、及設報酬率20%停利等機制,採行最佳化策略執行基金投資,其績效累積報酬率股票型基金4%~14%、平衡型達4.80%,正報酬機率皆在76%以上。 2. 在空頭市場時,每月16日扣款、逢低加碼扣款、及設報酬率40%停利等機制,採行最佳化策略執行基金投資,其績效累積報酬率股票型基金12%~40%、平衡型達50%。 3. 在盤整市場時,每月26日扣款、逢低加碼扣款、及設報酬率30%停利等機制,採行最佳化策略執行基金投資,其績效累積報酬率股票型基金9%~24%、平衡型達22%。 接著以2007年到2013年的三段實證結果去驗證2014年,2014年為盤整市場,發現在2007年到2013年的實證結果中,以2007年到2013年盤整市場(盤整波段)的實證結果最為相輔,根據實證結果的驗證本研究所使用之最佳化策略是一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參考採用。
目錄
誌謝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1
1.3 研究目的 2
1.4 研究架構限制 2
1.5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理論探討和文獻回顧 5
2.1 定期定額介紹 5
2.2 波浪理論介紹 5
2.3 波浪理論個波段特點介紹 6
2.4 多頭市場介紹 7
2.5 空頭市場介紹 7
2.6 多空市場的區別介紹 7
2.7 X投信公司及基金介紹 7
2.8 文獻回顧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1
3.1 樣本說明 11
3.1.1 研究期間 11
3.1.2 研究資料來源 12
3.2 研究流程 13
3.3 研究方法 14
3.3.1 判定方法 14
3.3.2 扣款日 14
3.3.3 扣款方法 14
3.3.4 定期定額加多空指標 14
3.3.5 贖回報酬率 15
3.3.6 參數最佳化策略 15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16
4.1 基金擇時績效實證分析 16
4.2 逢低加碼實證結果分析 19
4.3 設定不同報酬率的贖回策略實證結果分析 22
4.3.1 多頭市場(上漲段) 22
4.3.2 空頭市場(下跌段) 25
4.4 多參數下最佳化策略的實證結果 30
4.4.2 空頭市場(下跌段) 32
4.4.3 盤整市場(盤整段) 33
4.5 樣本外最佳化的實證結果 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7
參考文獻 39
附件 41
1.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報表2012/12/31,2015/03/20
http://www.twse.com.tw/ch/statistics/statistics.php?tm=07
2.投信投顧公會2012/12/31,2015/02/26
http://www.sitca.org.tw/
3.日盛投信整理2012/12/31,2014/12/20
http://www.moneydj.com/funddj/yp/yp020000.djhtm?a=BFZJSA
4.張博皓(2000),定期定額投資的特性及其續效表現之實證,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陳惠珍(2011),定期不定額投資策略之探討-以台灣股票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6.鍾佳瑋,(2004) ,「股票型共同基金定期式投資策略之比較探討」,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7.陳虹霖,(2005) ,「國內共同基金投資人過度自信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張惠雯,(2013),「定期定額下停利與加碼機制的投資績效」,私立逢甲大學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9.許惠娟,(2012),「多參數基金投資方法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10.Kahneman, D., J. L. Knetsch, and R. H. Thaler, 1991, “The endowment effect, loss aversion, and status quo bias: Anomali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 193-206.
11.Solomon, E., 1948, “Are Fon1lula Plans What They Seem To Be?" Journal of Business, XXI (April 1948), esp. 96-97.
12.Weber, M., and C. F. Camerer, 1998, “The disposition effect in securities trading: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33, 43, 167-184.
13.Statman,M.,1999, “Behavioral Finance: past battles and future engagement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November, 05-25.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