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5: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梓修
研究生(外文):Tzu-Hsiu Yen
論文名稱:公共設施配置之非均值需求推估模式研究-以台中市西屯區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Inhomogeneous Demand Estimation Model for Public Facilities – Using Primary Schools of Xi-tun District in Taichung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邱景升邱景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Sheng Chiu
口試委員:洪本善謝政穎賴美蓉
口試委員(外文):Pen-Shan HungJeng-Ying ShiehMei-Jung Lai
口試日期:2015-06-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公共設施需求位置需求量估算
外文關鍵詞:Public facilitiesthe location of demandsestimation of deman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公共設施的配置模式主要包含P-center、P-median、LSCP、及MCLP等。前述這些模式通常在探討,在已知需求點的條件下,配置一組已知數量的設施到候選位置上,以滿足使用者需求。常見的設施區位模式之目標函數有:總距離/成本/時間最小、最大距離最小化、最大服務涵蓋面、最少設施數量。儘管前述這些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實務問題上,但是應用前述這些模式於都市計畫公共設施配置時,由於都市計畫的土地使用強度通常為非均質的,使得人口的分布亦為非均質的。若以都市計畫街廓為單位來估算需求,並以街廓的圖形重心來代表需求點,則會導致使用者與設施間距離計算上產生誤差。再者,需求在都市計畫街廓上應該是非均質的,亦即對一個街廓的各個臨道路面所建造出的建築物強度是有所差異,亦即在一個臨道路面可能同時存在透天厝、平房、大廈等。為此,本研究針對都市計畫土地使用非均質強度的特性,提出『臨路面需求段估算法』,亦即將需求點改為需求段,並以街廓面臨道路的一個面視為一需求段,將土地使用強度以該需求段來表示,藉此達成更精確反映需求量與需求位置的目的,改善需求點計算上的不合理性。研究實證以西屯區為例,分別採用需求點計算法與臨路面需求段估算法來代表需求位置與計算需求量,藉由地理資訊系統的最短路徑分析功能來計算設施與需求間的距離,以探討不同需求位置表示與需求量估算法應用於MCLP模式時的差異。
The P-center, P-median, location set covering problem and maximum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 are main models for solving public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 Given the demand points, these facilities location models discuss how to allocate known numbers of faciliti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users. Common objective functions of facility location models are: The total distance/Cost/Minimized time, Minimize the maximum distance, Maximum the service coverage area, Minimum number of facilities. Although these models have widely been applied, the urban planning characteristic strength is in a textural anisotropy state and the population is also in a textural anisotropy state. Firstly, if we measure the demands by blocks and use the gravity of the blocks to be the demand points, there will be an error between users and the public facilities. Secondly, the demands should be in a textural anisotropy state in the block of urban planning, and also the seismic evaluation of the road along blocks are different, so that there are cottages, tall buildings andsingle-storey house in the same place. For this reason,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Estimating Demand Length along Road Edges (EDLRE) and use the demand length instead of demand point to measure demands. Assume a block parameter as a demand length, show the land use intensity in order to achievement an accurate demand point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demand, and improve the unreasonable demands. This study takes the Xitu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Both the demand points and the EDLRE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demands. Then, apply the shortest network analyst tools to measure the length for the demand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by using these two method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2
壹、研究內容 2
貳、研究流程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壹、文獻回顧法 5
貳、MCLP 5
參、路網分析之最短路徑 Dijkstra 演算法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公共設施區位選址理論 7
壹、P 中位模式(P-median problem) 7
貳、P 中心模式(P-center problem) 8
參、區位設施之服務範圍模式(Location Set Covering Problem, LSCP) 9
肆、最大服務範圍之區位模式(Maximal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MCLP) 10
伍、公共設施區位選址模式評析 11
第二節 路網分析相關文獻 12
壹、最小擴張樹(Minimum Spanning Tree) 12
貳、最短路徑(Shortest Path) 14
參、最大流量(Maximum Flow)問題 15
肆、最小成本網路流量(Minimum Cost Network Flow Problem, MCNFP) 16
伍、路網分析模式評析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8
第一節 變數求取 18
壹、設施服務範圍 18
貳、路網資料 18
參、設施點 19
肆、需求點 20
伍、需求段 20
第二節 資料分析方法 21
壹、區位選址模式 21
貳、最短路徑Dijkstra 演算法 22
參、環域分析 23
第三節 操作方法 24
壹、環域分析需求點計算法 24
貳、最短路徑需求點計算法 24
参、臨路面需求段估算法 24
第四章 實證研究 25
壹、環域分析需求點計算法 26
貳、最短路徑需求點計算法 44
參、臨路面需求段估算法 62
肆、設施選址實證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6
參考文獻 8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方克禮(1996)。台北市醫療資源區位之研究-以三軍總醫院為例。中國文化大 學地學研究所,台北市。
2.方隆安(2011)。結合 LSCP 及 Dijkstra 演算法於消防隊區位選址問題之研究 -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環境資訊科技碩士學士學位學程碩士班,台中市。
3.王德峰(2005)。淹水救災派遣決策支援系統。逢甲大學環境資訊科技研究所,台中市。
4.本多誠和(2005)。單廠多物流中心多零售商之補貨暨配送整合性規劃。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桃園縣。
5.李育甄(2014)。設施容量與路網距離限制條件下醫療設施區位選址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碩士論文,台中市。
6.李俊銘(2008)。以 Google Maps 結合 WebGIS 發展具旅次路徑規畫之公車動 態資訊系統。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研究所,台南市。
7.李俊賢(2009)。應用子網路擴張流量方法求解最大流量問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8.周依潔(2008)。高齡者日常活動步道系統規劃。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市。
9.林千琪(2003)。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校設施區位選址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市。
10.林宏晉(2004)。不確定因素考量下之都市鄰里公園區位選擇研究。朝陽科技 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市。
11.林冠宇(2006)。垃圾車收運範圍劃設之研究—以台中市南屯區為例。朝陽科 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市。
12.施鴻志(1997)。都市規劃。新竹市:建都文化。
13.洪子盛(2003)。以模糊多目標規劃法求解消防站配置問題之最佳化。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14.張立妍(2013)。考量路網實際距離之設施區位選址研究—以舊臺中市垃圾焚 化廠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15.張景周(2008)。學校避難據點在地震災害中之防災機能研究—以台北縣中和市縣立國民小學為例。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北市。
16.張璠(1982)。高雄都會區都市計劃與捷運車站配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新北市。
17.陳芸伯(2004)。路徑規劃演算法實做。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嘉義 縣。
18.馮正民、林禎家(2000)。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新竹市:建都文化。
19.馮正民、邱裕鈞(2004)。研究分析方法。新竹市:建都文化。
20.黃淑姿(1982)。都市鄰里公園區位研究-以臺北市大安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新北市。
21.詹雯州(2012)。都市防救災道路規劃與救災資源分派模式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22.趙元和、趙敏希、趙英宏(2009)。作業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23.劉克彥(2010)。不確定性下緊急避難中心模式規劃-台中縣豐原市。國立台北 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24.蕭伊君(2011)。多目標最短路徑選擇最佳化模式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 與空間資訊碩士論文,台中市。
25.鐘佳欣(2004)。都市舊市區緊急性避難據點之區位配置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南市。
英文文獻
A.Baray, J. and Cliquet, G. (2013). Optimizing locations through a maximum covering/p-median hierarchical model: Maternity hospitals in Fr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6, 127-132.
B.Church, R.L. and Revelle, C. (1974). The Maximal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32, 101-118.
C.Dijkstra, E. W. (1959). A note on two problems in connection with graphs, Numerische Mathematik, 1, 269-271.
D.Hess, D. B. and Almeida, T. M. (2007). Impact of Proximity to Light Rail Rapid Transit on Station-area Property Values in Buffalo, New York,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44, 1041-1068.
E.Kruskal, J. B. (1956). On the shortest spanning tree of graph and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7, 48-50.
F.Mark, S. D. and Latoya, K. D. (2004). Loca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ternational Serie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 Management Science, 70, 43-76.
G.Owen, S. H. and Daskin, M. S. (1998). Strategic facility location:A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11, 423-44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