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2 02: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雅莉
研究生(外文):Chen-Ya,Li
論文名稱:果粒
論文名稱(外文):Candy & Dots
指導教授:唐國豪唐國豪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丘紀堇于國華
口試日期:2015-07-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裝置藝術情感美學色彩學壓克力
外文關鍵詞:Installation artAesthetics of FeelingChromatologyAcrylic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自古時候,裝置藝術便會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象徵地位、地方性特色...等等,更在其中寓意著許多背景故事。隨著本土意識的逐日昇揚,裝置藝術的內容與領域呈現出更豐富的多元面向,現今可將裝置藝術稱之為現代雕塑品,不像古時候以仿生來創作,而是將自我的風格及創意理念來做為發揮,以抽象的概念及超出現實的方向作為創作。利用情感美學來投影在實體物品之上,更將色彩的定義及使用上都將發揮在裝置藝術上,透過色彩學及情感美學來表現裝置藝術所要表達的內涵與故事內容。並探討裝置藝術材質上的選用,以透明材質作為首要選擇,經過玻璃與壓克力材質分析後,選擇透明壓克力材質並且深入了解其材質特性及加工方式。
  此展覽當中作品均從草圖開始繪製,並且搭配現有的草皮作為搭配,考量到色彩的搭配是否能呼應草皮,更將作品做比例縮小模型。作品當中考量製作可行性及運送問題,並且透過人心來做為此次展覽的故事主題,以人的內心當中總是有無形壓力心情下到事情一一解開的心情情境下去完成本次作品,利用色彩來帶出人的內心情感。
  展覽透過白天與夜間的效果兩種呈現,利用大自然最原始的草地來做場地首選,特別選擇逢甲大學流動量最高的草皮上展現展覽,白天以色彩繽紛作為展覽主軸,夜間更將作品點燈,讓展覽有兩種面貌呈現給參觀者,透過夜間燈具互動,來拉近展覽與人心的距離,讓參觀者更深入其展覽當中,沉浸於此。校園展覽13天當中,透過隨機口頭訪查及觀察,發現參觀者從校園內到校園外都吸引不少目光,並且了解展覽的主要表達都有傳達給參觀者,每位參觀者給予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但是都是吸收到果粒的正面能量。根據問答題當中,參觀者希望展場可以更透過音樂的結合來讓氛圍更能融入於此。
第一章 設計構想..........................................1
   1.1 設計背景與動機.................................1
   1.2 設計目的.......................................2
   1.3 裝置藝術設計運用...............................3
    1.4 果粒計畫.......................................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2.1 色彩與情感.....................................8
     2.1.1 色彩心理學定義...........................8
     2.1.2 何謂情感美學.............................9
     2.1.3審美角度用於色彩與情感的移情作用.........10
     2.1.4色彩感受應用方式.........................11
     2.1.5色彩心理學應用發展.......................13
   2.2 裝置材質設計運用..............................16
     2.2.1 材質運用種類............................16
     2.2.2 壓克力材質..............................17
     2.2.3 壓克力圓管製成方式......................18
2.3 展示運用介紹..................................20
     2.3.1 草間彌生展示設計........................20
     2.3.2 葡萄牙雨傘街裝置藝術....................28

第三章 裝置藝術展示設計方法.............................33
   3.1 裝置藝術作品一 –鎖鏈.........................34
     3.1.1 創作理念................................34
     3.1.2 設計過程................................34
     3.1.3 主要傳導構思............................37
   3.2 裝置藝術作品二 –糖果心.......................37
     3.2.1 創作理念................................37
     3.2.2 設計過程................................38
     3.2.3 主要傳導構思............................41
   3.3 裝置藝術作品三 - 粒燈.........................41
     3.3.1 創作理念................................41
     3.3.2 設計過程................................42
     3.3.3 主要傳導構思............................51
   3.4 裝置藝術展示設計..............................51
     3.4.1 展示理念................................51
     3.4.2 展示規劃草圖............................52
     3.4.3 設計過程................................55
第四章 展示成果.........................................60
   4.1 整體展示成果..................................60
     4.1.1 展示主題設計成果 – 果粒................60
     4.1.2 展示成果內容............................61
   4.2裝置藝術作品...................................72
     4.2.1 裝置藝術成果作品一 –鎖鏈...............72
     4.2.2 裝置藝術成果作品二 –糖果心.............73
     4.2.3 裝置藝術成果作品三 –粒燈...............74
   4.3 創作藝術形象設計..............................76
     4.3.1 周邊應用設計成果 (包含明信片等告示牌)...76
   4.4 整體展示結果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3
    5.1 結論.........................................83
    5.2 未來設計發展建議.............................84
文獻參考................................................85
附錄一..................................................88
中文文獻參考
1.Alan Sonfist著,林美蓉 譯《地景藝術》(1996),遠流出版社。
2.Celine Delavaux、Christian Demilly 著,陳羚芝 譯《當代藝術這麼說》(2012),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
3.Donald Norman著,王鴻祥、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 譯《情感設計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or hate) Everyday Things》(2005),田園城市 出版。
4.Pireer Cabanne編,張心龍 譯 《杜象訪談錄》(1996),雄獅圖書出版。
5.Dabney Townsend 著,林逢祺 譯 《美學概論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ics》(2008),學富文化 出版。
6.Wei Fu《葡萄牙,搖曳的阿格達Agitagueda》(2014),節錄:http://weifuweifu.blogspot.tw/2014/08/agitagueda.html
7.丁寧《西方美術史的十五堂課》(2007),知識風 出版。
8.心理學知識特快 (2010),節錄:http://td026544.pixnet.net/blog/post/32030867-%E8%89%B2%E5%BD%A9%E5%BF%83%E7%90%86%E5%AD%B8
9.王靜《選對色彩穿對衣》(2010),灕江出版社
10.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色彩學與設計繪畫講師-廖淑靜老師 《找出讓眼睛一亮的快樂顏色》演講 (2012),節錄:http://future.sce.pccu.edu.tw/reading/digi_reader/pages/new_kp_dtl.aspx?publication_cls_id=A001&publication_dt_uid=28e4b7dd-831a-493b-a9f2-282437ff95f5
11.田曼詩《美學》(1985),三民 出版。
12.林大川《色彩學》(2002),全華圖書
13.林志鴻《隨著螢火蟲,走進草間彌生的私密宇宙》(2015),MOT/TIME,節錄: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type=1&serial=233
14.尚景賢《解析千變萬化的顏色》(2009),科學發展期刊436期
15.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欣賞》(2002),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6.安琪拉萊特 著《色彩心理學:初學者指南》編輯部 譯(1998),新形象 出版
17.快樂小醫師《眼睛解剖圖》(2005),節錄:http://mulicia.pixnet.net/blog/post/4213181-%E7%9C%BC%E7%9D%9B%E7%9A%84%E8%A7%A3%E5%89%96%E5%9C%96
18.楊恩寰《審美心理學》(1993),五南 出版。
19.陳鳳娟《審美心理之移情說與同形論在海報設計上的應用-以文化海報為例》(2004)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草間彌生《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2011),木馬文化 出版
21.草間彌生《Art Book; Hi Konnichiwa》(2012),講談社 出版
22.草間彌生《2015A Dream I Dreamed亞洲巡迴展覽》(2015),導覽解說。
23.曾正明《塑膠製品速查手冊(第二版)》(2015),機械工業出版社
24.黃于真《從詮釋學角度論漢斯利克《論音樂美》中的情感與形式》(1999)國立台灣大學音樂所,碩士論文。
25.蔡詠亘《台灣文化情感美學之商品設計模式研究》(2011)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6.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Pla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2004)節錄:http://psdn.pidc.org.tw/ike/doclib/2004/2004doclib/2004ike24-0/2004ike24-0-307.asp
27.專業壓克力網站,節錄:http://www.acrylicap.com/
28.許媁鈞《環境色彩組成與調和對情緒體驗與景觀偏好之影響》(2014)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29.楊小青《最早的人造寶石-玻璃》(2013),科學發展期刊489期
30.戴孟宗《現代色彩學:色彩理論、感知與應用(第二版)》(2013),全華圖書 出版
英文文獻參考
1. Agitagueda From : http://www.cm-agueda.pt/pages/1
2. Chupa chups from : http://www.chupachups.com/homepage.html
3.Kuo, W. G. (2007).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new color image scales using the magnitude estimation method.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32(6), 463-468.
4. Kenneth, E. B. (2002). Color harmony.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7(1), 28-31.
5. Kenneth, E. B. (1991). Color harmony attributes.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16(4), 275-27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