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24.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5 18: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方楓嵐
研究生(外文):Fong-Lan Fang
論文名稱:「公民 1985 聯盟」網路論述的語藝視野 ─以洪仲丘事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hetorical Vision of Citizen1985 Facebook - The Case of Hung Chung Chiu
指導教授:林靜伶林靜伶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ng-Ling Lin
口試委員:陳順孝蔡鴻濱
口試委員(外文):Shun-Shiao ChenHong-Bin Tsai
口試日期:2015-01-1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語藝視野幻想主題分析洪仲丘事件
外文關鍵詞:Rhetorical visionFantasy theme analysisThe Case of Hung Chung Chiu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7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2013年7月陸軍下士洪仲丘退伍前夕疑遭虐死案,引起諸多爭議和民憤。「公民1985聯盟」所發起的兩次動員,皆由網路平台所號召,且共同響應的人數相當可觀,其背後說服公民們參與行動的力量值得考究分析。

本研究以「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為研究文本,先以幻想主題分析「公民1985聯盟」關於洪仲丘事件的論述,再以Stewart et al(2001)所討論的說服功能檢視其建構的語藝視野,並歸納出以下三點研究問題:

一、「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的論述中,呈現的幻想主題、幻想類型、
語藝視野為何?
二、「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如何透過覆誦,構成團體共享的語藝視野?
三、「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所建構的語藝視野,進行哪些社會運動的
說服功能?

研究結果發現,「公民1985聯盟」的論述建構了「公民英雄勇敢對抗失能政府」的語藝視野,此一語藝視野包含兩個主要的幻想類型,即「令人失望的國軍和政府」與「勇於追求真相的公民」。這兩個幻想類型分別由場景主題、角色主題、行動主題、合法化機制構成。場景主題區分出「撲朔迷離的案情」、「被漠視的台灣軍中人權制度」、「國防部與凱達格蘭大道成為抗議的場域」;角色主題可以區分為「無能的國防部與顢頇的政府」、「無辜的受害家屬」、「來自各方打抱不平的平民英雄」;行動主題則歸納為「指控與嘲諷軍檢的騙局」與「公民為了正義與真相走上街頭」;合法化機制包含了「追求真相與改革的必要性」、「跨越黨派不分藍綠」、「公民以理性和平的方式監督政府」三個類目。

在說服功能方面,「公民1985聯盟」Facebok專頁的論述分別在「指出行動方向」和「動員行動」這兩項說服功能著力最強;「轉化對真實的認知」、「改變抗議者的自我認知」的說服功能強度次之;「正當化社會運動」、「維繫社會運動」的說服功能最弱。

「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凝聚公眾意識,使兩次號召的社會運動得以成功,善用語藝策略是很重要的原因。「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作為一個開放性的語藝社群,藉由文字和非文字性的論述,和網友不斷地互動、討論,交織成一個社會運動網絡,這股強大的網路動員力量是前所未有的,說服人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將動能由線上延伸至線下,也為台灣的社會運動史寫下新的一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洪仲丘事件脈絡背景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 10
第二節 社會運動的說服功能 18
第三節 符號輻合理論與幻想主題 26
第四節 幻想主題批評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文本選擇及其代表性 35
第二節 分析步驟 37

第四章 幻想主題分析結果
第一節 場景主題 43
第二節 角色主題 49
第三節 行動主題 54
第四節 合法化機制 61

第五章 幻想類型與語藝視野分析
第一節 「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論述之幻想類型 66
第二節 幻想主題與幻想類型的覆誦 76
第三節 語藝視野的建構:公民英雄勇敢對抗失能政府 84
第四節 語藝視野中的說服功能 88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9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5

表目錄
表一 「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的幻想主題分析 66
表二 「公民1985聯盟」的語藝視野、幻想類型、幻想主題 97


圖目錄
圖一 沒有畫面 57
圖二 完全沒有畫面 57
圖三 8/3凱達格蘭大道再次對決 58
圖四 穿白踢上傳FB 70
圖五 公民之眼 71
圖六 說謊小木偶 7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甫昌 (1999)。〈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510 - 536。台北:巨流。
王靖婷(2004)。〈媒體改造運動的語藝策略分析-以「無盟」的「公共化」論述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4(1): 1-34。
王雅菁(2004)。〈新聞論述建構之女性軍人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青年日報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齊賢(2006),〈馬英九語藝視野研究:1998 年─2006年演講文本分析〉,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王尚智(2013. 08. 04)。〈洪仲丘案後的十大政治異變〉,《王尚智的雙城心事》。上網日期:2014年5月30日,取自:http://ppt.cc/hLq7。
公民1985聯盟Facebook專頁。上網日期:2014年4月1日,取自:http://ppt.cc/dEGZ。
李明炫(2007)。〈Web 2.0下的社會運動:以樂生保留運動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青(2008)。〈媒體建構反貪腐倒扁運動之語藝視野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國榮 (2012)。〈競選廣告之幻想主題分析—以2012年民進黨總統競選廣告之「台灣.未來.蔡英文」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明修、林秀幸(主編)(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林靜伶譯(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原書:Foss, S. K., Foss, K.A. & Trapp, R. (1991) .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on rhetoric. (2nded).Ilinois: Waveland Press)
林靜伶、陳煥芸(1997)。〈多層次傳銷論述建構之幻想主題與語藝視野〉,《傳播文化》,5: 197-224。台北:輔仁。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的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 111-156。
林文琪(1996)。《新聞論述建構之愛滋病語藝視野一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分析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君(1999)。〈新聞論述建構之新興宗教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素柔(1996)。〈壓迫與反抗-台灣同志團體出版品的語藝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雍閔(2007)。〈美濃反水庫運動之語藝歷程(1992-2000年)〉。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倫(1992)。〈電視廣告策略之研究-第二屆國大代表競選期間政黨電視廣告之內容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森譯(1978)。《近代社會運動》,台北:牧童。(原書Cameron, Wm. Bruce.[1978]. Modern social movement. Cowboy.)
高承恕,徐正光、宋文里(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台北:遠流。
馬綺韓、王維菁、陳釗偉(2012年7月)。〈社會運動網路運用之困境:以台灣環境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台中。
許維德(2011)。〈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歷史考察:以學位論文及相關著作為核心的初步嘗試〉。頁449-519,收錄於何明修、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張茂桂(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 33-66。
張雅君(2005)。《建構319槍擊案之圖像一國民黨電子報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2005中華傳播學會」。
莊佳穎(2002)。〈阿扁的異想世界─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陳水扁風潮〉。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孝(2012)。〈網路社會動員的繼往開來:反國光石化運動中的社會科技基礎和行動策略演化〉,《傳播研究與實踐》,2(1): 19-34。
曾芷筠(2012年12月29日)。〈Manuel Castells對另類經濟文化崛起的觀點〉,《破報》。上網日期:2014年6月10日,取自:http://ppt.cc/LKPC。
黃瓊儀(2006年5月)。〈社會運動中的部落格語藝:以「聲援楊儒門運動」為例〉。「2006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灣:台北。
黃哲斌(2008)。〈公民新聞的網路實踐──以樂生療養院事件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品瑜(2010)。〈台灣世界展望會無國界救援行動建構之語藝視野〉。南華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耀毅(2013年12月27日)。〈2013社運風雲人物:台灣公民1985行動聯盟、中國新公民運動〉,《VOA美國之音》。上網日期:2014年6月2日,取自:http://ppt.cc/51s9。
葉至誠(1997)。〈社會學〉。台北:揚智。
謝高橋(1991)。《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合勝(2009)。〈線上共識動員研究─以2008年野草莓學生運動為例〉。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鴻濱(2006)。〈網路社會運動之語藝分析:以苦勞網中「香港反WTO」事件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6(1): 1-48。
歐繡瑜(1997)。〈以幻想主題取徑探討台灣流行漫畫的價值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惠(1994)。〈聖界與凡界:慈濟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郁伶(2013)。〈台北超越台北:2010年台北市長選舉論述之蘇貞昌語藝視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宏林(2001)。〈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雅麗 (2001)。〈民進黨社會運動的「語藝」批評〉。《新聞學研究》,68: 151-192。
鄭又銘(2006)。〈新聞論述建構之馬英九語藝視野〉。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文菁(2012)。〈反對廢除死刑論述之語藝視野〉。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台灣民主季刊》,8(3): 45-85.
蕭新煌(2013. 09. 01)。〈《公民1985聯盟》、25萬白衫軍無法自外於台灣社運的命脈〉,《兩岸公評網》。上網日期:2014年5月30日,取自:http://ppt.cc/dnLB。


英文部分

Bitzer, Lloyd F. (1968).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 1-14.
Bormann, Ernest G.(197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8, 396-407.
Bormann,Ernest G.(1985).The Force of Fantasy:Restoring the American Dream.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P.
Boyd, A. (2003). The web rewires the movement. The Nation, 277(4), 13-18. Greenberg, J. & MacAulay, M. (2009). NPO 2.0? Exploring the web presence of environment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anada. Global Media Journal : Canadian Edition, 2(1), 63-88.
Burke, K.(1966).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ke, K. (1969). A Grammar of Motiv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ke, K. (1969). A Rhetoric of Motiv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6
Burke, K. (1997). Dramatism. In J. L. Golden, G. F. Berquist & W. E. Coleman (Eds.), The rhetoric of western thought (6th ed.) (pp.195-203). Dubuque, I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athcart, Robert S. (1972). 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Movements: Defining Movements Rhetorically. Western Speech 36: 82-88.
Edwin Black (1978). Rhetorical Criticism: A study in method. Macmillan Co., 1965; rpt. By Madison : U of Wisconsin.
Foss, S. K. (1979). Equal Rights Amendment controversy: Two worlds in conflict.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65, 275-288.
Foss, S. K. (1996a).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2nd ed.). Prospect 19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Foss, S. K. (1996b). Judy Chicago’s The Dinner Party: Empowering of women’s voice in visual art. In S. K. Foss (Ed.),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2nd ed., pp. 204-220).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Foss, S. K. & Foss, K. A. (1983).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women an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1, 195-204.
Foss, S. K. & Foss, K. A. (1989). Incorporating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in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A research commentary. In K. Carter, & C. Spitzack (Eds.), Doing research on women’s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ory and method (pp. 65-91). New Jersey: Ablex.
Foss, S. K. (2004). Rhetorical criticism (3rd ed.).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Gamson, W. A. (199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A. D.Morrism & C. M. Mueller (Eds.),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pp.53 - 76).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Golden, J. L., Berquist, G. F., & Coleman, W. E. (1978). Rhetoric as motive:Kenneth Burke and dramatism. In J. L. Golden, G. F. Berquist, & W. E.Coleman, The rhetoric of western thought (2nd ed.). Dubuque, Iowa: Kendall Hunt..
Golden, J. L. et al. (Eds). (1997). The rhetoric of western thought. (6 th ed, pp. 302-328). I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Griffin, Leland M. (1951). The Rhetoric of Historical Moveme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38:184-188.
Gusfield, J.R.(1970) Protest, reform, and revolt : a reader in social movements. N.Y.: John Wiley and Sons.
Hart, R. P. (1997). Modern rhetorical criticism. Needhan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Heberle, R.(1951).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
Marwell, G, & Oliver, P. (1993). The critical mass in collective action: A miscro-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le, C. (1999). Cyberspace disadvantages communities: The internet as a tool
for collective action. In M. A. Smith & P. Kollock(Eds),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Routledge.
Smith, R. R. & Windes, R. R. (1975). The innovational movement: A rhetorical
theor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61, 140-153.
Smith, R. R. & Windes, R. R. (1980) The his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movements. Central States Speech Journal, 31, 290 - 297.
Stewart, Charles J., Craig Allen Smith, and Robert E. Denton, Jr.(2001).Persuasion and social movement(4r d ed.).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Tarrow,S.(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E and Young (1997). Midwives, grassroots activism and the intern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Turner, Ralph and Lewis M. Killian.(1972). Collective Behavior. 2nd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Van de Donk, W., Loader, B. D., Nixon, P. G. & Rucht, D. (2004). Introduction:Social movement and ICTs. In Wim Van de Donk et. Al. (Eds.) Cyberprotest: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London: Routled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