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07: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冠瑋
研究生(外文):GUAN-WEI SU
論文名稱:雲端行動數位圖書館系統之設計與實作
論文名稱(外文):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oud-based Mobile Digital Library
指導教授:羅孟彥羅孟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on-Yen Luo
口試委員:何俊輝宋天文曾群偉羅孟彥
口試委員(外文):Jiun-Huei HoTien-Wen SungChun-Wei TsengMon-Yen Luo
口試日期:2015-07-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工程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7
中文關鍵詞:雲端服務行動化虛擬化數位圖書館
外文關鍵詞:Cloud ServiceVirtualizationMobileDigital Libra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由於有線、無線、乃至於行動通訊網路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觸角已經遍及 學校、企業、政府乃至於家庭與個人,而且正積極的向資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延 伸。隨著軟硬體技術的進步與大環境的成熟,一個以網路為中心,將電腦運算與 資料儲存等工作,都放到網路上處理的概念逐漸擴散至資訊領域的各個層面,這 種被泛稱為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因而在這一兩年內成為備受各界重視 的議題,因此延伸出如數位內容出版、虛擬化軟體授權與管理、數位圖書、個人/ 企業數位典藏等應用,在這樣的趨勢下,數位化資訊的發佈、授權數管理、資料 保護等議題便成為重要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的目的即在設計與實作一個軟體 架構與模組化系統,在系統後台端提供協助數位內容發佈與授權管理問題的功 能,當數位內容或是有數位版權的軟體在雲端系統上上架,透過我們實作一個預 約與有效管理排程的機制,能夠有效處理眾多使用者在預約、使用、歸還數位內 容的相關議題; 此外,數位內容因為科技的進步變得更容易的傳輸、分享與取 得,在數位內容的普及後對於如何去防止不當的使用與保護相關的著作權成了一 個很重要的議題,也因此出現了許多數位版權管理的相關研究,以控制、保護、 限制數位內容的使用。本論文也設計一個數位版權的安全機制,為證明機制的可 行性,在這個機制上實作出一個電子書借閱平台不僅能提供給電子書出版商一個 能夠放心的平台。使用者可以透過個人的行動裝置來借閱書籍,此機制能夠防止 內容被複製及修改,同時也能依照使用者的權限、歸還時間及身份來限制閱讀的權限。
Mobile Comput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vital infrastructure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Digital publishing, virtual right authorization and management, digital library are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the new era of mobile computing. Under such trend, how to effectively publish and manage digital content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ssu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and modularized system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of digital content publishing and management. We design and implement a schedule subsystem for content provider to publish content, and for users to subscribe digital content. With such a design, we can ease the problems of digital content delivery, digital content appointment and return. While digital content delivery has become convenient and quick, how to protect the copyright and prevent misuse is another important issue. We also design an effective and secure mechanism to protect the copyright and control the access of digital content. The system has been deployed is som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been recognized an useful system for content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目錄
摘要 4
ABSTRACT 5
致謝 6
圖目錄 8
表目錄 11
一、 緒論 12
1.1 研究背景 12
1.2 研究動機 12
1.3 研究目的 13
二、 相關研究 14
2.1 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 14
2.2 國內數位圖書館系統建置 15
2.3 建置數位圖書館 17
2.4 數位版權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17
三、 系統設計與實作 18
3.1. 系統架構 18
3.2. 數位版權管理 18
3.3. 系統功能 19
3.2.1 數位圖書管理平台功能: 19
3.2.2 數位圖書APP : 36
四、 結論與未來展望 45
五、 參考文獻 46

圖目錄
圖 1、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首頁 16
圖 2、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首頁 16
圖 3、系統運作流程與架構圖 18
圖 4、分館首頁 19
圖 5、學生介面 20
圖 6、老師介面 20
圖 7、書商介面 20
圖 8、系統管理者 21
圖 9、最新消息管理介面 21
圖 10、新增最新消息內容 22
圖 11、活動管理介面 22
圖 12、新增活動內容 23
圖 13、數位圖書訊息 23
圖 14、圖書資訊 23
圖 15、查詢功能 24
圖 16、總館管理者 24
圖 17、分館管理者 24
圖 18、數位圖書管理介面 25
圖 19、上傳數位圖書介面 25
圖 20、活動管理介面 26
圖 21、新增活動內容 26
圖 22、行動裝置登入管理介面 27
圖 23、ISBN資料管理介面 27
圖 24、編輯ISBN介面 27
圖 25、登入資訊介面 27
圖 26、書商列表管理介面 28
圖 27、新增書商介面 28
圖 28、教職員列表管理介面 28
圖 29、學生列表管理介面 29
圖 30、總館書商管理介面 29
圖 31、分館書商管理介面 29
圖 32、數位圖書管理介面 30
圖 33、上傳數位圖書介面 30
圖 34、書商借閱情況查詢 30
圖 35、教師教材管理介面 31
圖 36、上傳教材介面 31
圖 37、電子書搜尋介面 32
圖 38、電子書詳細介紹頁面 32
圖 39、叢書分類查詢介面 32
圖 40、借閱書目清單 33
圖 41、借閱書目歷史清單 33
圖 42、推薦此書功能介面 33
圖 43、編輯書評功能介面 34
圖 44、預約書目清單 34
圖 45、個人分類管理介面 35
圖 46、個人收藏清單介面 35
圖 47、好友清單介面 35
圖 48、向好友推薦書籍介面 36
圖 49、好友邀請介面 36
圖 50、數位圖書訊息 37
圖 51、圖書資訊 37
圖 52、數位圖書分類查詢功能 37
圖 53、查詢數位圖書。 38
圖 54、數位圖書詳細資訊 38
圖 55、借閱畫面 39
圖 56、預約書籍畫面 39
圖 57、收藏書籍 39
圖 58、叢書分類查詢 40
圖 59、借閱的書目資料 40
圖 60、續借或歸還 40
圖 61、已借閱過之書目資料 41
圖 62、讀者填寫書評畫面 41
圖 63、填寫推薦原因畫面 41
圖 64、預約書目清單 42
圖 65、個人收藏清單 42
圖 66、好友清單畫面 43
圖 67、向好友推薦書籍畫面 43
圖 68、個人名片 43
圖 69、閱讀器-書藉首頁 44
圖 70、閱讀器- 書藉內容 44


表目錄
表 1、數位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比較表 15


[1] 林珊如, 2006, 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趨勢之考察 An Insight into the Trends of Digital Library User Studies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28671/ntnulib_ja_A1201_3202_018.pdf

[2] Clifford Lynch, 2003, Colliding with the real world: Heresies and unexplored questions about audience, economics, and control of digital libraries.

Lynch, C. (2003). Colliding with the real world: Heresies and unexplored questions about audience, economics, and control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A. P. Bishop, N. A.Van House & B. P. Buttenfield (Eds.) Digital library use: Social practice in design andevalua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3] 林珊如, 民 88 年 12 月, 建構支援台灣研究的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的啟示 Digital Libraries for Humanities Scholars: An empirical study of users information behaviors 圖書資訊學刊,第十四 期,頁 33-48。
http://homepage.ntu.edu.tw/~sjlin/blog/pdf/journalarticles/88release2-historicalarchiveusers.pdf

[4] 黃泰運, 2006-06, 數位版權管理應用於圖書館電子書服務模式探討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Library E-books Business Model
http://59.120.53.21:8080/ir/bitstream/987654321/126/1/Binder1.pdf

[5] Christine L. Borgman, 1999, What are digital libraries? Competing visions
https://www.ischool.utexas.edu/~i385d/readings/Borgman-1999-What_Are_Digital_Libraries.pdf

[6] 吳明德, 許凱琳, (2005), 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 教學網站內容之分析研究An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Websites of Digital Libraries and Digital Museums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第 75 期, 37-62


[7] 林巧敏, (2006 / 11 / 01), 數位時代圖書館功能及角色的變遷The Changes of Library’s Function and Role in a Digital Era , 59 期, P40 - 56

[8] 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http://thdl.ntu.edu.tw/index.html

[9]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http://www.nlpi.edu.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