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籍、專書論文、期刊論文:
中文書籍
1.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2008年10月,增訂版。
2. 史上寬,債法總論,作者自版,1983年3月,初版。
3. 史上寬,債法各論,作者自版,1973年10月,4版。
4.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 瑞興,2009年4月,5版。
5. 林群弼,保險法論,三民,2002年10月,初版。
6. 林廷機,保證,三民,2010年9月,初版。
7.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下),元照,2003年7月,初版。
8. 姚瑞光,民法物權論,弘揚書局,2011年2月。
9. 胡宜仁主編,保險實務,三民,2001年11月,4版。
10.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三民,1990年10月,9版。
11. 桂裕,保險法,三民,1984年9月,增訂初版。
12. 陳朝壁,羅馬法原理,商務印書館,1971年,2版。
13. 陳愛娥譯,Larenz原著,法學方法論,五南,1996年12月,初版。
14. 陳猷龍,保險法論,瑞興,2010年2月,初版。
15. 曾世雄,損害賠償法原理,學林,1996年,修正2版。
16. 黃立,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2002年7月,初版。
17. 葉金強,信賴原理的私法結構,元照,2006年5月,初版。
18. 劉宗榮,新保險法,自版,2007年1月,初版。
19. 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下),三民,2005年7月,初版。
20. 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下,三民,1988年10月,11版。
21. 鄭玉波,保險法論,三民,1994年10月,再版。
22. 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三民,2012年2月,修訂9版。
23.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新學林,2009年6月,4版。
專書論文
1. 王澤鑑,連帶侵權債務人內部求償關係與過失相抵原則之適用,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三民,1980年6月,5版,頁49-62。
2. 吳從周,當代德國法學上具體化之理念及其方法:以誠信原則為例,民法與法學方法第三冊,一品,2007年10月,初版,頁1-30。
3. 汪信君,工程履約保證保險──保險利益歸屬主體與契約當事人,二十一世紀法學發展新境界──柯澤東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2008年12月,初版,頁87-115。
4. 林誠二,論人事保證,固有法制與當代民事法學─戴東雄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三民,1997年,初版,頁221-150。
5. 施文森,析論工程保證保險制度,保險法論文(第三集),元照,2013年3月,初版,頁297-393。
6. 施文森,論損害填補與代位求償,保險法論文(第三集),元照,2013年3月,初版,頁106-223。
7. 陳俊元,保險代位之存廢與是否屬強制規定之辨證,林勳發教授六秩華誕論文集─保險法學之前瞻,元照,2011年8月,初版,頁135-160。
8. 楊淑文,論人事保證之從屬性與債權人之附隨注意義務─兼評民法債編關於「人事保證」之增訂條文,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爭議問題,元照,2010年6月,2版,頁115-151。
9. 楊淑文,論連帶保證與連帶債務,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爭議問題,元照,2010年6月,2版,頁3-44。
10. 劉春堂,論不真正連帶債務─兼評債編通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初稿第二七四條之一,民商法論集(二),自版,1990年4 月,初版,頁123-139。
學位論文
1. 楊淑文,「損害賠償法上之求償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期刊論文
1. 王千維,論可分債務、連帶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上),中正大學法學期刊第七期,2002年4月,頁147-231。
2. 王千維,論可分債務、連帶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下),中正大學法學期刊第八期,2002年7月,頁3-65。
3. 江朝國,以債務人為保證保險要保人之妥適性,月旦法學教室,第143期,2014年9月,頁27-29。4. 江朝國,保險代位之標的一致性,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頁28-29。5. 江朝國,員工誠實保證保險之不法行為,台灣法學雜誌,第110期,2008年8月15,132-136。
6. 江朝國,論保險代位權之本質,月旦法學雜誌,第159期,2008年8月,頁131-147。7. 吳玉鳳,從承保範圍與追償論確實保證保險於保險契約法規範之妥適性,保險專刊,第26卷,第1期,2010年6月,頁95-125。8. 吳啟賓,保證之特性與種類,法令月刊,第40卷,第2期,1989年2月,頁9-13。9. 林咏榮,保險法上保證保險的增設及其問題,法令月刊,第45卷,第9期,1994年9月,頁435-438。10. 林誠二,多數保證人與物上保證人間之責任分擔計算方式,台灣法學雜誌,第214期,2012年12月15日,頁136-143。
11. 姚志明,僱用人求償權範圍之解析--評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二一四九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012年8月,頁18-28。12. 張劍男,保證人與物上保證人之內部分擔─兼評做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204號民事判決,裁判評析,62卷9期,2011年09月,頁46-60。
13. 陳忠將,多數債務人關係之法律問題研究以德國民法為中心探討,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4期,2010年4月,頁39-85。14. 陳榮傳,抵押人對普通保證人求償權的檢討,台灣法學,第238期,2013年12月15,頁117-125。
15. 黃茂榮,保證,植根雜誌,第20卷,第8期,2004年8月,頁317-356。16. 黃茂榮,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與責任競合,植根雜誌,第19卷,第2期,2003年2月,頁1-18。17. 葉啟洲,附加被保險人與保險代位,台灣法學雜誌,第175期,2011年5月,頁109-112。
18. 葉啟洲,保證保險人對保證人之代位,月旦裁判時報,15期,2012年6月,頁42-48。
19. 廖世昌,解析保證保險,月旦法學雜誌,107期,2004年4月,頁131;吳玉鳳,從承保範圍與追償論確實保證保險於保險契約法規範之妥適性,保險專刊,第26卷,第1期,2010年6月,頁128-144。20. 廖家宏,保險人代位權的一些爭議及其解決──以保險法與民法的結合與對應為中心,法學叢刊,第185期,2001年1月,頁71-81。21. 劉志鵬,從勞務管理角度看民法人事保證實務,月旦法學雜誌,第93期,2003年2月,頁243-253。22. 賴曜賢,我國產物保險業經營保證保險業務適當性之探討,核保學報 ,第20期,2012年3月,頁189-202。23. 賴曜賢,商業保證保險化之適法性探討,中原財經法學,第 33 期,2014年12月,頁135-191。24. 謝銘洋,連帶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5期,2000年10月,頁119-122。
25. 魏大喨,連帶債務之責任分擔,最高法院100年度民事學術研討會,台灣法學雜誌,第209期,2012年10月1日,頁134-148。
(二) 日文書籍
1. 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詳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商事法務, 2009年9月,初版。
2. 河野玄逸、北秀昭,保証契約の法律相談,青林書院,2003年1月,初版。
3. 淡路剛久,債権総論 ,有斐閣,2003年4月,初版。
4. 渡邊力,求償権の基本構造─ 統一的求償制度の展望,關西學院大學出版會,2006年,初版。
(三) 英文專書、專書論文、期刊論文:
1. ANDREWS,GERALDINE. &; MILLETT,RICHARD.,LAW OF GUARANTEES (2000)
2. CA,KULP.&;JW,HALL., CASUALTY INSURANCE(4TH ED.,1968).
3. JILL,GUSTAFSON.,SURETYSHIP§142,74 AM JUR. 2D, 1(2015).
4. JOHN,BIRDS.&;NORMA, J. HIRD., BIRDS' MODERN INSURANCE LAW (6TH ED 2004).
5. VANCE,WILLIAM REYNOLDS.,HANDBOOK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