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科教學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丁惠琪、王千倖(1997)。合作學習。師友,10,34-38。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金國、張新仁(2006)。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石柳棻(200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江武雄(1995)。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以「科學教育專題研究」為例,建構與教學,(2)。取自http://www.bio.ncue.edu.tw/c&t/issue1-8/v2-1.htm.方姝蘋(2003)。發展合作式數學遊戲教學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茂興譯(1996)。合作。北市:巨流。
李雯婷(1998)。國二數學科合作中配對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李嘉祥(1999)。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生物學習動機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吳幼吾(1985)。違反迴歸斜率同質性之假定對共變數分析強靭度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6,321-337。
吳俊生(2008)。合作學習策略在嘉義縣國民小學扯鈴教學習成就及互動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市。吳淑雯(1996)。「合作學習法—團體探究法」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驗課程上的應用。竹市文教,14,48-55。吳麗寬(2000)。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效果與同儕社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邵淑華(1997)。直接教學法在國小數學資源班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世元(1997)。合作學習在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林青蓉(2006)。合作學習教學法促進國一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佩璇(1991)。合作學習的實施(上)。研習資訊,8(5),29-34頁。林佩璇(1991)。合作學習的實施(下)。研習資訊,8(6),22-25頁。林佩璇(1992)。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星秀(2000)。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GSP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何義清(1987)。國中數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121-171。易文雲(2010)。合作學習於體育課中對學生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周惠玲(2001)。國二數學科因式分解單元實踐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邱守榕編著(1996)。學門資源整合規劃資料-數學教育。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洪佩雲(2005)。概念圖教學在國中生數學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曹永松(2000)。國中理化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郭至和(2000)。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國小社會科及鄉土教學活動之運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1),63-73。郭香妙(1991)。國中數學教學改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郭惠茹 (2002)。高職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縣。許文松(2009)。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對國三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台北市。許桂英(2003)。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范聖佳(2001)。國中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陳世澎(1994)。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生數學科學習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冠利。網路合作學習(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http://organizationdevelopmentchange.blogspot.tw/2009/06/blog-post_4478.html
陳淑均(2006)。合作學習結合學習檔案教學法對學生數學解題成就影響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陳麗霜(2005)。合作學習應用於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一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張世忠(1998)。社會建構教學與科學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4,30-36。張金淑(1998)。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淑美(1992)。合作學習的涵義、實施與成效。教育文粹,21,20-25。傅明利(2000)。國民小學數學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曾志華(1997)。社會互動與數學知識之建構:一個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室之俗民誌 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黃建瑜(1999)。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出版社。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政傑、林佩璇(1999)。合作學習教學法。八十學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工作計劃,台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團主編。
黃政傑、林珮璇(2004)。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黃俊程(2010)。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詠仁(2001)。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教學研究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游惠音(1996)。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及班級社會關係之影響。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彭兆宇(2013)。一位國中七年級數學科教師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楊宏珩(1997)。行動研究:以高中化學教學試行合作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楊旻潔(2011)。合作學習對國一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臧俊維(2000)。高雄縣高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賈馥茗、楊深坑(1988)。教育研究法的特性與應用。台北市:師大學苑。
蔡永巳(1997)。國二理化科試行合作學習之合作試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錫麒(1993)。數學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環毓(2008)。數學遊戲融入七年級探究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劉宏文、張惠博(1997)。知識的統整與應用—一位國中理化教師的課室教學觀察。科學教育月刊, 204, 7-15。鄧又仁、林素華(2009)。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七年級國中學生論證能力的影響。教育科學期刊,8(1),113-140。賴佳賢(1999)。營造學習為中心的合作學習環境。視聽教育, 41(1), 20-29。
盧富美(1992)。談合作學習及其教學流程。教師之友, 33(4), 3-8。謝君琳(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謝順榮(1998)。合作學習對輕度智障學生閱讀學習成效及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魏麗敏(1988)。國小學生數學焦慮、數學態度與數學成就之關係暨數學學習團體諮商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國立臺北師院學報,5,619-688。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校閱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403-463)。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顧玉池(2000)。高雄縣高一學生數學小組合作教學對函數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二、英文部分
Conwell, C. R. & others .(1988). Students` perceptions when working in cooperative
problem solving groups . ERIC:ED 313455.
Deutsch, M.(1949). An experimen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2 , PP. 199-23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5 , 331-343.
Damon, W.(1984). Peer education: The untapped potential.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5 , 331-343.
Johnson, D. W. & Johnson , R. T.(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4th ed.).
Needham Heights , MA ; Allyn and Bacon.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 Holubec E. (1998) .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 7rd edition . Edina , MN :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 Maruyama , G. , Johnson , R. T. , & Nelson , D.(1981). Effects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goalstructures on achievement: A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89(1) , 47-62.
Johnson, D. W. & Johnson , R. T.(1985a). The internal dynamic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 In Slovenia , R., et al .(Eds.) Learning to cooperate cooperating to learn , pp.103-124.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87).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 Cooperative , Competitive ,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nglewoodCliffs , NJ : Prentice-Hall.
Johnson, D.W. & Johnson , R.T.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 In S. Sharan (ed.) . Cooperative learning : Theory and research (pp.23-37) . New York : Praeger.
Jones, V. F. and Jones, L. S. (1990).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Motivat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 , Boston , MA : Allyn and Bacon.
Johnson & Johnson (1985b). Classroom conflict : Controversy versus debate in learning groups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2 ﹐237-256.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 & Smith , K. A. (1991). Active learning : Cooper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Edina , MN:Interaction.
Johnson, R. T. , Johnson, D. W. (1974). Instruction goal structure:cooperative , competitive, or individualistic.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4. 213-240 . Lonning, R. A (1993) . Effec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on student verbal interactions and achievement duringconceptual change instruction in10th grade general science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 (9) , 1087-1102.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 (1993). Circleof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 Minnesota Interation Book Company .
Linn, M.C. & Burbules, N.C. (1993).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group learning.
Messick, S. (1976). Personality consistencies in cognition and creativity . In S.
Messick (Ed.), Individuality in Learning (pp.4-22). San Francisco : Jossey_Bass.
Maller, J. B. (1929).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Motiv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Parker, R. E.(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 Bulletin, 69(479), PP. 48-57.
Reid, J. (1992).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Intergroup Competition on the Math Achievement of Seventh Grade Students . ERIC, ED 355106.
Slavin, R. E. (1980). Cooperative learning .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O, 315-342.
Slavin, R. E. (1983a) . Student team learning : An overview and practical guide.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Slavin, R. E. (1983b). Cooperative learning . New York : Longman.
Slavin, R. E.(1985). Cooperative learning : Applying contact theory in desegregated schools. Joural of Social Isues, 43-62.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 Theory , research ,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 Allyn & Bacon.
Sharan, S. & Shaulov , A. (1990) . Cooperative learning, motivation to learning ,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 In Sharan, S. (ed.) Cooperative learning : Theory and research . N.Y. : Praeger Publishers.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s .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tkin, H.A. (1976). Cognitive styles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 In S. Messick & Associates (Eds.), Individuality in learning.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ublishers.
Wood, D. ; Bruner , J. S. & Ross, G. (1976).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 pp.89-100.
Webb, N. M.(1985). The role of gender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learn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 44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