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600:1f28:365:80b0:8005:376a:2d98:48cd)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9:5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林柏諺
研究生(外文):
Lin Po Yen
論文名稱:
桃園市基層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以北區某國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at Grassroots Level in Taoyuan City─A Cas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ity
指導教授:
邱炳坤
指導教授(外文):
Chiu Ping Kun
口試委員:
陳天賜
、
杜美華
口試委員(外文):
Chen Tien Tzu
、
Du Mei Hua
口試日期:
2015-06-30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
體育研究所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運動代表隊
、
組訓
、
師資
、
經費
外文關鍵詞:
athletic team
、
group training
、
teacher
、
fund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154
評分:
下載:15
書目收藏:1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桃園市基層桌球運動發展情況,並以北區某國中為例,藉以瞭解桃園市國中基層桌球發展組訓,所進行的規劃與發展狀況,以及成立至今所遇到的困境。研究對象為桃園市國中的重點桌球發展學校,成立至今已經八年時間。本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法,擬定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運動代表隊之所以遭遇到困難,往往來自學校的資源、經費不足情況下,因此導致招生上的困難;在球隊運作上,結合外界資源,與學校間的溝通磨合,是桌球運動代表隊經營,非常重要的因素。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at grassroots level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aoyuan City, which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grassroots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at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planning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The subjects is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Cit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ble tennis in last eight years, which is currently the only key schools in Taoyuan City.The qualitative was used for this research, which is by mean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team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is often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sources, funding and the school's dormitory which lead to difficulties in admissions of players and team operation. Therefore, for future table tennis team managemen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external resources,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facilitated. This study proposes refer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桌球運動起源發展 8
第二節 臺灣桌球運動發展 12
第三節 學校運動代表隊發展因素 16
第四節 本章總結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7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2
第一節 學校運動團隊組訓概況 42
第二節 運動代表隊師資之聘用、選手招生方式 49
第三節 經費來源、升學輔導 56
第四節 運動代表隊發展與困境 6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建議 78
參考文獻 80
附錄 86
表目錄
表3-2-1 研究參與者資料表 36
圖目錄
圖3-3-1 研究架構圖 37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牟鍾福(1990)。中等學校運動聯賽經營管理(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桃園縣。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挑戰2008。
吳文忠(1986)。體育行政。臺北:正中書局。
吳海助、沈翠蓮(2006)。家長後援會在國小運動團隊組訓歷程的運作與影響--以臺中縣僑仁國小泳隊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23-39。
吳章明(2004)。國立華僑高中排球隊之組訓與發展概況。學校體育,14(2),60-66。
吳敬平(2008)。乒乓球直板反膠打法訓練。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吳煥群(2001)。乒乓球運動的起源。乒乓世界,100,54。
吳德成(1998)。桌球技術報告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尚儒(2006)。戰後台灣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4)(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俊杰、林東興(1998)。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之探討。臺灣體育,95,33-38。
李奕邦(2010)。高雄市桌球俱樂部現況調查與場地設施使用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富榮(2002)。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練員。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詠吟(1994)。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資眾、羅志勇(2008)。台灣競技桌球的戰略思考。大專體育,95,160-164。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122-136。
林錦明(2001)。談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國教新知,48,66~71。
邱鍾惠(1982)。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施能欽(1989)。從我國桌球運動發展歷程談「再出發」之道。體育與運動,64,123-126。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11(4),4-12。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嘉文、尤杏暖(2006)。建置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77,36-45。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政宏(2004)。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初探。學校體育,14(6),70-76。
孫顯鋒(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分析探討。大專體育,44,120-126。
翁志成(1992)。我國大專學生運動團隊的現況與展望。大專體育,3(2),頁88-93。
翁志成(1993)。運動團隊的傳統化行政運作理念。學校體育,3(4),26-29。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翁志成(2003)。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耿曙(2003)。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政大研究生研究方法研習營。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大昌(2003)。學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張天津(1995)。談桌球。大專體育,18,51-55。
張在山(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臺北市:授學出版社。
張治文(2007)。國中體育班及校隊學生個人學涯規劃之探討。運動教育,17(2),95-99。
張浩桂(2003)。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祐慈(2010)。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勝輝(2003)。落實學校組訓運動代表隊,一圓奧運摘金夢—臺北縣明德高中體育團隊的管理與經營。學校體育,13(2),26-38。
張雅棻(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教育部(1984)。73年5月9日臺(73)體字第17479號函。
許樹淵(2004)。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志強(2007)。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臺大體育季刊,47,5。
陳正雄(1987)。學校體育經費之籌措與運用。國民體育季刊16(1),20-21。
陳在頤(1992)。基層運動人材的發掘與培訓。體育與運動,80,105-110。
陳炳楓(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滿、蔡秀芳(2000)。我國桌球運動發展概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9,79-82。
陳進豐 (2004)。國民小學校代表隊組訓的省思 。國教世紀,213,41-47。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市:華泰。
陳龍雄(1987)。學校體育經費之籌措與應用。國民體育季刊,16(1), 20~21。
游鳳芸(2001)。我國參加2000年奧運桌球選手訓練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程紹同(1999)。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曼谷亞運,廣告雜誌,61-63。
黃志雄(2005)。提升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的關鍵:專任運動教練法制化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49,頁59-63。
黃寶雀(2001)。影響教練領導行為的因素及其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詹俊成(2003)。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彩琴(2004)。促進中小學國際文化體育交流內容簡介。學校體育,14(4),44-9。
雷小娟,王誼邦(2004)。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組訓與運作。淡江體育,7,141號。
劉仲成(1995)。學校體育與運動代表隊組訓。南投文教,8,77-85。
劉有財(2006)。臺灣桌球運動沿革與現況之研究。身體文化學報,3,115-128。
歐淑芬(2004)。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蔡忠志、林如瀚(2011)。專任教練處境。中華體育季刊,25(2),346-371。
蔡金霖(1996)。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訓問題與解決之道。大專體育,25, 142-146。
蔡崇濱(1996)。正視學校運動團隊的組訓。臺灣省學校體育,6(3),34-37。
蕭美珠(1992)。組訓運動代表隊之意義、功能和方式。大專體育,10,45-48。
蕭嘉惠(2001)。運動賽會贊助管理個案研究-以中華汽車盃國際體操邀請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冠珅(2014)。優秀桌球運動員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明輝、吳昇光(2002)。國小乒乓球隊家長後援會之功能分析-教練觀點。大專體育,63,頁51-57.
謝淑娟(2006)。探討桌球運動發展趨勢及因應之道。國民體育季刊,150,45-50。
韓大衛(1994)。學校體育運動如何爭取企業贊助。國民體育季刊,23(3),200-204。
簡曜輝(1992)。落實學校體育貫徹教學正常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藍金香(1992)。學校代表隊組訓(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顏友莉(2006)。雲林科技大學運動代表隊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羅映清(1989)。學校體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蘇丕仁(1995)。乒乓球教學與訓練。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苗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相關因素之研究
2.
台北市國小運動代表隊現況與組訓考量因素研究
3.
臺北市國中小學足球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之研究
4.
彰化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現況之調查研究
5.
中等學校排球運動代表隊組訓調查研究
6.
國民小學組訓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及組訓現況之研究
7.
雲林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及其困境之研究
8.
高雄市國小桌球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之研究
9.
東部地區(宜花東)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之研究
10.
台北縣秀峰高中棒球隊組訓與經營策略之研究
11.
屏東縣立長治國中女子撞球運動代表隊組訓之研究
12.
學校射擊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13.
國小非體育班排球隊組訓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和國小為例
14.
宋代的州縣學——設置、經費、師資之探討
15.
全國學童足球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之研究
1.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2.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3.
吳海助、沈翠蓮(2006)。家長後援會在國小運動團隊組訓歷程的運作與影響--以臺中縣僑仁國小泳隊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23-39。
4.
吳海助、沈翠蓮(2006)。家長後援會在國小運動團隊組訓歷程的運作與影響--以臺中縣僑仁國小泳隊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23-39。
5.
吳章明(2004)。國立華僑高中排球隊之組訓與發展概況。學校體育,14(2),60-66。
6.
吳章明(2004)。國立華僑高中排球隊之組訓與發展概況。學校體育,14(2),60-66。
7.
林錦明(2001)。談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國教新知,48,66~71。
8.
林錦明(2001)。談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國教新知,48,66~71。
9.
施能欽(1989)。從我國桌球運動發展歷程談「再出發」之道。體育與運動,64,123-126。
10.
施能欽(1989)。從我國桌球運動發展歷程談「再出發」之道。體育與運動,64,123-126。
11.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11(4),4-12。
12.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11(4),4-12。
13.
洪嘉文、尤杏暖(2006)。建置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77,36-45。
14.
洪嘉文、尤杏暖(2006)。建置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77,36-45。
15.
胡政宏(2004)。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初探。學校體育,14(6),70-76。
1.
臺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67-2012)
2.
退役桌球甲組運動員職場生涯之個案研究
3.
臺灣女子桌球競技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12)
4.
台商跨國企業主管的家長式領導對印尼員工組織行為與國家形象知覺之關係研究
5.
BCG矩陣對庫藏股宣告後短期股價表現之影響
6.
論京劇曲牌〔夜深沉〕之擊樂 藝術及其在當代作品中的運用
7.
隱性的存在-盧青辰創作研究
8.
中華民國10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角力高中組希羅式比賽成績之分析
9.
旅遊意象對地方依附、體驗品質、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
10.
我國室外拔河運動發展之研究
11.
高中職體育教師甄試性別平權之女聲
12.
行動商務對於購買意願、促銷活動及知覺價值之研究
13.
以雙因子理論探討影響消費者對網路商店信任之因素
14.
金門珠山薛氏的風水擇地與聚落空間營造
15.
樟芝類保健食品在台灣網路購物平台產品特性及消費者行為探討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