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8: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昌德
研究生(外文):Chang-De Lin
論文名稱:應用太陽能光電及微細氣泡技術於植物工廠
論文名稱(外文):Applying BIPV and Micro Bubble Technique to a Plant Factory
指導教授:鍾翼能鍾翼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電機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6
中文關鍵詞:綠色能源多功能太陽能植物工廠微細氣泡技術
外文關鍵詞:Green energyMulti-function plant factoryMicro bubble techn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由於地球上所蘊藏的石化能源日益枯竭,而且環保意識的高漲,因此綠色能源的開發與研究十分迫切。目前的替代能源中以太陽光電能最受重視,因為太陽光能具備了無污染、無公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良條件,本論文中設計一組多功能太陽能植物工廠,非常符合目前的能源政策。此外本研究將結合微細氣泡技術及LED燈光照明以調節植物的成長週期,微細氣泡機可產生細微氣泡,其可較長時間漂浮於水中,可促進植物根部吸收空氣的效果,亦可增進植物的生長速度。此多功能之太陽能溫室可協助精緻農業的技術提昇,並可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頗具貢獻。

Because of the fast worldwide development, the fossil energy source is exhaust day by day. Moreover, the pollution problem is more serious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low-pollutant green energy has been become an urgent topic among many countries. Among all the green energy, solar power is regarded the best solution for substituting fossil fuel. In this thesis, a multi-function plant factory using photovoltaic (PV) system and micro bubble technique is developed. It is suitable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 In this research, we apply micro bubble technology and LED light to adjust the growth of plants. The multi-function plant factory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e techniques. The contribution is huge for our country.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及方法 2
1.3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ZIGBEE 4
2.2太陽能系統 6
2.2.1 太陽能的優點 9
2.2.2 太陽能的缺點 11
2.3微氣泡機 11
第三章.系統架構 13
3.1太陽能系統 13
3.2 微氣泡(MICRO BUBBLES) 15
3.3 ZIGBEE無線感測系統 18
第四章 實驗結果 23
4.1 實驗裝置 23
4.2 實驗比較結果 27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33
5.1結論 33
5.2未來展望 34
參考文獻 35


圖目錄
圖2.1太陽光電池的等效電路 8
圖3.1 太陽能模組圖 14
圖3.2微氣泡機系統規劃圖 16
圖3.3氣泡石於水中打氣情形 17
圖3.4微氣泡機與氣泡石的打氣情形 17
圖3.5微氣泡系統硬體圖 18
圖3.6 ZigBee無線感測實驗載板 19
圖3.7 USB-ZigBee Dongle實體圖 20
圖3.8星狀拓樸 22
圖3.9網狀拓樸 22
圖3.10樹狀拓樸 22
圖4.1 水池遭受綠藻汙染圖 24
圖4.2 綠藻解決辦法 24
圖4.3 A1植株生長環境圖 25
圖4.4 A2植株生長環境圖 25
圖4.5 B1植株採收情形 26
圖4.6 B2植株採收情形 26
圖4. 7 C1個別採收植株 27
圖4. 8 C2個別採收植株 27
圖4. 9 為EC植的平均值 28
圖4. 10 為PH值的平均值 30
圖4. 11 植株重量平均植 32


表目錄
表2. 1 ZigBee無線感測系統與其它無線傳輸做比較 5
表3. 1整合型太陽能模組型號與特性 13
表3. 2太陽能充放電控制器特性規格表 15
表4. 1水耕液電導度數據蒐集表 28
表4. 2水耕液酸鹼值數據蒐集表 29
表4. 3植株鮮重數據 31

參考文獻
[1] Dyurgerov, Mark B.; Meier, Mark F. 冰川與改變中的地球系統-以2004年為例(Glaciers and the Changing Earth System: a 2004 Snapshot. Institute of 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Occasional Paper #58. 2005。
[2] 余光正,室內植物栽培環控系統之設計,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冷凍空調與能源系,碩士論文,2007。
[3] 駱文傑,小型植物栽培環境控制箱的建構與分析,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冷凍空調與能源系,碩士論文,2013。
[4] 方煒,話說『植物工廠』,農業推廣手冊第67期,2011。
[5] 高德錚,水耕栽培-精緻蔬菜生產技術之開發,台中區農推專訊56 期,1986。
[6] 高德錚,水耕栽培實務手冊,行政院靑年輔導委員會,1988。
[7] 高德錚,水耕營養液調配與管理,台中區農業改良場,2007。
[8] 涂嘉宇,溫度感測器結合ZigBee技術應用於護理之家之研究,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6。
[9] 許詠淇,應用無線監控與太陽能光電系統於植物工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14
[10] 李展宏,基於ZigBee無線感測網路之智慧型照明環境設計與實作,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電腦與通信產業研發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07。
[11] 許永和,物聯網與ZigBee應用實驗系統,台灣優奎士有限公司,2011。
[12] 技術報告,”華士德股份有限公司
[13] Orazio Mirabella, and Michele Brischetto, “A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for Greenhouse Manage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ume 60, Issue 2, pp.398-407, 201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