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心理。
王永銘(2004)。國小學童金錢態度、消費行為與電視廣告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王懋寧(2005)。青少年族群金錢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北。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吳天堂(2005)。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族群認同、自尊與生命價值觀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吳正烽(2012)。青少年社會比較、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吳佩芬(2011)。國中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怡欣、張景媛(2000)。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卷,1期,15-40頁。
吳美均(2006)。青少年親子互動、同儕互動、氣質與行為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吳敏慧(2006)。國中生對同儕的影響策略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扶長青,張大均,劉衍玲(2012)。金錢態度結構與測量研究述評。重慶教育學院學報(06),19-23。
李美枝(1985)。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運用。台北:大洋。
李珮瑄(2005)。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及其與人際互動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李靜怡(2005)。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台中。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周秋琴(2004)。國中生的消費者態度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台北:五南。
周碩振(2008)。出生序和父母管教方式對國中生之同儕關係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應用數學所,新竹。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林世彪(2006)。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北。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彰化。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23-256。林芳如(2001)。國小學童金錢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林麗瓊(1993)。臺北市國中生金錢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台北。邱卉綺(2005)。高中生生涯決定困難、生涯自我效能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邱宜箴(2003)。國小學童金錢態度量表之編製與理論模式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邱美華(2006)。焦點解決團體諮商領導者意圖與成員知覺一致性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施養昌(2008)。探討高中生的金錢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應用數學所,新竹。韋雪琴(1991)。教孩子用錢。台北:時報文化。
倪宜君(2009)。青少年金錢態度與其物質主義、家庭社經地位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徐郁雯(2013)。國中生家庭功能、自尊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徐嫚淳(2007)。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定版)。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珍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張美麗(2004)。國中學生性別角色、同儕關係與性別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張梅楓(2009)。客觀表現與社會比較對青少年自尊的預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郭佩芳(2009)。青少年性別角色特質、身體意象與自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郭照婉(2010)。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與其同儕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陳佳怜(2007)。國小學童自尊、因應資源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陳怡君(2002)。憂鬱症患者子女之自尊及其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武天(2007)。國中學生同儕關係、偏差行為與中途輟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陳美冠(2004)。犯罪青少年依附關係、解釋風格與自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陳皎眉(2006)。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黃莉娟(2010)。國中學生自戀特質、自尊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黃筱甄(2008)。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黃德祥(2001)。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台北:五南。
黃蘭雯(1996)。青少年金錢觀:ERG理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台北。楊朝旭(2005)。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楊雅琪(2003)。金錢態度前因變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態度。同儕關係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榮泰生(1999)。消費者行為。台北:五南。
榮彩君(2007)。青少年社會化關係、自我認同與自尊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跨國婚配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潘進財(2005)。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蔡政宏(2008)。青少年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蔡瑞華(2000)。台北市國中生的金錢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鄭方媛、賴香如(2007)。臺北市某國中學生自尊與相關因素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7,93-122。鄭秀足(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台北。盧名瑩(2010)。國中生的金錢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蕭美智(1993)。板橋國小高年級兒童零用錢之研究(上)。教育資料文摘,31(6),110-129。謝巧茹(2008)。國中生之自尊、網路交友狀態與網路援助交際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顏裕峰(1993)。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彰化。蘇建文、林美珍、陳李綢、程小危、吳敏、林惠雅、陳淑美等人(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鐘志從(1988)。我國消費者教育情藝教學目標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外文部分
Andersen,J., Camp,P., Kiss,E., Wakita,S., &; Weyeneth,J.(1993).The money attitude scale : What college students think about the green stuff. American Council on Consumer Interests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8329).
Bailey,W.C., &; Lown,J.M.(1993).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aetiology of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and Home Economics,17,391-402.
Berndt,T.J.(1982). The 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53,1447-1460.
Bolognini M., P.B. (1996). 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in early adolescence : Development and gender differenc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19 , 233-245.
Buhrmester, D., &; Furman,W..(1987). The changing functions of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 A neo-Sullivanian perspective. In V.J.Derlege &; B.A.. Friend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 NewYork:Springer-Verlag.,41-62.
Chapman, P. L. M. , A.K.(2002). Readdressing gender bias in the coopersmith self-esteem inventory-short form.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3(4), 403-409.
Doss, V. S. , &;Marlowe, J.(1995). Middle-school children's sources and uses of money.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9(1), 219-242.
Doyle, K. O. (199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mone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5(6) 708-724.
Erikson, E.H.(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ed.). NewYork:Norton.
Furnham,A. (1984). Many sides of the coin :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usag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5), 501-509.
Furnham,A. ,&;Okamaura,R.(1991).Your money or your life :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edictors of money pathology. Human Relations, 52(9), 1157-1177.
Gresham,A.F.G.(1989).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of the sexes toward money :An application of the money attitude scale. Advances in Marketing, 8, 51-57.
Gurney,K.(1988). Your Money Personality : What it is and how You Can Profit from It. NewYork : Doubleday.
Hanley,A., &; Wilhelm,M.S.(1992). Compulsive buying : An exploration into self-esteem and money attitud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3,5-18.
Hirschi,T.(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Los Angeles, CA : University of Canlifornia, Berkeley.
Janet,B.J.,M..(1994). What women can teach men about money. Kiplinger's Personal Finance Magazine, 48(7),86-89.
Jones,D.C., &; Costin,S.E.(1995). Friendship quality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Merrill Palmer Quarterly, 41,517-535.
Krueger,D.W.(1991). Money meanings and madness :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Psychoanalytic Review, 78(4),209-224.
Lim,V.K.G., &; Teo, T. S. H. (1997). Sex money and financial hardship : An empirical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among undergraduates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8,369-386.
Lynn, R. (1993). Sex differenes in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valuation of money in twenty countri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3(4), 507-511.
McMullin, J. A., &; Cairney, J. (2004). Self-esteem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age, class, and gender.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8, 75-90.
Newcomb, M. D., &; Rabow, J. (1999). Gender, socialization, and money.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9(4), 852-869.
Olson, J. M., &; Zanna, M. P. (1993). 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4, 117-154.
Pope, A. W., McHale, S. M., &; Craighead, 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Prince, M. (1993). Women, men, and money sty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4, 175-182.
Roberts, J. A., &; Sepulveda M, C. J. (1999). Demographics and money attitudes: A test of Yamauchi &; Templer’s money attitude scale in Mexico.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7(1), 19-35.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ubinstein, C. (1981). Survey report on money:Money and self-esteem, relationships, secury, envey, satisfaction. Psychology Today, 32, 24-44.
Santrock, M. F. (2007). Adolescence (11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Tafarodi, R. W. S., W. B., Jr.. (1995). Self-liking and self-competence as dimensions of global self-esteem:Initial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5, 322-342.
Tang, T. L. P.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money ethic scale: Attitudes toward money and pay satisfaction revisite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6), 809-816.
Tang, T. L. P., &; Gilbert, P. R. (1995). Attitudes toward money as related to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job satisfaction, stress, and work-related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3), 327-332.
Urberg, K. A., Degirmencioglu, S. M., Tolson, J. M., &; Halliday-Scher, K. (1995).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540-547.
Aronson,E., Wilson,T.D., &; Akert,R.M. (1995)。社會心理學(李茂興、余伯泉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3)。
Branden,N.(1996)。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自尊心:六項自尊基礎的實踐法(孫允寬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4)。.
Burger,J.M.(2006)。Personality人格心理學(林宗鴻譯)。臺北:洪葉。(原著出版於2004)。
Darley, J. ,Glucksberg, S., &;Kinchla,R..(1995)。心理學(楊語芸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1994)。
F.PhilipRice,K.G.D. (2004)。青少年心理學(連廷嘉、黃俊豪譯)。台北:學富。(原著出版於2005)。
Lerner, M.R. (2006)。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黃德祥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2001)。
Robert Toru Kiyosaki, S. L. L. (2001)。富爸爸,窮爸爸(楊軍,楊明譯)。台北市:世界圖書。(原著出版於1999)。
Rudolph. F. V. &; Kathleen, S. V. (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曾瑞貞、曾玲珉譯)。 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6)。
Shaffer, D. R.(2005)。發展心理學(王雪貞、林翠酒、連廷嘉、黃俊豪譯)。台北:學富。(原著出版於2002)。
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 (1999)。Social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張滿玲譯)。臺北:雙葉。(原著出版於1997)。
Yablonsky, L. (1993)。看,錢在說話(盧惠芬譯)。台北市:天下。(原著出版於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