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凱信(2014)。融入有關空氣與燃燒科學史之數位遊戲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及認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王毓懋(2011)。永續水資源教學對國小學童「水資源」認知與用水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彰化縣大興國小為例。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彰化市。外交部NGO雙語網(2012)。2012水資源日帶你認識食物水足跡。2014年9月3日,取自http://www.wcis.org.tw/library/book-2.asp
石舒淇(2010)。彰化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資源知識、節水態度、節水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彰化市。江麗莉等(譯)(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原作者:Joe L. Frost)。臺北市:五南。
池昱諪(2014)。競賽式遊戲融入環境教育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何宜芳(2012)。盤面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節能減碳知識與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未出版,臺中市。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臺北市:五南。
李宏文(2007)。國小四年級環境教育課程模組發展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水資源教育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李淑惠(2009)。國小社會領域習作中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內容分析--以修訂版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為分析架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未出版,臺北市。李毓潔、王貞淑(2010)。電玩遊戲內置入Bloom知識與認知歷程重現概念模型。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8(4),473-498。
李維昕(2012)。不同多媒體評量方式對認知歷程之影響─以國中排球為例。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周芳旭(2013)。水足跡評估是節約用水的首部曲。節水紀實,7。2014年9月3日,取自http://ebook.energypark.org.tw/books/admin/24/#/0
周嫦娥(2013)。水足跡評估是節約用水的首部曲。經濟部水利署節水紀實,7,2-6。
周嫦娥、李繼宇、朱美琴、楊浩彥、陳詩婷、張鈺照(2011)。水足跡概念推廣與先期研究。台北市:經濟部水利署。
林子淳(2014)。運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薇(2006)。中小學生將環境知識傳遞給家長可行性之探討-以水資源教育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林靖宜(2014)。數學遊戲教學對提升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數學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屏東市。柯智仁(2014)。數位遊戲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電力與節能]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孫玲瑛(2008)。都會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節水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研究,未出版,臺南市。
張保隆、謝寶媛(2006)。學術論文寫作APA規範。臺北市:華泰。
張美玲(2012)。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現代水墨遊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中市新社國小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中市。張美珍、郭鳳娟、朱耀明(2011)。國小親子闖關學習對碳足跡態度之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4,9-15。曹博盛(2012)。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的修訂版應用於數學領域之命題實例。中等教育,38-65。
莊英慧、熊召弟、耿筱曾、甘漢銧(2007)。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環境教育學刊。許靜怡(2013)。節約水資源教案教學對國小三和五年級學童節約水資源知識、態度、行為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彰化市。郭靜晃(譯)(1992)。遊戲發展理論與實務(原著者:James E. John)。臺北市:洪葉。
陳李綢(2006)。國小數學創造力診斷與認知歷程工具研發。教育心理學報,38(1),1-17。陳怡蓉(2010)。遊戲式教學對增進國小六年級學童碳足跡概念與學習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市。
陳俊宏(2014)。使用形成性評量於數位遊戲式學習融入國小四年級分數概念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陳豐祥(2009)。新修定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1-53。陳麗卉(2012)。遊戲式語文教學提升國中學生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嘉義縣。曾玉貞(2013)。遊戲融入英語字彙教學對不同學業程度原住民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未出版,臺東市。
曾明基、邱于真、張德勝、羅寶鳳(2011)。學生認知歷程對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課程與教學,14(3),157-179。黃秀娟(2014)。數學遊戲融入國小一年級兩位數加減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楊斐雯(2014)。圖卡式桌上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楊慧君(2013)。運用遊戲教學策略於國小五年級音樂欣賞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節約用水資訊網(2014)。家庭節水/家庭節水手冊。2014年9月11日,取自http://www.wcis.org.tw/library/book-2.asp
節約用水資訊網(2014)。節水三十六計。2014年9月11日,取自http://www.wcis.itri.org.tw/water_and_mountain/36.asp
經濟部水利署(2013)。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氣候變遷水環境知識庫。2014年9月3日,取自http://climatechange.wra.gov.tw/dispPageBox/CCKM/CCKMWECP.aspx?ddsPageID=CCKMCH3_1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2014)。節約用水計畫。2014年9月1日,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happytwn/ss-11915490
葉普增(2014)。國小中年級學童品格教育融入球類遊戲教學之行動研究教育視導與評鑑。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視導與評鑑碩士學位學程,未出版,屏東市。趙家民、陳中獎、林美蘭(2013)。水資源教學對學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大林國小。國教新知,60(2),46-55。劉雅真(2011)。加強國小教師水資源教育認知之層級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臺中市。
蕭景隆(2014)。以情境式數位遊戲提升學生解釋科學現象及科學探究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2009)。台灣水銀行/水足跡知多少。2014年9月3日,取自http://www.eqpf.org/WaterCalculator.aspx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2009)。台灣水銀行/節水小常識。2014年9月3日,取自http://www.waterbank.com.tw/#/tip
薛雅文(2014)。設計自製桌上遊戲以提升國小學生對蛙類生態課程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以[膨風水雞]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謝欣昀(2009)。探究國中小學生科學圖解的閱讀認知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謝錦忠(2014)。使用同儕互教行動數學遊戲式學習法融入國小三年級分數概念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簡麗瑜、黃湘萍、王瑜欣、黃翠媛(2011)。多重學制下的護理課程目標區隔─ 修訂版Bloom教育目標分類的應用。醫護科技期刊,13(3),187-197。藍翊綺(2012)。遊戲應用於數學補救教學之設計本位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魏如苑(2007)。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立體幾何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蘇育任(1993)。課程與教學-漫談遊戲導向的教學設計。國教輔導,33(2),4-6。蘇盈玲(2014)。遊戲教學應用於校園植物學習之影響。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饒見維(1996)。國小數學遊戲敎學法。臺北市:五南。
貳、英文部分
Appleton, L. E. (191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lay activities of Adult Savages and Civilized Childre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labrese, N. M. (2003). Developing quality sociodramatic play for young children. Education, 123(3), 606-608.
Ellis, M. J. (1973). Why people pla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Hughes, F. P. (2009). Children, Play, and Development (p. 359). MA: Allyn and Bacon.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Y: Norton.
Roger, Caillois (2001). Man, Play and Gam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pp. 92-10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