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三民辭典(1995)。取自:https://www.google.com.tw/webhp?sourceid=chrome-instant&ion=1&espv=2&ie=UTF-8#safe=off&q=%E4%B8%89%E6%B0%91%E8%BE%AD%E5%85%B8(1995)%E3%80%82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任廷芬(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任晟蓀(2012)。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法規篇。臺北:五南。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吳明宗(2013)。臺中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吳俐錦(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東縣。吳清山(2011)。學校行政第六版。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10。
吳清山、林天祐(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
吳榮福(2002)。臺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行政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李怡芬(2007)。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玫玲(2004)。兒童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李碧瑤(2006)。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官湘玲(2005)。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林水木(2003)。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組織運作之探析。學校行政,24,65-80。
林本炫、王宏仁、莊豐吉(200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訪談錄音與謄稿工具的建置。載於林本炫、周平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1-20。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克泓(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幸臺(1986)。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臺灣教育學院學報,9,205-238。
林思妙(1993)。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秋芬(2015)。溝通與衝突處理。台北醫學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xms.tmu.edu.tw/xms/read_attach.php?id=1471
林家任(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淑英(2010)。政府機構基層主(會)計人員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政府為例。美和技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林萬來(2006)。國小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翠芸(2008)。馬祖地區國中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凃淑芬(2007)。國民小學特教組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柯進雄(1997)。學校行政領導研究。臺北市:商鼎文化。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洪玉珊(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紀成進(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人員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南麗(2015)。衝突處理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國防、陽明、台北醫學大學兼任教授。取自:www.nlhsu.tcu.edu.tw/teach_file/teach_file_1/teach_file1_28.ppt
徐秋榮(2007)。中學實習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對因應策略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北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34。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高雄:麗文文化。
張育成(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坤宏(2004)。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主任)的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
張清濱(1996)。學校行政。台北:台灣書局。
張清濱(1998)。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臺北市:臺灣書局。
張榕庭(2012)。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之研究-以兼任行政教師與級任導師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張慶勳(1998)學校教育與行政。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教育部(2014)。修正「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4條條文。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934&KeyWordHL=&StyleType=1
教師法(2014)。中華民國103 年1 月8 日華總一義字第10300000681 號令修正。hr.mcu.edu.tw/sites/default/files/u3/rules/rules-c/L9/1_91_教師法.pdf
莊淑灣(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莊博文(2009)。國小小型學校兼任行政業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莊維仁(2007)。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郭美逢(2008)。高雄縣市國民小學閩南語兼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勇全(2009)。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氣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宥均(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
陳美玉(1999)。實現成為教師的夢想-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釗文(2005)。公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碩士論文)。取自:file:///C:/Users/ASUS/Downloads/fb150712131959.pdf陳記隆(2013)。兼行政職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台中市豐原區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NHU05025030)陳慶盛(2004)。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2NKNU0332047)。陳錫港(2004)。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寶山(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曹仲宇(2010)。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學校氣氛與兼任行政職務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NTTTC576020)。傅澤偉(2007)。道德判斷、上司壓力、時間壓力及工作複雜性對政府機關預算籌編輯執行適切性認知影響。東吳經紀商學報,95,29-56。取自:http://www.scu.edu.tw/business/pdf/No.59/QN-02.PDF
游金玲(2006)。公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彰化縣政府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技職行政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程文祥(2008)。臺東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心理。
黃己娥、王天苗(1999)。智障學生家長決定子女教育安置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85-105。黃昆輝(1980)。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五南。
黃信豐(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淑月(2009)。南投縣國民小學兼行政主管教師工作壓力及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私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黃紹峯(2007)。南投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運動參與程度與工作壓力。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未出版,臺中。黃善慈(2004)。屏東縣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瑋苓(2005)。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3(4),201-215。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黃慶化(200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廖郁映(2006)。基隆市國小兼任總務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廖翌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熊智銳(1997)。國民小學總務行政。臺北:五南圖書。
劉逸凡(2010)。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竹。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慧敏、曾玉芳(2009)。學前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141-17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玉董(2006)。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鄭瑞隆(2000)。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之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35-182。台北:麗文文化。
蕭志清(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資訊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賴奕彣(2003)。臺灣地區縣市督學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文全(2002)。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景出版社。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魏國贈(2008)。高雄縣國小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角色壓力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羅世彬(2005)。基隆市國小總務主任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蘇俊雄(2012)。國小教師兼任行政壓力與適應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蘇彩玉(2011)。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貳、英文部分
Chris, K. (2001),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ducational Review, Vol.53, No.1, pp.27-41.
Dunham, J. (1984). Stress situations and responses.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masters.(Ed.),Stress in schools Hemd Hempstea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master.
Gmelch, W. H.( 1988 ). Stress for success: 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eory into Practice, 22,1, 7-14.
Greenberg,J. S. (1996).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Dubuque: Wm.C. Brown & Benchmark.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June,159-167.
MacNeil,D.H.(1981).The relationship of occupational stress to burnout. In J.W.Jones(Ed.),The Burnout syndrome. Park Ridge,IL:London House Management Press.
Maslach,C.,& Goldberg,J.(1998).Prevention of burnout:New perspectives.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7(1),63-74.
McCormick, J. (1997).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large School system. Jou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5,1, 18-38.
Moracco, J.,&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Personnel and Guildance Journal, 61, 549-552.
Needle,J., & Berney,C.(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Jounal of School Health, 50, 96-99
Pearson, L. C., & Moomaw, W. (20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Pithers, R. T., & Fogarty, G. J. (1995). Symposium on teacher stress: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vocational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