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依筆畫多寡排序)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王甫昌(2003)。臺灣族群關係研究.,臺灣社會。臺北市: 巨流出版社。
王國維(1994)。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佚名著(1958)。平臺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第 1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密察總編輯(2007)。常青為等奏聞山豬毛戰況事,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三輯第32冊。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文良(2011)。清代南臺灣「客家」的移墾與社會(1680-1790)。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周璽(1962)。彰化縣志,卷 8人物志‧義民。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松崎仁三郎(2011)。嗚呼忠義亭(中譯本)。屏東市:屏東縣六堆文化研究協會。
林正慧(2008)。 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林正慧(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邱于芸(2014)。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遠流出版。
邱春美(2007)。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施雅軒(2007)。〈客家戰場〉,區域、空間、社會脈絡:一個台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市:麗文文化。
施雅軒(2011)。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市:麗文文化。
胡萬川(2004)。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孫承澤等撰(1972)。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灣文獻叢刊第 309 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高雄市客委會(2014)。來~去美濃:瀰濃、南隆開庄史畫。高雄市:高雄市客委會。
國分直一(1990)。土造房子。收錄於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四輯),臺北:武陵出版社。
張重金(2010)。六堆風雲傳首部曲:捍衛家園。屏東:六堆忠義祠。
張重金(2014)。六堆風雲二部曲:義薄雲天。臺北:明日工作室。
張菼(1975)。台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臺灣文獻叢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張維倫等(譯) (2003)。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 (原作者:David Throsby)。典藏藝術家庭。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下冊)(1968)。列傳五十九,常青。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新北市:大通書局。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下冊)(1968)。列傳五十九,梁朝桂。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新北市:大通書局。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下冊)(1968)。列傳五十九,舒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新北市:大通書局。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下冊)(1968)。列傳五十九,鄂輝。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新北市:大通書局。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下冊)(1968)。列傳六十一,福康安。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新北市:大通書局。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下冊)(1968)。列傳六十二,海蘭察。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新北市:大通書局。
許文雄(2001)。林爽文起事和臺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 1。郭維雄(2006)。黃袞《邀功紀畧》所載清代臺灣南路六堆義軍參與評定林爽文事件始末研究。收錄於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39-81)。臺北: 南天書局.
陳盛韶著、劉卓英標點(1983)。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然環境篇。 屏東: 六堆文教基金。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歷史源流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曾彩金(2008)。六堆忠義祠人文與歷史。屏東:六堆忠義祠。
黃山高(2004)。六堆風雲。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黃叔璥(198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2輯。臺北:大通書局。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臺案彙錄甲集,文叢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淵洯(1994)。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合編),歷史學報論文集:中國近代史、臺灣史(頁452)。臺北:師大歷史研究所。
鍾任壽(1973)。 六堆客家鄉土誌。臺北:長青出版社。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魏源(1959)。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期刊論文(依筆畫多寡排序)
吳玲青 (2010)。臺灣米價變動與 [臺運] 變遷之關聯 (1783-1850), 臺灣史研究。
郭果六(2008)。林爽文的事件句點-簡介屏東車城福安宮的福分碑.。歷史月刊。陳國章(1990)。臺灣地名中 [頂] 與 [下] 的涵意初探.。教學與研究(12)。鄭浩(1989)。保護家園的鄉勇組織─六堆的故事。漢聲雜誌─台灣的客家人專輯,第23期,。臺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
蕭敏如(2006)。論民間傳說中鄭成功形象的塑成:以臺灣與福建地區之傳佈與發展為中心。《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7期
學位論文(依筆劃多寡排序)
林欣育(2007)。土地與認同:美濃地區客家墾拓傳說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范姜灴欽(2004)。台灣客家民間傳說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范姜灴欽(2014)。臺灣客家生活故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張添雄(2004)。高屏六堆客家的歷史文化與風俗民情(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黃小琪(2010)。先鋒堆的民間傳說故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黃盈璋(2001)。奉天承運VS.順天行道—林爽文事件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劉芳宜(2007)。雲林縣地方傳說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戴佳靜(2005)。美濃地區民間故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研究計劃(依筆劃多寡排序)
計畫主持人:廖倫光(2004)。近山客家竹草建築與「藔」建築類型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施百俊(2013)。六堆鄉傳說之調查與再生,客委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
計畫主持人:施百俊(2014)。六堆鄉野傳說之調查與再生(2):六堆開庄,客委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
計畫主持人:鍾屏蘭(2014)。以祖孫床邊故事為六堆語言文化傳承之文創商品設計研究。客委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學術機構計畫。
研討會論文(依筆劃多寡排序)
林柏瑩,施百俊(2013)。《邀功紀畧》中的「瀰濃庄之役」——文獻初探與實地踏查,2013客家語言與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新陽平社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