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勇,2007。 《中國與美國的經貿關係》 。臺北市:秀威資訊。
王泰銓,2000。《投資大陸市場法律與實務解析》 。臺北:學林文化。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 《大陸工作參考資料》 。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范世平,2003。 《大陸觀光客來台對兩岸關係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 。臺北:秀威資訊。
高長,2009。 《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高長,1994。 《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高孔廉,1994。 《兩岸經貿現況與展望》。 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陳明通,2003。 《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 臺北:先覺出版社。
陳春山,2000。 《國經濟法--臺灣與世貿組織》。 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陳春山,1995。 《國際投資法—臺灣與世界貿易組織》。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秀君,2002。 《入世與中國利用外資新戰略》。 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張顯超,2014。 《兩岸關係正常化的法律與政策》。 臺北:國策研究院。
童振源,2014。 《台灣經濟關鍵下一步-兩岸經濟整合的趨勢與挑戰》。 新北市:博碩出版。
童振源,2011。 《台灣的中國戰略:從扈從到平衡》。 臺北:秀威資訊。
童振源,2003。 《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 臺北:生智出版社。
經濟發展處編印,2014。 《2014年第2季兩岸經貿、中國大陸(含香港)經濟情勢分析》。 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談蕭,2003。 《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潘錫堂,1996。 《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演講集》。 臺北:自行出版。
羅昌發,1996。 《GATT/WTO與我國貿易》。 臺北:永然文化出版。
二、專書譯作
艾迪生(Craig Addison)(2001)。矽屏障-臺灣最堅實的國防(Silicon Shield: Taiwan''s Protection Against Chinese Attack)。(金碧譯),臺北:商智文化
三、專書論文
唐永紅,2013。 〈陸資來台投資政策檢視:開放過程、執行現況與調整趨勢〉,童振源主編 , 《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頁47-72。
郭建中、盧俊偉,2011。 〈中國對外投資戰略〉,吳釗燮主編, 《台海兩岸關係與中國國際戰略》。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頁275-320。
蔡宏明,2013。 〈陸資來台的趨勢與挑戰〉,童振源主編 。 《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頁27-46。
四、期刊論文
王碧珺,2013。 〈被誤讀的官方資料─揭示真實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模式〉 , 《國際經濟評論》,頁61~74。
宋鎮照,2006。 〈從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到終統的台海形勢分析:台灣因應策略 》,《海峽評論》,第187期,頁21-24。林祖嘉,2012。 〈我國擴大開放陸資來臺之前景與政策建議〉 , 《亞太和平月刊》,第4卷第3期,頁88-92。
邱垂正、童振源,2008。 〈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戰略之比較與檢討〉 , 《戰略-台灣國家安全政策評論》,第1期,頁78-99。姚之仲,2013。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動因〉 , 《中國金融》,第1期,頁47-48。
姜皇池,2010。〈論ECFA應適用條約審查程序〉 ,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1期,頁14-15。
施正鋒,2013。 〈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政策〉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9 卷 第 2 期,頁 43-66。
高長、吳瑟致,2004。〈被誤讀的官方資料─揭示真實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模式〉 , 《臺灣經濟論衡》,第2卷 第12 期,頁51-74。
夏樂生,2009/4。 〈論陸企來臺投資現況及未來發展〉,《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4期,頁105-117。
崔家玉,2010。 〈中國對外投資的動因〉,《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第9卷第3期,頁 12-14。
曹海濤、葉日崧,2008。 〈中國大陸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 51 卷 第 1 期,頁78-99。莫大華,1998。 〈「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37卷第8期,頁19-33。張顯超,2003。 〈兩岸「三通」的開放調整與協商〉,《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頁1-28。郭建中、王國臣,2013。〈中國大陸對外投資的動機與差異化戰略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56 卷 第4 期,頁97-128。陶濤、麻志明,2010。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動因分析〉,《改革與戰略》,第25卷第2期,頁154-155。
曾建元、林啟驊,2011。〈ECFA時代的兩岸協議與治理法制〉 , 《中華行政學報》,第8期,頁251-277。童振源,2000。〈臺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季刊》,第1 卷第2 期,頁31-81。童振源,2003。 〈兩岸經濟整合與臺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期,頁41-57。童振源,2008。 〈台灣應有的對外經濟戰略」,《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第1 期,頁19-22。
楊書菲,2009。〈自由經濟vs.國家安全?-開放陸資來台之思考〉,《經濟前瞻》,第126期,頁68-74。溫芳宜,2014。 〈陸資來台與外資來台投資之政策差異探討〉,《經濟前瞻》,第154 期,頁 52-56。魏東、王珉,2005。 〈中國對外投資動因分析〉,《東岳論叢》,第26卷第5期,頁88-92。
五、研討會論文
郭建中,2002/12。 〈WTO架構下兩岸建立經貿關係的國際經貿機制、經濟基礎及可能互動的模式〉 , 「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莊奕琦,2011/5。 〈大陸十二五規畫與兩岸產業合作之機會與挑戰〉 ,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研討會。成都: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六、研究計畫
中華經濟研究院,2009。 《由外人來台投資效益評估陸資來台投資的影響》 。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中華經濟研究院,2013。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經濟影響評估報告》 。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0。 《大陸對外投資趨勢與策略以及對台灣的影響(案號:98122302)》 。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1。 《陸資投資事業經營狀況調查計畫》 。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六、學位論文
朱良敏,2008。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之成因、問題與現況分析--兼論中資來台之投資模式》 。新竹: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呂湘菱,2014。 《兩岸服貿協議關於非金融服務部門開放爭議之研究-管制理論的分析》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邱垂正,2007。 《台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高文定,2010。 《ECFA簽訂與中共對台政經策略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傅建雄,2012。 《中國國家發展戰略與國有企業海外投資》。 臺北: 國立中山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孟潔,2007。 《兩岸雙邊投資正常化協議之原則與安排之研究》。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文欽,2001。 《兩岸金融流動之現狀與影響-以國家安全觀點分析》。 高雄: 國立中山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七、網際網路
斯洋,2011年02月25日。 〈華為怎樣才能得到美國政府的信任?〉,《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m.voafanti.com/a/article-20110225-huawei-open-letter-116949598/778508.html >。
許波,2007年5月10日。 〈3COM並購將面臨美國安全檢查〉 ,《美國之音中文網》,
<http://m.voafanti.com/a/a-21-w2007-10-05-voa2-63222907/970667.html>。
大陸新聞中心,1999年7月12日。 〈中共批評「特殊國與國」說法〉 ,《聯合新聞網》, <http://issue.udn.com/FOCUSNEWS/TWOSTATES/indexc.htm >。
天下雜誌,2013年11月13日。〈中國快遞霸主 潛行攻台?〉 ,《天下雜誌》, < http://blog.nccu.edu.tw/blog/nccut001/1135>。
天下雜誌,2013年5月29日。〈華為深入新竹 力用台幹搶人才〉 ,《天下雜誌》,< http://blog.nccu.edu.tw/blog/nccut001/1135>。
王玉燕,1999年7月26日。 〈中共決取消汪道涵訪台〉 ,《聯合新聞網》,<http://issue.udn.com/FOCUSNEWS/TWOSTATES/indexc.htm >。
田君美,2009年8月28日。 〈台資赴中、中資在港及中資來台問題研析〉 ,《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do_pdf=1&;id=1729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9年6月30日。 〈開放陸資來台從事事業投資政策說明〉 ,《兩岸政策說明系列》,<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971714492271.pdf >。
李沃牆,2014年5月5日。〈陸資來台投資概況及對經濟的影響分析〉 ,《國政評論 財金(析) 103-009》,< http://www.npf.org.tw/post/3/13551>。
和訊科技,2011年2月22日。 〈解讀華為3Leaf收購案 為何美國不放手?〉 ,《和訊科技》,<http://tech.hexun.com.tw/2011-02-22/127487052.html >。
林俊劭,2011年2月17日。 〈任正非:20年只想一件事,活下去〉 ,《商業周刊》,<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id=51775>。
林祖嘉,2012年11月17日。〈兩岸產業合作應大步向前〉 ,《經濟日報》,<http://blog.nccu.edu.tw/blog/nccut001/1135>。
林建甫、周信佑,2009年7月15日。 〈開放陸資來臺,開啟兩岸雙向投資時代〉,《國政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post/3/6136/1 >。
洪友芳,2014年9月3日。〈侵門踏戶 中業者登台設點挖角〉 ,《自由電子報》,< http://blog.nccu.edu.tw/blog/nccut001/1135>。
洪瑞琴、林嘉琪,2014年10月21日。 〈緊盯港資一條龍 國稅局祭出站崗獵漏〉,《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23369 >。
科技時代,2008年3月6日。 〈十年「恩怨」:華為已成思科「最可怕的對手」〉 ,《新浪網》,<http://tech.sina.com.cn/t/2008-03-06/10222061646.shtml>。
美國之音中文網,2007年10月16日。 〈華為公司在美國投資激起強烈反響〉 ,《美國之音中文網》。
<http://m.voafanti.com/a/a-21-w2007-10-16-voa56-63159177/960476.html>。
美國華盛頓郵報,2013年06月13日。 〈中國駭客入侵竊取多項美國先進武器系統設計圖〉 ,《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http://www.epochtimes.com/b5/11/2/17/n3172794.htm >。
范正祥,2009年07月04日。 〈林向愷:中資來台 將形成親中集團〉,《自由報》,<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16361/print >。
徐東海,2013年6月27日。 〈陸資來台政策研析〉,《臺北論壇》,<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print/P_73.php>。
商務部新聞辦,2014年9月9日。〈商務部 國家統計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201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1409/20140900725025.shtml>。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1年12月09日。〈台灣地區各縣市就業情勢分析〉 ,《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16326#.VL4EVUeUffs >。
張廷玉、郭玉屏,2013年6月21日。 〈服貿協議 對我配銷業及運輸業衝擊大〉 ,《自立晚報》,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artid=20130621abcd009>。
張青、郭瓊俐、葛珮育,2000年8月3日。 〈立委:陸資入侵有線電視市場〉 ,《聯合新聞網》,<http://www.tvro.com.tw/TXT/satnews/2000/2000-8/0803-1.htm >。
郭芝芸,2014年10月11日。 〈阻滬港通吸金 QDII明年擬放寬〉,《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804-260303>。
郭芝芸,2013年1月30日。 〈人民幣嚴重超發竟占全球一半〉,《旺報》,<https://tw.news.yahoo.com/人民幣嚴重超發竟占全球-半-213000137.html >。
陳昌宏,2012年12月04日。 〈論陸資來臺對我經濟之影響與我因應對策〉,《臺北論壇》,< 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_pdf/26.pdf>。
陳金隆,2008年6月27日。〈李明博開放美國牛肉政策對台美FTA的啟示〉 ,《國政評論 科經(析) 097-021 號) 103-009》,<http://www.npf.org.tw/post/3/4385>。
陳碧芬,2014年3月7日。〈五都城市消費力高達5兆6千億元〉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307003896-260410 >。
陳曉卿、張梓嘉,2014年03月31日。 〈服貿開放資通訊 部分學者憂資安〉 ,《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265687>。
游智文,2014年9月09日。〈台灣地區各縣市就業情勢分析〉 ,《聯合新聞網》,<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16326#.VL4EVUeUffs >。
童振源,2011年09月06日。 〈檢視馬英九總統與蔡英文主席的兩岸政策〉,《兩岸公評網》,< 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295 >。
華夏經緯網,2010年11月23日。〈三部委發佈《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管理辦法》〉,《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tslj/zcfg/2010/11/2186809.html >。
黃佩君,2013年09月19日。 〈陸企在台雇6771人 服務業受惠〉,《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919000826-260301 >。
新浪網,1998年12月02日。 〈華淵資訊公司與中國四通利方合併SINA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華文網站〉 ,《新浪網》,<http://www.sina.com.tw/info/2005/sina_info_19981202.html>。
楊家彥,2009年7月8日。 〈「面對中資來台後,台灣該有的因應之道」座談會會議記錄〉,《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583&;Itemid=140>。
溫芳宜,2014 年 10 月 28 日。陸資及外資來台投資之現況說明及差異探討〉 ,《經濟部電子報》,<http://twbusiness.nat.gov.tw/epaperArticle.do?id=261488640 >。
經濟部,2014年4 月21日。 〈「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之國家安全審查機制及運作」專案報告〉 ,《立法院第8屆第5會期.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http://lis.ly.gov.tw/lydb/uploadn/103/1030421/4.pdf >。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14年03月21日。 〈媒體報導中有關陸資來臺投資不實傳言澄清新聞稿〉,《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PRO=NewsLoad&;id=972 >。
經濟部商業司,2013年12月6日。 〈有關自由時報新聞「服貿通過零售業倒光光」,經濟部說明〉 ,《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XOu-F7ZnoW4J:gcis.nat.gov.tw/main/publicContentAction.do?method=showPublic&;pkGcisPublicContent=3696+&;cd=1&;hl=zh-TW&;ct=clnk&;gl=tw >。
戴肇洋,2012年9月20日。 〈擴大開放陸資來台的是非與因應台灣綜合研究院〉,《台灣綜合研究院》,< www.tri.org.tw/research/impdf/1249.pdf >。
證券時報,2010年8月31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並購臺灣美齊科技顯示整機業務進展的公告〉 ,《證券時報》,
<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2010-09/01/content_207257.htm >。
嚴安林,2012年3月6。 〈陸資入台能否成為今年兩岸新亮點?〉 ,《投資台灣網》,<http://www.iitw.taiwan.cn/response/201203/t20120306_2372845.htm>。
英文部分
Arnold Wolfers,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2, Chapter Five, "The Goals of Foreign Policy," pp. 67- 80。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 , 2014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4,”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http://archives.republicans.foreignaffairs.house.gov/news/story/?748> .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2014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4,”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www.defense.gov/pubs/2014_DoD_China_Report.pdf > .
Tiffany Trader, 2014 “Government Panel Could Reverse 3Leaf’s Sale to Huawei,” HPC wire <http://www.hpcwire.com/2011/02/14/government_panel_could_reverse_3leafs_sale_to_huawei/>
Tse-Kang Leng,“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T Talent Flow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Taipei/Shanghai/Silicon Valley Triangle,” Asian Survey, Vol. 42, No.2,2002: pp.230-250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2013, 2009/2. “Country Analysis Brief Overview,”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www.eia.gov/countries/country-data.cfm?fips=CH> .
Wenran Jiang, “The Unocal Bid: China’s Treasure Hunt of the Century,” China Brief, Vol. V, No.16(July 19, 2005): 1-2.
Zhao Hejuan , .2010 “Why Huawei Doesn''t Get Its Way,” Caixin Online <http://archives.republicans.foreignaffairs.house.gov/news/story/?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