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小風幸(2011)。《出發吧!勇腳號》。臺北:小天下。
方淑貞(2004)。《FUN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臺北:心理。
王秀雄(2002)。《美術心理學》。臺北:高寶出版社。
王金選、曹俊彥(1991)。《紅龜粿》。臺北:信誼。
阿雷馬娜。《巴黎的獅子》。臺北:米奇巴克。
李秀娥(2004)。《臺灣民俗節慶》。臺中市:晨星。
走讀台灣:http://www.walkingtaiwan.org/,(瀏覽日期:2014年2月5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瀏覽日期:2013年3月8日)。
何華仁(2004)。《小島上的貓頭鷹》。臺北:青林國際。
何華仁(2013)。《彩鷸奶爸》。臺北:星月。
余麗瓊、朱成梁(2008)。《團圓》。臺北:信誼。
邱彥貴、吳中杰(2002)。《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
客家新聞雜誌,羅弘昇、陳靖維,《東勢新丁粄節》: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11928607.html,(瀏覽日期:2013年2月10日)。
松居直(1995)。《幸福的種子》。臺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周金水(2007)。《年節禮俗》。桃園縣:伯公岡客家文化協會。
林智信(1996)。《林智信「迎媽祖」版畫》。臺北:前衛。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臺北:天下雜誌。
林芳萍、卓昆峰(2012)。《紅花仔布的秘密》。臺北:巴巴文化。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秋玲(2000)。《春節》。臺北:稻田。
珍‧杜南(2006)。《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臺北:雄獅。
陳柏州(2004)。《臺灣的地方新節慶》。臺北:遠足。
陳致元(2005)。《小魚散步》。臺北市:上誼文化。
陳樹生(2005)。《臺灣現代美術大系-鄉土意識版畫》。臺北:藝術家。
徐素霞(2001)。《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徐素霞(1998)。《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91期。p.31-p.36。徐素霞(1996)。《插畫是獨立而完整的藝術》。雄獅美術,302期。p.11-p.20。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臺北:格林。
國民教育司: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http://140.111.34.54/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瀏覽日期:2013年3月20日)。
國立臺灣圖書館新書介紹:http://www.ntl.edu.tw/mp.asp?mp=1,(瀏覽日期:2013年4月6日)。
黃郁筑(2010)。《綠海龜與黑湯匙:以瀕臨絕種動物為主的繪本創作研究》。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幾米(2008)。《故事的開始》。臺北:大塊文化。
幾米(2014)。《故事團團轉》。臺北:大塊文化。
張美艷、吳榮福(2012)。《迎新年賀舊歲》,美育,185期,p.62-73。
張美艷、吳榮福(2012)。《小學生看廟會》,美育,186期,p.74-85。
張美艷、吳榮福(2012)。《敬天禳災「藝」端午》,美育,187期,p.74-86。
張美雲(2011)。《護土佑民的東勢鯉魚伯公》。臺中市:東勢區公所。
彭懿(2006)。《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臺北:信誼。
曾美慧(2000)。《元宵節》。臺北:稻田。
傅馨儀(2011)。《從「手工書創作」走進美術創作的世界》,美育,183期,p.16-23。
鄧美雲、周世宗(2000)。《繪本創作DIY》。臺北:雄獅美術。
鄧宗聖(2010)。《繪本與劇場》。美育,176期,p.50-56。劉銘均(2002)。《木刻版畫質感形式於視覺傳達設計之運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
究所碩士論文。
劉還月(2001)。《臺灣四時民俗祭典》。臺北:常民文化。
楊茂秀(2007)。《重要書在這裡》。臺北:遠流。
楊永智(2004)。《版畫臺灣》。臺中市:晨星。
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http://archives.hakka.gov.tw/blog/taigabhohakka,(瀏覽日期:2013年8月20日)。
臺中觀光旅遊網:http://newtravel.taichung.gov.tw/,(瀏覽日期:2014年2月8日)。
臺中市東勢區公所:http://www.dongshi.taichung.gov.tw/mp.asp?mp=142010,(瀏覽日期:2014年4月2日)。
瑪西亞‧布朗(2004)。《小河馬》。臺北:青林國際。
廖修平(1993)。《版畫藝術》。臺北:雄獅。
鄭明進(1999)。《傑出圖畫書插畫家─歐美篇》。臺北:雄獅。
赫拉蕭‧奎諾嘉、奧斯瓦多‧哈里樂(2005)。《紅鶴的長襪子》。臺北:星月。
賴文心(2005)。《插畫─圖文‧圖畫‧書》。臺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潘元石(2002)。《版畫》。臺灣國立美術館。
蔡明原、黃祈嘉(2013)。《噴射龜》。臺北:巴巴文化。
魏瑞伸(2009)。《客家民俗節慶的蛻變:以臺中東勢新丁粄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
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龔智明(2005)。《臺灣現代美術大系-現代造型版畫》。臺北: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