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Barker, C.(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等譯)。台北:五南。
Calvino, I.(1993)《看不見的城市》(王志弘譯)。台北:時報。
Crang, M.(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巨流。
Creswell, T.(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
Francois, A.(2014)《閱讀:回憶錄》(俞佳樂譯)。台北:圓神。
Goldberger, P.(2012)《建築為何重要》(林俊宏譯)。新北市:大家出版。
Hanff, H.(2011)《查令十字路84號》(陳建銘譯)。台北:時報。
les deux(瀧村美保子+松尾美幸)(2012)《東京日和 淺草.神田.神保町:作家的祕密老舖X古書街咖啡時光》(常純敏、唐娜譯)。台北:自由之丘。
Mansvelt, J.(2008)《消費地理學》(呂奕欣譯)。台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
Norberg-Schulz, C.(1986)《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台北:尚林。
Storey, J. (2005)《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張君玫譯)。台北:巨流。
Tuan, Y.F.(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Throsby, D.(2003)《文化經濟學》(張維倫譯)。台北:典藏。
下村昭夫(2007/9)〈日本出版業的現狀〉。《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頁179-184)。第47卷第5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編輯部(2014)《小日子享生活誌 6月號》。台北:我城。
王志弘(1998)〈文化概念的探討─空間之文化分析的理論架構〉。《流動、空間與社會》(頁59-61)。台北:田園。
田中栞(2007)《古本屋女主人》(林皎碧譯)。台北:遠流。
石橋毅史(2013)《書店不死》(楊明綺譯)。台北:時報。
朱珊玉(2004)《臺灣二手書籍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和高雄市為例》。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朱薏芷(2008)《二手書消費行為研究:價值創造的過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碩士論文。池谷伊佐夫(2006)《神保町書蟲 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桑田草譯)。台北:三言社。
池谷伊佐夫著(2012)《日本古書店的手繪旅行:個性書店x經典老書x重度書迷的癡狂記事》(高詹燦譯)。台北:麥田。
李長聲(2007),《居酒屋閒話》,台北:遠流。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2012)《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蘇碩斌譯)。台北:群學。
吳偉明(2012)〈我與舊書在日本有個約會:從神保町到BOOKOFF〉。蘇靜(主編)《知日•書之國》(頁129)。江蘇:鳳凰出版社。
李志銘(2004)《追憶那黃金年代-----戰後台北舊書業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志銘(2005)《半世紀舊書回味: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1945-2005》。台北:群學。
李志銘(2012)〈閱讀城市人文的小風景-胡思二手書店〉。《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頁10-14),166。
李志銘(2014)〈書店:夢想開始的地方〉。收錄於水瓶子,《我的書店時光:尋找人與書的靈魂交會》(頁2)。台北:文經社。
林景淵(編譯)(2012)《扶桑書物語》。台北:遠流。
姜幸君(2002)《飛行台北逛書店》。台北:正中書局。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陳佳慧(2011)〈藍海新商機 買賣都Easy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的創新與二手書服務〉。《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頁23-26)。151。
陳玟璇(2013)《找尋所在‧逃避角落?──論溫師康個性咖啡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彭梓敦(2009)《「光華商場」之空間、記憶與文化地景回顧》。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康旻杰(2006)〈溫羅汀的文化認同與地景編碼〉。《建築》(頁62-67)。101。康旻杰(2012)〈讀溫羅汀〉。《溫羅汀讀書地圖》。溫羅汀獨立書店聯盟。
傅月庵(2002)《生涯一蠹魚》。台北:遠流。
傅月庵(2003)《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台北:遠流。
傅月庵(2006)《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台北:遠流。
舒國治(2002)《理想的下午》。台北:遠流。
辜振豐(2000)《東京讀書筆記本》(林瑞慶攝影)。台北:新新聞文化。
曾光宗、陳育貞(2005)〈失憶的牆角:寫一本城市的日記〉。鄭晃二(主編)《城市散步:12場城市文化、生活、景觀的漫遊紀事》(頁156-170)。台北:田園城市。
詹宏志(1989)《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天下。
黃秀如(主編)(2004)《書的迷戀Hunting For Books》。台北:網路與書出版。
楊玲(2011)《為什麼書賣這麼貴?:臺灣出版行銷指南》。台北:新銳文創。
鄭絜心、pepe、編輯部採訪小組(2011)《二手書店的旅行》。台北:PCuSER電腦人文化,。
劉峯松(2014)〈我的「二次瘋」〉。《藏書之愛 創刊號》(頁15)。台南:府城舊冊店。
夢田文創(策劃製作)(2014)《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楊照製作顧問,郭怡青採訪撰稿,欣蒂小姐Miss Cyndi插畫)。台北:遠流。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薛益忠(2006)《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
謝詠涵(2007)〈博客來網路書店讓書起死回生!〉。《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頁66-68)。100。鍾芳玲(2013)《書店風景(增訂版)》,台北:遠景。
舊香居(主編)(2014)《本事青春:台灣舊書風景展刊》,台北:舊香居。
藏書之愛編輯部(2014/3)《藏書之愛 創刊號》。台南:藏書之愛雜誌社。
藏書之愛編輯部(2014/6)《藏書之愛 夏季號》。台南:藏書之愛雜誌社。
二、外文部分
Norberg-Schulz.C.(1971)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 Praeger, New York.
Walter. B.(1973/1997)Paris-The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pp. 155-176). London: Verso.
《BRUTUS 古本屋好き》(2013/6),東京:マガジンハウス。
《JIMBOCHO 神保町公式ガイド vol.3 2012-2013》(2012)。東京:神田古書店 連盟。
《JIMBOCHO 神保町公式ガイド vol.4 2013-2014》(2013)。東京:神田古書店 連盟。
永江朗(2001/05)〈二○○一年古本業界勢力図〉(66-73)。《東京人 no.166》。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別冊太陽 no.102 古書遊覽》(1998)。東京:株式会社 平凡社。
《東京人 no.129》(1998/06)。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東京人 no.150》(2000/02)。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東京人 no.183》(2002/10)。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東京人 no.249》(2008/01)。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東京人 no.302》(2011/11)。東京: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紀田順一郎(2004)《私の神保町》,東京:晶文社。
城市郎(1998)〈発禁本〉。《別冊太陽 no.102 古書遊覽》(頁82-83)。東京:株式会社平凡社。
《神田神保町古本屋散歩》(2004)。日本:毎日新聞社。
《神田神保町古書街2009》(2008)。日本:毎日新聞社。
《神田神保町古書街2010》(2009)。日本:毎日新聞社。
《神田神保町古書街2012》(2011)。日本:毎日新聞社。
《神田神保町古書街2013》(2012)。日本:毎日新聞社。
脇村義太郎(1979)《東西書肆街考》,東京:岩波書店。
三、網路資源
BOOK TOWN じんぼう 神保町古書街官方網站。
http://jimbou.info/。(2014/3/31瀏覽)
王乾任(2011/09/12)〈博客來:台灣網路書店的霸主,勝出的理由〉。PCHOME 個人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322446903。(2014/8/1瀏覽)
王鼎棫(2014/7/9)〈別讓大書店決定我們看什麼書〉。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709/430399/。(2014/8/1瀏覽)
水瓶子(2012/11/27)〈溫羅汀與神保町〉。
http://www.taipeitravel.net/sAction.do?id=161878。(2014/5/31瀏覽)
水瓶子(2014/03/17)〈【台北】古今書廊,搭乘時光機見證台北舊書市集的各段歷史〉。
http://trip.writers.idv.tw/2014/03/blog-post_17.html。(2014/3/31瀏覽)
日本の古本屋。
http://www.kosho.or.jp/servlet/top。(2014/3/31瀏覽)
日沼諭史(2014/6/30)〈インプレスR&;Dが刊行する「NDL所蔵古書POD」の狙いとは?〉。Internet Watch。
http://internet.watch.impress.co.jp/docs/interview/20140630_655544.html。(2014/10/5瀏覽)
古今書廊二手書店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npbook。(2014/9/30瀏覽)
石芳瑜(2012)〈創造與守舊,不只是一家二手書店──「永樂座」一週年〉,永樂座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eirakuza/notes。(2014/8/18瀏覽)
李清志(2010/11/22)〈建築的惑星/牯嶺街的街道復興運動〉。《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284323。(2014/7/13。瀏覽)
李長聲(2013/01/15)〈舊書的標價〉。茉莉二手書店官方網站。
http://www.mollie.com.tw/Diary_Book_Show.asp?Sel=DC&;DCID=DC20080808110657&;DIID=DI20130115170416&;Keyword=&;Page=1&;Time=2014/7/1%20%A4W%A4%C8%2008:43:03。(2014/7/1瀏覽)
欣傳媒,「因為對書有情 我們存在」專題。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89。(2014/5/15瀏覽)
林欣靜(2007/09)〈溫羅汀獨立書店風景〉。《Taiwan Panorama 台灣光華雜誌 2007年9月號》。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07099609030c.txt&;table1=1&;cur_page=2&;distype=text。(2014/4/15瀏覽)
東京の古本屋 東京古書組合。
http://www.kosho.ne.jp/index.html。(2014/4/17瀏覽)
神田神保町古本街の『本と街の案内所』。
http://go-jimbou.info/annaijo/。(2014/3/31瀏覽)
神保町へ行こう
http://go-jimbou.info/。(2014/3/31瀏覽)
胡瑋佳(2014/6/24)〈跨界找出流程創新好點子 吸引7萬賣家都買單〉。《iThome》。
http://www.ithome.com.tw/people/88697。(2014/8/6瀏覽)
苦茶(2014/7/13)〈藏書家的虧心事〉。《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3000594-260117。(2014/8/3瀏覽)
張夢瑞(2006/02)〈光華商場拆遷,老台北持續消失中〉。《Taiwan Panorama 台灣光華雜誌 2006年2月號》。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0629502048c.txt&;table1=1&;cur_page=5&;distype=text。(2014/7/10瀏覽)
陳韋臻(2010/10/21)〈戀書癖的研究間-訪《裝幀時代》作者李志銘〉。破報。
http://www.pots.com.tw/node/6492。(2014/7/10瀏覽)
無名氏(2008)〈溫羅汀人文散步〉。《海岸線詩刊─第七期》。師大文學院。
http://www.ntnucla.com/mai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 5&;Itemid=99999999&;limit=1&;limitstart=4。(2014/4/15瀏覽)
無名氏(2014/6/3)〈世界一の古書店街・神保町にも変化の兆し!ネット時代に進化する古本ビジネス〉。フレッツ光メンバーズクラブ - NTT東日本。
https://members-club.flets.com/pub/pages/magazine-game/business/article/012.htm l。(2014/8/6瀏覽)
傅瑞德(2005/11/17)〈我的光華商場〉。
http://fred.ipod.to/blog/?post/190。(2014/7/13瀏覽)
傅月庵(2009/3/14)〈二手書之戀〉。樂多日誌「天上大風」。
http://blog.roodo.com/fishhead/archives/8502923.html。(2014/3/31瀏覽)
溫羅汀獨立書店聯盟。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BA%AB%E7%BE%85%E6%B1%80%E7%8 D%A8%E7%AB%8B%E6%9B%B8%E5%BA%97%E8%81%AF%E7%9B%9F/147294865298032。(2014/4/15瀏覽)
銀色快手(2013/10/17)〈我如何克服積讀的焦慮〉。荒野夢二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ranoyumeji/photos/a.154804501374532.1073741828.154801894708126/186275914894057/?type=1&;fref=nf。(2014/7/27瀏覽)
蔡佳玲採訪(2010/06/14)〈二手書伯樂 7年級營業員網拍入行 1元起標月賣萬本〉。《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00614/32584946。(2014/3/31瀏覽)
賴鼎銘(2008/03/06)〈不停買書〉。教授爸爸週記部落格。
http://tmlai.blogspot.tw/2008/03/blog-post.html。(2014/8/2瀏覽)
鍾芳玲(2012/12/19)〈書店地圖之必要〉。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d1c59f01017yuz.html?tj=2。(2014/11/1瀏覽)
羅之盈(2010/09/08)〈張天立帶著6500萬元,用創新力再闖網路書店〉。《Business Next 數位時代》。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16019。(2014/8/6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