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甲娜、常穎、付家亮、王烈(2010)。瀋陽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徵
關係。中國公共衛生,26(11),1424-1425。
王曉玲、李平非、彭元、劉鯤(2012)。長沙市4-18歲兒童少年的情緒與行
為問題。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6(10),775-779。
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行政院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國情統計通報(2013)。我國女性社經概況。取自http://www.stat.gov.tw
吳心怡(2008)。國中生的父母親職效能感與子女知覺的親子依附、自我效能之關
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佳陵(2010)。高二學生的同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明隆(1998)。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學業成就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訓育研
究,37,35-54。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台北:五南。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Ι。臺北市:五南。
吳春鳳(2005)。一個班級幼教師營造同儕友愛情境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餐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培源(2009)。雲林縣新移民女性社會支持、母職效能感與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
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93-140。
呂貞嬅(2007)。育有國小學童父親母親婚育年齡與其親職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李幸蓮(2012)。臺北市國中特教班學生家長參與現況與親職效能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台
北:心理。
李旻津(2006)。雙薪家庭國小學童父親其親職效能感與共親職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李佳桂(2002)。未成年母親的小孩在國小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成就表
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佳儒(2010),自我肯定訓練在於情緒困擾兒童治療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99 ,51-55。李雅樺(2014)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和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周思洋、時琴琴、吳增強(2012)。7-10歲學齡兒童ADHD篩查研究。心理科
學,35(4)。P1004-1008。
周禧慧(2011)。平地與原住民幼兒母親親職效能感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宜芳(2009)。彰化地區越南籍新移民女性親職效能感與婆媳關係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振隆(2005)。外籍配偶親職勝任感及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大學,新竹市。
林翠玲、陳富美(2007)職業特質與父職參與之探討:親職效能感、工作壓力與工
作時間。輔仁民生學誌,13(2),p 43-61。
林翠湄(譯)(1995)。D. R. Shaffer 著。社會與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台北:心理。
邱郁雯(2003)。家庭功能、父母管教態度對4-6歲學齡前兒童行為與情緒問題之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靖婷(2014)城鄉母親親職效能和幼兒詞彙能力、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姚淑娟(2010)。特殊幼兒父親親職效能感與父職參與行為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施顯烇(1998)。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與呈現的挑戰。臺北市:
五南。
洪苓綣(2014)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洪儷瑜(1995)。必也正名乎---行為異常、性格異常、情緒障礙或嚴重情緒困
擾。特殊教育季刊,54,10-15。
胡敏、靜進、金宇、暴芃、劉步雲、郭耀光…王惠(2012)。廣州市黃埔區學齡前
兒童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的橫斷面調查。中國循證兒科雜誌,7(1),16-17。
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馬惠芬(2003)。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
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高欣、梁靖、王淑芬、翟屹、呂躍斌、石文惠、施小明(2013)。我國八省小學生
心理狀況及家長對其評價分析。中華疾病控制雜誌,17(7),593-595。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縱貫性研究的名詞解釋。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34/
張兆麗(2006)。新竹縣國民小學學童父母參與親職教育活動與父母效能感、親子
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紝楟(2013)。城鄉地區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4)。各縣市特教類別學生數統計。取自
http://www.set.edu.tw/sta2/doc/stuA_city_All_spckind_A/stuA_city_All_spckind_A_2...
章淑宜(2014)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商瑞娟(2007)。托兒所父母效能團體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梁貴雯(2005)。台灣城鄉地區消費性貸款審查模式之建立與比較(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新北市。
郭美娟(2010)。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郭美娟,陳若琳(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80。郭靜晃(2007)社會行為教育法。臺北市:洪葉。
陳介宇(2006)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檢核表編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百娥(2012)。新移民子女情緒智力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陳富美(2001)。家長及學生的差異觀點探討阻礙學生中輟防治之因素。社區發
展季刊,96,222-235。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
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 ,32,84-85。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
商學報,27(1),47-64頁
陳楷仁(2009)。父母知覺子女表現、子女親職支持行為與親職效能感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毓茹(2003)。城鄉之距大大大。教育學苑2003.7。頁33-36。陳鳳珠(2007)。配偶親職支持、子女親職支持與母親親職效能感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傅安球(2009)。實用心理異常診斷矯治手冊(修訂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黃美惠(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自我效能感與學童親子關係滿意度研究—以
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韋翎(2012)。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黃凱霖(1995)。父母效能感、父母參與以及子女學業成就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廣文、吳虹、劉智昱、杜其雲、黃群、方俊群(2012)。1280名3~6歲兒童情
緒與行為問題調查研究。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7),P595-603。
葉佐偉、鍾偉恩、林亮吟(1998)。影響兒童心智發展的危險因子-發展中的危
機與轉機。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1-28。
葉婉真(2008)。初任母親之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感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百純、陳若琳(2010)。新手媽媽的配偶支持、親職效能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幼兒教育,297,24,26-27。
潘怡彣(2006)。國小學童母親親職效能感與親職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昆瀛、陳介宇(2009)。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檢核表編制初探。臺北市: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鄧蔭萍(2012)。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行為之初探。兒童照顧教育,2,1-21。
樊聯仁(1999)。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魏芷荺(2011)。教保人員與家長對幼兒行為問題之態度與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欒文敬、路紅紅、童玉林、呂丹娜(2013)。家庭關係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學前教育研究,218, p34。
謝佑欣(2010)。參與課後照顧之國小學童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影響因子流行病學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台北市。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羅婉榛(2007)。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失落與悲傷及其調適歷程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蘇美心(2008)。外籍配偶子女之雙親教養態度、雙親教養差異、及照顧者憂鬱
與子女情緒/行為問題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市。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6).Social foundations if though and action:A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Coleman, nP.K., &Karraker, K. H(1998). Self-efficacy and parenting quality: Findings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al Review, 18, 13-85.
Holloway, Susan D., & Behrens, Kazuko Y. (2002). Parenting self-efficacy among Japanese mother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s on its association with childhood memories of family relations. In William Damon (Series Ed.), Janine Bempechat, & Julian G. Elliot (Vol. Ed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No.96: Learning in culture and context: Approaching the complexitie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tudent learning (pp. 27-4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olloway, S. D., Suzuki, S., Yamamoto, Y., & Behrens, K. (2005). Parenting self-efficacy among Japanese mother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6, 61-76.
Holloway, S. D., Suzuki, S., Yamamoto, Y., & Mindnich, J. D. (2006). Relation of maternal role concepts to parenting, employment choic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Japanese women. Sex Roles: A Journal of Research, 54, 235-249.
Yamamoto, Y., Holloway, S. D., & Suzuki, S. (2006). Maternal involve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s education in Japan: Relation to parenting belief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1, 33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