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和雄,行政不作為之權利保護,1994年5月。
王澤鑑,公務員之法律責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76年8月。
史尚寬,債法總論,1990年8月。
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上冊),司法行政部,1976年6月。
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下冊),司法行政部,1976年6月。
司法院行政訴訟制度研究修正資料彙編(一),司法院編印,1985年6月。
司法院行政訴訟制度研究修正資料彙編(三),司法院編印,1985年6月。
吳志光,行政法,修訂五版,2012年9月。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七版,2014年9月。
周新民,民法債(上冊),1978年。
林明鏘,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2009年12月。
林錫堯,行政法要義,三版,2006年9月。
姚淇清,中國民法要義,九版,1983年4月。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冊),二版,2013年10月。
胡長清,中國民法債編總論,二版,1968年6月。
徐瑞晃,行政訴訟法,二版,2012年9月。
翁岳生主持,國家賠償法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1981年6月。
翁岳生編,行政法(上),三版,2006年10月。
翁岳生編,行政法(下),三版,2006年10月。
莊國榮,行政法,一版,2013年9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八版,2013年9月。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五版,2012年10月。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八版,2005年9月。
曾世雄、詹森林續,損害賠償法原理,2005年10月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六版,2009年8月
葉百修,國家賠償法之理論與實務,四版,2012年9月。
董保城、湛中樂,國家責任法,二版,2008年9月。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增訂版,1997年6月。
劉春堂,國家賠償法,修訂二版,2007年6月。
潘維和,中國民事法史,1982年8月。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三版,2007年11月。
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七版,1978年7月。
二、學位論文
何一宏,論審理國家賠償案件之民事法院對行政處分之審查,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林永頌,行政處分對法院之拘束,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林宗穎,被害人與有過失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邱聰智,從侵權行為歸責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5月。陳柏霖,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上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陳錫平,審判權錯誤、爭議及衝突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5年6月。
程明修,論對已終結行政處分之行政訴訟-兼論其違法性判斷作為國家賠償訴訟之先決問題訴訟,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黃金明,過失相抵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年6月。黃裕民,與有過失之再建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楊明勳,德國類似徵收侵害制度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1月。
劉家全,確認行政處分違法訴訟,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三、期刊論文
王服清,違法指定古蹟的行政處分之撤銷-無國家責任?,文化資產保存學刊,5期,2008年7月,頁84-59。
王服清,德國行政法上損失補償與損害賠償之劃分與競合問題,警大法學論集,15期,2008年10月,頁85-172。
王澤鑑,債之關係的結構分析,收錄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2009年12月,頁83-127。
江嘉琪,國家賠償與行政訴訟,收錄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5輯,2007年12月,頁183-213。
吳志光,以行政處分違法或無效為先決問題之國家賠償訴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7期,2006年10月,頁160-167。
吳志光,確認行政處分違法訴訟之性質與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法學講座,24期,2003年12月,頁34-42。吳志光,論一般給付訴訟與其他行政訴訟類型之關聯-以行政法院實務見解為核心,輔仁法學,33期,2007年9月,頁45-85。吳秦雯,國家賠償事件中之過失相抵原則,世新法學,4卷2號,2011年6月,頁33-72。李建良,公法類實務導讀-具形式確定力之課稅處分的救濟問題,台灣法學雜誌,199期,2012年5月,頁249-269。
李建良,行政法上損失補償制度之基本體系,東吳法律學報,11卷2期,1999年5月,頁33-101。李建良,行政處分對行政機關的構成要件效力,月旦法學雜誌,79期,2001年12月,頁22-23。李建良,行政訴訟實務十年掠影(二○○○年~二○一○年),月旦法學雜誌,182期,2010年7月,頁19-62。李建良,財產權之存續保障與價值保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期,1999年10月,頁100-104。
李建良,無效行政處分與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70期,2001年3月,頁22-23。李建良,損害的難於回復與權利的暫時保護:大埔農地之徵收處分停止執行案-簡析台中高等行政法院102年度停字第11號裁定,台灣法學雜誌,229期,2013年8月,頁91-100。
李建良,滯留路邊的破舊車-「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月旦法學雜誌,4期,1995年8月,頁54-56。李建良,論行政法上之意思表示,收錄於: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9月,頁203-254。
林三欽,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下),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7月,頁235-265。
林三欽,行政法上權利救濟管道的選擇-「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之區別,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6期,2001年9月,頁117-124。
林三欽,國家賠償事件中違法性之認定,台灣法學雜誌,132期,2009年7月,頁93-105。
林三欽,國家賠償請求權的實現與消滅時效,月旦法學教室,71期,2008年9月,頁36-44。林三欽,國家賠償請求權基礎之一-「執行職務型」之國賠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53期,2007年3月,頁30-45。林秀蓮,國家賠償法之修正方向-兼論行政執行法等相關法律之配合修正,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2006年11月,頁479-520。
林明昕,「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作為國家賠償責任之構成要件要素,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2007年7月,頁67-141。
林明昕,「公法上不當得利」之體系性思考,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231-252。
林明昕,2013年行政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3卷特刊,2014年11月,頁1075-1125。
林明昕,一條遺失的規定:論具第三人效力之行政處分的撤銷與廢止,臺大法學論叢,44卷第2期,2015年6月,頁365-405。
林明昕,行政爭訟上停止執行之實體審查標準,收錄於:湯德宗/劉淑範主編,2005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6年12月,頁1-39。
林明昕,行政處分中斷時效制度之過去與未來,第十二屆公法研討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研究中心,2015年5月。
林明昕,行政處分之「撤銷」-一個法制繼受譯語上的問題,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131-152。
林明昕,國家賠償法制之若干疑點-以「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之關係為中心,收錄於:法制的開拓與傳承-翁岳生教授的公法世界,2009年1月,頁349-369。
林明昕,淺論行政訴訟法上之實體裁判要件,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319-337。
林明昕,違建拆除與國家賠償責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7期,2007年8月,頁137-142。
林明昕,論行政訴訟上之「執行(不)停止原則」,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467-494。
林明昕,論行政訴訟法上之訴訟類型,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339-377。
林明昕,論冤獄賠償制度中之求償問題-德國法制之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29期,2010年9月,頁57-64。林明昕,論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二項之「故意或過失」-兼論所謂「組織體過咎」,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189-230。
林明昕,論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2009年10月。
林明昕,警察臨檢與行政救濟,收錄於:公法學的開拓線-理論、實務與體系之建構,2006年9月,頁379-412。
林明昕、程明修,兩岸行政救濟制度比較與研究,行政院陸委會,2012年8月。
林明鏘,2010年行政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0卷特刊,2011年10月,頁1659-1698。
林明鏘,警察行使職權與國家賠償責任-兼評臺北高行九十八年度訴字第一八四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11期,2012年12月,頁27-40。林明鏘,論河川水災與國家賠償責任,收錄於:台北市政府法規會編,人權保障-國家賠償理論與實務,2004年12月,頁171-188。
林錫堯,國家賠償法之分析與檢討(上),臺灣本土法學雜誌,76期,2005年11月,頁1-13。侯英泠,德國醫事民法中病人與有過失之探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86期,2013年6月,頁125-183。城仲模,行政法上國家責任之理論與立法之研究,收錄於:行政法之基礎理論,五版,1988年8月,頁547-670。
城仲模,論國家賠償制度之新展望,收錄於:行政法之基礎理論,1988年8月,頁671-680。
姚葦嵐,論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以撤銷訴訟與國家賠償訴訟為中心,軍法專刊,59卷1期,2013年2月,頁74-97。徐瑞晃,國家賠償訴訟與行政訴訟之關係,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2006年11月,頁446-477。
翁岳生,行政法與國家賠償法,收錄於: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1994年6月,頁159-164。
翁岳生,西德一九八一年國家賠償法之研究,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1994年6月,頁107-156。
張文郁,論行政訴訟之起訴期間,收錄於:權利與救濟(二),2008年4月,頁189-212。
張嫻安,從比較中德法制論公、私行政行為區分之實益(下),法學叢刊,143期,1991年7月,頁115-132。盛子龍,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之權利救濟,月旦法學教室,25期,2004年11月,頁22-23。許宗力,行政法對民、刑法的規範效應,收錄於: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2003年3月,頁1-77。
陳英鈐,確認訴訟與行政規範審查:德國與我國法制發展的比較研究,臺大法學論叢,2014年12月,頁1391-1468。
陳英鈐,論撤銷訴訟之暫時權利保護-從雙贏的風險分配評析實務見解,收錄於:葛克昌/林明鏘主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2003年3月,頁233-276。
陳清秀,國家賠償實務之研討(上),月旦法學雜誌,141期,2007年2月,頁171-207。陳愛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中財產權概念之演變,收錄於:劉孔中、李建良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1998年6月,頁393-420。
陳愛娥,新世紀的國家賠償法制-台灣國家賠償法的修法方向與檢討,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2007年7月,頁187-215。
陳聰富,過失相抵之法理基礎及其適用範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8期,2007年9月,頁70-101。
彭鳳至,行政訴訟種類理論與實用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命令、行政處罰及行政爭訟之比較研究,2001年,頁279-318。
程明修,公法上回復原狀請求權(Wiedergutmachungsanspruch)的實現管道-最高行政法院九八年度判字第三三四號判決v.s.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九八年度上國易字第二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36期,2009年9月,頁159-173。
程明修,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在國家責任體系中的地位,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2007年7月,頁143-185。
程明修,行政法上侵權損害賠償訴訟的多元結構及體系矛盾-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八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三號裁定與最高行政法院九○年度裁字第七○五號裁定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6期,2002年7月,頁33-46。
程明修,國家賠償訴訟回歸行政訴訟程序之分析,收錄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6輯,2009年12月,頁19-35。
程明修,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收錄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5輯,2007年12月,頁337-365。
程明修,課予義務訴訟與一般給付訴訟,收錄於:行政訴訟研究會主編,行政訴訟之研討(一),2012年10月,頁157-180。
黃國益,從「行政處分對民事法院的拘束效力」思考先決問題在訴訟審理程序之解決模式,中正法學集刊,15期,2004年4月,頁231-279。
楊佳元,侵權行為過失責任之體系與一般要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56期,2005年6月,頁205-254。
葉俊榮,國家責任的溢流:國家賠償法施行現狀的檢討,台灣大學法學論叢,24卷2期,1995年6月,頁123-147。
董保城,行政訴訟法第七條,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五南,2002年11月,頁114-115。
詹森林,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重點研究-兼論最高法院相關裁判,月旦法學雜誌,194期,2011年7月,頁104-125。詹森林,歐洲侵權行為法之與有過失,月旦民商法雜誌,23期,2009年3月,頁39-55。詹鎮榮,行政程序重新進行之程序標的-我國與德國法制之比較,東吳法律學報,23卷1期,2011年7月,頁95-134。詹鎮榮,論公私協力法制上之「遞補簽約機制」,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2014年3月,頁283-309。
廖義男,行政法制之變革對國家賠償法適用之影響,收錄於:憲法及行政法制,2015年2月,頁545-576。
劉宗德,行政訴訟法第12條、第177條解說,制度設計型行政法學,2009年5月,頁439-474。
劉建宏,人民請求國家賠償之法律途徑,收錄於:基本人權保障與行政救濟途徑,2007年9月,頁288-302。
劉建宏,公法上爭議事件回歸行政訴訟審判權必要性之研究(III):國家賠償事件審判權雙軌制之分析檢討-以維護法安定性並提供人民即時有效之救濟途徑為思考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精簡版),2012年8月。
劉建宏,行政訴訟法上之訴訟類型,法學講座,2期,2002年2月,頁51-62。
劉淑範,論確認訴訟之備位功能:行政訴訟法第六條第三項之意涵與本質,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5卷1期,2003年3月,頁59-112。蔡志方,行政訴訟審判權與審級之重整,收錄於: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5輯,2007年12月,頁1-30。
蔡志方,從損害賠償制度,論訴願、行政訴訟與國家賠償三法之關係,收錄於:行政救濟與行政法學(三),1998年12月,頁187以下。
蔡宗珍,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之國家賠償責任理論結構之探討-評大法官會議第四六九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期,1999年4月,頁51-63。
蔡宗珍,冤獄賠償請求權之排除條款的合憲性問題-釋字第四七八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期,2000年5月,頁9-19。
蔡宗珍,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限制-信賴保護之主張及其效力,月旦法學教室,63期,2008年1月,頁85-89。蔡進良,論行政救濟上人民權利之暫時保護-新修正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47期,1999年3月,頁65-82。蔡維音,財產權之保護內涵與釋義學結構,成大法學,11期,2006年6月,頁31-74。賴恆盈,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之定位-軍事有關民、刑訴訟與行政爭訟之關係,國防管理學報,22卷2期,2001年10月,頁75-88。貳、德文文獻
Axer, P.: Primär- und Sekundärrecht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DVBl. 2001, 1322 ff.
Bender, B.: Staatshaftungsrecht, 2. Aufl. 1974.
Bender, B.: Staatshaftungsrecht, 3. Aufl. 1981.
Berkemann, J.: Anmerkung zu BGH, DVBl. 1986, 181 ff.
Böhmer, W.: Grund¬fragen der verfassungsrechtlichen Gewährleistung des Eigentums in der Rechtsprechung de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s , NJW 1988 , 2561 ff.
Borx, H./Walker, W.: Allgemeines Schuldrecht, 35. Aufl. 2012.
Breuer, M.: Staatshaftung für ju¬dikatives Unrecht, 2011.
Broß, S.: Zur Bindung der Zivilgerichte von Verwaltungsentscheidungen, VerwArch. 78, 1987, 91 ff.
Detterbeck, S.: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mit Verwaltungsprozessrecht, 12. Aufl. 2014.
Detterbeck, S./Windthorst, K./Sproll, H.-D.: Staatshaftungsrecht, 2000.
Drei¬er, H. (Hrsg.): Grundgesetz-Kommentar, Bd. I, 3. Aufl. 2013.
Ehlers, D.: Eigentumsschutz, Sozialbindung und Enteignung bei der Nutzung von Boden und Umwelt, VVDStRL 51 (1992), S. 211 ff.
Engelbardt, H.: Die neueste Entwicklung der Rechtsprechung zum Staats¬haf-tungsrecht, NVwZ 1985, 621 ff.
Engelbardt, H.: Entschädigung wegen enteignungsgleichen Eingriffs und Primär-rechtsschutz, NuR 1986, 185 ff.
Erbguth, W.: Primär- und Sekundärrecht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in VVDStRL 61 (2002), S. 229 ff.
Erichsen, H.-U. / Ehlers, D.: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4. Aufl. 2010.
Eyermann, E./Fröhler, L. (Begr.):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14. Aufl. 2014.
Finke, T.: Die Minderung der Schadensersatzpflicht in Europa, Diss. Göttingen, 2006.
Greger, R.: Mitverschulden und Schadensminderungspflicht, NJW 1985, 1130 ff.
Grzeszick, B.: Rechte und Ansprüche, 2002.
Hofacker, W.: Rechtsweg und Verwaltungsrechtsweg, AcP 118, 1920, 281 ff.
Hoffmann-Riem, W.: Anmerkung zu VGH, JZ 1995, 402 f.
Hoffmann-Riem, W./Schmidt-Aßmann, E/Voßkuhle, A. (Hrsg.): Grund¬lagen des Ver-wal¬tungsrechts, Bd. III, 2009.
Höfling, W.: Primär- und Sekundärrecht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in VVDStRL 61 (2002), S. 261 ff.
Hoppe, R.: Die notwendigkeit der Rechtsmittelerschöpfung als Voraussetzung der Amtshaf¬tung, JZ 2011, 167 ff.
Hösch, U.: Staatshaftung und Aufopferung, DÖV 1999, 192 ff.
Hufen, F.: Verwaltungsprozessrecht, 8. Aufl. 2011.
Ipsen, J.: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7. Aufl. 2011.
Isensee, J./Kirchhof, P. (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s, 1999, Bd. VI.
Isensee, J./Kirchhof, P. (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s, 2011, Bd. IX.
Jeromin, C. M.: Die Bestandskraft von Verwaltungsakten im Amtsprozeß, NVwZ 1991, 543 ff.
Kopp, F. O.: Die Bestandskraft von Verwaltungsakten, DVBl. 1983, 392 ff.
Kopp, F. O.:/ Ramsauer, U.: 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12. Aufl. 2011.
Kopp, F. O.:/ Schenke, W.-R.: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20. Aufl. 2014.
Kropholler, J.: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14. Aufl. 2011.
Kümper, B.: Risikoverteilung im Staatshaftungsrecht, 2011.
Kunz, K. H.: Gesetz über die Entschädigung für Strafverfolgungsmaßnahmen, 3. Aufl. 2003.
Lange, H./Schiemann, G.: Scha¬dens¬ersatz, 3. Aufl. 2003.
Lege, J.: 30 Jahre Nassauskiesung: Wie das BVerfG die Dogmatik zum Ei¬gen¬tums-grundrecht aus Art. 14 GG revolutioniert hat, JZ 2011, 1084 ff.
Lege, J.: Das Eingentumsgrundrecht aus Art. 14 GG, Jura, 2011, 826 ff.
Lege, J.: Enteignung und „Enteignung“, NJW 1990, 864 ff.
Looschelders, D.: Die Mitverantwortlichkeit des Geschädigten im Privatrecht, 1999.
Looschelders, D.: Schuldrecht Allgemeiner Teil, 4. Aufl. 2006.
Lorenz, D.: Verwaltungsprozessrecht, 2000.
Ludwigs, M.: Der Anspruch auf Rücknahme rechtswidriger belastender Verwal-tungsakte, DVBl. 2008, 1164 ff.
v. Mangoldt H./ Klein F./ Starck C. (Hrsg.): 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 GG, Bd. II, 6. Aufl. 2010.
Maunz, T./Dürig, G. (Begr.): Grundgesetz Kommentar, Bd. II, [Stand: Juli 2014].
Maunz, T./Dürig, G. (Begr.): Grundgesetz Kommentar, Bd. III, [Stand: Juli 2014].
Maurer, H.: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8. Aufl. 2011.
Maurer, H.: Enteignungsbegriff und Eigentumsgarantie, in: Festschrift für G. Dürig, 1990, S. 293 ff.
Mayer, O.: Verwaltungsrecht, Bd. I, 3. Aufl. 1924.
Medicus, D./Lorenz, S.: Schuldrecht I : Allgemeiner Teil, 19. Aufl. 2010.
Menzel, H. G.: Ersatzansprüche wegen Fehlverhaltens der öffentlichen Hand und Primär¬rechts¬schutz in der neueren Rechtsprechung des Budesgerichtshofs, DRiZ 1990, 375 ff.
Morlok, M.: Erstattung als Rechtmäßigkeitsrestitution, Die Verwaltung 25 (1992), 371 ff.
Nierhaus, M.: Anmerkung zu BGH, JZ 1992, 209 ff.
Nüßgens, K./Bou¬jong, K.: Eigentum, Sozialbindung, Enteignung, 1987.
Ossenbühl, F.: Anmerkung zu BGH, JZ 1989, 190 f.
Ossenbühl, F.: Der Anspruch wegen rechtswidriger Eigentumsverletzung, in: Verant-wort¬lichkeit und Freiheit, Festschrift für W. Geiger zum 80. Geburtstag, 1989, 475 ff.
Ossenbühl, F./Cornils, M.: Staatshaftungsrecht, 6. Aufl. 2013.
Papier, H. J.: Zum Schicksal des enteignungsgleichen Eingriffs, NVwZ 1983, 260 ff.
Peine, F. J.: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8. Aufl. 2006.
Pietzcker, J.: Zur Entwicklung des öffentlich¬recht¬lichen Entschädigungsrecht, NVwZ 1991, 418 ff.
Pietzko, G.: Der materiell-rechtliche Folgenbeseitigungsanspruch, 1994.
Rebmann, K./Säcker, F. J./Rixecker, R. (Hrsg.):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d. II, 6. Aufl., 2012.
Rinne, E.: Die Nachprüfbarkeit von Verwaltungsakten im Amtshaftungsprozess, in: Festschrift für K. Boujong, 1996, S. 633 ff.
Röder, D.: Die Haftungsfunktion der Grundrechte: eine Untersuchung zum anspruchs¬bewehr¬ten status negativus compensationis, 2002.
Rohlfing, B.: Die Nachprüfbarkeit bestandskräftiger Verwaltungsakte im Amtshaf-tungsprozeß, Diss. Göttingen, 2000.
Rosenberg, L./Schwab, K. H./Gottwald, P.: Zivilprozessrecht, 17. Aufl. 2010.
Sachs, M. (Hrsg.), Grundgesetz, 6. Aufl. 2011.
Schenke, W.-R.: Rechtswegabgrenzung, in: 50 Jahre Bundesgerichtshof, Bd. III, 2000, 45 ff.
Schenke, W.-R.: Verwaltungsprozessrecht, 14. Aufl. 2014.
Schlichter, O.: Primärrechtsschutz - Ende der Diskussion oder Diskussion ohne Ende?, in: Festschrift für H. Sendler, 1991, 241 ff.
Schmidt-Aßmann, E.: Das Allgemeine Verwaltungsrecht als Ordnungsidee, 2. Aufl. 2004.
Schmidt-Aßmann, E.: Der öffentlich-rechtliche Schutz des Grundeigentums in der neueren Rechts¬ent¬¬wicklung, DVBl. 1987, 216 ff.
Schmidt-Aßmann, E.: in: F. Schoch/E. Schmidt-Aßmann/R. Pietzner,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Bd. I, [Stand: März 2008].
Schmitt, G.: Zum Rechtsschutz gegen Hoheitsträger, DVBl. 1978, 973 ff.
Schneider, E.: Anmerkung zu BGH, NJW 1966, 1263 f.
Schoch, F.: Die Haftung aus enteig¬nungsgleichem und enteignendem Eingriff, Jura 1990, 140 ff.
Schoch, F.: Effektuierung des Sekundärrechtsschutzes, Die Verwaltung 34 (2001), 261 ff.
Schröder, M.: Schadensersatzpflicht aus Amtspflichtverletzung trotz Bestandskraft eines Ab¬gabenbescheides, DVBl. 1991, 751 ff.
Schwennicke, A.: Die Entstehung der Einleitung des Preußischen Allgemeinen Land-rechts von 1794, 1993.
Sieckmann, J. R.: Modelle des Eigentumsschutzes: Eine Untersuchung zur Eigen¬tums-garan¬tie des Art. 14 GG, 1998.
Soergel, H. T. (Hrsg.):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GB, Bd. XII, 13. Aufl. 2005.
Soergel, H. T. (Hrsg.):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GB, Bd. III, 12. Aufl. 1991.
v. Staudinger, J. (Hrsg.):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d. II, 14. Aufl. 2005.
v. Staudinger, J. (Hrsg.):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d. X, 15. Aufl. 2012.
Stein, C./Itzel, P./Schwall, K.: Praxishandbuch des Amts- und Staatshaftungsrechts, 2. Aufl. 2012.
Stelkens, P./Bonk, H. J./Sachs, M. (Hrsg.): Verwaltungsverfahrensgesstz, 7. Aufl. 2008.
Stern, K.: Das Staat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and III/1: Allgemeine Lehren der Grundrechte.Staatsrecht III/1, 1988.
Streinz, R.: Primär- und Sekundärrecht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in VVDStRL 61 (2002), S. 302 ff.
Tremml, B./ Karger, M./ Luber, M.: Der Amtshaftungsprozess, 3. Aufl. 2009.
Wolf, H. J./Bachof, O./Stober, R.: Verwaltungsrecht I, 12. Aufl. 2007.
Zantis, C.: Das Richterspruchprivileg in nationaler und gemeinschaftsrechtlicher Hinsicht, Diss. Bon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