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5: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恆文
研究生(外文):Heng-Wen Chen
論文名稱: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以台灣工具機產業M-Team發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Building Institutions in Industrial Clusters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Team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指導教授:陳良治陳良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ng-Chih Chen
口試委員:周志龍王文誠
口試委員(外文):Tsu-Lung ChouWen-Cheng Wang
口試日期:2015-01-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其他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產業群聚制度建構跨體系治理M-Team工具機產業
外文關鍵詞:industrial clustersbuilding institutioncross-system governanceM-Teammachine tool indust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14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重點在於藉由研究M-Team發展與內涵,探討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脈絡與過程。本研究指認出產業群聚會利用其區域特性,轉化為制度化的組織合作與知識學習,進而彌補群聚既存之劣勢。就宏觀層次而言,制度化合作與知識學習使得產業群聚技術外溢機會增加,有助於區域產生常態性知識學習與擴散模式,進而克服群聚「閉鎖效應」;中觀層級分析,廠商藉由制度性安排獲得與其他廠商進一步合作與交流機會,進而吸收更多內隱式且非正式之技術知識,有助於突破技術應用瓶頸。微觀層面而言,制度化合作與學習形塑競爭壓力與同儕競爭心理,誘發廠商內部產生學習趨動力,以克服技術升級障礙。
同時,本文分析M-Team之網絡型構過程與成因,其中促使M-Team成員得以合作之動能,主要源自於成員經濟理性決策與區域認同。M-Team的跨體系治理相較於單一體系,具有知識學習與擴散、生產與價值鏈整合、社會資本積累等三大面向優勢。其中影響治理機制得以順利推行,主要來自於M-Team所處之產業與技術環境、地理鄰近性、社會資本、成員能動性等四種因素相互交織影響。


By 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M-team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as the exampl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building processes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 By taking advantage of it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proximity, social capital and the actors’ mobility, we found that some actors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cluster managed to form an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and learning organization, i.e. the M-team, to tackle the cluster’s diseconomies.
This study also analyses th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team, and argues that it is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regional identity that motivated the cluster actors to initiate cooperation. As opposed to the single-core system, the multi-core systems like M-team could generate greater advantages for cluster actors in terms of learning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value chains,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一、產業群聚 5
二、網絡關係與治理制度 11
三、豐田生產系統 15
四、台灣工具機產業與M-Team相關文獻回顧 18
第四節 研究設計及方法 22
一、研究分析架構 22
二、研究方法 23
第二章 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歷程與特性 27
第一節 產業發展歷程 27
一、1950-1970 技術基礎創立期 28
二、1970-1980 技術轉型發展期 28
三、1980-1990 外包制度及技術成長期 29
四、1990-2000 公私合作與技術升級時期 30
五、2000-迄今(前期) 跨域生產體系時期 31
六、2000年-迄今(後期) 在地組織再鑲嵌時期 32
第二節 產品與產業特性 33
一、中小企業彈性 33
二、群聚外部效應 34
三、非技術領導者 35
四、中心衛星體系且供應鍊長 36
五、出口導向 37
第三節 工具機產業的中衛體系 39
第三章 M-Team聯盟發展脈絡與型構動能 41
第一節 M-Team發展背景脈絡 41
一、A-Team成功經驗的啟發 41
二、可預期的市場危機 42
第二節 2006-2011年「雙核心時期」 44
一、產業高峰論壇 44
二、黑暗摸索期 47
三、突破技術應用瓶頸 48
第三節2011- 2015年迄今「跨體系聯盟時期」 51
一、擴大參與 51
二、訂立組織章程 53
第四節 M-Team的型構動能 57
一、中心廠合作動機 57
二、協力廠合作動機 63
第五節 結語:既競爭又合作?M-Team組織演變與型構動能 66
一、跨體系組織架構 66
二、經濟理性與區域認同上的合作動能 70
第四章 M-Team的治理制度 72
第一節 合作制度 72
一、明訂組織章程 72
二、互信互惠的市場交易模式 81
三、品牌加值的協同行銷模式 84
四、去階層的平等互動模式 85
五、委任第三方法人管理模式 88
第二節 學習制度 90
一、導入精實管理系統 90
二、顧問師輔導機制 92
三、合同研與成果發表制度 93
四、聯合教育訓練與企業觀摩制度 96
五、供應商評鑑活動 97
第三節 結語:跨體系制度建構 100
一、何以朝向制度建構路徑? 100
二、市場、層級、網絡交錯之生產鏈治理邏輯 101
三、跨體系與單一體系治理優勢差異 102
第五章 制度障礙與跨越 104
第一節 合作制度障礙與跨越 104
一、中心廠間競爭衝突 104
二、協力廠間競爭衝突 106
三、擴大參與卻進退無序 108
四、事務局業務推行障礙與跨越 113
第二節 學習制度的障礙與跨越 114
一、企業內部學習障礙與跨越 114
二、企業對外發表障礙與跨越 118
三、顧問輔導的制度障礙與跨越 119
第三節 未克服之障礙與未來隱憂 121
一、中心廠與協力廠間—發聲權不平衡 121
二、第三方法人平台—輔導衝突與取代危機 122
三、組織再擴大—組織成員衝突 123
第四節 結語: 跨越制度障礙的動能 125
一、拿香跟拜,拜久有神?認知心態的轉變 125
二、障礙與跨越:持續運作的動能 126
第六章 影響M-Team治理制度推展之因素 127
第一節 M-Team之產業與技術環境 127
一、產業環境與分工網絡 127
二、技術環境 128
第二節 M-Team之地理鄰近性 130
一、低成本整合跨體系成員 130
二、便捷治理制度運作 131
三、促使多種學習組合形成 132
第三節 M-Team之社會人情網絡 134
一、既有之人情網絡與信任基礎 134
二、不斷積累的信任與認同 135
第四節 M-Team之成員能動性 137
一、領導廠商的開放胸襟與積極作為 137
二、中衛中心懷抱產業升級使命 138
三、事務局的多重角色意義 139
四、個別企業主的前瞻與意志 14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4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3
一、M-Team之網絡型構過程與成因 143
二、M-Team治理制度與制度障礙 144
三、M-Team治理制度得以推行之主因 145
第二節 理論意涵 148
一、產業群聚演化與制度化學習模式 148
二、網絡關係與治理機制 150
參考文獻 152
中文部分 152
英文部分 155
附錄: M-Team聯盟協力廠成員 158



中文部分
M-Team聯盟專刊 (2012) ,台中: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M-Team聯盟專刊 (2014) ,台中: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69-112。
王振寰、高士欽(2000)〈全球化與在地化: 新竹與台中的學習型區域比較〉,《臺灣社會學刊》(24):179-237。
王振寰(2007)〈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臺灣社會研究》68:177-226。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台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台北:巨流。
方世杰、方世榮(2008)〈組織間統治——回歸組織間關係研究之本質,兼論台灣期刊相關之研究〉,《管理評論》27(1):25-56。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 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
林育諄(2008)《跨界生產網絡之群聚演化與創新:以台灣自行車產業為例》,台北: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仁芳(1999)〈技術與產業分工網絡運作〉,《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
何翊寧(2007)《產業升級與公共研發機構—以台灣工具機產業為例》,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郁潾(2010)《台灣工具機產業生產系統創新與能力構築》,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俞慧芸(2004)〈台灣自行車產業轉型的歷史考察(1970-1990)〉,「2004台灣社會學會年會」,2004/12/4、5,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莊富安(2013/04/22),M-Team加持 台灣麗馳管理服務up,工商時報,2013年4月22日。
莊富安(2013/04/29),中衛中心 打造台版隱形冠軍,工商時報,2013年4月29日。
高士欽(1999)《生產網絡與學習型區域-台中工具機產業轉型分析》,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迦勒(2014)《台灣工具機產業組織間學習機制之研究─以M-Team聯盟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葉立綸編(2013)《2013機械產業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陳良治(2012)〈國家與公共研究機構在產業技術升級過程中的角色及演化:台灣工具機業〉,《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1):19-50。
陳秋宏(2012)〈VPS推動專題報導—工具機事業處〉,《精機集團通訊64期》,台中: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張啟人(2010)〈創造協同合作優勢打造台灣工具機群聚新故鄉-M-team讓工具機產業紮根台灣放眼全球〉,《品質月刊》46(3):16-24。
張書文(2007)〈台灣工具機產業雙核心協同合作團隊成立經緯〉,《機械工業雜誌》228(3):151-154。
張書文(2013)〈台灣工具機整機場最終組裝製程的精實設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48(3):91-94。
張笠雲、譚康榮(1999)〈型構產業網絡〉,《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
童麗靜(2010)〈台中精機VPS推動心路歷程〉,《精機集團通訊54期》,台中: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經濟部工業局(2012)〈重點產業規劃範例 與經驗分享 (智慧製造—以工具機產業為例) 〉,取自file:///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05-%E8%A3%BD%E9%80%A0%E6%A5%AD%E6%9C%8D%E5%8B%99%E5%8C%96-%E5%B7%A5%E5%85%B7%E6%A9%9F%E6%99%BA%E6%85%A7%E8%A3%BD%E9%80%A0%20(3).pdf
詹依靜(2014)《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中的國家角色:1945-2010》,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友仁(2004)〈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一個理論性回顧與研究取向的建議〉,《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2:69-80。
楊友仁、夏鑄九(2004)〈跨界生產網絡的在地化聚集與組織治理模式:以大蘇州地區資訊電子業台商為例〉,《地理學報》36:23-54。
楊建家(2008)《台灣工具機模組廠的類型、特質與供應鏈管理》,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楊佳穎(2014)《產業聯盟研究:自行車A-Team與工具機M-Team比較分析》,台中:逢甲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宏(2010)〈後ECFA時代臺灣工具機產業的發展〉,《經濟前瞻》130(7):111-114。
劉仁傑(1999)《分工網路-剖析台灣工具機產業競爭力的奧秘》,台北:聯經。
劉仁傑、陳國民、甘坤賢(2005)〈讓競爭者學不像:透視台灣標竿產業經營結構〉,《台灣工具機產業模組化應用之探討》,台北:遠流。
劉仁傑(2008)〈磨合共創型協力網絡的實踐與理論:台灣自行車A-Team的個案研究〉,《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台北:遠流。
劉仁傑、巫茂熾(2013)《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台北:中衛發展中心。
瞿海源、楊國樞、劉長萱、畢恆達(201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二):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出版社。
魏文欽(2012)〈One Dynamic Analysis of Taiwan Bicycle Industry''s A-TEAM〉,《德明學報》36(1):17-31。

英文部分
Adler, P. S., Goldoftas, B., & Levine, D. I. (1999) "Flexibility Versus Efficiency? A Case Study of Model Changeovers in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science 10(1): 43-68.
Amin, A. and Thrift, N. (1992) "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6 (4): 571-587.
Amsden, Amsden and Wan-Wen Chu(2003) Beyond Late Development: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 Cambridge: MIT Press.
Brusco, S. (1982) "The Emilian Model: Productive Decentraliz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6 (2): 167-184.
Carlino, Gerald A. (2001), "Knowledge Spillovers: Cities'' Role in the New Economy," Business Review Q 4: 17-24.
Chen, L.-C (2007) "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The Case of MachineTool Industry in Taiwan,"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Berkeley, California.
Chen, L.-C. (2009) "Learning Through Informal Local and Global Linkages: The Case of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38 (3):527-535.
Chen, L.-C. (2011) "The Governance and Evolution of Loc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a Cluster: Th Case of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GeoJournal 76 (6): 605-622.
Dennis, P. (2007) Lean Production Simplified: A Plain-Language Guide to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Production System.: Productivity Press.
Dicken, P. (2011) “We Are What We Eat: theAgro-Food Industries,” in Global Shift: Mapping the Changing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pp.270-300). New York: Guilford Publications.
Eklinder-Frick, J., Eriksson, L. T., & Hallen, L. (2012).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Processes in a Regional Strategic Network ,"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41 (5): 800-806
Ernst, Dieter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System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 11 (6): 497-523
Fagerberg, Jan and Manuel M. Godinho (2005)"Innovation and Catching-Up", in Jan. Fagerberg, et al.(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eldman, M., & Francis, J. L. (2006) "Entrepreneurs as Agents in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luster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Exploration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 115-136.
Fujita, M., Krugman, P. R., & Venables, A. J. (2001)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
Grabher, G. (1993) "The Weakness of Strong Ties: the Lock-I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Ruhr area," The Embededness Firm: On the 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London: Routledge : 255-277.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510.
Hinterhuber, H. H., & Levin, B. M. (1994) "Strategic Networks—T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uture. " Long Range Planning 27(3): 43-53.
Harrison, Bennett (1992) "Industrial Districts: Old Wine in New Bottles?," Regional Studies 26 (5): 469-483.
Harvey, D. (2001) 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NY: Routledge.
Krugman, P. (1991) " History and Industry Location: The Case of the Manufacturing Bel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1(2): 80-83.
Leamer, E. E., & Storper, M. (2001)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 Age "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32(4):641-665.
Luria, D., Rogers, J., & Cohen, J. (Eds.) (1999) Metro Futures: Economic Solutions for Sities and Their Suburbs. Boston: Beacon Press.
MacKinnon, D., Cumbers, A., & Chapman, K. (2002)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cent Debates,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3) : 293–311.
Marshall, A. (189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 Introductory Volume, New York: Free Press.
Mathews, J. (1994) "The Governance of Inter‐Organisational Network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1): 14-19.
Morgan, K. (1997) "The Learning Region,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 Regional Studies 31 (5) : 462-485.
Thorelli, H. B. (1986) "Networks: Between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7(1): 37-51.
Pardi, T. (2007) "Redefining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he European Side of the Story. New Technology, " Work and Employment 22(1): 2-20.
Porter, M. (2000)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 (1): 15-34.
Powell, W. (1990)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 295-336.
Sonobe, T., Kawakami, M., & Otsuka, K. (2003) "Changing Roles of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in Taiwan,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2(1): 103-128.
Saxenian, A. (1994),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mlinger, K. (2008)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Network Governance:Regional Networks in a Globalised Economy, "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6): 547-560.
Roos, D., Womack, J. P., & Jones, D. (1990) The Machine that Change the World–The Story of Lean Production. New York: Rawson/Harper Perennia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振寰、高士欽(2000)〈全球化與在地化: 新竹與台中的學習型區域比較〉,《臺灣社會學刊》(24):179-237。
2. 王振寰、高士欽(2000)〈全球化與在地化: 新竹與台中的學習型區域比較〉,《臺灣社會學刊》(24):179-237。
3. 王振寰(2007)〈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臺灣社會研究》68:177-226。
4. 王振寰(2007)〈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臺灣社會研究》68:177-226。
5. 方世杰、方世榮(2008)〈組織間統治——回歸組織間關係研究之本質,兼論台灣期刊相關之研究〉,《管理評論》27(1):25-56。
6. 方世杰、方世榮(2008)〈組織間統治——回歸組織間關係研究之本質,兼論台灣期刊相關之研究〉,《管理評論》27(1):25-56。
7. 陳良治(2012)〈國家與公共研究機構在產業技術升級過程中的角色及演化:台灣工具機業〉,《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1):19-50。
8. 陳良治(2012)〈國家與公共研究機構在產業技術升級過程中的角色及演化:台灣工具機業〉,《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1):19-50。
9. 張啟人(2010)〈創造協同合作優勢打造台灣工具機群聚新故鄉-M-team讓工具機產業紮根台灣放眼全球〉,《品質月刊》46(3):16-24。
10. 張啟人(2010)〈創造協同合作優勢打造台灣工具機群聚新故鄉-M-team讓工具機產業紮根台灣放眼全球〉,《品質月刊》46(3):16-24。
11. 張書文(2007)〈台灣工具機產業雙核心協同合作團隊成立經緯〉,《機械工業雜誌》228(3):151-154。
12. 張書文(2007)〈台灣工具機產業雙核心協同合作團隊成立經緯〉,《機械工業雜誌》228(3):151-154。
13. 楊友仁(2004)〈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一個理論性回顧與研究取向的建議〉,《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2:69-80。
14. 楊友仁(2004)〈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一個理論性回顧與研究取向的建議〉,《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2:69-80。
15. 楊友仁、夏鑄九(2004)〈跨界生產網絡的在地化聚集與組織治理模式:以大蘇州地區資訊電子業台商為例〉,《地理學報》36: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