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籍
1.梁素娟金望久,《聽南懷瑾講禪》,大陸: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8。
2.粘碧華(2007)。《首飾設計百種》。台北市:雄獅書局,頁84。
3.李澤厚(1984)。《美的歷程》。板橋:圓山書局,頁2。
4.劉思量 (1992)。《藝術心理學》。 台北市 : 藝術家出版社,頁26。
5.李澤厚(1984)。《美的歷程》。板橋:圓山書局,頁2。
6.李英豪(1993)。《古董首飾》。大陸上海:上海人氏美術出版社,頁14。
7.郭新(2009)。《珠寶首飾設計》。大陸上海:上海人氏美術出版社,頁9。
8.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9.紹崇齡主講(2011,7月)。《易經 管理哲學中觀物取象的知識論向度所給予識人的提示 》。2013 年11月20日,取自:http://wenku.baidu.com/view/191ffeeb524de518964b7dca.html
10.青原惟信禪師,《五燈會元》卷十七。
11.蘇珊‧朗格(Susanne.K.Langer 1895-1985),劉大基譯(1986),《情感與形式》。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3
12.劉貴傑(1987)。〈僧肇思想之背景及其淵源〉。《中華佛學學報》,1,頁86-87。2013年11月26日,取自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01_04.htm13.吳汝均(1993)。《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學生書局,頁1。
14.宗白華1987。《藝境》。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56-157。
15.林崇宏(2002)。《造型與構成》。新北市: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58。
16.康丁斯基(2013)。《點、線、面》。新北市:信實文化行銷有限公司。
17.廖金滿,《抽象繪畫中的禪意表現》,2013,頁165。
18.宗白華1981。《美學的散步》。台北市:洪範出版社,頁102。
19.Helen Westgeest 海倫.威斯格茲(2007)。《禪與現代美術》。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頁18。
20.賴賢宗 (2000)。從詮釋到中國繪畫的意境美學。東吳哲學學報。21.曾議漢,《禪宗美學研究》,2004,頁68。
22.高宣揚(1992)。《結構主義》。台北:遠柳出版社。頁45。
23.蘭華增(1998)。意境論。雲南:人民出版社。頁4-9。
24.宗白華(1947)。美學散步。世華文化社。頁4。
25.蒲振元(1999)。中國藝術意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26。
26.聖嚴法師(1999)。《禪與悟》。台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36。
27.聖嚴法師(1999)。《禪與悟》。台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21。
28.林書堯 (1975)。《視覺藝術》。台北市:維新書局。頁162。
29.海倫‧威斯格茲,曾長生、郭書軒譯 (2007) 。《禪與現代美術東西方藝術互動史》。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頁28。
英文書籍
1.Ruth A. Peltason﹐Jewels of Fantasy﹐Harry N. Abrams﹐lnc. New Yourk﹐1992﹐P.169.
2.Vivienne Becker﹐Rough Diamonds﹐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New Youk﹐1991﹐P.41
3.Ruth A. Peltason﹐Jewels of Fantasy﹐Harry N. Abrams﹐lnc. New Yourk﹐1992﹐P.155.
4.Caroline Pullee﹐20th Century Jewellery﹐Apple Press﹐London﹐1990,P.58.
5.Caroline Pullee﹐20th Century Jewellery﹐Apple Press﹐London﹐1990,P.69.
6.Deanna Farneti Cera﹐The jewels of Miriam Haskell﹐Antique Collectors′Club﹐UK﹐1997﹐P P.45-50.
7.Caroline Pullee﹐20th Century Jewellery﹐Apple Press﹐London﹐1990,P.79.
8.Peter Dormer and Ralph Turner﹐The New Jewelry﹐Thames and Hudson﹐London﹐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