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部分
書籍期刊聯合知識庫部分:
‧文建會(2003),文化創意產業手冊,出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雅芳(2004),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之探討---以犁頭店「麻芛文化」為例。出版:文化研究月報,第四十一期2004年08月15日。
‧王瑞成(1999),煮食、炊粿、捕粽、醃豆油。載於民俗台灣(第四輯)出版: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經濟成長篇。出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出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工業篇第一冊。出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憲文撰;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7),清代台灣經濟史。出版:臺灣銀行。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台灣之食品工業,第一冊。出版:台灣銀行。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彰投區尌業服務中心(2002),台中地區糕餅產業成功因素模型_建立暨創業個案導入應用實例。出版:一零四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憲文(1958),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第一冊。出版:臺灣銀行。
‧張尊禎(2009),台灣糕點50味:舌尖上的懷舊旅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橫(1984),台灣通史,下冊。出版:大通。
‧黃世明、劉維公(2006),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 文化與社會篇。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張尊禎(2004),臺灣老字號。出版:上旗。
‧周清源(1992),中國傳統食品文化,頁26-28。中文期刊。
‧楊明華(2009),有關文化的100個素養。出版:驛站文化。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下冊。出版:田園城市。
‧賴聲川(2006),創意學。出版:天下雜誌。
‧邵台新(1997),中國文化史。出版:大中國出版公司。
‧陳明璋(1990),企業贏的策略:掌握成功的四項關鍵:經理人、接棒、轉型、創新。出版:遠流。
‧鄭榮郎(2001),傳統產業向上提升的轉型策略。2001/02,第504期,出版:能力雜誌。‧蘇宗雄(2000),性感抬頭,進入大體驗時代。設計雜誌,第93卷,頁5-8。‧趙榮光(1998),中國古代庶民飲食生活。出版:台灣商務。
‧徐聯恩(1996),企業變革系列研究。出版:華泰。
‧高蘭馨(1991年09月19日),傳統產品文化詮釋,聯合新聞網。
‧劉蓓蓓(2001年07月12月),新鮮、快速、纖維、低脂、小包裝 F 潮流當道。聯合新聞網。
‧陳昌博(1993年01月13日),加工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強烈競爭國內糕餅業應調整經營理念進口食品適應市場,聯合新聞網 。
‧羅幸惠(1999年07月27日),中秋月餅穿得愈少愈好環署訂定包裝標準優良者將予表揚,聯合新聞網。
博碩士論文:
‧吳美貞(2004),網路零售品牌消費經驗之研究-跨國性台日比較。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巫旻樺(2010),百年糕餅產業成長歷程之研究─以舊振南餅店為例。高雄餐旅大學。
‧周佳欣(1997),台灣中小企業策略性轉型之研究。東吳大學。
‧徐玉嬪(2013),傳統糕餅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豐原老雪花齋餅店為例。南華大學。
‧張育甄(2009),百年風光-老餅店品牌形象經營研究與設計。朝陽科技大學。
‧張尊禎(2007),台灣老餅鋪與傳統餅食研究。台北藝術大學
‧曹慧筠(2002),傳統產業轉型文創產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成本因之探討。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許素玲(2002),做餅買餅吃餅_台灣糕餅變遷之研究。靜宜大學。
‧陳青沂(2012),臺灣古早味:傳統產業品牌形象轉型創新設計研究_以李鵠餅店為例。輔仁大學。
‧曾品滄(2006),從田畦到餐桌─清代台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台灣大學
‧黃一誠(2004),傳統糕餅產業成長策略之研究_以百年老店玉珍齋為例。中華大學。
‧黃建維(2014),整合感質元素及文化體驗之服務創新設計-以南屯老街為例。東海大學。
‧楊千葳(2007),品牌經營與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糕餅業為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蒙宗漢(2000),台灣糕餅老店的發展與轉型。長庚大學。
‧蔣佳璘(2007),糕餅產業之經營策略研究 - 以台中縣糕餅業為例。逢甲大學
‧陳瑋全(2009),戰後台灣推廣麵食之研究,1945~1980。中正大學。
2.英文部分
‧Hesmondhalgh, David(2006),P12-17.
‧Arnold, Matthew. Culture and Anarchy. New York: Macmillan. Third edition(1882).
‧Raymond Williams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 Ed. (NewYork: Oxford UP, 1983), pp. 87-93 and 236-8.
‧Henard, D.I., Best,R.J. and Coney, K.A.(1998),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7th Ed., Boston: McGraw-Hill.
‧Cravens etc., Marketing Management (Irwin 1987) p.416.
‧黃姿維 2009植民地時代(1895~1945)における台湾食文化の変遷-日常生の飲食衛生を中心に活.台灣大學
‧Alexander Osterwalder & Yves Pigneur (2012),獲利世代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尤傳莉譯)。
‧Schmitt, Bernd H(2000),體驗行銷,(王育英,梁曉鶯譯)。出版:經典傳訊。
‧Schmitt, Bernd H. and Simonson, Alexander.(1999),大市場美學。建立品牌識別,吳玟琪譯,出版:台視文化。
‧Churchill, Gilbert A. Peter, J. Paul “Marketing: Creating value for customers” Burr Ridge, Ill. : Irwin, (1995). P457.
3.相關網路
‧輕旅行佈落格介紹林金生香:http://travel.yam.com/article.aspx?sn=756
‧台灣省糕餅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聯合會簡介-糕餅業的祖師爺:http://www.bakery-taiwan.com.tw/?p=mdoc&SETid=3542&Msoft=729
‧國改研究報告-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http://www.npf.org.tw/post/2/5867
‧財團法人台中市萬和宮全球資訊網-歷史沿革:http://www.wanhegong.org.tw/html/about/index.aspx
‧慈濟宮-首頁:http://www.zhujai.org.tw/about.aspx
‧社口萬興宮-首頁:http://www1.culture.taichung.gov.tw/mazu/2013/temple/index-8.asp
‧日本遊客推薦林金生香: http://ameblo.jp/nyanco1010/theme-10066621478.html
‧李鵠餅店網站-公司簡介:http://www.lee-hu.com.tw/about-us.html
‧玉珍齋網站-關於我們-細說重頭:http://www.lukang.org/index.htm
‧PC Home 商店街http://www.pcstore.com.tw/1866/
‧南屯老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5%B1%AF%E8%80%81%E8%A1%97
‧南屯三角街 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個案導覽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BA1000700007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慶端午 南屯老街踩木屐將登場 青年日報2013/5/30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bjKsCva%2FLwCh0gk73GFCubi4buDWuSGsY212jG6%2B1tl4wUdKl%2Fqa0dOF%2FXXvzkeLYmZK3cZ9QoMZw%2Fuo6gVal8%3D
‧犁頭店街 走讀台灣-走讀地圖-臺中市-犁頭店街http://www.walkingtaiwan.org/content/county/city_POI.asp?ids=1442&jid=196&bid=15
‧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https://www.google.com.tw/#q=%E6%96%87%E5%8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