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Kathy Schwalbe (2004),資訊科技專案管理(李慶章譯),台中:滄海書局。
內政部營建署全國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及整體污水處理率統計表[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cpami.gov.tw/
王欣群(1997),BOT專案計劃財務規劃之探討-以台灣高速鐵路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王鶴松(1998),BOT計劃—基本架構與成功因素,金融研訓季刊,90,57-71。
何宜真(2003),高雄捷運 BOT 專案風險分析-模糊理論之應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嘉華(2005),港埠建設BOT專案計畫合理風險承擔機制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豐傳、顏如杏、連育君、林秀蓮、沈章英(1998),BOT交通建設計畫專案融資之研究,產業金融,99,52-66。
宋哲明(2000),風險管理:非金融風險,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麥田出版社。
吳有微(2010),工程專案時程風險管理蒙地卡羅模擬之應用,中興工程季刊,108,55-65。吳萬益(201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泓錡(2001),公共建築工程專案管理之研究—以台南市綜合體育館BOT案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繼熊(2010),BOT風險管理,中興工程季刊,109,126-133。
沈大白(2010),企業風險管理,台北: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永裔(2001),應用模糊理論在大型軟體專案,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子立(2014),專案管理風險因子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志勝(2014),公共工程專案於評估階段之風險因子分析,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施建生(2002),論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挑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5(5),6-8。
洪德蒼(2000),高雄捷運BOT專案融資之風險認知與管理—Delphi和AHP法之運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姜振海(2000),BOT 焚化廠專案計畫可行性分析--以烏日垃圾資源回收廠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徐名頤(2004),公共工程統包制度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夏家承(2000),BOT作業程序與關鍵問題,中興工程,68,71-97。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1998),保險學-理論與實務,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涂新南(2001),實質選擇權在BOT資本投資決策之應用—以高雄捷運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姚惠珍(2005),人物專訪-高鐵董事長殷琪談政府與民間共治大趨勢,商業週刊,893。
張世宏(1998),民間參與公共工程移轉階段基本法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銘仁(2004),運用模糊層分析法於軟體專案風險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許水勝(2006),BOT案之財務評估分析與風險管理策略探討—以高雄市現代化綜合體育館為例,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許成績、林政、王長峰、肖文毅(2004),現代專案管理教材,新北: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許秀影等編(2012),專案管理基礎知識與應用實務:專案管理入門寶典(4版),新北:社團法人中華專案管理學會。
郭斯傑、王寶玲、張倩瑜、邱必洙(2005),促參案件履約階段執行經驗調查與建議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郭曉茹、陳錦芳(2008),控管 BOT 推動風險以『環評爭議』為例探討履約管理機構的功能與角色,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1(10),39-45。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2002),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熊培霖、蘇佳慧、吳俊德譯),台北:博頡策略顧問有限公司。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2009),專案管理知識體指南第四版(PMI 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譯),新北:宏典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文於2002年出版)。
陳淑端(1994),淺談BOT,營建知訊,144,67-76。陳煌銘(1999),論BOT計畫之投資及風險管理策略,公營事業評論,1(2),19-50。
陳繼堯(1999),危險管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炳宏(2006),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履約困難案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振遠、張文隆(2000),高雄捷運系統財務規劃之研究,台灣經濟金融月刊,36(12),37-46。
曾隆峰(2007),民間參與污水下水道工程風險評估之研究,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彭雲宏(1995),集合住宅施工自動化個案研究(二)-建築投資風險分析研究報告,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黃尚元(2009),營造業者承攬統包工程之風險管理,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鄭燦堂(2012),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芬美(1997),BOT 計畫之籌劃與風險分擔,台北銀行月刊,26(1),30-35。
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1999),BOT 三贏策略,台北:商鼎財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薛慶先(2003),高雄捷運興建營運期間風險評估之研究-Delphi、AHP & SJT法之運用,高雄第一科大金融營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鍾明志(1998),以情境分析法探討運輸建設BOT計畫籌資策略,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嚴順利(2004),運用風險值的概念於BOT專案評估與風險分析-以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為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英文參考文獻:
Al-Bahar, J. F., & Crandall, K. C. (1990). Systematic Risk Manage-ment Apporach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16(3), pp. 533-546.
Boehm, B. W. (1991). Software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EEE Software, 8(1), pp. 32-41.
Chicken, J. C. (1994). Managing Risk and Decisions in Major Project. London: Chapman & Hall.
Crane, F. G. (1980). Insuranc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Fairley, R. (1994). Risk Management for Software Projects. IEEE Software, 11(3), pp. 57-67.
Finnerty, J. D. (1996). Project Financing:Asset Based Financial En-gineer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umaraswamy, M. M., & Zhang, X. Q. (2001). Governmental Role in BOT-le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 pp. 195-205.
Lu, Y. C., Wu, S., Chen, D. H., & Lin, Y. Y. (2000). BOT Projects in Taiwan: Financial Modeling Risk, Term Structure of Net Cash Flows and Project at Risk Analysis. Journal of Project Finance, pp. 53-63.
Rosenbloom, J. S. (1972). A Case Study in Risk Management. New York: Meredith Corp.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Shrader-Frechette, K. S. (1985). Risk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Method. Dordrecht: D. Reidel.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1996). Guidelines for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Build-Operate-Transfer Bot Projects. UNIDO Publication Co.
Wideman, R. M., (1986).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7(4), pp. 20-26.
Williams, C. A., & Heins, R. M. (1964). Risk Management & Insur-ance. New York: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