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13: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碩甫
研究生(外文):Chen,Shuo-Fu
論文名稱:逆。 美少女—三次元與二次元的自我貼合平面&視覺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INVERSE GIRLS–The Graphic and Visual Creation of Self Attachment via 3D and 2D
指導教授:郭令權
指導教授(外文):GUO,LING-QUAN
口試委員:高重黎陸蓉之
口試委員(外文):GAO,ZHONG-LILU,RONG-ZHI
口試日期:2014-09-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實踐大學
系所名稱: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少女變身卡通扮裝/變裝二次元(2D)& 三次元(3D)
外文關鍵詞:GirlsTransformative AnimationCross-Dressing2 Dimension & 3 Dimens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以回到平面與實現童年的變身宏願為出發點,創作主題圍繞在創作者我對於「少女」的崇拜而衍生的見解與詮釋。 從討論童年觀看的少女變身卡通開始,延伸至個人對於少女角色自我投射的文獻蒐集。根據創作者過去的生活經驗,透過創作將過往與現在的記憶轉化,進而發展出一系列平面繪畫創作以及攝影扮裝作品。

以繪畫為基礎,首先以玩具的多變性切入,透過藝術創作,我以幽默、諷刺、膚淺的視覺語彙來包裹個人想講的內容,與生活中觀察到的所有事。 再來是一系列的攝影扮裝作品,用影像捕捉、呈現3D與2D的貼合性,扮裝就是身體力行的貼合: 作品呈現3D與2D永遠無法貼合的悲劇性,影像結果讓人感到些微的哀傷,無意間反應創作者的現實生活經驗一樣,無可奈何的卻也倍感幽默。只能說是個既悲傷又同時帶有戲謔性的創作歷程。

This thesis sets returning to 2 dimensions and realizing the dream of transformation from childhood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emes of the creation are all around the opin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creator’s worship toward “girls”.
The project begins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girl’s transformative animation in my childhood, and extends to literature collections of creator’s self-projection to the girl character. According to creator’s life experiences, creator transformed the memory from the past and of today, developing a series of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 of cross-dressing.

Based on painting, it begins with varieties of toys, and uses humorous, sarcastic and shallow visual language to wrap the main ideas and observations of daily life. Later, a series of cross-dressing photography presents the level of attachment of 3D and 2D, moreover dressing is a practice of attachment as well. The works display the tragedy of unattachable of 3D and 2D. The images show a certain melancholy, representing creator’s real life experiences, though it is beyond one’s control but full of humors. I can only say that it is a sad but also parodistic process.

03 中文摘要
04 英文摘要
07 圖目錄

10 第一章 創作背景及內容
11 1.1 創作背景與動機
13 1.2 創作主題
15 1.3 名詞解釋
17 1.4 創作內容細述
18 1.5 創作架構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2.1 自我的建立
22 2.1-1 拉康的鏡像理論
24 2.2 性別展演
25 2.2-1 Judith Butler的性別展演
28 2.3 扮裝 & 變身
28 2.3-1 扮裝觀念相關介紹
30 2.3-2 扮裝藝術家介紹
40 2.4 動漫次文化
40 2.4-1 動漫美學介紹
42 2.4-2 超扁平理論
44 2.4-3 日本動漫簡介
45 2.4-4 動漫美學藝術家介紹
52 2.4-5 經典動漫介紹
59 2.5 星座學的探討與逆行
60 2.5-1 所謂的行星逆行
61 第三章 作品回顧
63 3.1 關於插畫
64 3.1-1 插畫作品介紹
72 3.2 插畫展演
75 3.3 回顧小結

76 第四章 繪畫創作歷程
78 4.1 《會打槍的少女》
78 4,1-1 簡介
82 4.1-2 創作手法
83 4.1-3 創作內容
84 4.1-4 畫作演變
87 4.2 扮演《會打槍的少女》
92 4.3 《潤唇彩/愛是宇宙大爆炸》
92 4.3-1 心型畫框階段演變
93 4.3-2 創作內容
98 4.4 《行星逆行美少女》
98 4.4-1 歪斜的心形框架
98 4.4-2 創作內容
102 第五章 扮裝攝影創作歷程
104 5.1《那些你已遺忘的事,真的對我好重要 》
104 5.1-1 創作背景
104 5.1-2 創作內容
108 5.2 《LOVEppears 》 愛出現 / 愛現
108 5.2-1 創作背景
108 5.2-2 創作內容
117 5.3 《Love & Beauty Shock》
117 5.3-1 創作背景
117 5.3-2 創作內容
124 5.4 《逆行美少女》
124 5.4-1 創作背景
124 5.4-2 創作內容
136 第六章 結論
138 第七章 作品展演

145 參考文獻書目
1. 杜聲鋒(1996)/ 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 / 台北市:遠流出版

2. 劉開鈴(2012)/ 游素玲 主編 / 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論 /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3. 劉瑞琦(2004)/ 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象 / 台北市:遠端出版

4. 劉瑞琦(2001)/ 變幻不拘的鏡像:猶太同女攝影家克勞德.卡恩的自拍象 / 台大文史哲學報

5. 郭冠英(2013)/ 森萬里子: 操控科技與精神性的巫女 / 國美館:亞洲女性新媒體藝術家專欄二

6. 陸蓉之(Victoria Lu)(2013)/ 藝術工蜂 / Viki LuLu遇見未來 / 台北市:大藝出版

7. 張憶華(2013)/ 戰隊與少女:類比分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的戰隊精神與其少女的形象 / 交通大學:2013年研討會論文

8. Sue Tompkins(2009)/ 胡茵夢 譯 / 當代占星研究 The Contemporary Astrologer’s Handbook / 台北市:積木文化出版

9. 奈良美智( Yoshitomo Nara ) (2004)/ 黃碧君、王筱玲 譯 /《小星星通信》/ 臺北市:大塊文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