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依姓氏筆劃順序)
1.李憲佐,關稅法論,植根法學叢書,台北,植根出版社發行,2008年2月。
2.何力,國際海關法學-原理和制度,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
3.林進富,租稅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2月增訂2版。
4.林清和,通關自動化實務與系統操作,台北,前程企管出版社,2012年8月。
5.袁明仁,大陸台商報關實用工具書及操作實務,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8月。
6.財政部關稅總局,關務國際組織與公約簡介,財政部關稅總局,2000年5月。
7.財政部關稅總局,關稅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2012年11月。
8.高榮坤,中國海關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2月。
9.黃立,WTO國際貿易法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3月第4版。
10. 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一冊,增訂第三版,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
11. 葉雅極,關稅驗估理論與實務,台北,編著者印行,1998年6月。
12. 陳櫻琴、邱政宗,WTO與貿易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7月。
13. 陳清秀,稅法總論,台北,元照出版社,2012年10月。
14. 張錦源,國際貿易法,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6月增訂7版。
15. 張錦源,國際貿易實務詳論,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5月修訂16版。
16. 張俊雄,關稅實務,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8月。
17. 蔡進來,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及海關稅則分類,正中書局,1995年2月。
18. 趙繼祖,海關實務,台北,三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19. 鄭俊田、張宏編著,海關實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20. 劉鶴田,國際貿易法原理,台北,宏福印刷出版社,2002年2月。
21. 顏慶章, WTO論述文集-台灣國際化之機會與挑戰,台北,文慶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第一版。
22. 羅昌發,國際貿易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0年9月。
23. 蘇石磐,關稅論,台北,編著者印行,1986年12月。
二、論文(依姓氏筆劃順序)
1. 王昭銘,貿易秩序與關稅政策自主性:以WTO體系之關稅政策及其規範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2. 李茂,「兩岸關務制度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1年碩士論文。3. 呂添資,「兩岸現狀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探討海關關務現代化」,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3. 林殿裕,「WCO SAFE準架構及我國法制因應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2007年碩士論文。4. 林芬芬,國際貿易原產地認定問題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院研究所,1996 年碩士論文。
5. 吳慧燕,「兩岸關務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法律研 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6. 黃宋龍,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貿易便捷化策略之研究-以 海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7.陳慧儀,「ISO 28000應用於供應鏈安全管理之探討」,東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9.鍾清豐,「國際規範與台灣海關的關務現代化」,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10.嚴嘉美,關稅估價研究:論國際機制在我國之實施與檢視,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1994年碩士論文。三、期刊
1.李茂,「海峽兩岸關稅估價制度之比較」,財稅研究,第33卷,第3期,台北,2001年5月。2.吳立勳,「從WCO SAFE談國際關務發展趨勢」,財政部關稅總局今日海關,第46期,台北,2007年10 月。3.簡良機,「兩岸關稅估價制度之比較」,稅務,第1873期,台北,2003年10月。
4.韓景華,亞太地區電子商務與貿易便捷化,今日海關,第24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四、其它
1.財政部關稅總局,京都公約專題研究報告,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2000年2月。
2.李茂, 關稅估價及原產地認地,收錄於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訟關稅專業座談會記錄」,高雄高等行政院編印,2002 年1 月。
貳、英文部分(依作者姓名字母順序)
1. Brown, W.B. & Hogendom, J.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Broadiview Press, Ltd., New York, 2000.
2. Clive M. Schmitthoff’s Select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Chia-Jui, Cheng(ed.), Martinusnijhoff Publishers/Graham &
Trotman Ltd., Doredrcht/London/Boston,1988;De Ly, 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and Lex Mercatoria,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92).
3. Chia-Jui Cheng, Customs Law of East Asia, 2010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The Netherlands.
4. I.A. Shearer, Starke’s International Law, 11th edn (London:Butterworths, 1994).
5. Lyons, T. J., EC Customs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6. M.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5th ed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7. WCO, Customs Guidelines on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CM Guidelines, June 2004.
8. WCO, 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e and Facilitate Global Trade, June 2005.
9. WCO, Recommendation of the 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 Concerning the Unique Consignment Reference (UCR) for Customs Purposes,
30 June 2001.
10. WCO, Recommendation of the 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 Concerning a Unique Consignment Reference (UCR) for Customs Purposes,
26June 2004.
11. WC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 – Kyoto Convention, 18 May 1973.
12. WCO, The Revised Kyoto Conven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
(amended)–Revised Kyoto Convention, 26 June 1999.
參、網路資源
一、網站
1. 中華民國工業總會貿易發展委員會-國際經貿服務網:
http://www.cnfi.org.tw/wto/all-index.php
2.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http://taiwan.wtocenter.org.tw/www/news.asp
3. 台灣新經濟網站:
http://www.cedi.cepd.gov.tw/
4. 財政部關政司:
http://doca.mof.gov.tw/
5. 財政部關稅總局:
http://www.customs.gov.tw/
6.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http://www.ecfa.org.tw/
7.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WTO入口網:
http://cwto.trade.gov.tw/
8. 財政部,優質企業進出口貨物通關辦法:
http://aeo.customs.gov.tw/lea/PTL_LEA_104.aspx
9.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貿資訊網:
http://cweb.trade.gov.tw/
10. 行政院農業委: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7528&print=1
11. Customs of China:
http://www.customs.gov.cn/
12. European Commission – Taxation and Customs Union: http://ec.europa.eu/taxation_customs/common/about/welcome/index_en.htm
13.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ttp://www.wto.org/
14.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http://www.wcoomd.org/ie/En/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