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44.192.112.123)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1 04:01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謝麗金
研究生(外文):
Li-king Hsieh
論文名稱:
探討電影文本中環保意識的建構- 以《看見台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films –《Beyond Beauty-Taiwan From Abov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賴正能
指導教授(外文):
Cheng-Neng L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
傳播學門
學類:
公共關係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6
中文關鍵詞:
《看見台灣》
、
符號學
、
敘事結構
、
集體記憶
、
神馳理論
外文關鍵詞:
Beyond Beauty-Taiwan From Above
、
semiotic theory
、
narrative construction
、
collective memory
、
transportation theory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
點閱:1149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對於環保議題的討論,在上個世紀就有許多的論述。而透過電影改變民眾的 認知與態度,都有相關的案例,如電影「練習曲」也是令閱聽眾在觀看完電影之 後,受到劇中男主角的影響,引發了臺灣人騎車環島的風潮。在此研究背景下, 本研究以電影「看見台灣」為例,探討其環保意識如何被建構,並進一步研究其 敘事結構為何?是否有說服性?
本研究整理過往的文獻,發現閱聽眾在解讀文本時,有解讀的歧異性,因此 本論文納入符號學的相關理論去做討論,並以敘事結構相關理論去做分析。本研 究使用文本分析法,透過符號學的表意過程,符號象徵、故事的真實性、說者與 聽者、時間與情節等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紀錄片是可以反映故事的真實性,並符合神馳理論中經驗的 共享與故事的真實 ; 吳念真作為旁白,與故事主體內容有配適性,並與閱聽眾 的集體記憶相呼應 ; 電影中以畫面與旁白,建構出的環境破壞,並搭配因果關 係,線性的歷程放入故事的衝突中,並以美麗的台灣做故事的開始,形成強烈的 對比感,並在故事的最後給予解決辦法,結局在符號象徵上的返璞歸真,使故事 的敘事結構強烈、清晰。而在故事的元素上,角色的缺乏與畫面的斷裂是其缺憾 之處。最後,在相關研究上提出未來研究建議,使得此研究範疇更為完整。
There are many exposition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last century. There are many case discussing of changing the public'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through the film, such as the movie " Island Etude". After the audience watching the movie, the hero of the play is affected, triggering a wave of Taiwanese people to ride around the islan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study film " Beyond Beauty-Taiwan From Above ", for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b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study of its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reviewing past literature , found that audie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interpretation. Therefore, we will discussion the semiotic theory and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theory, too. Text analysis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deographic semiotic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tory, speaker and listener, time and plot were analyzed.
Study found that the documentary is to reflect the story's authenticity, and meet the transportation theory shared with the story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real ; Wu as the narrator, and the story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fit of, and with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audience echoes ; movies images and narration to construct out of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with causality, linear journey into the conflict in the story. The story of a beautiful Taiwanese do start,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sense and the story of the final grant settlement the outcome of a return on the symbols of that story narrative structure strong and clear. On the other hand , the elements of story, the lack of roles and the facture of the pictures are the shortcomings place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related research, making this a more complete scope of the stud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ii
目錄iv
圖目錄vi
表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電影文本與閱聽眾5
第二節 符號學6
第三節 敘事說服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21
第一節 文本分析21
第二節 分析架構22
第三節 分析流程25
第四章 資料分析25
第一節 故事真實性25
第二節 故事的說者與聽者28
第三節 敘事修辭32
第四節 時間與情節4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討論60
第一節 《看見台灣》環保意識的建構與敘事結構60
第二節 研究未來建議63
參考文獻65
一. 中文部分
Brooker, P.、王志弘、李根芳 (2003)。文化理論詞彙。巨流圖書公司。 李根政 (2005)。民間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之歷程與探討。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
所學位論文。 林俊孝、鄭正清(2009)。解讀電視廣告文本之視覺符碼─以《線上遊戲廣告-殺
online》為例。商業設計學報,13,231-251。
林珮萱(2011 年 6 月)。〈設計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看見台灣》研究 ──行銷、敘事與效應分析
2.
台灣原住民的環境創傷:以紀錄片《看見台灣》、《阿里88》、《Kanakanavu的守候》為例
無相關期刊
1.
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空軍招募工作之研究-以運用行動載具之社群媒體行銷為例
2.
從ELM模式探討插畫式外觀設計與消費者行為-以too cool for school化妝品為例
3.
當它們穿上綠色外套 —網路購物的使用者態度與環保意識之研究
4.
真實與幻見:台灣紀錄片中的寫實情結
5.
授權賦能與工作滿意之探討-以中國高科技公司為例
6.
消防機關與傳播媒體公共關係之探討-以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為例
7.
消費者環保意識對航空公司環保服務支持度之影響--以中華航空為例
8.
遊客對環保意識對墾丁地區民宿綠色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再宿意願關係之研究
9.
災難片電影對熟年世代環保意識、消費價值觀與綠色消費行為之影響
10.
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研究:一個集體行動框架的觀點
11.
玻璃基板廠毒化物削減之研究
12.
以全球模式探討東亞地區溫室氣體減排及發展策略評估
13.
應用微電影融入音樂課程教學之研究-以歌劇杜蘭朵公主為例
14.
超越文學的觀看:日本源氏物語博物館中文化記憶的展示與詮釋
15.
建構綠色旅館量化評量指標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