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3: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建興
研究生(外文):Chien-Hsing Lee
論文名稱:聚氨酯塗料應用研究與技法表現-以玻璃纖維材質作品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Polyurethane coatings and application skills-Fiberglass shell
指導教授:吳淑明吳淑明引用關係陳孝銘陳孝銘引用關係陳清汶
指導教授(外文):Shu-Ming WuHsiao-Ming ChenChing-Wen Chen
口試委員:吳淑明陳孝銘陳清汶
口試委員(外文):Shu-Ming WuHsiao-Ming ChenChing-Wen Chen
口試日期:2015-01-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方設計學院
系所名稱: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其他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聚氨酯塗料玻璃纖維樹脂公共藝術作品
外文關鍵詞:Polyurethane coatingsFRPPublic art wor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主要以分析玻璃纖維材質立體作品為例,探討引用聚氨酯塗料比較於一般表面塗裝材料的施作應用,並做出替代前後的差異分析,研究重點在於實驗的過程中呈現出實質的效益與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乃從系統實證研究過程中,獲得有組織的知識作為蒐集歸納及分析形成的效果,經由驗証說明,提出聚氨酯塗料的實驗和應用或許能替代傳統塗料在玻璃纖維材質的適應性上,取得較佳效果呈現的假設。
研究的主體對象是依據高雄市、澎湖縣兩地的立體作品,說明研究的技術、工具和步驟;並針對不同地理位置,將季節、氣溫、海洋氣候、鹽份、溼度和夏季之高低溫差異所造成的效果,提出研究和分析。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three-dimensional works, such as glass fiber. In the surface covering material of a typical application is applied to the difference compared to polyurethane coating is applied to the replacement of reference.Research focuses on the benefits and show a significant impact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a systematic approach, and continue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summed up the organization to collect and analyz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formation of an effective description.Experiments and applications may be able to make better assumptions by polyurethane coating lead to replace traditional glass fiber adaptive.
This study described and focus on technology, tools and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differences in Kaohsiung, Penghu, for the summer, salinit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climat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temperature propos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目錄
謝誌 IV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
目錄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V
第一章 緒論 1
1.1前言 1
1.2研究動機 1
1.3研究目的 2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2
1.5研究方法 3
1.6名詞釋義 4
1.7研究流程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2.1臺灣漆器工藝發展沿革 9
2.1.1漆器文化發展沿革 11
2.1.2生漆製作與工法 15
2.1.3漆的生產地區 16
2.1.4漆的生產與特性 17
2.1.5生漆的品質檢驗 18
2.1.6生漆使用的顏料 18
2.1.7加工飾品材料 19
2.1.8漆器工具 20
2.1.9基底素材(坯體)分析 20
2.2聚氨酯樹脂與相關文獻學理探究 21
2.2.1聚氨酯塗料的特性 23
2.2.2玻璃纖維(Fiber Glass) 24
2.2.3聚酯樹脂(Polyester Resins) 24
2.3漆器塗料文獻回顧 25
2.4小結 26
第三章 玻璃纖維樹脂(FRP)常用塗料分析 27
3.1醇酸樹脂塗料(油性調合漆)分析 27
3.2硝化纖維塗料(噴漆)分析 28
3.3聚氨酯樹脂分析 29
3.3.1聚氨酯改油性塗料(單組分) 29
3.3.2濕固化聚氨酯塗料(單組分) 30
3.3.3封閉型聚氨酯塗料(單組分) 30
3.3.4催化固化型聚氨酯塗料(雙組分) 30
3.3.5羥基固化型聚氨酯塗料(雙組分) 30
3.4PU塗料取代一般FRP常用塗料之假設 31
3.5FRP塗料實驗比對 32
3.6小結 43
第四章 FRP基材造型表面塗裝材料分析 44
4.1地區氣候環境調查 44
4.1.1澎湖縣氣候分析調查 45
4.1.2高雄市氣候分析調查 48
4.1.3澎湖縣與高雄市各項氣候分析調查 52
4.2修護研究項目 59
4.3塗料之構成 65
4.4塗料類別與用途 65
第五章 實作修護案例研究 66
5.1作品修護案例〈1〉 66
5.1.1修護計劃 68
5.1.2修護過程 71
5.1.3小結 80
5.2作品修護案例〈2〉 81
5.2.1修護計劃 83
5.2.2修護過程 85
5.2.3小結 95
5.3作品修護案例〈3〉 96
5.3.1修護計劃 97
5.3.2修護過程 99
5.3.3小結 103
5.4作品修護案例〈4〉 104
5.4.1修護計劃 105
5.4.2修護過程 107
5.4.3小結 111
5.5作品修護案例〈5〉 112
5.5.1修護計劃 113
5.5.2修護過程 115
5.5.3小結 118
5.6聚氨酯塗料修復案例分析比較 119
5.6.1塗料與工法比較 121
第六章 結論 122
6.1玻離纖維作品修護建議 122
6.1.1修復前之研究 122
6.1.2. 修護技術規範訂定 123
6.2玻離纖維作品保存之建議 123
6.3玻離纖維塗裝修復檢討 123
6.4聚氨酯塗料應用於藝術與工藝媒材 125
6.5玻離纖維作品修護保存願景 126
6.6結語 127
參考文獻 128
附錄 131
附錄一2013年澎湖縣溫度高低差總表 131
附錄二2013年澎湖縣降雨量多寡總表 132
附錄三2013年澎湖縣相對溼度總表 133
附錄四2013年澎湖縣日射量總表 134
附錄五2013年高雄市溫度高低差總表 135
附錄六2013年高雄市降雨量多寡總表 136
附錄七2013年高雄市相對溼度總表 137
附錄八2013年高雄市日射量總表 138
附錄九 玻璃纖維作品修護與保存建議 139
附錄十 聚氨酯塗料應用陶瓷基材作品 141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1.韓非子 (民初),《韓非子‧十過篇》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2.李時珍 (1936),《草本綱目》台北:商務印書館。
3.鄭師許 (1936),《漆器考》北京:中華書局。
4.郭寶鈞 (1964),《濬縣新村》北京:科學出版社。
5.林建中(著) (1970),《高分子化學原理》台北:歐亞書局印行。
6.梁定澎 (1977),《玻璃纖維使用技術》台南,復漢出版社。
7.梁定澎(著) (1977),《玻璃纖維實用技術》台南:復漢出版社行。
8.張志純 (1978),《最新纖維補強塑膠之應用》台北,徐氏基金會。
9.李良仁 (1980),《雕塑技法》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10.李鈞棫 (1980),《工藝材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1.薛敬和 (1980),《高分子化學實驗法》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12.張長傑 (1981),《現代工藝概論》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13.陳劉旺,童欽文 (1981),《塗料製造化學》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14.張長傑 (1981),《現代工藝概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5.王世襄 (1983),《福建工藝美術》〈楚瑟漆畫小記〉北京:文物出版社。
16.中華民國行政院建設委會 (1984),《文化資保存施行細則》。
17.杜仙洲 (1984),《中國古蹟修繕技術》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8.王世襄 (1986),《對犀皮漆器的再認識》北京:文物出版社。
19.曾文賢 (1988),《木材塗裝技術》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徐祥 (1988),《雕刻工藝(理論與技法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21.張明寮 (1988),《竪膠工藝》台南:大行出版社。
22.張明寮 (1988),《塑膠工藝》台南,大行出版社。
23.蘇永昌 (1989),《石材施工實務》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
24.林建中(著) (1989),《高分子材料科學》台北:文京圖書。
25.王世襄 (1989),《中國美術全集8漆器》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26.雄獅中國工藝美術辭典編輯委員會 (1991),《雄獅中國工藝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7.沈福文 (1992),《中國漆藝美術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8.化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 (1993),《化學大辭典》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29.(1993),《古建築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30.石正義 (1995),《石材工程施工技術》台北,詹氏書局。
31.黃克忠 (1998),《岩土文物建築的保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2.林建中(著) (1998),《高分子材料性質與應用》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33.郭建志(著) (1999),《高分子的高科技應用》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34.陳貞文 (2001),《木器塗料與塗裝》台南:復文書局。
35.叢樹楓,喻露如 (2003),《聚氨酯塗料》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36.張瓊慧 (2003),《黃麗淑與台灣漆藝》台北:中國時報系時廣企業有限公司生活美學館。
37.戴吾三 (2003),《考工記圖說》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
38.曾國棟 (2003),《台灣的碑碣》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9.路甬祥 (2004),《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河南:大象出版社。
40.黃成(著),揚明(註) (2007),《髹飾錄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41.黃麗淑 (2010),《千文萬華繽紛的漆藝世界》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42.張雲標 (不詳),《油漆施工技術》台北:華聯出版社。

外文書籍
43.“Indian Heritage” of the Suthmest”,Smith-Southwestern,Inc.,1988.
44.Martin E.Weaver (1997)Conserving Buildings,Restoring Stone Workup P58-98.
45.Presevation Briefs 42 The Maintenance,Repair and Replacement of Hisoric Cast Stone 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1997). 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s Standards for Rehabilitation&Illustrated Guideilitating Historic Buildings. National Park Service, Washington,D.C.

中文翻譯:
46.大村西崖 (1967),《中國美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47.山岸壽治原著賴耿陽(譯著) (1979),《實用塗料及塗裝》台南:復漢出版社。
48.薛敬和(編譯) (1980),《高分子化學實驗法》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49.張家禎(編譯) (1986),《聚合物黏彈性概論》台南:復文書局。
50.澤田正昭 (1997),《文化材料保存科學紀要》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51.藍伯恩斯 特里維(原著)蘇聚漢等 (1999),《塗料與表面塗層技術》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52.榮山慶二 (2001),《樹脂的修補方法》。
53.Zero W威克斯,Fank N瓊斯,S.Peter柏巴斯 (2002),《有機塗料科學和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中文文集:
54.中國江蘇省文物工作隊 (1978),《江蘇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
55.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1989),《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台北,錦繡出版有限公司。
56.黃道真、游國雄、曾克強、吳松真 (1999),《石材常見之病變圖利與處裡對策》花蓮,財團法人石材工業發展中心。
57.黃道真、游國雄、曾克強、吳松真 (1999),《石材清潔保護及防護技術手冊》花蓮,財團法人石材工業發展中心。
58.《中國文物古跡修護準則》 (2000)。
59.中華民國行政院建設委會 (2000),《文化資保法》,修正案。
60.王善勤、孫蘭新、宋文章(合編) (2001),《塗料配方與生產技術》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61.《歷史建築百景專輯》 (200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62.文物保護手冊,陳國寧等三十位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文期刊
6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澧西發掘隊 (1972),《文物》。
64.石碑修復團隊 (2000)、籌備通訊第四期,《南投「近藤昌之碑」修護》,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發行。
65.《台灣為化資產保存年會論文》 (2001),p147~152。
66.石碑修護團隊 (2001)、籌備通訊第七期,《石碑保存修護發展》,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發行。
67.石碑修護團隊 (2001),《石質文物之保存修護研究,以南投竹山「免改則」陞科碑為例》。
68.保存修護專題 (2002),籌備通訊第九期,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發行。
69.黃克忠、郭祐麟 (2004),《石質文物與古蹟保存技術》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中文論文
70.陳清汶 (2005),《石質文物修護保存研究-以高雄玫瑰聖母堂「天主堂」碑為例》。
71.何培夫,《台灣的碑碣概覽》(上),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八卷第二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