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4: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慧萍
研究生(外文):LAI HUI-PING
論文名稱:臺中市國民小學導師制度之研究:制度觀點
指導教授:紀俊臣紀俊臣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張峻豪黃義盛
口試日期:2015-06-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2
中文關鍵詞:導師制度教師法國民教育法職務加給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係就國民小學行之有年的「導師制度」進行專題研究,並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個案分析。經過多年的實地觀察,個人擔任導師工作的服務經驗,以及針對個案分析學校進行低、中、高年級導師的深度訪談後,撰寫以「制度觀點」為研究主軸的本論文。
在研究過程中,承蒙指導教授的細心指導,提供多面向之寫作模式,終在2015年夏天完成論文之寫作。經由法制面的分析,運作面的檢驗,認為國小制度的策略性機制設計仍有其需要,而且尚有再加強的服務空間。
基於本研究的了解和分析,發現導師制度存有下列四點現象
一、國小導師制度的設計與運作,皆已看到成效的具體性。
二、導師制度的法制化,係正面功能受到肯認的必然性。
三、國小導師的安排雖已法制化,仍有再努力的空間發展性。
四、國小導師制度在教育發展M型化後,更可感受其需求性。
本研究依上揭研究發現,提出研究建議:
一、教育主管機關宜配合導師制度法制化,修改相關內部行政法規。
二、國民小學教育M型化後,學校應加強豐富導師的角色與功能。
三、國小導師安排機制宜有轄區生態與學生生活背景彈性設計的考量。
四、國小導師制度的運作,宜依國小生態環境做較為彈性的規劃與設計。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 9
第二章 國民小學導師制度的制定與運作 17
第一節 導師制度的制定 17
第二節 導師制度的運作 26
第三章 臺中市國民小學的導師制度實施經驗檢視 43
第一節 導師制度之理論建構與發展趨勢 43
第二節 臺中市國小導師制度之內部行政規則 46
第三節 臺中市國小導師制度之輔導機制設計 49
第四節 臺中市國小導師制度之實施問題診斷 54
第四章 臺中市國民小學的導師制度發展模式設計 67
第一節 角色扮演符合組織期待 67
第二節 角色自認符合各己期許 68
第三節 角色期盼符合社會期望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2
參考書目 76
附錄(訪談大綱)79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吳庚(2015),《行政法的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何瑞薇譯 Edward Sallis著;(2001)(民 90)《全面品質教育》,台北:元照。
孫本初(2010),《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圖書出版公司。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個案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台北:楊智
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王榮志(2006),〈克拉克的教育理念及其對教師班級經營之啟示〉,《研習資訊》,23(2),49-54。
林煥民(1994),〈讀領航名燈-國民小學教師手冊〉,《臺灣教育》,527,47。
林進材(2009),〈有效班級常規的經營〉,《師友》,501,55-60。
林曉慧、施玉麗(2010),〈國小級任教師對學生輔導工作之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
《教師之友》,51,84-93。
周繼文(1994),〈談談高中導師的多重使命〉,《臺灣教育》,527,31-33。
高紅瑛、張德銳、丁一顧(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導師制度實施成效與困難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3〈1〉,175-208
陳衍宏(2011),〈迎向「新公共服務(NPS)」的具體實踐〉,《研習論壇》,125,25-36。
張振成(1994),〈國民中學導師制之探討〉,《臺灣教育》,527,41-44。
張勇鈞(1994),〈導師工作的認識與做法〉,《臺灣教育》,527,45-46。
張憲庭(2005),〈少子化對學校經營之影響與因應策略〉,《國教新知》,52(3),50-55。
溫明正(1991),〈如何發揮學校導師制的功能〉,《教師天地》,50,73-76。
溫春福(1995),〈導師在通識課程之角色功能〉,《教育資料文摘》,206,117-134。
蔣佩珊(2010),〈菜鳥導師的班級經營〉,《師友》,514,77-80。
劉邦秋(1994),〈導師責任制實施之經驗談〉,《臺灣教育》,527,37-38。
謝州融(1994),〈導師應有的修養〉,《臺灣教育》,527,39-40。
蘇素美(1991),〈國民中學導師制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57,137-153。

三、學位論文
沈于嘉(2010),(網路沉迷、親子關係與道德行為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
林淑瑩(2013),〈以修復式正義觀點處理學童間衝突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
許清練(2008),(輔導教師與導師合作歷程下的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以三個國中班級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子露(2014),(國中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成熟斷層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哲宇(2010)(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
蘇新其(2003),(高中教師對導師制相關議題之調查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報紙
李枝桃(2015),<謝謝老師沒放棄我>,聯合報2015,2,27,A17。
聯合報社論(2015),<教育M型化比財富的危機更大>,聯合報2015,6,13,A2。
五、網路
新北市中正國小 http://www.ccps.ntpc.edu.tw
台中市僑仁國民小學教師擔任導師實施辦法http://www.cjes.tc.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law_023&Category=10
苗栗縣南庄國小教師擔任導師辦法http://www.nanjuanges.mlc.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41&Itemid=1175
教育部,師資培育政策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
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國民教育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50522160339/6.%e5%9c%8b%e6%b0%91%e6%95%99%e8%82%b2.pdf
教育部,法令規章
http://www.k12ea.gov.tw/ap/law_list.aspx?sid=17&cate1=0&type=0

貳、西文部分
Edwards, C. H.,(1993),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 York:Macmillan.
Emmer, E. T.,(1987),”Classroom Management”, M.T. Dunkin , ed.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r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xford:Pergamon.427-446
Fagan, M.M, & Walter G.,(1982),“Mentoring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76(2):113-118
Peter, B. Guy,(1999), Institution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Y.:Welling ton Hous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周繼文(1994),〈談談高中導師的多重使命〉,《臺灣教育》,527,31-33。
2. 周繼文(1994),〈談談高中導師的多重使命〉,《臺灣教育》,527,31-33。
3. 陳衍宏(2011),〈迎向「新公共服務(NPS)」的具體實踐〉,《研習論壇》,125,25-36。
4. 陳衍宏(2011),〈迎向「新公共服務(NPS)」的具體實踐〉,《研習論壇》,125,25-36。
5. 張振成(1994),〈國民中學導師制之探討〉,《臺灣教育》,527,41-44。
6. 張振成(1994),〈國民中學導師制之探討〉,《臺灣教育》,527,41-44。
7. 張勇鈞(1994),〈導師工作的認識與做法〉,《臺灣教育》,527,45-46。
8. 張勇鈞(1994),〈導師工作的認識與做法〉,《臺灣教育》,527,45-46。
9. 張憲庭(2005),〈少子化對學校經營之影響與因應策略〉,《國教新知》,52(3),50-55。
10. 張憲庭(2005),〈少子化對學校經營之影響與因應策略〉,《國教新知》,52(3),50-55。
11. 溫明正(1991),〈如何發揮學校導師制的功能〉,《教師天地》,50,73-76。
12. 溫明正(1991),〈如何發揮學校導師制的功能〉,《教師天地》,50,73-76。
13. 劉邦秋(1994),〈導師責任制實施之經驗談〉,《臺灣教育》,527,37-38。
14. 劉邦秋(1994),〈導師責任制實施之經驗談〉,《臺灣教育》,527,37-38。
15. 謝州融(1994),〈導師應有的修養〉,《臺灣教育》,52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