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1: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方立寅
研究生(外文):Li-Yin Fang
論文名稱:戰後台灣監獄建築矯正空間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Correction Space of Prison in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指導教授:邱博舜邱博舜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監獄建築、社會隔離、犯罪與刑罰、矯正規訓、空間權力
外文關鍵詞:Prison ArchitectureSociety IsolationCrime and PunishmentCorrection DisciplinePower and Spa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2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西方社會從非人性的待遇與懲罰到對人道主義的追求,成為現代國際社會共同的價值,並影響我國當代矯正思想,透過監獄建築與監獄學理論,互相反映權力空間的意象與運作。監獄建築背負著負空間原罪,在切割城市涵構的圍牆背後,隔離與黑暗使得監獄空間內部成為一種想像,形成都市空間內的灰色地塊。社會需要有效的收容罪犯之暴力城堡彰顯國家權力的同時,不論是城市景觀或是都市生活而言,都使得眾人對監獄建築帶有恐懼的看法與嫌惡設施的意象,這種對監獄建築根深蒂固的排斥感與道德感,使得我們對維持社會秩序的強權式監獄建築又疏離而又有所期待。縱然這層層圍牆形成特有的強力界定,使監獄空間內部形成的特有文化與行為,反向透過建築形式與構造,反映出社會與建築的關係,但是圍牆本身並非僅僅構成權力空間的唯一方式,反而在其內部空間有更細微的內在秩序,控制著收容人生活規律與秩序。
本論文研究以監獄內部空間、監獄建築類型、監獄在城市空間的三個面向進行探討,從權力空間的研究角度下,瞭解監獄建築中的權力場域的變化與消長,藉由實地訪談與測繪分析,研究開放與壓縮的空間的場域,同時檢視排斥空間與擴張空間,並藉透過文獻中西洋監獄建築的發展與對我國影響,透過監獄建築類型,檢視建築與犯罪矯正理念相互關係。



The transition from inhumane treatment and punishment to the pursuit of humanitarianism in Western society has evolved into a set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shared values, influencing our country’s contemporary correctional philosophy. The symbolism and exercise of authority is reflected v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ison architecture and correctional theories. Prison architecture bears an inherent negativism that, in carving out the city landscape and perimeter, creates a separation and darkness that materialize a sort of imagination and twilight zone in the cityscape. While a society needs an effective means of incarcerating criminal elements in order to enforce a government’s authority, prison architecture’s presence in urban scenary and city living still instill fear and loathing in the public. This kind of moral repulsiveness creates a dilemma between the yearning for law and order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feeling of alienation stemming from the authoritarian prison architecture on the other hand. Layers of prison wall can carve out a strong physical perimete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reates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norms within the prison space. Such enclosure can also reflect via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function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outside society. But the prison perimeter itself is not the only manifestation of authority space; it can have a subtle internal order, controlling the prisoners’ living arrangement and rhythm.

This thesis seeks to explore three related elements: prison’s interior space, prison architectural types, and urban location of prisons. It researches the change and evolution of prison architecture’s expression of authority and spacial relationships. By using live interviews and analytical sketching, we aim to explore the openness and enclosed nature of space and place.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review the exclusionary and expansionary nature of prison space.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rison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domestic influence, we seek to examine the intertwi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son architecture and correctional philosophy.


目錄 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摘要 1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3
一、研究動機 3
二、研究目的 4
第二節、研究內容 5
一、研究方法 5
二、研究對象與範圍 7
第三節、文獻與章節介紹 10
一、文獻回顧 10
二、研究章節架構 19
第二章 監獄建築時空背景 21
第一節、監獄建築歷史脈絡 22
一、監獄制度起源與發展 22
二、清末民初監獄改革 24
三、日治時期台灣監獄 28
四、戰後台灣監獄 36
第二節、監獄建築與城市 42
一、監獄建築與都市 42
二、沒有圍牆的外役監獄 47
三、監獄島-放逐與屯墾的監獄島 54
第三節、監獄建築與犯罪人 62
一、監所作業 62
二、監所作業概況 63
三、契約作業制度 64
四、自營作業制度 65
第三章 監獄建築內部空間研究 67
第一節、中央台 68
一、中央台與監獄建築型態 68
二、中央台空間與動線 71
第二節、囚舍-最小單位的自由感 74
一、天與地-睡前睡後的共通場域 74
二、衛浴-負空間中的極限 76
三、牆與開口-監視與自由 78
第三節、監獄接見室 81
一、政策-接見室改善方案 81
二、設計內容-以台北監獄接見室為例 82
三、自力營造 83
第四節、圍牆與崗哨 85
一、外部緩衝區 85
二、內部緩衝區 85
三、崗哨-監控點 86
四、崗哨-內部空間 86
第四章 監獄建築型式之研究 88
第一節 分監式監獄建築 89
一、環形全敞視監獄 89
二、矩形監獄 97
第二節 幅射式監獄 110
一、輻射形監獄建築原型 110
二、我國輻射式監獄建築 113
第三節 電桿式監獄 123
一、電桿式監獄建築的原型 123
二、我國電桿式監獄建築 125
第五章 結論 129
第一節、結論 130
一、型態學的研究 130
二、權力空間的研究 131
第二節、後續研究與建議 133
一、監獄內部空間「細分類」的研究 133
二、監獄建築行為的研究 133
三、建立「監獄建築圖式」 134
參考書目 135
一、期刊論文 135
二、研討會論文與網路發表文章 135
三、專書及論文 136
四、技術報告及其他 139


一、期刊論文
丁道源
1966〈外役監制度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10卷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刑事法雜誌社基金會.。

石玉華
2007〈一監所一特色〉,《政風法令宣導月刊》。臺北:財政部政風處編撰。

法務通訊社
1990《獄政管理專刊論文集》。台北:法務通訊 。

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
2011《矯正組織與制度之演進紀要》。嘉義: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

周殿修
1974〈矯正機構之設計與建築手冊〉,《犯罪與矯治學刊》。台北:犯罪與矯治學刊社。

吳憲璋
2006〈監獄建築與環境美學〉,《矯正月刊》168期。台北:法務部矯正署。

夏鑄九
1994〈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

許華孚
2004〈美國監獄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從共和國的機器到倉庫化管理〉,《犯罪學期刊》,第七卷第一期:98-122。台北: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許華孚
2004〈英美刑罰發展與台灣經驗之探究:一個批判性的分析〉,《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2期。台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劉志松
2009〈清末天津習藝所創辦始末〉,《中國監獄學刊》,2009年第3期。河北: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賴擁連
2014 〈犯罪矯正思潮對我國監獄建築之影響與啟發-以台灣過去一百年來的監獄建築為驗證〉,《犯罪、刑罰與矯正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二、研討會論文與網路發表文章

夏鑄九、張景森、孫義崇
1987 〈台北都市轉化研究的一個早期摘要〉。都市發展與文化傳統國際研討會。

許華孚
2005〈監獄與社會排除:一個批判性的分析〉。犯矯治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黃徵男
2004 〈穿越英國矯正歷史的無價之寶-英國本東維爾監獄參訪紀實〉。台北: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賴擁連
2012 〈法務部擴建監所設施計畫必要性及配套措施之檢討芻議〉。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分析,憲政(析)101-022號,11 月 27 日。 http://www.npf.org.tw/post/3/11683


三、專書及論文

王文豹
1919《京外改良各監獄報告錄要》。北京:司法部司獄司。

王志亮
2009《中國監獄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志亮
2011《清末明初:中國監獄現代轉型肇始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王汎森
2014《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台北:聯經。

王泰
1998 《獄政管理學》。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

王泰升
2009 《歷史印記:百件珍貴獄政檔》。台北:法務部編。

王寶平、劉雨珍、孫雪梅編
2002《日本政法考察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王志弘、張淑玫譯
1995《權力與空間:米歇‧傅柯的空間論》。台北:時報。

切薩雷.龍勃羅梭(Cesare Lombroso) 著、黃風譯
2005 《犯罪人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米歇爾.福科
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米歇爾.福科(著) 林志明(譯)
2005 《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任全鈞
2006《台灣地區受刑人監獄化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博士論文。

沈家本
1840-1913《沈寄簃先生遺書》。浙江:湖州師範學院網路圖書館。(古籍掃描)

沈家本
2015《寄簃文存》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狄小華
2003《罪犯心理矯治導論》。北京:群眾出版社。

李甲孚
1984《中國監獄法制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金其高
2004《犯罪學》。中國方正出版社。

周殿修
1973 《監所建築之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

吳憲璋、賈孝遠
1994 《監獄建築概論》。台東:群品股份有限公司。

吳憲璋、賈孝遠、趙國瀛
2011《矯正理念與監獄建築/探索牆裡乾坤新視界》。台北:賈孝遠建築師事務所。

吳宗憲
2005《當代西方監獄學》。北京:法律出版社。

吳正坤
2005《外役監獄矯正成效評估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法務部監所司
1990《法務部獄政史實紀要》。台北:法務部監所司。

林茂榮、楊士榮
1999《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書局出版社。

林儹紘
2008《從社會復歸觀點論長刑期之受刑人處遇》。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衛國
2014《中國古代監獄文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
1999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出版。

畢恆達
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作坊出版社。

畢恆達
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作坊出版社。

郭明
2003《學術轉型與話語重構-走向監獄學研究的新領域》。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郭明
2005《中國監獄學史綱》。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陳世志
2002 《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
2000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馮客著、徐有威譯。
2008《近代中國的犯罪、懲罰與監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張鳳仙
2004《中國監獄史》。北京:群眾出版社。

張甘妹
1986《刑事政策》。台北:三民書局印行。

黃俊銘
2014《台中市市定古蹟「原台中刑務所典獄官舍、原台中刑務所浴室」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結案報告書》。桃園:中原大學。

黃景明
1997《監獄管理人員角色衝突及其對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碩士論文。
黃徵男
1998《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黃徵男
2008《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對策 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黃徵男、林金藏
1998《矯正實務》。台北:中華民國犯矯正協會。

楊士隆
2000 《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劉雨珍、孫雪梅(編)
2002 《日本政法考察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蔡宛蓉
2010《日治時期台灣監獄制度之研究(1895-1945)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論文。

熙楨
1906《調查東瀛監獄記》。古籍。

鄭博文
2003 《權力場域的三個空間向度之建構——嘉義市、嘉義舊監及身體的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君明
2003 《中國歷史監獄大觀》。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

蘇明修、劉銓芝、陳佾芬、曾宥源
2004 《嘉義市定古蹟嘉義舊監獄修護調查及再利用規劃研究》。嘉義:臺灣嘉義監獄。

Evans, Robin
1982 The Fabrication of Virtu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mble, Sidney D.
2013 Peking:A Social Survey. Global Oriental.

King, Anthony D.
2005 Buildings and Society : Essays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Paninter, Joe & Alex Jeffrey(著) 謝明珊、陳坤森(譯)
2012 《空間與權力-政治地理學新風貌》台北:韋伯文化。

Rusche, G. and O. Kirchheimer
1969 Punishment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 Russell & Russell.

Summerson, John
2001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London : Thames & Hudson.

四、技術報告及其他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2002《泰源監獄事件專輯》。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台北看守所
1990《矯正機關建築及舍房型態研析專題報告》。台北:台北看守所。

莊文瑞
1986〈傅柯論監獄的誕生〉,《當代雜誌》,1(1),頁34-36。台北:
當代設計雜誌社。

梁其姿
1986〈悲觀的懷疑者:米修‧傅柯〉,《當代雜誌》,1(1),頁18-21。台北:當代設計雜誌社。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1998《法務部監院所建築工程新建面積標準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黃道琳
1986 〈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米修‧傅柯及其思想〉,《當代雜誌》,1(1),頁22-33。台北:當代設計雜誌社。

張家盛
1994 《監院所收容人給養之研究報告》。台北:法務部監所司。

監察院
2010《監獄、看守所收容人處遇、超收及教化問題之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
2010 《監察院稽察法務部執行「臺灣士林看守所遷建計畫」調查意見與處理辦法》。台北:監察院。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